桑白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双麦皮别名?
别名:麦糠、麸皮,即麦皮,小麦加工面粉副产品,麦黄色,片状或粉状。麦皮的端部有部分胚芽(也就是麦子生芽的部位),大约占麦皮总量的5-10%左右,一部分大约有1/3-1/2跑面粉里了,麦皮共分6层,外面的5层含粗纤维较多,营养少,难以消化。麦皮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类。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主要用途有食用、入药、饲料原料、酿酒等。
桑白皮的功效与作用?
1、修复组织细胞,桑白皮有修复受损组织细胞,淡化疤痕,利水消肿之功效;
2、降压作用;
3、消除於水肿,桑白皮能清降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
4、清肺热喘咳,桑白皮性寒入肺经,能泻肺火兼泻肺中水气而平喘;
5、能营养美白肌肤。
黄柏芽的吃法?
第一、黄柏牛蛙汤
需要准备好黄柏、金钱草、牛蛙、枇杷叶、金银花、益母草、桑白皮以及冰糖等等材料,把牛蛙清洗干净以后打理好,所有的中药材全部清洗干净,接着将其全部放在一起加水煎煮,煮到只有一碗水左右关火加入冰糖在里面调味服用即可。
第二、黄柏排骨汤
需要准备好黄柏、姜丝、排骨、新鲜马齿笕、排骨以及适量的盐,先将排骨清洗干净并且切好,黄柏清洗干净以后煎汤去渣,在锅里面倒入一定量的水,放入其他材料在里面煲汤,煲熟以后加入药汁在里面即可服用。
枇杷树皮的药用价值怎么样?
枇杷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不管是枇杷叶还是枇杷果都是民间熟知的止咳化痰的中药。那么这么熟悉的树木很多人就好奇了,既然枇杷叶和枇杷果都有药用价值,怎么就没有听过枇杷树的树皮有什么作用呢?
今天,小叨就带大家涨涨知识,开开你们的眼界,让你们知道枇杷树的树皮其实也是一味中药,并且其功效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
枇杷树皮的功效作用枇杷叶与枇杷果的功效很多人都知道是止咳化痰,润肺平喘。那么同为一棵树中的枇杷树树皮是不是也具有同样的功效呢?
其实不然,像很多同出一株植物的中药一样。不同的部位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药理功效。
比如,同出一株的桑叶、桑枝、桑白皮就具有完全不同的功效了。桑叶是一味清疏风热的药物,桑枝是一味祛风除湿的药物,桑白皮是一味利肺平喘的药物。同样的枇杷树的树皮的作用也与枇杷叶、枇杷果不同。
确切的说来,枇杷树皮的药用部位只是树皮中的韧皮部,又称作枇杷树二层皮,药材通用名为枇杷木白皮。
枇杷木白皮性平味苦,《本草图经》记载其“止吐逆不下食”,《千金·食治》记载其“削取生树皮嚼之,少少咽汁”即可“止啘不止,下气”。 所以,自古以来,枇杷木白皮是作为一味止吐药来应用的,并且其止吐效果还挺不错的。
枇杷树其他药用部位的功效除了枇杷叶和枇杷果,枇杷树的根也是一味中药。所以,对于老百姓而言,家里种上一颗枇杷树也桑树,就已经可以用来治疗很多疾病了。
枇杷根同样也是一味止咳药,对于年久虚咳有效果。 《四川中药志》载其“性平,味苦,无毒。 治久年咳嗽,疗虚劳咳嗽”。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载枇杷根有下乳,镇痛之功。
《 闽东本草》 载治关节疼痛方:鲜枇杷根四两,猪脚一个,黄酒半斤。 炖服
以上这些本草记载,对于我们利用枇杷根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注小叨,学习更多的中医药知识!
桑树根茎叶寄生物果实能养生吗?
桑树在我们南方全年都是绿的,一身都是宝,现先从它的根说起。
桑树根有清热定惊、祛风通络的功效。
例:在《上海常用中草药》中,可用桑根五钱至一两,大剂可至二两,水煎服,治风湿痛、跌打损伤、高血压。
在《闽南民间草药》,治赤眼,用鲜桑根一两,煎服或煮猪肝于早晨服。
桑白皮(桑根皮)利水消肿,泻火平喘的功效。
例:在《卫生易简方》中,治蜈蚣、蜘蛛毒用桑白皮捣汁敷立效。
桑茎、嫩枝生津利水、祛湿通络、祛风养血功效。治祛风湿无论风寒、风热均可用。但注意的是孕妇婴儿还是不用为妙。
例:可和薏米煮水喝,可有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的作用,有膝盖酸痛可用以减轻症状。也可再加红豆祛湿效果很好。
还可用它煲排骨,此汤发汗祛湿据说还可以。
桑叶散风除热,清肝明目功效。
这桑叶的保健作用很大,小时有一次眼晴痛(红眼病)用鲜桑叶捣碎敷眼,一会就舒服些;还有感冒后咳嗽用鲜桑叶连嫩枝煮猪肺,连吃几次就不会咳了。可用嫩桑叶焯水后凉拌或煮或炒,经常吃可防"三高"。据说还是美容良药,能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桑椹有滋阴补血,补肝益肾,生津止渴,乌发明目的功效。
说起桑椹就流口水,经常生吃的。常食可补血,可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对皮肤也好,可起到营养肌肤的作用。也可泡酒喝,活血补益肝肾。也可搭配黑芝麻、糯米、枸杞煮粥喝,可乌发,年轻或中年白发可经常喝。桑寄生养血安胎、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的功效。
桑寄生为寄生在桑树的枝叶。它在安胎方中经常看到。看到这里,桑树是不是全身都是宝。都有各的药理作用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