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供血不足症状,心脏供血不足怎么办?
心脏供血不足是否需要吃药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缺血的程度来决定如何治疗。如果冠心病的人经常发作性胸疼、胸闷,心电图有T波的倒置,建议规律的服用阿司匹林、受体阻断剂、硝酸酯类药物。同时也要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戒烟戒酒。如果青年的病人,只是心电图有点T波的低平,甚至轻微的倒置,对于这类人可以暂时保留观察,不需要药物治疗。
心脏供血不足的症状及表现有哪些呢?
心脏供血不足会出现心慌,心闷气短,心动过速,有时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绞痛,心前区憋闷压榨性疼痛,在临床上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供血不足都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也就是所说的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就会出现供血减少。
心脏供血不足身上发凉?
心脏供血不足,出现身体发凉,这种情况主要是心脏供血不足,引起了心脏功能下降,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出现外周缺血缺氧的表现,所以就会导致皮肤粘膜血液循环量减少。出现这种情况治疗主要是使用补气补血,增强心脏功能的药物进行治疗。
心脏供血不足吃什么食物好?
我很高兴回答心脏供血不足吃什么食物好?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了解心脏供血不足是什么意思?
心脏供血不足就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出现血液不足,从而引起心肌细胞耗氧量加重,心脏供氧和养分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系列症状,就是心脏供血不足,心脏供血不足给人们生活和工作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也给家人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心脏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是胸痛,胸闷,心慌气短,头晕,而有些老年人胸痛症状不明显,有少数人出现胃疼,牙疼,嗓子疼等症状,严重时出现心衰症状。
现在我们明白了心脏供血不足这个疾病以及带来极大的危害,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重心脏供血不足吃什么食物好呢?
接下来我们谈谈这个问题,心脏供血不足吃这些食物好:(1)谷类食物,比如小米、荞麦、燕麦、玉米、黑米等食物,它们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软化血管,预防冠状动脉狭窄和硬化,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作用。
(2)蛋白质类食物,比如鱼肉、豆腐、黑豆、黄豆等食物,它含有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增强血管弹性,改善血液循环,有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效果。
(3)蔬菜类,比如西红柿、西兰花、冬瓜、茄子、豇豆、蘑菇、莲菜、芹菜、菠菜、茼蒿菜、胡萝卜等食物,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有软化血管,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作用。
(4)瓜果类,比如苹果、桃子、杏、香蕉、桔子、葡萄、柚子、西瓜、哈密瓜等食物,它们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果胶等营养成分,有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效果。
(5)茶类,比如碧螺春、毛尖、铁观音、岩茶、菊花茶、玫瑰花茶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作用。
综上所述,心脏供血不足吃这些食物好。
最后我提醒大家,饮食要清淡(少盐、少油、少糖、少辛辣刺激的食物),营养匀衡,适量运动,心态平衡,戒烟戒酒,按时作息,心脏供血不足的疾病就会慢慢离您而去。
会出现哪些体征表现?
我本科毕业后考研失败,然后考过执业医师后在二甲医院消化科工作。主任让我先轮转,我第一个科室是神经内科。
一天中午,急诊内科男护士的奶奶住院,住院目的是调节睡眠,说晚上睡不好。年龄70左右,既往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病史,还做过心脏手术,我忘记是搭桥还是做过支架。
入院当天CT检查回来病房,患者大便后突然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当时我在还有两个比我早两年来的师姐,当时我是没什么经验,师姐们认为是不是CT的造影剂过敏了,给激素治疗,大概20分钟没缓解。
这时大主任出门诊回来,说这不是心衰了么,然后就请急会诊,给速尿,泵硝甘。晚上下班我就回家了,第二天上班说当晚患者心脏停了,心肺复苏抢救过来了,但是情况不稳定。
最后当晚患者再次心脏骤停,去世了。走廊了他家里的人哇哇大哭,说我们就是来调节睡眠,怎么一下子就去世了。
现在回想我认为:当时患者晚上睡眠不好就是心脏功能不好的表现,我们没重视,另外是熟人,也没有那么当回事,就当调节睡眠,之后造影剂加上排便诱发心衰,最终导致了这个结局。
不管是哪类心脏病患者, 其实在疾病发作前通常会出现一些典型症状,而一旦出现这些信号,则提示可能心脏病要发作, 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心脏病发作前的信号(1)头晕
头晕是不少人都有过的经历,不过很多人对头晕的发生并不会引起重视,往往认为可能是劳累过度引起的,好好休息一下就没事了。
其实,头晕的发生多数情况是由于脑部缺氧引起的, 而脑部缺氧则多因为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导致大脑供血减少,血液中血红细胞运载氧量下降,最终引起头晕或意识丧失。
(2)胸部不适
心脏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就是胸痛、心慌、胸闷,如果心脏病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或有症状加重感觉,则要提高警惕,必要时及时就诊。
(3)持续性身体疲劳、虚弱
心脏病发作前,很多病人都会出现莫名的身体虚弱、疲劳,这是因为心脏供血减少引起的, 一定要高度重视。
尤其是有些女性,经常会出现未进行大量活动情况下感觉乏力、疲劳,这很有可能是由于心脏泵血减少引起全身组织器官血供减少所引起,也可能是心衰的表现。
(4)没有食欲,恶心干呕
研究显示,心功能不全可导致胃肠道血供不足和或静脉血回流不畅,从而导致胃部不适, 典型的表现一般为食欲下降、恶心干呕等,这有可能是心脏病引起的,应高度重视。
(5)呼吸困难
心脏病人发作前也会出现呼吸急促、憋闷等症状,这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缺氧所致。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的同时出现胸痛,则很有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前兆或心力衰竭的表现,一定要及时就医。
(6)莫名的焦虑
不少心脏病人在疾病发作前都会出现强烈的焦虑感或出现对死亡的莫名恐惧,这可能是心脏功能受损或心脏病发作前的一种心理感应。
(7) 脉搏快速或不规则
如果持续出现快速或不规则的脉搏,而且同时伴有乏力、胸闷、头晕等症状,这些可能是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发出的信号,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因严重的心律失常而引起中风、心力衰竭或猝死。
(8)莫名流汗
并非天气原因,出现莫名的流汗现象,这可能是心脏泵血不足无法满足全身器官所需,从而引起机体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等症状,出现莫名流汗。
(9)身体某部位肿胀
当心功能不全时,可引起静脉血回流受阻,如左心功能不全,则可引起肺循环瘀血,如果右心功能不全,则会引起腿部、腹部、足部、手部肿胀,有的会引起体重突然增加。
(10)全身其它部位疼痛
多数心脏病发作时,往往会出现胸前疼痛,然后逐渐向肩膀、手臂、肘部、颈部等部位蔓延。
也有的心脏病患者刚开始并没有出现胸痛,而是身体其他部位先出现疼痛,有的还会出现走路时吃力而引起牙痛的现象,这些都是心脏病发作前的信号,一定要引起重视, 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