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症状初期表现,至少需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
影响过年那是肯定的。毋庸置疑吧!
新冠肺炎的隔离期最短是14天,一个月也就是2个隔离期,你算算吧!除夕是1月31日,没多久了。今年上半年我还想着今年一定回家过年,可是,随着几个节日的疫情反复,真的是回家的心如死灰般地沉寂。3年,我没有回家了!
回家过年远嫁的姑娘是父母丢失在外面的孩子,这句话,虽然伤感,但是名副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人,我丢在外面已经几十年了。怎么丢的呢?这个话题说起来有点沉重吧!少不更事?象牙塔里的爱情故事?还是被人贩子卖了?现在回想起来,我也是说不清楚吧!总归是一个综合的因素,导致我现在飘在外面,回家成了一个不可能有答案的不定式方程,此题无解!
武汉驰援西安热干面 五一节后的南京新冠肺炎疫情,让我对新冠肺炎的狡猾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当时是第一次开放旅游。很多人跃跃欲试,憋了快两年的人们看到国家允许出去旅游,很多景点人满为患,五一节小假结束,星星点点的病例开始爆发,根据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轨迹,牵扯到了很多个地区和省份,新冠肺炎刷新了我们的认识。我本以为的安定和现状改变,我有所怀疑了!
五一节 十一国庆节,老年人的旅游带来的灾难,远远比五一节严重。内蒙古发生的疫情,昆明的大妈们又去了宁夏、甘肃、陕西等地。这一连串的长途旅行,表面上是昆明的人民十一黄金周出门旅游,新冠肺炎的星星点点病例出现,在新冠肺炎频繁的来袭,似乎很正常,其实,背后的艰辛,没有人可以凭空想象。只有亲历者才懂其中的艰辛。
在兰州疫情风控的那段时间,兰州附近的几个市,基本上交通属于中断的状态。全面做了好几次核酸检测,城市、农村都是居家状态。那段时间,天气西北已经比较冷,应该要处于开始供暖状态了,但是,因为疫情,很多取暖设施是不具备的。交通阻断,很多生活上的物品会比较紧张。这样的日子,是非常艰难的。特别是一些独居的老年人。在用水比较不方便的地区,是很不方便的。
十一黄金周西安疫情,正在战斗中……现在的西安疫情,每天都在检测出上百个病例,病例正在正常发展中,我们很担忧,也希望早日出现疫情的拐点。毕竟是年底,两三年没有回家的北漂族、南漂族都很想回到家乡,过一个祥和的新春。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西安很冷,坚守很难。防控疫情是全西安、全中国都在共同面对的难题。每天社区都会发布新的防控区域新增病例的流调踪迹。我们共同为安定、团结的防控工作努力。
至于昆明,什么时候恢复正常?这个也许很快,春节前应该差不多吧!毕竟不是大范围的情况,没有西安那样严重。如果你是短距离的春节,应该影响不大,像我们这些几千里之外的人,对于回家过年,感觉就是一个奢望!
我能否回家过年!说实话,我不知道!
外省回去的还需要隔离吗?
现在陕西省政府已经明确的防疫策略是:
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一定是需要隔离14天的,隔离时间从离开高风险地区实际计算,期间需要开展四次核酸检测。其他地方回来的需要行程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配合出站时做检查筛查,没有发烧咳嗽等等问题就可以回家。需要留意的是,这48小时的起算日期为采样时间。报告单上没有采样时间的,以报告显示日期当日0时计算有效时间,纸质版的和电子版的都可以。
政府其实也不想去限制什么,但最近的疫情蔓延有点不好弄,西安全市的人已经彻夜排队的在做核酸检测,一线工作的医疗人员都非常的辛苦,如果你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现在先不要回来了,可以再等等看到过年前事情怎么发展。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应该不影响你回来过年。在外打工的三秦老乡,辛苦了!注意安全。
但是疫情排查得原来越严?
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是个人口大国!
疫情期间,我们国家经济遭受重大损失,国家形象 深受影响!
十几亿人口的民生问题怎么解决?
所以国家在疫情较轻的地区,在可控的范围之内,首先恢复和民生有关的企业、优先复工、及政府对企业的帮扶和支持!水、电、米袋子、生活物资……及医护物资企业全力恢复生产,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才能打赢这场抗疫大战!
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人数逐步下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信心和希望!
得来胜利,实属不易!但在此时我们更不能大意!更不能掉以轻心!越来越严,反而是对人民负责!
先复工的是民生企业、及电子商务。在疫情得到初步控制的情况下,在疫情较轻的地区,各行各业开始有序恢复生产。
在疫情结束后,或者说疫情防控 贯穿2020年一整年!或是两年!大家对我们周边国家应该有了解,疫情已开始出现在其它国家,最严重的是日本……所以我们都要认真对待!相信国家已早做安排!
对抗疫情、举国之力、万众一心、封城及军事管控,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的,全球只有一家……中国!
最后,我们要感谢这个国家!
感谢为我们付出生命的医护人员!
感谢为我们守护安宁的人民子弟兵!
还有不眠不休的科学家!
叩谢!
以上是个人见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连降能否预判疫情走向?
90、72、54、35、19……1月15日以来,河北的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已经实现了“四连降”,另外,河北尚在医学观察的本地无症状感染者自17日以来,一直维持在200例以下。这些都是河北疫情防控措施发挥重要作用的结果。
但最新公布的新增确诊人数出现了一定的反弹,让“五连降”的希望破灭。今天下午,也就是1月21日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副市长孟祥红介绍,截至1月21日12时,石家庄又新增14例确诊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当然,好消息是有25例确诊患者被治愈出院。
数字变化的背后,是否意味着“拐点”已经到来?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专家童朝晖曾解释称,潜伏期,两周之后隔离人群以及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中没有新发病例时“拐点”将出现。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汪大明认为,目前河北出现的确诊病例基本上是之前的“存量”,但也不排除有一些病例从核酸检测阴性直接发展为出现症状的确诊病例,只是概率较小。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流行病学专家师鉴则更为谨慎,他认为尽管目前新增确诊病例已呈明显下降趋势,但鉴于传染病发展规律和新冠潜伏期长等特征,未来几天仍会有续发病例出现的可能。从今天公布的数据看,专家们的谨慎也不是没有道理。首先,全市累计确诊病例813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73例,二者相加,石家庄现在一共有986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确诊人数将来破千是肯定的了,这为后期的医治带了很大的压力。
随着一系列防控举措的有力实施,石家庄市散发病例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而且新发生病例主要来自于隔离点。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河北特别是石家庄的疫情肯定是在控制之中了,形势也会一天比一天好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也认为,河北疫情增长受到了明显的遏制。我预判,尽管可能还有反复,但石家庄疫情的拐点正在出现,1月底或者2月初,石家庄新增确诊病例就会清零。但第一步是把无症状感染者清零,今天公布的数字是1个,估计很快就能实现了。这两天,石家庄正在进行第三轮核酸检测,这应该是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的最后一次,这次检测的重点是筛查非隔离点还有没有“漏网之鱼”,因为第二次核酸检测后,发现了67个“意外”。如果第三次检测没有发现新增的阳性人员或者数量很少,那么也可以帮助我们佐证疫情拐点的出现。我预计,第三次核酸检测在隔离点外呈阳性的人员数量不会超过10个。
张文宏也曾表示河北疫情的控制将是毫无疑问地在1个月左右获得胜利。综合以上,基本上判断石家庄的疫情正在出现拐点,即将被控制住了。但石家庄要想恢复到之前的生活状态还需要时间,首先需要解封低风险地区,让全市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其次要把新增和确诊病例清零。北京新发的疫情清零用了56天;武汉疫情清零大概用了75天。我预判,石家庄清零50-60天,或许2月底或3月初,我们的生活才能完完全全恢复常态。
疫情什么时候能彻底结束?
从2019年开始的新冠,到今年为止已经有三年了,这三年的时间里,影响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和工作。期间很多创业型中小企业和商店关门,旅游业和餐饮业也受到冲击非常大,断断续续地“封城”“静默”也导致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三日核酸、全民核酸也成了大家共同的回忆。
对个人来说,最痛彻的感悟便是:“三年之后,依然是这座城市,依然是下着雪,但是身边的你已经不在了”。
随着全面放开,周围的人和朋友圈里面也是“阳了个阳”,大家都在晒着自己的症状和缓解症状的小技巧,看到这么多的周边人在和我们一起应对这场冲击波,相信我们大家终会挺过去的。
那么回到问题开头:“预测一下,疫情什么时候能够彻底结束呢”。我觉得彻底结束是有待考量的,浑身“冒烟”,四肢关节痛是症状,嗓子疼、口干也是症状,症状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呈现地也不同。所以仅仅谈彻底结束是不太全面的,因为这些症状一直都有,感冒流感也会引起轻微症状,所以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不会彻底结束,疫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致死率和感染率会逐渐地降低,到最后即使感染了,经过了体内抗体的产生,也会像得普通感冒一样,吃点药就过去了。
但是在全面放开的这一段时间内,尤其是最近的3个月内,包括未来的半年内,可能会有疫情反复,第一波的高峰期大家众志成城地抗过去了,还会有第二、第三波的来,越到后面,越不容易感染。所以猜测第一波的结束时间应该就是在12月底之前。然后半年后疫情随着几波过去,我们的身体和免疫系统越来越熟悉怎么识别和应对免疫系统了,这样算是基本“结束”了,估计会回到2019年之前的生活了。
最后,希望大家保持充足睡眠,多喝热水,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无病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