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和症状,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这种分类有没有问题?
分型辨证本身问题很大。况且中医教材风寒风热的分型依据是错的。一是把发热重恶寒轻定为风热,发热轻恶寒重定为风寒。这样就很容易误导了。发热的高低和体质有关和风寒风热不是直接关系,恶寒轻重同样如此。尤其现在的中国经过几代人的抗生素体质。很多人可能恶寒和发热都很轻。所以分型依据严重错误,造成按教材来很多中医治不好感冒。二是桂枝汤和麻黄汤按分型都是风寒。三是区别风寒风热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口渴而不恶寒,而不是恶寒轻。
伤风感冒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
感谢邀请!
风热感冒是中医外感病的一种证候类型。它是指机体感受风热邪气之后,出现的以发热,头胀痛,鼻流黄浊涕,出汗,口干口渴,咽喉疼痛,伴有咳嗽,痰液黄稠,舌尖红,舌苔薄黄为主要表现的外感疾病。
其发病特点以发热、咽痛为主,怕冷的症状不太明显。一般在春季较为多见。
说到伤风感冒,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见的普通感冒。通常以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发烧、怕冷、全身不适等症状为主,包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证候类型。
中医伤风感冒与时行感冒相比,其病情比较轻微,不具有流行性病程也比较短,一般持续5-7天可自愈。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发病较为多见。
此外,伤风感冒初起,一般多见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喷嚏、声重、怕风、怕冷、头痛等。伤风感冒后期,多见发热、咳嗽、咽痛、肢体关节酸楚不适等症状。
如何区分伤寒和热伤风?
热伤风其实就是风热感冒,多是直接感觉咽喉肿痛,这是因为体内津液不足,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外邪直接从口鼻入侵,这种外感并没有风寒感冒开始的受寒阶段,所以没有清鼻涕,没有打喷嚏,怕冷的阶段,而是直接嗓子痒、喉咙痛,然后就迅速感觉发热,浑身酸痛,扁桃体发炎,痰黄咳嗽。
伤寒的话,广义的伤寒是外感发热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属于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脉浮紧等。与现代医学所称的“伤寒”不同。
现代医学所说的伤寒,是指有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高热,有皮疹,这一点是与风热感冒的最大区别。
至于中医所说的伤寒,尤其是太阳病,与风热感冒在热症的阶段症状基本相同,所以治疗上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比如麻杏甘石汤,它就是用于邪热壅肺、肺气上逆的,本为伤寒之太阳病所用之药,但也可以用来治疗风热感冒。伤寒初感的病变部位往往是足太阳膀胱经,在表证上的处理都一样,初期都宜宣辛温解表,发汗解肌。
但是最后的转归上,风热感冒与伤寒就有所不同了。风热感冒治好了也就好了,在热邪被清掉后,不会回到外寒阶段,而是出现燥热伤阴的状态。伤寒的话,往往除了热邪,还有其他情况夹杂其中。
中医所说的伤风感冒风寒风热感冒和病毒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是西医的讲法,大部分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中医治疗感冒,辨别寒热是非常重要的。
风寒感冒多怕冷,流清涕,咳清稀白痰,一般不口渴,不咽痛;
风热感冒多流黄涕,多有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现象。
风寒感冒多选择感冒软胶囊、九味羌活丸等;成分以麻黄、羌活、苏叶、防风、荆芥等为主的,都属解表散寒的;
风热感冒多选择银翘解毒丸、风热感冒颗粒等;凡成分以桑叶、菊花、银花、连翘、薄荷、桔梗等为主要成分的,都是属于疏风清热类药物。
还有一些感冒是寒热兼杂,外寒内热,如流清涕又咽痛,可以选择姜桑感冒片或四季感冒片等,既能解表散寒又能清热。
以四季感冒片为例,其中紫苏叶、荆芥、防风能散寒解表;含大青叶、连翘能清热解毒;因此寒热同治,适合四时感冒。
但毕竟中成药力量薄弱,没有针对性,如果症状严重的,还是要找医生就诊为妥。
点我头像,关注我,头条号内有更多的中医养生文章;有疑问可留言评论。
什么叫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指的是感受风热之邪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鼻塞,口干,流黄色的鼻涕,咳嗽有黄痰,舌质是红,舌苔是薄黄的,风寒感冒指的是感受风寒之邪引起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鼻流清涕,咳清白痰,舌质是淡红色,舌苔薄白的,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