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副作用,如何正确应对降压药带来的常见副作用?
药物治疗,始终都是一把双刃剑,在获得药理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要面对其所带来的副作用。面对降压药的副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应对。
一、服用降压药的时机有个理论说,如果人类的生命足够长,那么每个人都会得高血压。这个说法很有道理,随着年龄的老化,人体的血管会逐渐硬化,高血压是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而不可避免的疾病。但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极大的推迟高血压的发生。而且对于很多血压不高于160/100mmHg的患者,通过生活干预即可降低血压,而避免服药。
生活干预中首先注意的是降轻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对于肥胖的人,减轻体重10kg,血压下降的幅度最大可达20mmHg。是否肥胖,可以采用体重的BMI公式来计算,即是用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数值小于24为标准。比如一个体重80kg,身高175cm的人,他的BMI值即为80÷1.75²=26.1。对于腰围的要求,男性应小于90cm,女性应小于85cm。
其次要保持规律运动,每周保持5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使血压最大降低9mmHg。还要注意减少钠盐的摄入,每天摄入盐量小于6克,可以使血压最大降低8mmHg。除此之外,戒烟限酒、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心理平衡都可以降低血压。
通过生活干预可以降低血压的人,可以不必服药。但经过三个月的严格生活干预血压仍然不能降低者,就需要开始药物治疗了。还有初始血压已经高于160/100mmHg的人,通常也很难依靠生活干预降至目标血压。对于这类血压较高的患者,在发现高血压的时候,就需要开始药物治疗。
二、设立合理的血压控制目标我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大于等于140/90mmHg,通常的血压控制也是以此数值为目标,即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但降压目标是因人而异的,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动脉硬化程度较高,血压特点是高压升高,低压降低,脉压差增大。这样的老年人可以把血压目标定在150/80mmHg,如果过低则有可能影响心、脑、肾等器官的供血。还有部分人脑动脉狭窄严重,血压可能要维持在160/100mmHg以上才能保证血液供应。
初始血压较高的人,在开始降压的时候要逐步降压,别急于求成。先设立一个比较高的目标值,比如先把血压设定在160/100mmHg,达到之后观察两星期,如果可以耐受,就继续降低至150/90mmHg,之后再观察,再降低至140/90mmHg。在降压过程中,密切观测,注意不要让低压小于60mmHg。所以说,不必为了追求较低的血压或是要较快达标而加大降压药的剂量,避免药物的副作用以及血压过低影响器官血流灌注。
三、降压药副作用的监测降压药需要长期服用,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药。降压药虽然有其的副作用,但大家要明白一件事,就是降压药的副作用远远小于高血压本身的危害。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要注意定期监测,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避免降压药的副作用。常用的降压药分为五大类,根据药理作用的不同,常见的副作用如下。
1、利尿剂:常用的药物为氢氯噻嗪、吲哒帕胺等,对听神经与肾脏有一定的毒性,可能造成低血钾、高血钙、加重痛风,并影响糖、脂代谢,增加胰岛素抵抗。
2、普利类药物:名称中带有“普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此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干咳,有一定的肝毒性,可能导致味觉异常、高血钾、蛋白尿、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对肾血流灌注正常的患者有保护肾脏作用,但对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会加重肾损害。
3、沙坦类药物:名称中带有“沙坦”,如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等,副作用与普利类药物类似,但相对轻得多。不能耐受普利类药物的患者,可以选用沙坦类药物替代。
4、洛尔类药物:名称中带有“洛尔”,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常见不良反应有疲乏无力、性功能障碍、失眠多梦、精神抑郁,可影响糖、脂代谢,抑制通气功能。
5、地平类药物:名称中带有“地平”,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最常见的副作用为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心悸、窃血现象等。
多数降压药的副作用,都是在服用初期反应较重,但在持续用药之后,机体会耐受,副作用会逐渐减弱或消失。而且不同种类降压药可以联合应用,产生协同和互补的作用,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药物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长期服用降压药时,也要定期复查各项指标。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及时联系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你身边的药剂师。
卡托普利片起什么作用?
[感谢邀请]
个人对于药物而言,很反感,我想每个人都是,都希望健健康康的,无病无灾。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很多细节,这样才能让我们保持健康的身体。
在当今社会,我们吃的各种蔬菜水果中,几乎接近有90%的量是使用过农药的。所以多注意饮食,让自己不染病,不使用药物最好!因为药物在救人的同时,也会害人,药物就是一把双刃剑!
卡托普利片是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心血管内科等疾病的一种药。
个人觉得,如果是轻微症状,应该劲量通过自己的饮食等生活
复方卡托普利片宜在医师指导或监护下服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心悸、心动过速、胸痛、咳嗽、味觉迟钝、蛋白尿等症。
复方卡托普利片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血管性水肿,血压下降就不要吃了,要不会造成低血压。如果血压不会降低,保持正常。高血压患者是应需要长期服用来控制血压的。一日吃两三次是正常的,只要是正常剂量不会出现明显副作用的。建议不要过量服用,如果单纯低盐饮食可以控制血压,可以不用继续吃。副作用去上所示。个别人出现蛋白尿、粒细胞、中性白细胞减少及SGPT、SGOT升高、停药后可恢复。肾功能损害者可出现血肌酐升高,少尿者可引起高血钾症,应定期检查血钾,若血钾高者,禁食含钾丰富的香蕉等蔬果。偶见血管性水肿,心律不齐。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各位读者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飞宇沐风】
降压药会有副作用吗?
应该说,所有药物都是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的统一体。所以任何一种降压药物,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副作用的,只不过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有些人对于药物的副作用比较敏感,外在表现也比较明显,有些人则不明显。
同时由于降压药物类型繁多,常用的就有5大类,每一类降压药物的副作用也是不同的。
1、钙离子拮抗剂
常见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非洛地平缓释片、西尼地平片等
常见不良反应:服药后头痛、头晕,面部潮红;脚踝部浮肿;心慌等。
2、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常见药物:缬沙坦胶囊、厄贝沙坦分散片、替米沙坦片等
常见不良反应:总体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偶尔会有皮肤肿胀瘙痒、头晕、干咳等不良反应。
3、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
常见药物:依那普利片、雷米普利片、赖诺普利片等
常见不良反应:干咳;血钾增高;眼睑、口唇麻木肿胀(血管性水肿);头晕、头痛等。
4、β受体阻滞剂
常见药物:美托洛尔片、比索洛尔片、塞利洛尔片等
常见不良反应:心跳过缓,心慌;服药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等
5、利尿剂
常见药物:吲哒帕胺、呋噻米片、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等
常见不良反应:引起水电解质质紊乱,出现血钾、血钠等电解质异常;引起尿酸增高;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等。(同时,由于利尿剂细分的话,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会有一定差异的,这里不再细分)
6、此外,还有α受体拮抗剂(如哌唑嗪)、直接肾素抑制剂(如阿利吉仑)、内皮素受体A拮抗剂(如达卢生坦)等其它类型的降压药物,不良反应也是不同的。
所以,降压药物不同,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药物的副作用也会差异较大的。
版权归属:头条号/申城白衣书生,可以转载,请注明出处,谢绝抄袭。复代文降压药的原理是什么?
复代文这个药是由两种常用主流降压药,缬沙坦和氢氯噻嗪复合制成的降压药物。其实这类降压药物代表的是一大类降压药,就是单片复方制剂。复方降压药通常由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组成,可能包括2种或者2种以上降压药物。这种降压药的优点是简单方便,便于服用。
我国传统的单片复方制剂包括:复方利血平、北京降压零号、珍菊降压片等等,这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就是利血平、氢氯噻氢、盐酸双屈嗪或者可乐定。这些降压药目前在基层仍有广泛应用。
新型单片复方制剂:一般由不同作用机制的2个降压药组成,多数只需要一天吃一次,使用方便,便携度高。目前我国上市的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地平类降压药+沙坦类降压药,地平类降压药+普利类降压药,地平类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普利类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沙坦类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其中常用的海捷亚、安博诺和复代文就属于沙坦类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这一类,倍博特属于地平类降压药+沙坦类降压药这一类复方单片制剂。
降压药有哪些副作用?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明确的高血压患者,几乎需要终生治疗,少数患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压,但大多数患者需要给予药物控制血压。那么,降压药都有哪些副作用呢?需要长期坚持服用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主要分为五大类,每一类药物在降压机制、适用人群、降压强度、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在此,医学莘重点讲解降压药的不良反应。
钙通道阻滞剂,简称CCB,药物结尾通常带有“地平”二字,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该类药物在降压过程中由于会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故可能会引起心悸;由于扩张了外周小动脉,故可能会会引起踝部水肿;其次,还可能会出现面部潮红、牙龈水肿等不良反应。血管紧张素抓换酶抑制剂,简称ACEI,药物结尾通常带有“普利”二字,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该类药物使用初期可能会出现干咳,也是该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不耐受者可更换其它药物;其次可引起高血钾,故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钾;此外,还可出现皮疹、味觉障碍、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简称ABR,药物结尾通常带有“沙坦”二字,如氯沙坦、厄贝沙坦等。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大多数患者对其耐受性好。由于该药不引起干咳,故对ACEI干咳不耐受的患者可换为该药;其次,该药也会引起高钾血症,故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钾;此外,还可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β受体阻滞剂,药物结尾通常带有“洛儿”二字,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该类药物由于可减慢心率,因此可能会出现心动过缓(心率低于60次/分);其次,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出现疲乏、肢端发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利尿剂,常用于控制血压的利尿剂为氢氯噻嗪。该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于剂量相关,小剂量氢氯噻嗪(6.25-25mg/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引起低血钾以及尿酸升高;但使用保钾利尿剂(阿米洛利、螺内酯等)的患者要注意了,该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血钾升高,与ACEI或ARB类药物联用时可能会增加高血钾风险,需慎重。从上述不良反应可以看出,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人而异,耐受性也因人而异,但这并非意味着高血压患者不能长期服用。高血压的危害主要为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慢性肾衰竭等发病风险,且会增加后期死亡率,需要药物降压的患者应长期坚持服药,以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对一种降压药不耐受时,可更换为另一种降压药,或联合用药,也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如β受体阻滞剂可减轻钙通道阻滞剂的心悸,ACEI或ARB可减轻钙通道阻滞剂的水肿等。
综上,不同的降压药有不同的不良反应,但需要药物降压的患者应长期坚持服药,以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与不良反应相比,降压药给心血管带来的益处远大于不良反应的负面影响。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