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多夫定胶囊,艾滋病是一个巨大的医疗欺诈吗?
不要再以讹传讹了。
首先这个所谓的“大卫艾克”根本不是什么科学家。只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媒体人。
这个人曾经公开宣布自己是“神之子”,宣传“月亮是人工基地”,说地球只是所谓蜥蜴人的玩具。充满各种魔幻,科幻,不符实际的推断,猜想。真正的科学家,是不可能有这种没有证据的言论的。
虽然影响力不小,其的言论早就沦为全英国的笑柄。英国广播电台BBC不止一次出节目取笑这个人,其本人原职业是一名足球运动员。
把足球运动员的言论当成科学家?这不是打了成千上万研究艾滋病的科研人员的脸?
HIV是艾滋病的致病病毒,这是不可辩驳的
医学上的致病关系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探究的。这位“神之子”宣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不是艾滋病的致病因素,而是大量因为非洲营养不良的死亡都归咎于艾滋病,并没有任何流行病学的数据支持。
这些死亡的非洲病人,无一例外都感染了HIV病毒,并且都死于免疫系统崩溃。是典型了艾滋病发作症状。
如果通过药物控制HIV的增殖,以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就能大幅度延迟艾滋病的发病时间,这是医学上的致病关系,是医学的根基。如果这都不成立,那现代医学的整个大厦都崩塌了。
无良专家是无稽之谈
医学家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是不可能出现协同欺骗大众的情况。医学研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果同行评议发现其他人对于艾滋病研究撒谎,首先就会拿出实验数据来证明或者证伪。毫无疑问,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团队的人,都证明了艾滋病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之一。你可以收买,欺骗几个科学家,但不可能收买全世界有良知的人。因为大多数人之间没有利益关系。
况且很多科学家都以证明别人是错的为荣,这么大一个慌,怎么可以撒的天衣无缝。
商业利益关系?笑话!
我们看看艾滋病的分布,全世界3600万HIV携带者,有2530万在非洲,人家吃不饱,穿不暖,怎么从他们身上获得利益?你有药,他们有钱买么?
在很多发达国家,艾滋病药物的发放基本都是以人道主义的形式免费发放给携带者,为了稳定病人,不让他们进一步传播。
的确有富人选择购买更优质的药物,全球抗艾滋药物市场高达230亿美元。
但单单美国NIH每年都拿出几十亿美金来研发抗艾药物,全世界的科研投入绝对不比药物销售额低太多,如果艾滋病是个骗局,各国科研机构以及投入经费的政府都是傻子么?谎言不攻自破。
最后这个“神之子”兼“阴谋论者”还引用装模作样的引用了诺贝奖得主的话,说人类的免疫系统够强的话,就足以抵抗HIV感染,但跟这位伪科学家的整篇文章没有一点关系。
谣言止于智者,希望大家擦亮眼睛。
东北制药出名的产品?
企业主要生产维生素类、抗生素类、心脑血管类、抗病毒类、消化系统类等各种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和制剂等产品。东药的制剂产品有20多个类别,上百个品种规格,拥有片剂、丸剂、胶囊剂、栓剂、散剂、颗粒剂、口服液、粉针剂等多种剂型。企业还拥有以主要原料药为基础,深加工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生产基地。作为中国重要的医药生产企业之一,东北制药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企业年生产原料药达3万多吨。企业技术装备先进,主导产品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主要产品有:维生素C系列产品、磷霉素系列产品、左卡尼汀系列产品、头孢系列产品、磺胺嘧啶、黄连素、维生素B1、硫糖铝、金刚烷胺、金刚乙胺、抗艾滋病药物等。
东北制药单条维生素C生产线全球最大;全化学合成黄连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磷霉素钠、脑复康、维生素B1、磺胺嘧啶、左卡尼汀等产品销售额位于全球前三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安静娴选题,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的头孢噻肟钠,1985年率先在我国上市,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省级名牌产品称号。
经国家药监局的批准,东药成为国内第一个抗艾滋病药物生产企业。“克度”(齐多夫定)和“沙之”(司他夫定)“哈特”(去羟肌苷)、硫酸茚地那韦等产品陆续按照国家要求进行投产、供给,从而结束了我国抗艾滋病药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为艾滋病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在中国艾滋病的治疗与预防方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东北制药各产品均已通过国家GMP认证。产品质量均符合《美国药典》、《英国药典》等最新版本标准。磺胺嘧啶、脑复康通过欧洲COS认证;硫糖铝、金刚烷胺、金刚乙胺通过美国FDA认证。同时,企业正在筹备符合CGMP标准的制剂生产线,承接国外制剂品种的OEM。企业早在1999年即获得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9000族标准这一权威质量体系资格认证。
如何从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艾滋病?
如今是人人谈“艾”色变,主要是因为艾滋病传染性强,治愈率低,且会让人自尊性受到严重打击,容易受歧视。艾滋病严重性虽不及癌症,但也让人相当的难治。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艾滋病从感染到终末期是相当漫长和复杂的,不同阶段的艾滋病表现不一样。一般的艾滋病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每一期的表现都不一样,下面具体来说。
1.急性期
如果被艾滋病毒感染了,会在2到4个星期的时间内出现急性病状,主要是艾滋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之所以会出现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是因为艾滋病毒本身就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的致病原因就是因为这种病毒会使得人的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进而容易被各种致病微生物感染而导致各种感染性疾病。
在艾滋病急性期,感染者可出现发热(一般性的细菌感染也表现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和一般的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却别不大,所以急性期的艾滋病患者很难从外表区别。
2.无症状期
无症状期的艾滋病患者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最多有淋巴结肿大的症状,所以称为无症状期,这个时间可持续6-8年。不同的人持续时间有所差别,这和感染的艾滋病类型(艾滋病毒大致可分为1型和2型,每一型又可再细分为其他亚型,其中以2型最为常见),感染的数量,感染的途径以及个人身体状况有关系。
3.艾滋病期
艾滋病期是艾滋病毒感染的终末期,这个时候患者会出现发热,盗汗、腹泻等症状,且难以治愈,大多数情况下会持续1个月以上。人也会变得非常消瘦,体重至少减轻10%以上。还有的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有些表现还是比较有特点的,主要是全身淋巴结肿大,特点为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持续3个月以上。
如何判断是否为艾滋病?从艾滋病的初感染到终末期,可以看出患者是没有特别典型的症状的。艾滋病的诊断原则是综合判断,包括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再加上流行病学史进行综合判断。其中流行病学史包括患者有没有不安全的性生活史,有没有注射过毒品,有没有使用过未经艾滋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制品等。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艾滋病毒抗体筛查。
艾滋病的治疗艾滋病的治疗目标是降低 HIV 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减少非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患者获得正常的期望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毒载量降低至检测下限并减少病毒变异;重建或者改善免疫功能;减少异常的免疫激活;减少HIV 的传播、预防母婴传播。
艾滋病患者首先就是需要接受对症治疗,有热退热,有腹泻治疗腹泻,有恶性症状予以止吐治疗等。再者就是使用抗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噁唑,克林霉素,氨苯砜,拉米夫定,齐多夫定,替诺福韦酯,利匹韦林,依非韦伦等等。有呼吸困难的患者予以通气,辅助呼吸。
艾滋病人是无法从外表判断的,想要预防艾滋病,首先就是从洁身自好,安全性行为开始。再者不共用一次性注射器具,防止接触艾滋病患者血液及其他体液等。
艾滋病的起源是什么?
就来看看艾滋病的时间线,就知道了,艾滋病40年美国没有给过任何赔偿。
艾滋病时间表1981年报告了第一批艾滋病病例,自那时以来,全世界已有2500万人死于该疾病。当前,全世界有33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
约1900年:从黑猩猩到人类关于人类如何感染HIV(导致AIDS的病毒)有多种理论。最广泛接受的理论是,人类感染这种病毒是通过猎杀某些携带该病毒的黑猩猩,然后吃掉它们或在开放性伤口中吸血。而这个时间估计在1900年。
1981年:首例被发现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告了五名以前健康的年轻同性恋男子,他们感染了一种罕见的真菌,称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这是一种机会性感染,在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例如接受化疗的人或器官移植受者)中可见。此外,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告了纽约和加利福尼亚男同性恋者中一系列罕见的侵略性皮肤癌病例,即卡波西肉瘤(KS)。到年底,据报道,男同性恋者中有270例严重的免疫缺陷病例,其中121例死亡。
1982年1982年9月,疾控中心将这种疾病称为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美国第一家艾滋病诊所在旧金山成立。
1983年到1983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建立了国家艾滋病热线。9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定了主要的HIV传播途径,排除了偶然接触,食物,水,空气或表面的接触。
同样在198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Robert Gallo博士提出,逆转录病毒可能是AIDS的病因。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Pasteur Institute)的Luc Montagnier教授报告发现了一种称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AV)的逆转录病毒,这可能是艾滋病的原因。
1984年1984年6月,盖洛博士和蒙塔涅尔教授共同宣布,盖洛的HTLV-III逆转录病毒和蒙塔涅尔的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AV)可能是相同的,并且是艾滋病的病因。最终这种病毒确认为HIV,是导致AIDS的病因。
1985年198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首次用于HIV的商业血液检验,即ELISA。
1987年FDA批准了第一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齐多夫定(AZT)。
1989年1989年报告的艾滋病病例数达100,000。
1991-1992年1991年,“红丝带项目”为艾滋病患者创造了同情心的象征。同年,NBA球星魔术师约翰逊(Magic Johnson)宣布自己HIV阳性。到1992年,艾滋病是美国25至44岁男性的主要死亡原因。
1994年到1994年,艾滋病已成为所有25至44岁美国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1996-1997自从流行开始以来,在美国诊断出的新的艾滋病病例首次出现下降。鸡尾酒疗法,于1996年发布,到1997年,它已成为HIV治疗的新标准。
1998-20001998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现,与美国艾滋病相关的死亡人数中有49%是非裔美国人。到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说,艾滋病毒/艾滋病是全世界第四大死亡原因,估计有33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1400万人死于艾滋病。2000年,联合国艾滋病毒联合规划署艾滋病和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了一项联合倡议,与大型制药公司合作,以降低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毒/艾滋病药品的价格。
2001-2002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诊断出感染了艾滋病毒/艾滋病-全球有1000万15至24岁的青少年和年轻人感染艾滋病毒。
2006-20072006年6月5日是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报告以来的25年,而CDC报道,自该流行病开始以来,到2007年已有56.5万人死于艾滋病。确诊为艾滋病毒的人的预期寿命为24.2岁,每人的终生成本为618,900美元。
2009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报告说,艾滋病毒的传播在1996年达到顶峰,新增感染350万,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人数在2004年达到顶峰,为220万。自流行开始以来,已有250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有关的原因。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全世界新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下降了17%。
从第一例艾滋病患者被发现,已经40年了,艾滋病在全球造成了几千万人的死亡,天量的经济损失,当然美国没有负责过。
当然现在由于药物的进步,艾滋病也已经没有这么可怕,只要规律服用药物,那么艾滋病患者的寿命也跟正常人大致相同。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艾滋病新药获批上市?
谢邀!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艾滋病新药获批上市,这意味着什么?这个新闻似乎有点“旧”了。
从国家药监局官网上可以知道,艾可宁®的获批日期是2018年5月23日,获得授权的是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名称是注射用艾博卫泰,批准文号为H20180006。
H20180006意味着这是一种化学药物,但是,隐含的信息是八年时间全国仅有6中化学新药获得批号。
公共媒体上最早见于科技日报6月4日的报道,
而前沿生物官网上直到5日晚间才放出消息。
有意思的是,媒体报道和官网上的产品名是“艾博韦泰”(见题图),与药监局批准的艾博卫泰“”存在一字之差。
艾可宁®是什么药?根据官网的介绍,艾可宁®(注射用艾博韦泰)是全球第一个长效HIV-1融合抑制剂、就是一种抗艾滋病药,是前沿生物自主研发成功,在全球拥有知识产权的原研药,属于国内很少见的一类新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给这种药物的适应症是:用于“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经抗病毒药物治疗仍有病毒复制的HIV-1感染者”。
这种药物的特点是,具有全新的分子作用机制,对流行的HIV-1病毒以及耐药病毒均有效,并具有用药频率低(一周一次)、耐药屏障高、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可显著改善病人用药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尤其是,一周只需要注射一次,而且对于耐药HIV-1仍有疗效,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因此,艾可宁®的上市对我国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艾可宁® 项目获得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持续支持,研发历时16年,因此,是wig欧新药研发方面一项重大成果。
接下来,需要看的就是市场反应和临床应用中的表现了。
前沿生物艾可宁®是由南京前沿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前沿生物由“海归”科学家创立于2002年,是一家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市场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新药产品。
也就是说,这是一家创新型企业,正式注册于2013年,注册资金2373万元。
微型、创新型制药企业,与国际上具有超级研发能力的制药巨头相比,最值得观察的还是持续研发能力吧,即使可以持续获得国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