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项目,中医和传统武术有什么共同点吗?
中医和中国传统武术有什么共同点?
首先,中医和中国传统武术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外国人一看到中医,或者一看到中国传统武术,立即就会联想到中国这个国家。很多外国人看了成龙或者李连杰的功夫电影,都以为中国大街上到处都是武林高手,随便一个扫地的老太太都会耍几招。中国传统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不及跆拳道,但是影响力已经不小了,主要功臣就是李小龙、成龙他们。中医在国外的影响力比不上中国传统武术,还局限在华人聚居区。
(《醉猴》剧照)
第二,中医和中国传统武术都讲究“气-元论”和经络穴位学说。中医自不必说,中国传统武术认为人的潜能里面是有“气”存在的,修炼到了一定境界,就可以激发潜能,那就是“内功”。中国传统武术还有所谓“点穴”的手法,自然相信人体是有经络穴位的。
第三,中医和中国传统武术都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古代中医医生的来源主要是落第儒生,而儒生都是有文化的。在他们看来,不能科举做官是人生遗憾,治不了国,所以只能治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医的文化,其实和儒家文化密切相关。而中国传统武术也特别提倡“哲学”。他们认为,我练武术不是为了打倒敌手,而是为了修身养性,所谓“武德必须超过武功”。这个武德具体是什么呢?按照中国传统武术名家的说法,就是“克己”,时时刻刻克制自己浮躁的情绪,练武是为了做人。这与儒家的“克己复礼”有类似的地方。
第四,中医和中国传统武术都讲究美学。中医喜欢观看人的气色,面色红润就感觉很美,药材则讲究品相漂亮,比如是否粗壮多须、色泽鲜艳。而中国传统武术讲究套路的动作要行云流水,给人一种强烈的美的享受。一些武术比如太极,醉拳,以及动物拳,如猴拳,虎拳,模拟动物的动作,类似舞蹈,可以作为舞台上的表演。
中医养生有哪五个观点?
中医养生五观点
大家好,又到了半夏的分享时间了。今天半夏要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中医养生的几个观点。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
1、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2、防治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外避六淫之邪,内免精神刺激和情志变动,而达未病先防之目的。
3、意志现
“意志者,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发挥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特点,调养精神意志。。春三月,此谓发陈,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概言之,人的精神意志,春应舒畅,夏当充实,秋要安定,冬宜伏藏,从而“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4、动静观
“能动能静,解以长生”,此主张形神兼养。按四时不同,养形调神。春天“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天“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天“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5、食疗观
民以食为天。中医提倡“饮食有节”,维护后天脾胃之源。如“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伤则化源不足,易生百病。同时告诫人们,谨慎地调和五味,切忌偏嗜。“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那就关注我吧!
中医养生跟西医养生有哪些区别?
中医养生跟西医养生是有本质的区别,养生的理论均出自各自的权威专家教授之手,养生的医嘱在临床上是有根本的区别。举例:临床上的肾结石病人,西的医师,医生们都有这样一句话:好了,你先回去,多喝水,多运动,多跳跳,多蹦蹦,要不了多长时间结石就会抖下来。中医的医师,医生们也常有这样一句话:行了,你回家吧!回去后少吃辣椒,少喝酒,少抽烟,你只有将这些禁着,你这药吃了才有效。而民间中医们是这样说的:你今后啊别在拼死拼活地干了,尽量少淋雨,高温时期
要减少户外劳动,石头排下来了以后我再给你开点补肾的药。中医和西医的养生区别不是三二句话就能说完的,只有听他们的医嘱就明白了。方觉。
你有哪些养生的方法?
养生,顾名思义,就是保养生命,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从而延年益寿!
我认为最好的养生方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当然,这也不是我自己随便瞎说的,我也是听医院好多老主任这么说!我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具体分析如下!
一、管住嘴!随着现在生产力的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糖果、甜点、海鲜、油炸食品、网红小吃等等琳琅满目!这些食物一般都是高糖高盐高脂高热量,长时间这么吃,而且有人经常当作宵夜吃,慢慢的最明显的就是体重上去了。而肥胖是好多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等!而且过度肥胖也会增加我们心脏的压力,所以新闻报道三四百斤的人为了活命去切胃,其实他们也没办法!
所以说,我们要管住嘴,七分饱就很好!当然也得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和水果!
二、迈开腿!坚持规律和适度的运动可以明显改善新陈代谢和提升基础代谢率,可以预防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发生。以糖尿病为例,高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饭、馒头、蛋糕、糖果等进入人体后需要胰岛素来帮助消化代谢,而胰岛的功能是一定的,当你过度压榨它的潜能时,难免会出现问题引发糖尿病。而运动可以让肌肉组织利用和储存多余的碳水化合物,还可以减少体脂减弱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的压力,从而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我个人推荐的运动是游泳,因为它不会损伤我们的关节,当然关节没有问题的也可以选择跑步、打太极等等!我们推荐“三五七”原则,也就是每次至少运动30分钟,一周至少运动五次,每次运动后心率至少达到170次/分!
三、多喝水!水是生命的源泉,他可以帮助我们排出体内的“废物”!比如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建议每天至少和2—3升水,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尿酸,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纯属手打,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若觉得写的还可以,请点赞关注一下!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具体都有哪些内容和方法?
养生现在是最热门的话题,因为每一个人都想生活的更好。人们可以从朋友圈、路边的宣传以及家人口中获取很多的养生知识。尽管养生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真正懂得养生的人却很少,我想结合我自己的经验给大家谈谈养生的内容和方法。
养生的内容养生的内涵其实是很丰富的,涉及到的东西很多,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和养生联系起来,即使是最简单的衣食住行,其中也蕴含着养生的理念。
1、养心
养生其实就是养心,心主神明,人们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心的指挥协调。人一旦心累了,身体状况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心病是最不容易调理的,因为心结一旦形成很难解开。因此要想养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养心,只有心结打开,让自己内心接受温暖的阳光,人才能变得更加积极。
2、养身
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养生其实就是想要人健康快乐的生活下去,所以养身也是养生最重要的内容。天天嘴上说养生,连自己身体都养不好,谈何养生。其实这个道理每一个老百姓都知道,只不过很多人把养生看的太神秘,太高大上。其实养生就在我们的身边,关键是大家有意无意之间忽视了它的存在。
3、养意
人们的意识活动也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其实我比较认同佛、道修行中所说的“身、心、意”结合,其实这三者的结合就是养生。只有持续不断的向自己灌输养生理念,改变自己的意识和观念,才能使人更好的借助养生理念来调理自己。
常见的养生方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养生方法很多,饮食、运动、按摩足疗、练气功和打太极都是不错的调理方法,我就结合这几种方法来谈一下养生。
养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可以说一言一行都是养生。
1、合理饮食就是最好的养生
有人认为养生就是吃一些名贵的滋补品,其实这是误解了养生的真谛。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合理的饮食就是最好的养生。饮食是人体的力量之源,吃的好,营养丰富,人体才会获得充足的能量。
所以合理饮食,根据身体的特点来确定自己的饮食才是最健康的养生方式。
简单的总结一下也就是:饮食清淡一点,因为吃的过于油腻会给身体的内脏带来很大的辅导,蔬菜水果的代谢速度快,但是油脂的代谢很慢,甚至有可能在身体内积累成为脂肪。
其实在现代社会,谁也不缺吃喝,现在的问题不是吃不饱,而是吃的过好,个个都营养过剩了。现在有很多人说现代人的问题都是吃出来的,我认为说的很正确。
想想我们自己平时没事了或心情不好了怎么办?我敢说大多数人都是各种零食弄一堆,和小老鼠似的在那不停的吃,正是因为超越了正常的度,才导致身体出了问题。
所以合理饮食就是最健康的养生方法,切记:每顿少吃一点,青菜多吃一点,肉类适当来点,水果虽好也要根据身体适当选择,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要因为食物好吃就放开肚皮吃,吃的难受了只有自己受罪。
2、养生需要适当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人活着就得运动,我相信大家都有一种体验,那就是天天躺在床上,越躺越累,这是为什么?其实这就是因为人躺在那里,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都会变慢,呼吸也会变慢,在这种情况下血液中氧气含量会降低,我记得我有一次长跑完之后,由于平时缺乏运动,那感觉酸爽极了,大白天满天都是星星。
所以养生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身体动起来。
3、按摩足疗
按摩、足疗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休闲放松项目,其实休闲的同时,也起到了养生的作用。
按摩和足疗这两种养生方式都是建立在中医经络理论基础之上而出现的养生方式,可以刺激人体的经络。经络其实就是人体气血同行的通道,借助按摩身体和脚底的反射区,人体的健康状况就能得到调节。
我自己很享受按摩完之后下肢那种温暖的感觉,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血液在体内的流动,所以大家可以经常借助按摩和足疗来养生,这是最简单便捷的方式,对于缓解人体的各种不适有很好的效果。
4、练气功和打太极
经常早起的人都会发现在公园很多老人都在练气功、打太极,常见的养生八段锦、陈式太极拳都是深受人们喜欢的功法。有人怀疑功效,我想说的是功效绝对好,要是不好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练,可以这么说,亲自体验过的人都会说好。
当然了,也有人没有什么感觉,这很正常,因为气功练习的过程需要配合调息。只要方法正确,就能体验到体内产生的热流,其实气、血都很神奇,运用方法的当,就能起到理想的养生效果。
这些功法都是古代修行的人研究出来的,对调理身心有很大帮助,建议大家积极尝试。
我自己也很有体验,也欢迎大家随时和我交流练习过程中的心得体验。
结束语:养生的内容和方法还有很多,但无一例外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只要注意了这些细节性的问题,都能使身体更加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注意饮食、适量运动、多按摩放松一下紧绷的肌肉,也可以多跟公园的老大爷学上几招养生气功,体验一下传统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