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养生舱,世界战争史上都有哪些不可思议的神操作?
说起印度人,坊间流传着一句话:虽然没亲眼见过三哥,但江湖上处处流传着三哥的传说。
关于印度人的传说,真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们的开挂本领。百米高空舍命自拍,铁皮火车百人接力,上完厕所徒手吃饼……额,好像有哪里不对,但不管怎么说,在世人眼里,印度人就是开挂的代名词。
辣么,这么牛逼的印度人,在战场之上是不是同样战斗力爆表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印度人尽管在许多地方都能开挂,但似乎就是忘了点亮战斗天赋,简直堪称战场战五渣。
一战时期,德国仗着自己实力强劲到处约架,这让旁边的英法两国很是不爽,于是联合起来计划给德国一些苦头吃。
恰好当时德国在非洲有四块殖民地,更巧的是这四块殖民地刚好被英、法等国的殖民地所包围,更重要的是,德国的这几块殖民地上只有土著的警备部队,战斗力非常弱。
这对英法两国来说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当时德国在欧洲疲于战斗,根本无力调兵保护殖民地,于是英法两国计划进攻这些殖民地,将德国人赶出非洲。
一开始计划很顺利,当地土著警备队根本无力抵抗英法军队的进攻,很快德国的三个殖民地吐寇兰、喀麦隆、和德属西南非全部失守,只剩下德属东非还在苦苦支撑。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英法两国最终却在这里栽了个大跟头,而且是栽在了一通骚操作上。
和其他三个殖民地不同,德属东非的守将是德国名将佛贝克,他很早之前就征集了很多的当地土著,将他们训练成合格的军人,而现在正是需要他们守住阵地的时候。
相反英法军队这边,很多士兵是临时召集的印度人,因为英法不想牺牲自己国家的士兵,于是就从殖民地印度抓壮丁,这样的军队纪律性和战斗力如何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这些印度士兵一登陆非洲,就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很多人不适应非洲炎热的天气而纷纷中暑,一枪都还没开就已经倒下了。
至于剩下的那些以基本是奄奄一息,毫无战力可言,而在同一时间,对面的德军充分发挥了地利优势,他们甚至设法激怒蜜蜂去攻击英法的士兵。
被蜜蜂折磨得苦不堪言的印度士兵还没回过神来,就发现德军已经率先发起了进攻,而那些非洲土著更是一边冲锋一边发出恐怖的声音。
就是这些奇怪的声音吓得印度士兵魂都没了,纷纷四散逃跑,像是见了鬼一样,完全不顾指挥官的命令,其中很多人甚至吓得直接跳海。
最终,十二名下级英国军官被印度兵给打死,而这一战英法的士兵伤亡800人,而德军毫发未损,更讽刺的是,开战前英法军队握有八比一的人数优势。
更搞笑的是,当时那些印度人逃跑后留下了很多的枪支弹药,这些装备都成了德军的重要补给。据说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发现德军大量使用英国的各种装备,都是印度士兵丢下的。可以说没有这些印度人,德军可能会更早弹尽粮绝了,这简直是真正的神对手,猪队友啊。
二战中的奇怪事件有哪些?
二战中,奇怪的未解之谜很多,比如其中一个,日军“阿波丸”号沉没之谜。
在战争中,交战双方击沉对方的舰船,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人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货轮“阿波丸”被美军潜艇击沉一事,一直议论纷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阿波丸”不是一艘普通的货轮,它带有“绿十字”标志。这是一种特殊的记号,是根据国际公约,交战双方都予以保护的战时急救用品运输船。它拥有“安导券”,可以免受敌方舰船和其他武装力量的攻击。
可是,1945年4月1日,当它穿越台湾海峡时,美国“皇后鱼”号潜艇在没有向它发出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对它连续发射了4枚鱼雷,使它连“SOS”的呼救信号都没来得及发出,就连同2009名乘员和满舱货物沉没在大海的波涛中这种不尽合理的结局,加上当时的历史背景,使人觉得其中大有文章。
当时的“阿波丸”号负有着不可告人的特殊使命,准备通过南中国海返回日本本土。这次航行开始很顺利。途中几次遇到美方的飞机和潜艇,可是,当他们看清船上的绿十字标记后,就迅速地离去,没有给它带来任何麻烦。“阿波丸”船长十分庆幸,所以,总是不到天黑就打开绿十字标记的探照灯,以使敌方舰船、飞机更容易看清楚。可是,他没有想到,厄运最终还是降临了,“阿波丸"在福建省牛山岛附近海域被“皇后鱼”号发射的鱼雷击中爆炸。从它被击中到从海面上消失,历时仅3分钟,船上只有炊事员下田勘太郎1人生还。
在随后的审判中,人们发现,潜艇指挥官劳弗林艇长自己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他声称自己是误击,这一观点的成立,要依赖台湾海峡夜雾很浓这个重要条件。可是经多方查证,当时台湾海峡正被高气压覆盖,没有产生雾的条件,也根本没有雾。而对于劳弗林关于“来船速度很快,长度和日本驱逐舰差不多,因此在雷达屏幕上误认为是日军舰”的说法,人们也找到了否定的依据。在二次大战中,日本的商船是没有安装雷达的。在台湾海峡的浅海水域,它们就是想以18节的航速在雾中航行,也根本办不到。人们在调查中发现,当时“阿波丸”按国际惯例,每天3次用普通电报通告自己的船位;“皇后鱼”上也有收到电报的明确记载。在“皇后鱼”号上还找到在出事前3天接到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潜艇司令部的密电。内容是:“让运输急救物品的‘阿波丸'无事通过。该船预计3月30日至4月4日从贵艇巡航的海面北上。夜航有绿十字。”这就使劳弗林艇长很难自圆其说。
但这封电报却旁证了击沉“阿波丸”不是美国军方的蓄意行动。这使此事件陷入迷雾之中,难以分辨真相。
有人推断击沉“阿波丸"在美军内部另有安排,其原因有两个:一是船上装有包括黄金、宝石在内的大量贵重物资;二是船上乘客中有日本的高级军官和情报部门的头目。美方掌握了这些情况,为了防止这些人回到日本,产生不利于战局发展的后果,采取了如此下策。美国政府对此一直不置可否,而且。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证据,这些只能是一种合理的想象。 现在,根据美国政府提供的重要线索和具体帮助。“阿波丸”已经被我国海军打捞出来,并找到了和美方提供的数据相符的锡锭、云母、铝锭等等,但是,没有发现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和珠宝。这似乎也能说明些问题。
看来,除非能从美国获得属于高度机密的历史资料,否则“阿波丸”被击沉之谜将永无破解之日。
中国空间站宇航员怎么睡觉?
航天员在太空间站的失重环境中找不到“躺”的感觉。到了失重的环境里,航天员失去了“上”“下”的参照坐标,脚踩不到地,四周全是天,根本分不清上、下,因此,睡觉也就没有了“平躺”一说。由于无论站着、躺着,还是趴着都可以入睡,所以航天员睡觉可以飘在太空舱里睡,也可以挂在墙上睡,绑在床上睡,甚至还可以吊在梁上睡,靠在桌边睡。
当然,航天员也能够享受独立的睡眠区是最好的,可以确保睡觉不受干扰。现在中国空间站给每个航天员都安排了独立的睡眠区,比以前的载人飞船宽敞多了。
虽然要他们把自己“装进睡袋”,但已经实现从“站睡”到“躺睡”的变革,也是一大进步了。独立的睡眠区能够让航天员更放松,享受相对高质量的睡眠,让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元气满满”。
现在想起来依旧感觉很温暖?
初中时候的这篇《紫藤萝瀑布》,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优美又蕴含哲理的话,曾激励过很多人。它的作者宗璞却少有人了解,其实宗璞只是她的笔名。她原名冯钟璞,正是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
01宗璞1928年生于北京,后来抗战爆发,随着家人离开北平,前往云南昆明。在那里,宗璞进入西南联大的附中学习,开始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她说:“那个时候虽然生活很苦,可是大家还是精神上很蓬勃向上的,还是很高兴的,应该做的是,那个时候我是一个少年,一个少年人应该得到一切的教育,家庭,这些我并没有失去。大人都是非常努力地在工作,比如像我父亲呀。”
宗璞在清华园(左一)
父亲冯友兰对宗璞的成长影响深远,他给宗璞写了一副对联挂在家中,宗璞十分喜欢,据说这幅对联刻在曹雪芹印章的后面——"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酒一船"。
老年时宗璞的眼睛患上严重疾病,最终近乎失明状态,即使在这种状态下,她也没有放弃长篇小说的写作。她用口授方式,一字一句讲出来,请朋友录入。九十岁之前,完成了《南渡记》《西征记》《东藏记》四部长篇小说。
宗璞创作的散文、随笔、娓娓道来,细腻动人。大家多以“优雅温婉”“淡泊宁静”等词语形容宗璞的创作风格。孙犁曾高度评价宗璞的创作,认为宗璞“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严谨沉潜的创作风度、优美的无懈可击的文学语言”,“孙犁的评价切实中肯,这便是宗璞的散文能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原因。
021982年5月,宗璞的亲弟身患绝症,她十分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遂写下《紫藤萝瀑布》。
随着作者的思绪,回首那不堪的十年动乱,把眼前的美好与过去的黑暗联系到一起,你就会感到一种深沉的悲哀。
正如作者所言,那是一种压在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对往昔被毁坏的幸福生活的追忆。
文章最后点明了主题:“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原来那使紫藤萝花如此美丽与繁盛的仙露琼浆,就是“生命的酒酿”啊!看到这里,读者自然会想到,人亦如花,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种种令人不快的过往。只要你也加快脚步,张起生命的风帆,在这闪光的时代中航行,你也会再次盛开,你也会是组成那灿烂瀑布的一朵浪花,不是吗?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
03初中能学到《紫藤萝瀑布》这样的文章真是太好了。我很庆幸,初中课本上有这样一篇文章,它不关注那些的大道理:团结、公平、正义,也不教导你好好读书、报效祖国,它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是作家一辈子只能写一次的文章,它会从你读到的那一刻起就给你种下一颗种子,当时不懂,没关系。
能写出这种文章的人,需要有一颗亲近生命、留心生活中每一点滴幸福的童心,需要有对爱与美的追求,需要能把悲痛消化化为更巨大的能量;能读懂这种文章的人,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能对他人苦痛感同身受,需要不被世俗的尘嚣污染。
初中时我未曾读懂它,现在才明白。
宗璞尝试去触碰人世间的真、善、美,去发掘生命的无限和个体的完善,这是人生在世上最重要的东西,无论在哪个时代也不会改变。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很多年后我们再回头看,那时可能遇到了与作者同样的苦楚,或者人生中也有一些事无法跨过,那这样一股美好而动人的生命力量,会在我们心中再次浮现,他是一个作家留给我们精神的宝藏。
二战有哪些堪称史诗级的战役海陆空均可?
二战中史诗级的战役不少,甚至在有些人眼中,二战无处不是史诗,随便扒拉一下就是决战,所以在这里也不可能说全,只能捡要紧的说几个。
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被誉为是拯救了苏联的决定性会战,是当之无愧的史诗。自巴巴罗萨行动以来,苏军节节溃败,失地千里,但当德军的铁蹄已经可以看见莫斯科红场的尖顶时,斯大林却临阵来了场鼓舞士气的阅兵。
于是苏军的信念被重新树立,他们以无畏的以攻代守迟滞德军的速度,最终迫使德军陷入季末的严寒之中。后勤线拉得太长的德军被泥浆、疾病、交通工具所困扰,致使原本胜券在握的德军被拖成了死鱼一条。
莫斯科保卫战击碎了“闪电战”的神话,也初步扭转了苏德战争的颓势,自此苏联从惶惶不可终日的连续打击中回过神来,开始掌握战争的节奏。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2年6月爆发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人类现代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为了争夺苏联南方工业重镇斯大林格勒,苏德双方再此爆发了血战,伤亡数字达到200万之众,是十足的肉磨子。
斯大林格勒的胜利,极大的重挫了德军的主力精锐,将南方集团军群近乎瓦解,对德国的总体战略也造成了无法忽略的影响,所以,它也被认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转折点。
库尔斯克会战
史诗级会战当然落不下库尔斯克会战,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机械化战役和坦克决战。
整个库尔斯克会战投入了德军两个集团军群,苏军5个方面军共400万军队,坦克数量达到13000辆,火炮69000门,飞机12000架。
其中最惨烈的普洛霍夫卡战斗,爆发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决战,1200多辆坦克与步兵、炮火一起互相对冲,双方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态度决死一战。根据亲历者描述:许多坦克直接采用撞击和0距离开火的方式作战,然后浑身带火的驾驶员爬出来用匕首和牙齿继续扭打在一起。
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大决战,美军奇迹般的扭转局势,依靠3艘航母干掉了4艘日本主力航母,促使整个太平洋战争美日间的局势被翻盘,本来追着美军打,四处搜寻美军力量的日本联合舰队,自此开始被美军压着打。
中途岛海战中最传奇的便是日本的“命运的5分钟”,因为南云忠一的犹豫不决,导致战机拆了炸弹换鱼雷,结果被美机捞到机会,几下就把几艘航母报销了,不过这种说法存在争议。
另一项传奇是被临时修复的“约克城”,这艘航母在之前的海战中严重受损,但为了出战,他被奇迹般的快速修复,然后成了战场上决胜的英雄。不过约克城也毁在了这场战斗中,最后时刻从日本航母“飞龙”上起飞的战机干掉了约克城。
长沙会战长沙会战也被称为“长沙保卫战”,这场战役可以分为4个阶段或4次战役,从1939年9月打到1944年8月,以长沙的丢失告终。4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伤亡数字高达12万以上,也歼灭了差不多同等的日军。
日本为了打通粤汉铁路,将华北、华南连为一线,强化对中国的统治,增加日军的机动能力,对长沙为中心的防卫圈发动了轮番的攻击,而国军也抓住了其中的要害,屡次层层设防消耗日军力量,最终取得了三次长沙会战的大捷,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四次长沙会战时,因为国力疲敝,且军民麻痹大意,国军最终丢失了长沙,此事被蒋介石认为是“此生从未有过的耻辱。”
阿拉曼之战
1942年的阿拉曼之战,属于非洲战场上的一次决定性会战,此役以英军蒙哥马利为主的盟军部队,在埃及的阿拉曼战胜了德军“沙漠之狐”隆美尔为首的德意轴心国军队,导致德国在北非再也站不住脚,开始了一连串的崩溃。
所以,阿拉曼之战也被认为是二战的“关键决战”。对于阿拉曼之战现代仍有许多争议,主要集中在主帅蒙哥马利身上,他被认为是个摘桃子的人,这个上战场都坐空调车喝冰酒准点睡觉的将军,只是恰好沾了前任已经布局号的光而已,对面隆美尔的主力只有2个师,他连必要的物资都得不到。
反对者则认为:这就对了!英国人老辣的利用了战略运作,将战术上的伟人,战略上的矮子隆美尔拖死在了黄沙之中。
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为二战欧洲战场的一次关键战役,盟军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实施了5大登陆场齐头并进的抢滩登陆作战,最终撕裂了德军苦心经营的“大西洋壁垒”,开辟了第二战场,狠狠的在德国背上攮了一刀。
这场登陆对美国而言意义重大,他们此前一直在非洲和意大利与德军战斗,但诺曼底之战却成为美国主导的一次最大规模的联合行动,它加速了德国的溃败,也快速帮助解放了法国、比利时等国,成为二战的最大转折点之一。
冲绳战役
若说诺曼底登陆宣传和政治意味更浓的话,那么1945年4月开始的冲绳战役就是实打实的人类最大规模抢滩登陆作战了,同时,它也是太平洋战场上最惨烈、强度最高的一场战斗,如《血战钢锯岭》等影片描述的就是冲绳战役中的一个小景而已。
冲绳战役最大的特点便是急于求成的美军,与调整了战略战术的日军。美军为了尽早对日本本土发动进攻,希望快速拿下冲绳岛,而日本牛岛满等将领则重新审视了以前不切实际的战术,转而实行“大量杀伤美军以对抗美国”的战略。
冲绳岛被变成了一个大型的杀阵,美日双方官兵在其中冒着铁雨疯狂鏖战,最后日军被歼灭10万人,美军亦损失8万人,当地民众死伤枕籍,这让冲绳战役成为太平洋战场上流血最多的战斗。
不列颠之战
不列颠之战创造了二战中最大规模的空中战斗和防空战斗,还混杂了极为复杂的海上封锁战斗,但今天主要将之描述为空战。
敦刻尔克撤退以后,德国希望威逼英国屈服,但强硬的丘吉尔上台,取代了软弱的张伯伦,英国一扫浑浑噩噩的作风,开始坚定的投入到对德战争之中。
德国为了彻底拿下英国,展开了一系列的对英军事活动,包括策划登陆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还派出了大量的轰炸机、潜艇封锁围堵英国,企图将之困死。
但英国利用岛屿优势,又发展了雷达等先进科技,硬是死死顶住了德军的攻势,双方在海峡和城市上空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空战,轰炸级别也从攻击工业、军事设施变为无限制轰炸。最后在多国志愿飞行员和美国自由轮的帮助下,英国硬生生的耗赢了这场战争,不仅让德国的登陆计划流产,还压下了德军的轰炸势头,反过来开始压着德国炸。
也正是因为不列颠空战的一系列失败,德国才转过头去袭击虎视眈眈的苏联。
市场花园行动
1944年9月爆发的市场-花园行动,是二战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中突击战,为了尽快打击德军并夺下荷兰,盟军预备了这次美、英空降师打头阵的伞降行动,试图夺下德军镇守的路口、桥梁,然后一鼓作气跨越莱茵河,杀进德国心脏,从而快速的结束二战。
但这场行动与蒙哥马利的夸夸其谈脱不开干系,盟军大规模空降后,伞兵们被大范围的散布在复杂的陌生环境中,继而遭遇德军有组织的进攻。德军的装甲部队层出不穷的涌出,而只有轻武器的伞兵根本没办法应对,结果导致盟军产生了巨大的损失而一无所获,莱茵河没拿下来,自己反倒差点被击溃。
此战关键的阿纳姆大桥,后来被称为“遥远的桥”,折射出盟军拼尽全力也无法将之拿下的悲恸。因为市场-花园行动的失利,盟军丧失了诺曼底登陆以来的主动权,不得不停下来天舔舐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