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茶配方,你对养生有什么好建议?
▲「清氛生活家」专注你的生活与健康!传承专业态度,用心严选全球健康护理产品。清氛轻生活,好物保健康!什么样的养生方式是最适合自己的呢?是去美容院?还是找中医?其实,在家自己养生或许是最好的方式。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自己长寿,可以长期坚持以下方式:1、大声唱歌唱歌也是一种有氧运动,它能够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心肺功能,锻炼腹部肌肉,促进肠胃蠕动,锻炼大脑等。美国老年学研究中心调查发现,歌唱家、音乐家比普通人更长寿。
时间场合等合适的话,不妨每天站起身大声唱出来,如果配合适当的肢体运动效果更好。
2、倒着走俗话说“百炼走为先”,走路本就是一味良好的“长寿药”,而倒着走比正着走更消耗氧气,还可以锻炼到平时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平衡锻炼效果。但倒着走易对髋关节和膝关节造成损伤,所以每次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
立春后为何重在养肝?
立春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在这个节气的到来之后,人们通常会重点关注养肝。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人体的肝脏是关键的排毒器官,它负责维护体内的代谢平衡。如果肝脏不能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毒素,就容易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因此,在立春后,人们通常会关注养肝。方法包括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健康、进行适当的锻炼等。
此外,还有一些中草药可以帮助改善肝脏功能,但是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总的来说,重视肝脏健康对于保持整体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高血压不能吃哪些东西?
什么是高血压呢?人体的血液一直处于循环状态,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这个侧压力过大时就是高血压。如果血压过高,会伤害各个器官组织,包括血管、心脏肾脏等,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其实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食物方面没有绝对不能吃的东西,主要是吃多少,怎么吃?的问题,有很多食物是限制摄入的,主要有哪些食物需要注意量呢?高盐高钠食物:我们都知道吃盐太多,会增加高血压风险,但是诱发高血压的真正凶手,不是盐,而是盐里面的钠!钠潴留可引起细胞外液增加,心排出量增多,血压上升,增加中风、心梗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以不超过6g为宜,6克≈2400毫克钠,有很多人不知道1g盐有多少,1g盐约等于1啤酒瓶盖的盐,想要更精确一点的可以上网买个控盐勺。另外还有很多食物,看似不咸,却可能隐藏着惊人的钠含量。(1)比如一些调味料:鸡精,味精等
(2)生活中大家都爱吃的一些零食:薯片,海苔,泡面等
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动物油、肥肉、猪蹄、葡萄糖、蔗糖、巧克力、油炸食品等,这些热量脂肪高的食物可诱发肥胖,造成动脉硬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多合并有超重或肥胖。烟和酒: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被动吸烟,吸烟会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加,使血压升高;饮酒也会导致血压的升高,所以不提倡高血压病人饮酒,如果饮酒,也要少量,限量:白酒,葡萄酒,啤酒的量分别少于50ml,100ml,300ml。除了上述要限制摄入量的食物之外,高血压患者饮食和生活方式上还要注意什么呢?在减少钠盐的同时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钾很好的来源),补钙。控制体重,高血压和肥胖密切相关,减轻体重可以改善降压药物的效果,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一个最常用的指标是体重指数(BMI),是指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指数。戒烟限酒,适当锻炼,可以根据年龄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建议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强度以中等强度更安全有效,运动中的心率达到(170-年龄)为宜。放松心情,高血压病与情绪波动是有密切关系的,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压抑以及情绪激动。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监测血压的方法,遵医嘱服用药物治疗,定期医院随访。大多没能跨过5个寿命坎?
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医疗手段的提升,人们的预期寿命也变得越来越长,据研究显示,我国国人的人均年龄已经达到了75岁,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但是,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活的长寿,但却也有达不到预期寿命的人,不少甚至会绊倒在五十岁左右,常言道:五十知天命,中年,确实是人生的一道寿命坎。
人生中的4道“寿命坎”,每一道都很要命,切莫忽视!第一道坎:30~50岁——肠胃疾病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的发病率高达80%,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30~50岁,是生存压力最大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背负社会的压力。
这个年龄段的人,最容易患上胃病(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 疾病。
饮食不规律,爱吃熏烤、高盐、辛辣食物,又嗜爱烟酒,这些不良习惯都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肠胃疾病,也增加了 癌变几率。
第二道坎:50~70岁——肿瘤关
50岁后,人体激素水平开始下降,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原本能被免疫系统控制的癌基因或突变细胞,也会逐渐癌变。
有的癌症可能早在多年前就潜伏下来,到了40~50岁以后才发病。
防癌至少要提早20年。也就是说,过了35岁就应每年做1次防癌体检,尤其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
第三道坎:50~80岁——心脏病和脑卒中关
很多人的心脑等重要器官长年高负荷运转,加上各种不良嗜好,平时又不注意保养,血管在50岁左右已经逐渐硬化,血管壁上布满斑块。
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容易患上脑梗塞、突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急症。
警惕:一旦感觉到胸闷、气短、前胸痛,或体力突然下降、极度乏力,千万不要扛着,一定要提高警惕。
第四道坎:70~90岁——痴呆关
多项研究发现,65岁以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会逐渐增加,七八十岁是比较集中的发病阶段。
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酗酒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引发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因素。
想要跨过这4道寿命坎,一定谨记“三戒”!1、戒“吃撑为止”
面对美食,人们常常是吃撑为止,过量的肉类和脂肪的摄入,会造成体内脂肪蓄积,长期就易患肥胖和慢性病。
所以,营养学会强调:每餐适宜是在八分饱,少食多餐最好。
2、戒“欲望过盛”
“夫精者,生之本也”,纵欲太过,除伤肾精,对其他脏腑也会有所危害。自古以来,中国古代共有200多位君王,但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42岁,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过度纵欲所致。
适当的禁欲是可以让身体有一个缓冲期,让身体前期造成的损伤有一个休息的空间。
3、戒“随意动怒”
中年人家庭琐事多,工作任务重,情绪更易波动。发怒时,人交感神经极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易诱发消化道溃疡、高血压、冠心病等。
因此,中年人要善于控制情绪,尤其不要发怒。想发火时不妨深呼吸,或在心中默念10个数,有助于理性回归大脑。
人到中年,是生命高危期,做好2件事,健康跨过“寿命坎”!第一:关于吃喝
1、饮食柔
45岁以后,人体机能逐渐衰老、退化,肠胃功能也会随之减弱。
所以,日常饮食要格外注意,不吃生、冷、辛、硬等食物。
另外,《养生灵》的“饮食六宜”有这样的论述:食宜早些,食宜缓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暖些,食宜软些。
所以,无论是从“吃什么”来讲,还是从“如何吃”来讲,如果能做到饮食“柔”一些,健康也就更近一些了。
2、茶水喝
《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可见,饮茶是多么重要。
日常可以喝1-2杯养生茶:白谷丁桑叶茶,既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还有降三高的功效。
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等保健养生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各类维生素,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还有抗衰老、抗疲劳作用,桑叶还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特别是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比较好的疗效。
研究表明,肝脏中肝糖原的数量与肝脏的功能成正比,白谷丁能够影响其中人体中间代谢,间接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将桑叶和白谷丁搭配饮用,充分利用白谷丁的清热解毒、广谱抗菌、清肝明目的作用,效果大大提高。既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又可以降三高,一举数得。
3、三餐规律
三餐规律,是指早餐、午餐、晚餐,有一定的时间规律。
吃早餐的时间为早上7-9点之间为宜,正值小肠经当令,利于营养和热量吸收;
吃午餐的时间为11-13点之间为宜,正常来说,饭后4小时左右饿,说明这顿饭吃得饭量比较合适。
吃晚餐的时间为17-19点之间为宜,最晚不超过8点为宜,睡觉前2小时不宜吃太多食物,会增加胃肠负担。
4、细嚼慢咽
45岁以后,人们身体的消化功能会逐渐退化。
如果此时吃饭过快,会给肠胃增加负担,甚至对食道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
所以,45岁以后的中老年朋友,日常饮食尽量要细嚼慢咽,不要过于贪快。
5、喝三杯水
晨起一杯水:可补充体液,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血液粘稠状态,有效预防血栓;
两餐一杯水:每两餐之间,要喝一杯水,可以起到疏通血管,清洗血管的作用;
睡前一杯水:晚上睡前2小时,喝一小杯温水,既可以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又可以防止晚上起夜,影响睡眠。
日常生活中,除了每日保证充足水分之外,一定要确保这三杯水要喝对。
第二:关于玩乐
1、要运动
即使上了岁数,也不要放弃运动。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运动可以适度、适量地进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合理制定运动项目。
建议45岁以后的人们,可以选择慢跑、太极拳等比较缓慢的运动。
过于剧烈的运动,容易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疾病等意外。
2、要微笑
古人云:笑一笑,十年少。每个人活在世上,要有乐观积极心情,多伴正能量,少陪负能量,笑口常开,才能寿福相随。
研究显示,性格孤僻的人没有同伴倾诉,缺少社会支持,精神压力大,容易深陷负面情绪,从而提高炎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更易短命。
3、金鸡独立
金鸡独立,用以调节身体的平衡呢,通过脚的调节,虚弱的经络就会感到酸痛,同时得到了锻炼,这与经络对应的脏腑和它循行的部位也就相应的得到了调节。
另外,对于足寒症更是效果奇特,并且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方法:两眼微闭,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任意抬起一只脚,试试能站立几分钟,注意关键是不能将眼睛睁开。
这种方法可以使意念集中,将人体的气血引向足底,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颈腰椎病都有立竿见影的疗效。
4、书相伴
读书是精神食粮,一本好书能有益终身,经常读书能知天下事。
所谓,天天用脑,精神不老!还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
所以说,读书不仅可以让心情愉悦,还能促进身心健康。
5、常听音乐
中国医学数千年来都认为,音乐,对于身心疾病患者有很大的助益。
早在唐代之前,我国已经发展出了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心、肝、脾、肺、肾五脏的音乐治疗理论。
认为五音六律对养生、保健、医治疾病很有作用。
所以,日常生活中,无论老少,无论男女,多听听音乐,还是有好处的。
要注意的是,听一些节奏缓慢的抒情音乐就好,切忌听一些“重音乐”!
秋季喝什么茶比较好?
一、秋季气候的特点
秋季的气温会逐渐下降,但是一般较冬季缓慢。由于干湿状况的差异,不同地区会出现阴冷多雨,或干燥凉爽的气象状况。在较冷的深秋,由于昼夜温差大,白天蒸腾的水汽会在夜间凝结,或为露,或为霜。体感渐冷。这就是秋天的特点,从养生的角度来看,秋天气候干燥,温差不定,身体的肝脏功能需要保护。秋季适合喝什么茶二、一年四季饮茶大致脉络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也有三分虚弱”根据传统医学主张的“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春天适宜品饮花茶,比如大家经常喝的茉莉花茶、菊花茶等;夏天气温慢慢升高,适宜喝清爽的绿茶;秋天,气温慢慢的下降,这时适宜喝醇厚度略高的乌龙茶和红茶;冬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宜品饮暖胃的熟茶和黑茶。其实白茶和黑茶是适宜一年四季品饮的。秋季适合喝什么茶三、秋季饮茶重点推荐现在正值秋季,给大家推荐几款应季的茶品。初秋,夏秋交替,暑气还未完全消散,容易秋燥,所以最好喝以防暑降温的绿茶或普洱生茶为主;仲秋,这个阶段秋高气爽,暑气渐渐消散,气候逐渐干燥,深秋,气温仍然逐渐下降,所谓 一场秋雨一场寒,多喝红茶可以防寒保暖。秋季养生2)乌龙茶被赋予负热量饮料的美名,乌龙茶是半发酵茶,茶性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不寒不热,温热适宜,非常适合秋冬气候品饮,特别是容易上火体质的人群适宜喝。秋季养生3)老茶,茶性温和茶气足,可以帮助身体以排汗的方式将湿气排出体外,因此饮老茶时,要大碗或大杯饮用,宜热饮。老茶中的微生物及有益菌群,是调节胃肠道的清道夫。秋天喝什么茶最好四、秋季每天饮茶日常在秋季的一天中什么样的饮茶习惯为好呢,以南歌看来,饮茶需要的注意事项,任何时候切记酒后饮茶、空腹喝茶、饭后直接饮茶、睡前饮浓茶,生病、吃药的时候忌饮茶,这是喝茶的大忌。其余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换着品饮菊花茶、乌龙茶、红茶、老白茶、老生茶、或者黑茶、熟普,都是可以的。秋天喝什么茶最好南歌的饮茶习惯,针对这个秋天来讲,早点一小时后也差不多10点左右,喝点晒红,昆明的初秋早晨温度还是有些低,喝点红茶暖暖身;中午饭后差不多14:00左右喝点老白茶或者老生普;待晚饭后20:00左右会选择喝点熟普或红茶。当然也不是每天都固定这么喝,可以调换着乌龙茶、菊花茶、黑茶来喝,毕竟整个秋季也有3个月时间,可以根据口味来尝试各类茶。就像换发型一样,整个秋天可以调换着喝,每款茶都会给你一个新的感受,为生活增添情趣。秋季适合喝什么茶学着喝茶日子可以继续繁忙而普通但心一定会慢慢的精致把喝茶当作一种习惯精致也会成为日子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