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的作用是,青蒿在水产的应用?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别名又叫做香蒿、香青蒿、臭蒿、苦蒿、细叶蒿、臭青蒿、细青蒿、草青蒿等,是中医常用中药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青蒿在鱼病防治中主要用于抗原虫,对车轮虫、小瓜虫、斜管虫等原虫性寄生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对真菌如水霉病、鳃霉病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草本纤虫清富含中草药青蒿末,青蒿末在水产养殖上得到广泛应用与认可。除了可以提高鱼体免疫力外,大量实验证明,青蒿末对治疗小瓜虫、刺激隐核虫、斜管虫等原虫性纤毛虫类寄生虫有奇效。
1、2019年3月27日,养殖匙吻鲟的客户使用草本纤虫清后,小瓜虫病得到了控制并正常吃料;
2、2019年4月3日,广西合浦苏老板养殖的黄颡鱼出现小瓜虫病,经推荐使用草本纤虫清,4月8日回访,镜检已无小瓜虫;
3、培育加州鲈苗种的关老板,使用草本纤虫清拌料内服加州鲈鱼苗,镜检无车轮虫,且吃料猛,对诱食性无影响,无副作用。
大量的实验证明,草本纤虫清对小瓜虫、车轮虫等纤毛虫类寄生虫有驱杀的作用,且吃料更猛,可有效提高鱼体的免疫力。
医学历史上还有哪些成就的医学家?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中在医学上的造诣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到了近现代,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西医才慢慢处于上风,但在我国,中医还是一直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医学名家有很多,笔者在这里介绍一二。
神农氏:最老的了,为《神农百草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啊!~
扁鹊: 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囗(今河北任丘)人。学医于长桑君。医疗经验丰富,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赵为“带下医”(妇科),至周为“耳目痹医”(五官科),入秦为“小儿医”(儿科),医名甚著。
《汉书·艺文志》载有《扁鹊内经》、《外经》。
华佗(?-208) :东汉末医学家。又名歫。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于外科尢为擅长,施针用药,简单有效。曾以“麻沸散”为“肠胃积聚”等病患者做麻醉,成功施行腹部手术。反映早在公元二世纪时,古人对于麻醉方法和外科手术的运用已相当成熟。现存《中藏经》,系后人托名之作。
张仲景 :汉末著名医学家。名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学医于同郡张伯祖 。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经钻研《内经》、《难经》及《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并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卒(杂)病论》。总结了汉以前民间医疗经验,对中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王叔和 :魏晋间医学家。名熙,高平人。曾任太医令。精研医学,重视诊脉,收 辑前代诊脉文献,结合自己的体会,编成《脉经》十卷,是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
皇甫谧(215--282): 魏晋间医学家。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 那(今甘肃平凉西郊)人。根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书,著成《甲乙经》。
巢元方 :隋代医学家。曾任太医博士,隋大业六年(610)主持 编撰《诸病源候论》。其书列述各类病症,为研究古代医学的重要资料。
孙思邈(581--682): 唐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少时因病学医,对医学有较深研究,并博涉经史百家学术,兼通佛典。曾总结唐以前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收集方药、针灸等内容,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书首列妇女、幼儿疾病,并倡立脏病、腑病分类,具有新的系统性,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王冰:唐代医学家。自号启玄子。平素钻 研医学,曾郃时十二年,注释九卷本《黄帝内经素问》。所著又有《玄珠密语》、《元和纪用经》等,一说为后人
王惟一: 北宋医学家。天圣四年(1026)参与官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在总结古人针灸医疗实践基础上,考定明堂图经络孔穴。并铸成立体铜人孔穴模型。后又参预校正《黄帝八十一难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流传至日本、朝鲜等国,对东亚地区针灸医学有重要影响。 唐慎微: 北宋医药学家。字审元,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曾著《补注神农本草》、《图经本草》两书,并搜辑经史诸子文献内所载方药。重视民间医药经验,曾赴各地采访单方、草药,编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总结了宋以前药物学成就。 许叔微: 南宋医学家。字知可,绍兴二年(1132年)进 士,所著《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伤寒九十论》等,对汉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有所发挥。另著有《普济本事方》,记录医案及经验诸方。 王好古: 元代医学家。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曾学医于张洁 古、李东垣,并任赵州医学教授。所著有《医垒元戎》、《汤液本草》、《此事难知》、《阴症略例》等,对脾胃学说多所阐发。 朱丹溪(1281--1358): 元代医学家。名震亨,字彦修,家居丹溪,早年即好医学,所著《格致馀论》,认为多种疾病的病机,均由“阳有馀、阴不足”所致,其治法主张“滋阴降火”。对于当时《和剂局方》中用药偏于温燥现象,著《局方发挥》加以批评。另著《素问纠略》、《本草衍义补遗》等。 薛己(1488--1558): 明代医学家。字新甫,号立斋。江苏吴县人。家世业医, 曾任太医院院使。其医论重视脾肾,治法善用补益。自著及注释医书十六种,多附治验病例。?人汇集其著作为《薛氏医案》七十八卷,其《口齿类要》等,为现存较早的口腔、喉科专著。 李时珍(1518--1593):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 春)人。家世业医,注重药物研究,重视临床实践。曾长期上山采药,并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民、药农、铃医请教,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八百馀种,对各种药物亲自鉴别考证,纠正了古代《本草》书中药名、品种、产地等错误,并收集整理宋、元以来民间发现的多种药物,经二十七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其书收录诸家《本草》所载药物共一千五百十八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古代人民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所著又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流传于世。另有《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等。 张景岳(1562--1639):明代医学家。名介宾,字会(惠)卿,会稽(今浙江绍 兴)人。曾学医于金英(梦石)。精研《内经》,历时三十年为之整理注释,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等、《景岳全书》、《质疑录》等,于医学理论颇多阐发。 张石顽(1617--1701?): 清初医学家。名璐,字路玉,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所著有《伤寒缵论》、《伤寒绪论》、《本经逢原》、《诊宗三昧》等。又著《医通》, 薛雪(1681--1770): 清代医学家。字生白,号一瓢,江苏苏州人。少习文史, 兼擅诗画,医术与同郡叶天士齐名。曾选辑《内经》原文,按阴阳、藏象、论治、疾病等分为十四类,约取诸家注释,并加入个人体会,编为《医经原旨》。又著《湿热篇》,为论湿热病之专著。 王清任(1768--1831): 清代医学家。字勋臣,河北玉田人。以为“业医诊病, 当先明脏腑”。为明解剖,曾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与非难,亲至坟冢间观察小儿残尸,并至刑场检视尸体脏器结构。所著《医林改错》,纠正古代医书记载脏器结构及功能之错误(也有误改之处)。其医论和诊治重视气血、擅长活血化瘀。
今天中医也在紧跟时代潮流,推陈出新,中西医结合,为减轻疾病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做出积极的贡献!比如屠嗷嗷研究中医经典,提纯了青蒿素,为全世界疟疾的治疗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今天中医逐渐走出国门,为世界所认可,为全人类免除疾病苦难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展中医药是应该继承古籍背汤头歌?
中药的性能不同于西药的有效成分来发挥治疗作用。而是根据四性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来治疗疾病。
1,四性,又称四气,有寒、热、温、凉
也就是说治疗热证的药用寒性或凉性药,如黄连、黄柏等。治疗寒症的药大多用温性或热性药,如附子、干姜等。对于寒热夹杂的病症,测应寒热药并用。寒凉药多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的作用,用于阳症。热性药和温性药,多用于温阳救逆、散寒的作用,用于阴症、寒症。
2,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辛者能散、能行,适用于表症及气滞血瘀症。
苦者能泻能燥,适用热证和湿证。
酸能收敛适用于盗汗、遗精、久泻等症。
咸能软坚,适用于大便燥结、顽痰、瘰疠。
甘能䃼能缓,适用于虚弱或拘紧疼痛。
3,升、降、浮、沉
升浮的药主向上向外具有升阳发表散寒的作用。如花、颈、叶、皮、质轻的药物的辛、甘、温热药。沉降的药多为酸咸苦寒质地较重的药,主向下向内有潜阳、降逆、收敛、清热、渗湿、泻下的作用。
4,归经
辛入肺经,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入脾经,能䃼能缓,滋䃼和中,缓急止疼。
酸入肝经,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入心经,能泄能燥能坚,具有降逆通便。
咸入肾经,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
我国的中医药是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中积累下的宝贵的资产。在遣方派药中决不是人们想象的方中的某种化学成分起到作用。而是每个方剂都体现出中医的博大精深的理论基础。脱离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如从中药提取某种化学物质来用于临床,那就不是中药了。如从杉树皮中提取的抗肿瘤药紫杉醇,从长春花中提取的抗肿瘤药长春新硷,从秋水仙中提取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硷,从山莨菪中提取了治疗胃疼的山莨菪硷,从金鸡纳树中提取的治疗疟疾的奎宁,及屠坳坳从黄花蒿中提取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等,这些都是西药。千万不能和中药混为一谈。欧洲在40年代就已经对我国的中药进行全面研究,日本在50年代也对中药进行过化学分析提取,结果认为汉药只有在天然的方剂下起到良好的作用。
本文圣在让非医疗从业人员明白,中药不同于西药的药理作用,中医药是祖国的宝库,只能发扬广大。
袁隆平与屠呦呦的成就及作用?
袁隆平不断发明和创新水稻种子,为全世界保证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屠呦呦明星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为人类治疗疟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曾获诺贝尔医学奖)。
中医药能不能治疗新冠变异的所有病毒?
这是不可能的,更是伪命题!中医药不能,西医药也不能。古人类没有科学繁殖延续了今天的人类,我们星球上的各种动植物生命体也是如此!丛林法则适者生存这是绝对的自然法则科学。人类和动物生存方法的区别是,人类相信自己脑子和能力,而动物只是本能的防护。今天的人类被一些形而上学的伪认识伪科学伪文明所绑架,芒目的自信科技文明是人类守护神的思维方式己出现危机。因为,今天的人类在自然生存法则面前还处在幼儿期,我们低头看蚂蚁白蚁这些古老的低级生物王国,它们的基因群体个体大小分工运作秩序密码,就不会提这样的没有常识和逻辑性的愚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