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肥大症症状,人类为什么患有巨人症?
什么是巨人症?
巨人症是腺垂体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或增生,分泌生长激素过多,引起软组织骨骼及内脏的增生肥大及内分泌代谢紊乱,95%的此类患者存在垂体生长激素腺瘤,临床上以面容丑陋、手足厚大、皮肤粗厚、头痛眩晕、蝶鞍增大及显著乏力为主要特征。
发病在青春期前骨骺未闭合者为巨人症,发病在青春期后骨骺已闭合者为肢端肥大症。巨人症患者,有时在骨骺闭合后,继续受生长激素过度刺激,可以发展为肢端肥大性巨人症,此类疾病并不罕见。
主要病因此疾病的主要原因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生长激素和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泌过多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
垂体性占98%,以腺瘤为主,占垂体瘤的25%-30%,生长素瘤70%-80%为大腺瘤。
垂体外性异位生长激素分泌瘤,如胰岛细胞瘤,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瘤,如下丘脑错构瘤、胰岛素细胞瘤及支气管类癌等。
其他疾病比如体质型巨人症、性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有哪些表现?正常成人血浆生长激素基值为3-5μg/L,而本病患者可高达100-1000μg/L,治疗后可下降至正常水平,过多的生长激素将会促进机体蛋白质等合成代谢,有氮、磷、钾的正平衡,钙的吸收增加,钠也趋紧正平衡,表现为全身软组织及骨骼的增生肥大。
糖代谢方面有致糖尿病倾向,降低胰岛素降血糖的敏感性。
脂肪代谢方面有促进脂肪动员及分解作用,以致血浆游离脂肪酸增高,生酮作用增加。
单纯的巨人症较少见,成年后半数以上继发为肢端肥大症,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两期:
早期(形成期)多发生在青少年期,可早至出生幼婴,本病特征为过度的生长发育,全身成比例的异常高大魁梧,远超过同龄人的身高和体重,躯干内脏生长过速,发展至10岁左右,已有成人样的高大,可继续生长达30岁左右,身高可达5250px,肌肉发达,臂力过人,性器官发育较早,性欲强烈,此期基础代谢率较高,血糖偏高,糖耐量减低,少数患者有继发性糖尿病,
晚期(衰退期)当患者生长至最高峰后,逐渐开始衰退,表现为精神不振、四肢无力、肌肉松弛、背部逐渐、形成佝偻、毛发逐渐脱落、性欲减退、外生殖器萎缩,患者常不能生育,智力迟钝、体温下降、代谢率减低、心率缓慢、血糖降低、糖耐量增加,衰退期历时4-5年,患者一般早年夭折,平均寿命约20岁,由于抵抗力降低,容易死于继发感染。
食欲亢进的危害有哪些?
食欲亢进的危害有哪些?
食欲亢进是一种症状,具体的危害与所患的疾病有关。
食欲亢进多指容易饥饿,进食欲望及进食量明显增加的行为。可因躯体疾病或者精神心理疾病引发,在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多见,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皮质醇增多症、胰岛素瘤、嗜铬细胞瘤、巨人症及肢端肥大症等,不同疾病会导致机体不同的损害。在精神生理疾病中包括躁狂症等疾病。生理性的因素包括运动强度大,儿童的生长发育等;此外服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助消化药物,胃酶制剂等也可引起食欲亢进。食欲亢进若发展为暴饮暴食,会加重消化器官负担,打乱胃肠道对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节律。暴饮暴食后会出现头晕脑胀、精神恍惚、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严重的会引起急性胃肠炎,甚至胃出血;大量进食鱼肉、大量饮酒会使肝胆超负荷运转,肝细胞加快代谢速度,胆汁分泌增加,造成肝功能损害,诱发胆囊炎,及急性胰腺炎等。没有诱因的食欲亢进需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帮助下寻找病因及进一步治疗。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薛艳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额凸是什么意思?
额头突出也称为正面突出,指的是前额不寻常的突出。这大多数情况下,使眉骨看起来异常沉重的一种外观表现。突出的前额,是一个比较少见的病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肢端肥大症的一种表现。
有些人认为突出的前额是智力高的表现,但是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误解。突出的额头是一种身体的畸形,绝不能用来判断孩子的智商水平。突出的额头主要是由于颅骨的额骨部分过度发育。
脚上会有什么提示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高血糖引发外周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肌肉坏死,是糖尿病致残、致死和丧失行为能力的重要原因,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
糖尿病足的分级通常采用Wagner分级法,分别是0~5级,具体如下:
0级 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目前无溃疡。包括既往愈合的伤口,足部骨骼畸形,如爪形趾、槌状趾、夏科氏关节,部分截肢(趾)术后。
1级 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2级 较深的溃疡,可深及肌腱、骨骼或关节囊。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
3级 深度感染,伴有骨髓炎、脓肿或肌腱炎。
4级 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级 全足坏疽或至少行膝下截肢的坏疽
糖尿病足每一等级对应的症状:
0级:皮肤无开放性病灶。常表现肢端供血不足,皮肤凉,颜色紫绀或苍白,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肢端刺痛或灼痛。
1级:肢端皮肤有开发性病灶。水泡、血泡、鸡眼、或胼胝,冻伤或烫伤及其他皮肤损伤所引起的浅表溃疡,但病灶尚为波及深部组织,及早外用药膏可有效防护避免恶化。
2级: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组织。常有轻度蜂窝织炎,多发性脓灶及窦道形成感染沿肌肉隙扩大,造成足底,足背贯通性,溃疡或坏疽,脓性分泌物较多,足或指趾皮肤灶性干性坏疽,但肌腱韧带尚无破溃。
3级:肌腱韧带组织破溃。蜂窝织炎融合形成大脓腔,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足或少数趾(指)干性坏疽,但骨质破坏尚不明显。
4级:严重感染已造成骨质破坏,骨髓炎,骨关节破坏或已形成假关节,夏科氏关节,部分指趾或部分手足发生,湿性或干性严重坏疽。
5级: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或缺血,导致严重的湿性或干性坏疽,肢端变黑,尸干,常波及踝关节及小腿。
糖尿病足的日常防护方法:
那么,糖尿病足的自我护理预防措施有:
1、检查您的双脚
许多糖尿病足都起因于足部的外伤,如果伤口出现感染或久不愈合的症状,应及时就诊,进行专业的处理。平时生活中,如果下肢出现水疱、割伤、发红、变硬、破溃、局部发热、局部发凉等症状,应立即寻求专业糖尿病足医生或护士的帮助。
2、重视足部的保养
(1)坚持每天用温水洗脚,温度应在37摄氏度左右(不超过40摄氏度),泡脚时间不超过15分钟,并适当进行按摩,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2)洗脚擦干后用剪刀小心地修整趾甲,以“一”字形修剪即可。
(3)尽量选择棉质浅色袜,袜边不要太紧。
(4)对于干燥的皮肤,应该使用润滑剂或护肤软膏,但不能用在脚趾之间。
(5)不要打赤脚,以防被地面的异物刺伤。
(6)选择平底、圆头、防滑、透气的鞋。避免穿小鞋、硬底鞋、高跟鞋。
(7)天气冷时,不能烤火、使用热水袋、暖脚壶或电热毯取暖,以防烫伤。可用厚袜及毛毯保温,或使用空调。
(8)若脚上长了鸡眼、老茧或尤子,千万不要自己处理,或使用化学物质如鸡眼膏,一定要去医院找医生或造口伤口治疗师处理。
脑部肿瘤有哪些临床表现?
您好,脑部肿瘤会根据生长部位、瘤体大小引起不同的临床反应。可由肿瘤本身引起,也可由肿瘤相关的继发因素(瘤周水肿、脑积水、颅内重要结构移位等)引起;症状、体征的出现和进展与肿瘤所在部位及病理性质有关。
第一、一般症状和体征脑
肿瘤本身的占位效应及脑水肿时颅内容物的体积超出了生理调节限度,或肿瘤靠近脑脊液循环造成梗阻性脑积水,或压迫静脉窦致静脉回流受阻所致。主要可有:
①头痛多为发作性、进行性加重的头痛,清晨或睡眠为重,常因用力、喷嚏、咳嗽、低头或大便而加重,坐位、站立姿势或呕吐后可暂时缓解或消失。
②呕吐常出现于剧烈头痛时,易在早上发生。
③视力障碍主要为视乳头水肿和视力减退。
④头昏头晕头昏(体位失去平衡的感觉)、头晕(天旋地转的感觉),以颅后窝肿瘤最常见。
⑤癫痫发作约30%的脑肿瘤可出现癫痫,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癫痫常为大发作,局灶性癫痫发作常具有定位意义。
⑥复视。
⑦精神及意识障碍表现为淡漠、反应迟钝、思维迟缓、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活动减少、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等,少数有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或精神运动性发作,晚期有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
⑧头颅增大幼儿的前囟膨隆、头尾增大和颅缝分离,叩诊破罐音(Macewen征)。
⑨生命体征改变如血压上升、脉搏减慢及呼吸不规律(Chyne-Stroke呼吸)。
第二、定位体征
一般认为最先出现的体征尤其有定位意义,非优势半球的颞叶和额叶前部为“沉默区”或“静区”,可无明显体征。
1、额叶肿瘤常有精神症状,表现为思维、情感、智能、意识、人格和记忆力的改变,常有欣快感、对病情不关心、淡漠、孤僻、定向力差、记忆力减退、不拘外表、不爱清洁、行为减少等;中央前回受累出现对侧肢体不同程度的偏瘫、中枢性面瘫及锥体束征;Broca区受累出现运动性失语;额中回后部受累出现书写不能和双眼向对侧同向注视不能,对侧有强握及摸索反射;接近中央前回的肿瘤可产生局限性癫痫;额叶-桥脑束受累可出现额叶性共济失调,表现为直立和行走障碍;额叶底面压迫嗅神经可致单侧或双侧嗅觉障碍,压迫视神经可造成同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Foster-Kennedy综合征);旁中央小叶损害可发生双下肢痉挛性瘫痪、大小便障碍。
2、顶叶肿瘤可出现对侧深浅感觉和皮质感觉障碍,或局限性感觉性癫痫;左侧角回和缘上回受累可出现失读、失算、失用、左右不分、手指失认(Gerstmann综合征);顶叶深部肿瘤累及视放射可出现对侧(同向)下1/4象限盲。
3、颞叶肿瘤颞后部肿瘤可引起两眼对侧同向偏盲或上1/4象限盲、中心视野受累、幻视;颞叶内侧肿瘤可产生颞叶癫痫,常精神症状,如急躁、好笑及攻击性;受累岛叶可产生胸部、上腹部和内脏疼痛,可为癫痫先兆,也可伴流涎、出汗和呼吸困难、心跳改变等自主神经症状;左侧颞上回后部受累可产生感觉性失语。
4、枕叶肿瘤对侧同向性偏盲但中心视野保留(黄斑回避),可有闪光、颜色等幻视。
5、半卵圆中心、基底节、丘脑和胼胝体肿瘤半卵圆中心前部受累者引起对侧肢体痉挛性瘫痪;内囊受累者出现偏瘫;锥体外系受累出现对侧肢体肌肉强直和运动徐缓、震颤或各种形式的运动过度;胼胝体肿瘤可表现为淡漠、嗜睡、记忆力减退和左手失用症(右利者);丘脑肿瘤表现为对侧感觉障碍、持续性剧痛(丘脑性疼痛)。
6、蝶鞍部肿瘤主要表现为内分泌紊乱和视神经、视交叉受压的症状;分泌性垂体瘤表现为相应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而致的临床综合征(闭经-溢乳-不育、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库欣病);非分泌性垂体腺瘤或其他蝶鞍部肿瘤引起垂体功能低下,以性功能障碍和发育迟缓最为突出;肿瘤较大者可有视力减退,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和不同类型的视野缺损,尤以双颞侧偏盲最多见。
7、第三脑室肿瘤前部者可有视神经、视交叉受压所致的视力、视野和眼底改变,下丘脑机能不全的尿崩症、肥胖、性功能减退和嗜睡;后部者因四叠体受压而出现Parinaud综合征(双眼上视障碍、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两耳听力下降;小脑受累可出现共济失调。
8、第四脑室肿瘤变换体位时因肿瘤在第四脑室内漂移而阻塞第四脑室出口引起剧烈头痛、眩晕和呕吐(Bruns征)。
9、小脑肿瘤可产生强迫头位、眼球震颤、患侧肢体共济失调(蚓部者以躯干为主,尤以下肢明显)和肌张力减低等;晚期出现小脑性抽搐(即强直发作),表现为阵发性头后仰、四肢僵直呈角弓反张状。
10、小脑桥小脑角肿瘤常有听力障碍和前庭功能障碍;早期出现耳鸣、眩晕,逐渐出现听力进行性下降、面部感觉障碍、周围性面瘫、小脑性损害,晚期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对侧锥体束征和肢体感觉障碍。
11、脑干肿瘤一侧脑干髓内肿瘤引起交叉性麻痹(同侧颅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感觉和运动长传导束损害);中脑肿瘤引起两眼运动障碍、发作性意识障碍等;脑桥肿瘤引起单侧或双侧展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或双侧长束征;延髓肿瘤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咽反射消失和双侧长束征;脑桥和中脑肿瘤还可引起不自主发笑、排尿困难和易出汗等。
第三、假定位体征
指肿瘤的压迫、脑水肿、脑血液循环障碍等导致肿瘤邻近和远隔部位(如第三脑室扩大压迫视交叉引起双颞侧偏盲)脑组织和脑神经损害的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