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悦凌养生网,为什么在媒体上很火的养生大师?
刘逢军,张悟本,马悦凌,刘太医,胡万林,在消失之前,都是媒体的宠儿,各类活动的座上宾,出场费都非常的高。为什么这些养生大师,突然就不火了,消声觅迹了? 有句老话讲的好,上帝想要让一个人灭亡,必须先要让他疯狂,我们来逐个分析分析每个人熄火的具体原因。 1、胡万林消声觅迹的原因
原名胡震杰。从一个乞丐、囚徒成为一个万人敬仰的“神医”再到一个囚徒。1949年12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县游仙区石板镇联合村。1999年1月16日,胡万林以涉嫌非法行医罪被商丘警方正式宣布逮捕。2000年9月30日,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而非法行医,为人治病,在诊断中造成多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非法行医罪,且犯罪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极坏”为由,一审以非法行医罪判处胡万林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罚金15万元。
胡万林的成名,与1997年柯云路的著作《发现黄帝内经》不无关系,致使全国各地找胡成林看病的人蜂拥而致。以医术来说,胡万林运用的是中医的泻法,主要用到的是芒硝。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排毒。但由于其在用量上过大和随意,至使出了人命。如果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医疗事故,最后锒铛入狱。你想想,对于一个出身贫寒的乞丐,到万众敬仰的神医,这之间会有多大落差呢?这是一般人可把控的了的吗?
2、刘太医消声觅迹的原因
成名于2006年前后,主要是其出版的太医养生系列著作。如果说胡万林,是一个从乞丐被吹出来的神医,那刘太医则可以说是学贯中西医。那刘太医为何被“打倒”了呢?官方说法的直接原因是非法卖药。也就是他自制的治疗癌症的药物。他2008年底被捕,2009年5月开庭,到2010年获释。自从,刘太医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
从刘太医的兴衰来看,尽管他的著作的主要观点,特别是对于慢性疾病三分治七分养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他看问题过于偏激,满书都是对现在社会问题的指责,显然他的著作和观点触动了某方面的利益,尤其是自制的治疗癌症的药物,被现行的医疗管理体制定性为非法销售假药,故而受到打压。
3、张悟本消声觅迹的原因与胡万林有类似之处,出身草根。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京城最贵的医生,其著作《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更是热销大江南北。但是,因其身份造假这个硬伤,再加上其抨击了社会多个行业和利益集团,最后被媒体打倒。
论观点,张悟本著作中有部分的观点还是正确的,很多也是来自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再加上张悟本具有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在媒体的宣传鼓动下,他就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神坛。同样,由于他面对突然到来的成功,无法控制和把握自己,说话没把门的,自恃医术高明,声称要拿诺奖,同时又贬低其他的医生,因而被打倒也就不足为奇了。
4、刘逢军消声觅迹的原因刘逢军做大道堂10多年了,治好病人无数,也赢得无数嘉奖。以其年龄和阅历来看,你还真无法找出其短板,难道就是因为其隔空望诊,或者鲤鱼叩首就给其定罪,从而让这么一个10多年的企业关门倒闭吗?实再是找不出多少理由来。与张悟本、刘太医一样,刘逢军也是被媒体打倒的。
5、马悦凌消声觅迹的原因马悦凌被媒体打倒和张悟本不同,马悦凌身份没有造假。但可能是固元膏吃多了,肾气过足,把一个养生教母的巨大光环戴在自己头上,并且极度享受,你想想,你成教母了,那全世界的医生不都成了学生了吗?再加上她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和客观的认识,挑战世界医学难题,声称可以治疗渐冻人症、癌症和艾艾滋病,这不明摆着打了全世界医生的耳光吗?换言之,全世界的医生都是废物。如今的结局是,马悦凌奋斗数年的养生事业毁于一旦,公司关门,图书、产品下架,网站易帜,这对她个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从几位养生大师和神医的兴衰来看,除了宏观上是“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因素外,从微观方面分析,他们每个人确都有超越常人的能力,这也是他们能够兴的地方,但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的哪个板有多长,而在于哪个板有多短,上述大师们都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即他们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以己之力挑战社会公识,最后落到这样一个结果。
如何揭穿假养生大师?
导读:假冒伪劣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打假识伪甚嚣尘上。
在我们的养生健康活动中,那些伪专家、伪神医也无处不在,本文教你如何识破那些“伪养生大师”,避免上当受骗!
涉及看病就必须有临床经验为什么要强调临床经验?因为健康科普面对的是人的生命,责任重大!
看看被推下“神坛”的张悟本、马悦凌,和自行隐退的曲黎敏,他们都没有从医资格,没有真正干过临床,但讲的不少内容却涉及疾病诊治。
医学是非常严谨的科学,只有干过临床,给人看过病的人,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临床上,说错一句话甚至写错一个字都可能带来危及性命的严重后果。
从我国的医学培养机制来推算,一般来说,至少要有5年的临床经验才能搞懂某个学科,才有资格出来做科普。
“民间专家”最敢说民间“专家”最大的特点是敢说,他们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是这样”、“不是这样”、“这个百分之百能治”、“任何人都适用”......等等。
对于学习和研究过科学方法的人来说,每次听到这些说法,就会想到3个字——“不科学”。
这些都是不带条件的表述,但科学是有限的,是讲究条件的,而这也恰恰是真正的医学专家不太敢说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世界上不存在适用于任何人的治病方法。
真正的医学专家一般会说,某种方法“在什么情况下”“对哪些人群有效”等等。可能你并不喜欢这种附带条件的表达方式,但这却是最科学的,也是你辨别真伪的方法之一。
对新名词要保持高度警惕人们总是对新鲜新奇的事物感兴趣。
“伪养生大师”们正是抓住了大家的这一心理,由他们造出的新名词层出不穷,如:“掌纹治病”、“全息论”、“隔空诊治”......等等。这是他们营造冲击力、吸引眼球的一种手段。
碰到新名词缺乏认知,一定要先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查阅,看看该词是否在专业的医学学术杂志上出现过,如果没有,可能就是他们生造的,而其目的往往是为了自圆其说,为了忽悠你。
“类比”方法很害人因为生茄子吸油,特别是在炒茄子时用油量就会很大,所以常吃茄子能“降血脂”应运而生;因为泥鳅能打洞,所以吃它就能疏通“经络”!
张悟本等伪专家采用的都是“类比”的方法。这些听上去确实觉得很像那么回事,实际却毫无逻辑可言,经不起推敲,只需问个“为什么”、“有什么依据”就能让对方哑口无言。
这些看得见的物理现象,并不一定会以同样的形式出现在人体中。拿生吃茄子来说,其对降血脂有效这一说法并没有科学认定。
当然,“打比方”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要看是否具有可比性。
多问几个“为什么”科学是经得起推敲的,而伪科学则会在质疑声中原形毕露。面对各种医疗保健信息,老百姓一定要有基本的批判和怀疑的精神。
在现在的养生市场上,流行着很多简单易行的小方法,若只是作为一种保健方式,不涉及治疗疾病,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如果说只要照做就能治病,那就需要非常警惕了,造成的后果也会很严重,耽误就医,得不偿失。这次的权健、华林、无限极虚假宣传事件......就是鲜活的例子。
不管是什么说法,在付出你的信任之前,都应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他这样说?他的说法医学界是否认同?科学依据在哪?如果他连这几个问题都解释不清,那就不是科学的,不值得信任。
以食品代替药品别轻信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确实自古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但从科学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本身就不严谨。食疗不可能代替药疗,它的作用只是辅助。
那种一味迎合读者心理,让读者放弃用药,放弃常规治疗的观点,都应该高度警惕。如果疾病已被确诊,就一定要坚持治疗,否则病情恶化,得不偿失。
有的老人就爱轻信“神医”,林光常说“地瓜抗癌”的时候跟着吃地瓜,张悟本说“绿豆治病”的时候就吃绿豆,连该吃的药也停了。我的建议是:老人平时最听谁的话,就让谁多跟他沟通。也可以带他去看看医生,让医生给他讲讲科学原理。
专业的出版社多一些保证关于选择养生读物,市面上有很多,读者要学会分辨。实际上,如果严格按照出版规范出书,很多低质量的养生保健类图书根本就无法出现在市场上。
买书时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医药健康类出版社,专业出版社对内容的把关较为严格一些,内容有专业人士把关,相对有保证。
不过,我一直觉得,在当今浮躁的养生保健市场环境下,出版社一定要耐得住诱惑。对于一些背后隐藏着某种利益的养生保健自媒体,有关部门也应该严格把关,打击“伪科学”传播渠道,杜绝老年人被“洗脑”。
书名太忽悠别买,标题太神话别看《降压不用药》这本书,对于稍有常识的人来说一眼就会被“毙”掉。得了高血压一定要用药物控制,这是最基本的医疗常识,何来“不用药”一说?
老百姓接触养生保健类书籍和阅读媒体文章时,首先看到的是书名和标题。有些书商、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书名、标题一看就很不严谨。如果换成我来选择,类似《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求医不如求己》、《这个东西家家有,常吃它,一年不得XX病》......这样的书名和题材,我绝不会考虑打开阅读它。因为这些书名本身就有误导,健康是要靠自己,但若是得病了还是得靠医生。
此外,如果发现有的书或文章观点“打架”,建议看看作者的背景。通常,研究方向较专、业界声望较高的作者可信度也较高。
北京市卫生局最近公布了首批健康科普专家名单,251位专家“持证上岗”,参与各种健康科普宣传及相关活动。老百姓要学会辨别真正的医学科普专家,识别瞎忽悠的“伪养生大师”。
特别是老年人渴望长寿,警惕性不高,年龄大了脑子也不够灵便了,别让这些骗子钻了空子。请转发给老年人群体,让那些“伪养生大师”原形毕露。
中医的祖传秘方偏方?
分享一个调理脾胃的方子,平时肠胃不适、湿气重、气血不足、疲累乏力的朋友,都认真看一看吧,对您会有帮助。
因为平时做中医养生科普,我经常关注一些中医古籍、包括医案。有次买到一本《清宫医案集成》,作者是中科院的陈可冀院士,这位老先生德高望重,现在已经92岁高龄,在他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各种长寿、美容、养生的大内mi方。
其中在乾隆那一章,反复出现一个食疗糕点,叫“八珍糕”。乾隆皇帝几乎常年不断,据记载,他从48岁一直吃到去世,有时候没有了,还催着太监去让御膳房做,不要耽误了自己食用。为啥呢,因为他一直有胃不好,发现吃了这个八珍糕,脾胃好了,精力充足,加上味道好,于是日常都用来做小茶点吃。
后来看到一档节目,叫《我在宫里做厨师》,上来第一集就是讲乾隆和八珍糕,又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这个节目里说的陈实功,是明朝的御医,八珍糕就是他创制的。
这八珍糕由八种材料组成,分别是党参、白术、茯苓、薏米、莲子肉、芡实、山药和白扁豆。这些东西大多是药食同源之品,它们组合到一起,就成了调理脾胃的良方。
在八珍糕这个方子里面,山药、莲子肉、白扁豆都是滋补脾阴;党参和白术是滋补脾阳的;茯苓和薏苡仁是祛湿的;芡实是收涩的。这样一来,整个方子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平和无偏,难怪有人说,八珍糕是千年养生第一糕。八珍糕的发明者,明朝大医陈功实说,一个脾胃虚弱之人,如果服用八珍糕百日以后,他就会身轻气爽、元气大增,其绝妙之处难以尽述。
它的做法也不难,这些材料各用50g,料理机打成粉,再加糯米粉、大米粉各200g,血糖不高的话,还可以加点白糖调味,然后加上揉成面,用模具压出好看的形状,上锅蒸三四十分钟就行了。新鲜的比较好吃,但吃剩下的要放冰箱,或者烘干,便于保存。
那么它的效果到底如何呢?应该说是惊人的,分享两个典型案例。有一位读者留言咨询,说自己40岁,吃完饭总是腹胀,有时候还会肠鸣,肚子咕噜咕噜响,胃隐隐作痛,食欲也差,不想吃东西,大便又黏腻不畅,问有没有什么办法调理。
这些都是脾胃不和的问题,我就让他吃八珍糕试一试,过了半个多月,他来反馈,腹胀缓解了很多,只是偶尔吃多了还会有点胀,食欲也好多了。
还有位朋友的父亲,60多岁了,说是身体出了问题,特别瘦弱,无精打采的,多走几步路都觉得累,而且也是胃口差,吃不下多少东西。去检查过两次,也没得出什么结论。
我为他诊断了一下,发现是脾胃虚弱,导致营养吸收不足,所以怎么吃都很瘦,精力差,于是也让他吃八珍糕试试。过了两个月,又见到朋友,他说他父亲自从吃了八珍糕,身体开始慢慢恢复,吃得下饭了,精力也充足了,以前走一小段路就要停下来休息,现在可以一口气走一公里左右。
还有一些孩子,动不动就感冒发烧、咳嗽拖延很久,其实也可以吃吃八珍糕,脾胃好了,正气足了,抵抗力也就强起来了。
所以说八珍糕是一个养生良方是一点不虚的,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要脾胃养好了,不但消化好,吸收好,气血也会充盈,从而精力满满。
如果不想自己做的话,您也可以吃做好的成品,当小零食吃就行了,非常方便。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6539910115297329416&origin_type=&origin_id=6132286506_3296183438486546600&alkey=1306_6132286506_0_3296183438486546600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6539910115297329416&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6132286506_3296183438486546600&alkey=13_6132286506_0_3296183438486546600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qoiN7BYaBAgAEAAiACiIgqCqmbOb4VowAQ\",\"promotion_id\":\"3296183438486546600\",\"coupon_amount\":0,\"captain_coupons\":null,\"elastic_title\":\"八珍糕丸 买2送1\",\"platform_label\":\"小店\",\"favor\":false,\"title\":\"善美达 八珍糕丸 买2送1 传统古方,养脾胃小零食 \",\"price\":5990,\"market_price\":5990,\"product_id\":\"6539910115297329416\",\"selling_point\":\"\",\"cover\":\"https:\\/\\/lf3-cm.ecombdstatic.com\\/obj\\/ecom-shop-material\\/mnYfdY_m_bc1c0c5cbc0c74982fa4ef99a93be832_sx_850134_www800-800\",\"cos_fee\":599,\"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6539910115297329416%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6132286506_3296183438486546600%26alkey%3D13_6132286506_0_3296183438486546600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qoiN7BYaBAgAEAAiACiIgqCqmbOb4VowAQ&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item_type\":4,\"sales\":4340,\"cos_ratio\":10,\"in_shop\":false}","commodity_id":"3296183438486546600","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6539910115297329416%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6132286506_3296183438486546600%26alkey%3D13_6132286506_0_3296183438486546600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qoiN7BYaBAgAEAAiACiIgqCqmbOb4VowAQ&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shop_goods_id\":\"6539910115297329416\",\"original_price\":59.899999999999999,\"price\":59.899999999999999,\"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6539910115297329416&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6132286506_3296183438486546600&alkey=13_6132286506_0_3296183438486546600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qoiN7BYaBAgAEAAiACiIgqCqmbOb4VowAQ\"}","img_url":"http://p3-item.ecombdimg.com/obj/ecom-shop-material/mnYfdY_m_bc1c0c5cbc0c74982fa4ef99a93be832_sx_850134_www800-8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59.9,"promotion_id":"3296183438486546600","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善美达 八珍糕丸 买2送1 传统古方,养脾胃小零食 "} --}
例如黄帝内经实用手册?
武国忠的书写得还是不错的,包括中里巴人,栾加芹,马悦凌,曲黎敏几个人写得书,各有千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养生观点.我个人的认识就是,他们都是认识世界的一个侧面,都有道理,关键是要找到适合你的.更详细的资料,可以到中医养生网"国爱堂"上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