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丸的功效与作用,舒肝丸和人参健脾丸治什么?
舒肝丸的功效具有舒肝和胃、理气止痛;主要治疗肝郁气滞导致的胸胁胀满、胃部疼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人参健脾丸的功效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主要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饮食不消化、恶心呕吐、泛酸、腹痛泄泻、面色萎黄等症状。
健脾丸的功效和作用?
健脾丸的功效主要是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以及大便稀溏。临床上常用于慢性肠胃炎,婴幼儿脾虚食积和腹泻。在健脾丸的基础上加减还能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上对归脾丸的副作用还很少发现,在服药期间期间注意饮食。
人参健脾丸的功效与副作用?
人参健脾丸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疾病,如饮食不消化、胃脘闷闷、恶心呕吐、腹痛便溏、食欲不振、乏力倦怠等。任何药物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与人参健脾丸相比,它是一种中成药。它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如果长期服用,很容易引起口干、鼻腔干燥,有时还会流鼻血和便秘。
启脾丸功效上有什么区别?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健脾丸,归脾丸,启脾丸均是调整脾胃的常用中成药,它们名称接近均有强壮脾胃的效用,可促进脾胃的运化饮食的能力,纠正脾胃虚弱的临床表现,所以,在功效方面有相似之处。同时它们各自的方药配伍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其侧重方向有所不同。例如健脾丸方以参,术等补脾药为主,配伍了消食行气药(麦,楂),针对脾胃虚弱为主要病理改变,并由此引起的食积不化,消化不良等脾虚问题。启脾丸的核心补脾方药与健脾丸相似,不同点在于补脾药占比大,同时结合了消食利湿药,使得本方适合脾虚日久伴有食积湿滞的问题。归脾丸选用了参,芪等健脾补气药,配合了较多的养血宁心安神之品,健脾补气可以达到气旺能统摄血液,防止脾虚不能统血而造成的出血,同时,养血安神的作用可使本方实现心脾气血同补的效用。★健脾丸消食与补益兼用饮食水谷经脾胃的运化吸收,以保障人体的日常生命活动,因饮食方面的过饥过饱,长期熬夜,缺乏运动或没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导致脾的运化饮食功能减退,就会形成脾虚饮食不化的病理改变,出现慢性的食少腹胀,嗳气打嗝,长期的大便不成形等症状。清代医学家汪昂在他所著的《医方集解》一书中自拟了健脾丸方,他认为“脾虚气弱,不能运化,所以故用参、术补气,陈皮利气,气运则脾健而胃强;饮食不消,须助用消化之品,故用山渣消肉食,麦牙消谷食,枳实消积化痞。补消合用,饮食既消。综上所述,健脾丸是专为脾虚所致饮食积滞而设立,以补脾为基础,增加了消食化滞的药物。健脾丸的核心问题是慢性长期的脾虚问题,病人应该具备反复发作的脾虚表现,如突发性的急性腹泻不适合本品。偶尔的饮食过多,突发的嗳气酸臭,腹胀等表现属单纯饮食积滞,并未发展到脾虚问题时,也不主张使用本品。★启脾丸药性温良,健脾与消食利湿同用启脾丸出自清代的《经验良方》,是根据古方参苓白术散化裁而来,较健脾丸中增加了山药茯苓莲肉等健脾益气的药物,使得本方的健脾补脾作用增强,增加了少量的利水渗湿药,是防止脾虚日久导致水液停滞,针对水湿不化大便溏薄的症状表现,本方的脾虚便溏应该是慢性反复的溏泄腹泻,特别是儿童吃的过多喂养不当导致脾虚湿滞证。全方药性温和,适用于慢性脾虚的小儿或者脾虚体弱饮食过少的人群。★归脾丸健脾养心,增加气血来源脾具有运化饮食的功能,饮食精微是气血的源头,所以脾胃被称作后天之本,气血之源。人体的脏腑功能,精神活动,体质状态离不开气血的支持和营养,脾虚时间过久可发展为气血亏虚,气血不足后血不养心,就会导致心悸胸闷,神志不宁出现的失眠多梦,形体乏力,头晕健忘,舌淡脉弱等气血亏虚问题。同时,中医认为脾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具有统摄血脉中的血液,以防止血液外溢引起出血,《景岳全书》中说“忧思过度,损伤心脾以致吐血咯血”。忧愁思虑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影响脾胃的运化推动,长此以往,就可损伤脾胃,导致脾不统血,引起各种慢性出血。归脾丸出自宋代医学家严用和之手,是以健脾益气为主要的配伍核心,配伍了养血安神之品,健脾使脾胃健运饮食,气血来源充足,以营养心脾脏腑。益气则是加强脾气的统摄血液的能力,防止脾虚出血的问题。《医碥》中提到:脾气虚弱,不能运血归经,故用参、芪、术、草以补脾,又用木香引之(木香理气,使补而不滞);气虚则易散,故用枣仁以敛肝;血不归经则心失所养而不宁,故用圆肉、茯神以补心。归脾丸禁用于心胃有热,脾胃湿热的人群,如反酸烧心,口臭便秘,失眠心烦,不易入睡,舌红苔黄者属于药证不合,不可使用。总结三方都使用了健脾药,但功能各有所偏,脾虚人群无论是伴有食积,湿滞或者气血亏虚,都应该注意饮食规律,清淡适宜,不熬夜,多运动,复杂情况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请中医师给予判断。不可自行滥用药物。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健脾丸和归脾丸的区别是什么?
健脾丸和归脾丸因药名相似而易混淆,两个药从方剂来源、药物组成、功效及使用上均有差别,下面以2015年版药典中收录的健脾丸和归脾丸药物信息为基础,简单说明一下两个药物的区别。 归脾丸来源于《重订严氏济生方》中的归脾汤,药物组成上与归脾汤有两味药是不同的,归脾丸是由党参、炒白术、茯苓、炙黄芪、当归、木香、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炙甘草、大枣组成。与归脾汤相比,原方使用的是人参,而归脾丸使用的是党参,同时增加了一味大枣。
归脾丸是补益心脾的常用方剂,主要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证和脾不统血证,以气短乏力,心悸失眠,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对于该类患者可以起到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健脾丸(中成药)来源于《证治准绳》中的健脾丸,药名一样,但是组方不同。在2015年药典中,健脾丸是由党参、炒白术、陈皮、炒麦芽、炒山楂、炒枳实共6味药组成。 健脾丸是治疗脾虚食积证的常用方剂。以食少难消化,脘腹痞闷,大便溏薄,舌腻微黄,脉虚弱为辨证要点。可以起到健脾开胃的功效。
综上,这两个药是完全不同的组方和功效。健脾丸主治心脾气血两虚,归脾丸主治脾虚食积。在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参考文献:
2015年版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