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生,立夏在饮食方面如何养生?
立夏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夏天已“接力棒”在手了,此后气温逐渐升高。关于“立夏”的话题,我已回答了几个,再多一个又何妨——
传统中医提倡,立夏之后应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脑血管。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仅要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等,都与心的“一顺百顺、一通俱通”密不可分。夏天的细菌和病毒、虫叮蚊咬同样令人“感冒”,稍不注意有可能腹泻疾病、满身瘙痒……那么,立夏时如何才能够正确的饮食养生呢?下面一起来探讨吧——
1、多补充点营养。酷热天气,一些疾病也常随高温潜入,同时因出汗多,体内水分缺失严重,脾胃消化功能相对来说也会变弱,摄入的营养大减,故适宜多吃清淡稀食以利于更多营养摄入。如:多补充维生素,像西红柿、杨梅等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补充钾,多吃豆制品和香菇等;不断补充蛋白质:像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鱼等。
2、饮食宜清热解毒。多食用清热利湿的食物,比如西瓜、苦瓜、黄瓜、西红柿、绿豆等,它们有较好的清热消暑作用。夏天身体出汗比较严重,身体水分流失也比较快,多吃水果补水不仅能够补充水分,并且还可以排出体内毒素,还有金银花茶、薄荷茶、蒲公英茶等,都具有利尿的功效。
3、滋阴润肺不可少。我首推“莲子红枣银耳汤(羹)”,建议大家都来煲一煲,因为这个汤或羹的功效可多着呢。原材料又简单:银耳、莲子、红枣、冰糖。莲子清热解毒,红枣补血,这些大家耳熟能详了。银耳每百克含蛋白质5.0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79克,热量341千卡,钙380毫克,磷250毫克,铁30.4毫克。此外,还内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银耳多糖等成份——养生学家认为其滋阴润肺的用处可与燕窝媲美,这可能有点夸张,但的银耳价廉物美是不争的事实!
温馨贴士:立夏后天气渐炎,人身上的湿气却会较重,养生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心脏、除体内湿气。平时多喝白开水,多吃利尿的食物。夏季人体消化系统弱,其实要避免吃太寒凉的食物(尤其中老年人、妇女儿童)。炎热的夏季利用得好,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上述“清火稀食”其实是倡导多喝粥(推荐我常做的一款“小米绿豆玉米冰糖粥”,做法简单,光听名字,估计人人都会)。切莫一会一瓶冰镇矿缺水、一会一瓶冰镇啤酒,这可能会把毛病积攒下来,到时悔之晚矣。
如今流行一种说法,叫“冬病夏治”,有友友一听这名,就心知肚明。对,其实这也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中医的理论认为,“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我近期听得、做得较多的是:在夏天利用穴位药物敷贴等手段治疗冬天易发的虚寒性疾病的传统特色疗法。如艾灸(悬灸)、针灸、拔罐、刮痧、穴位贴敷、熏洗(蒸)等多种外治法。
各位看官,您还有什么好招,亮出来分享分享吧。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畅所欲言,谢谢!
(上述插图均来自网络,但已略作改动)
立夏节气养生文案?
回答如下: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代表着夏天的正式开始。在这个节气里,气温逐渐升高,天气也变得越来越炎热,容易让人感到疲倦和乏力。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养生方法:
1. 饮食清淡:立夏时节,气候炎热,应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虾等,同时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2.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消耗身体内多余的热量,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在立夏时节,可以选择早晨或晚上时段进行室内或户外运动,如晨跑、瑜伽、太极等。
3. 调节作息:立夏时节,日照时间长,应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4. 注意防晒:立夏时节阳光强烈,容易导致皮肤晒伤和晒黑,因此需要注意防晒,涂抹防晒霜,戴帽子、太阳镜等防护用品,减少皮肤对紫外线的损伤。
在立夏节气中,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科学的饮食、运动、作息等方式,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让我们在夏天里更加快乐、健康地度过每一天。
什么时候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天的开始,立夏一般出现在每年的5月6日,所以,2019年的5月6日是立夏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于黄河流域,立夏时节,我国南方地区温度回升很快,气温稳定达到22度以上,按照这个标准已经完全进入夏天了,而东北及西北地区,虽然到了立夏的节气,气温回升还是比较缓慢,此时的温度还只能说是未脱离春天。
立夏中的“立”代表着建始的意思,立夏也就说明春天过去了,夏天开始了,关于立夏的习俗很多,早在周朝的时候,立夏这一天皇帝要带着大臣去迎夏,主要祭祀神农炎帝及火神祝融。
而在民间按照中医“治未病”的传统习惯,人们纷纷要开始吃一些食物来提升身体的抵抗力,因为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为避免“苦夏”,必须提前做好进补的准备。
立夏时节主要有“斗蛋”和吃“立夏羹”的习俗,大人、小孩常常在立夏这一天的中午,用丝网袋套着煮熟的鸡蛋,互相击打,看谁的鸡蛋更硬,赢得非常高兴,输的人也高兴地将鸡蛋吃到肚子里,之所有有这个习俗,是人们希望通过吃鸡蛋加强营养,避免在夏天炎热的时候食欲不振,所以有“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的说法。
同样的道理,在立夏的节气人们常用糯米粉和鼠曲草做成汤来喝,鼠曲草又化痰止咳,去风寒的作用,所以民间又流传“喝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说明了人们对立夏节气的重视。
立夏该如何养生?中医上认为“夏气与心气想通”,所以立夏养生的关键是注意早睡早起,在饮食上适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立夏后气虚血热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所以,每顿饭应该适量,避免暴饮暴食。
立夏有哪些习俗?该如何养生?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留言,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立夏时节更应该注意养生?
肯定是啊,我是在备孕,通过苏全新大夫的新书学习到了很多的养生知识,他是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出的《送你一个好“孕”气》这本新书真的很不错。
吃什么既减肥又养生?
立夏,就是春天过去,夏天来临。这个时期,气温不断上升,天气也在变热。雨天会减少,日照时间也会延长。
从生理上讲,环境温度升高,会造成人体血液重新分布,外周供血量增加,在血容量相对恒定的情况下,人体就会有心脏缺血和大脑缺氧的感觉,表现在昏昏沉沉,睡眠不好,身体容易疲倦。
而想要安然度过这一时期,自我调整很重要。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早一点睡觉,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户外运动。
除此以外,饮食调理也必不可少。
有三句俗话简单易懂,第一句:“不饮立夏茶,一夏苦难熬”
立夏时节,正好是新茶叶上市的旺盛期,品茶之时,也补充了水分,只要不是喝太浓的茶,喝茶是有益的。
每天喝水是人体必需的,这个季节,人体水分消耗也多些,更要自觉地喝水,不然,整个夏天都会“苦难熬”。
第二句:“立夏不喝汤,走路蔫又蔫”。
意思是立夏的时候,吃饭要有汤,早餐有稀饭比较好,这个其实也是跟人体补充水分有关。
这里重点说明一下,喝汤有营养大家都知道,但是,喝太浓的汤,或者太油腻的汤,对健康反而不好,特别是在这个立夏的时节。
上面提到,由于环境温度的升高,血液调节到外周,胃肠道分配的血液也会有相对不足,太浓的汤就不容易消化。如果汤比较咸,就会要喝水来达到生理需要,也就达不到补充水份的效果。
所以,立夏喝汤,以清淡为主,像青菜豆腐汤,西红柿蛋汤,瘦肉紫菜汤,瘦肉蘑菇汤等,都是营养丰富的汤类。
第三句:“立夏吃鸡蛋,石头能踩烂”。
立夏以后,人们户外活动增加,消耗也会增加,补充营养也理所当然,正所谓吃了鸡蛋就有劲。
鸡蛋是最有营养的食物之一,是重要的优质蛋白质的来源,此时鸡鸭禽类产蛋率也增加,使得蛋类物美价廉。
但是,又要说但是,吃鸡蛋不是越多越好,每天有一两个就可以了,过多地吃鸡蛋,会增加胃肠道、肝脏和肾脏负担,而且也容易造成营养过剩。
鸡蛋的吃法就比较多了,煮、蒸,炒都可以,只是不提倡油煎和生吃。
立夏,饮淡茶!喝清汤!吃一个鸡蛋。
湖南医聊特约问答作者:岳阳二医院 营养科 万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