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是什么症状和感觉,低烧的治疗方法?
引起低烧的原因是由于炎症感染导致的,可以进行物理降温,用酒精或者是温水擦拭身体,头部贴一个退烧贴可达到降温的目的。如果出现反复性低烧,需要到医院抽血化验血常规以及c反应蛋白,看是否有细菌病毒的感染,在针对性的用药。多喝水,多排尿。
低烧症状都包括哪些?
低烧症标准为37.3-38℃。根据低烧的不同病因,其临床症状各不相同。例如,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除了低烧外,还包括鼻塞、流鼻涕、喉咙痛、头痛、咳嗽、吐痰、胆道感染和上腹部疼痛。右肩受累疼痛、尿路感染、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长期低烧最常见的原因是肺结核。其临床症状有低热、午后低热、盗汗、疲劳、厌食、消瘦、咳嗽、咳痰等。
该怎么舒缓心情?
我非常理解您在承受身体不适的同时,也因为对疾病的不确定,对健康的担忧,对死亡的恐惧,会有各种各样的负性情绪反应,那么如何来应对这些压力,不让这些负性情绪影响到您的免疫力,让自己能更智慧地恢复身体健康?我建议你这样做:
1. 正常作息,保证饮食和睡眠,若有潜在接触史,积极就诊,自我隔离。或者按照您所在地的要求执行。
2. 减少相关信息的刺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的爆炸信息激流,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焦虑感和无力感。对您来说,一定放下手机,适当地与网络保持距离,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觉察和安抚自己情绪。
·
3.自我情绪调节,放松减压 当我们开始去觉察自己的情绪时,我们会发现在不断刷手机、坐立不安、烦躁易怒的背后可能是我们对病毒的恐惧,对自身健康的担心,对未来的不确定,对他人、对社会的愤怒,面对我们的焦虑恐惧和愤怒,我们可以做什么?最好的应对策略是去接纳我们的焦虑恐惧和愤怒,这些情绪是我们在面对压力/危险时的正常反应,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警觉水平,有利于我们个体的生存和创造。如果焦虑、恐惧超过一定水平,影响到我们的生活,那我们可能需要进行情绪调节,以下是有助情绪调节的小技巧:
(1)着陆技术。如果你发现自己极度担心或焦虑,或许你可以观察你所处的环境,有什么颜色的物体?或是什么形状的物体?将注意力带回到当下,聚焦此时此刻。或许你也可以想一个你深爱的或者深爱你的人的面容,也可以哼唱你喜欢的童年歌曲,或者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
(2)呼吸放松。每天早晚各花 3 分钟的时间尝试让自己慢下来,进行腹式呼吸,把注意力带到呼吸上,用鼻子深而短地吸气,用嘴巴非常缓慢地呼气,一边呼吸一边和自己说“随着我的每一次呼吸,我的身体很放松”。
(3)身体减压。通过改变身体的姿势来给自己的身体进行减压放松,例如:做手指操、颈部操或八段锦、瑜伽或泡个热水澡等。
4.建立人际连接 虽然我们被居家隔离或留院观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也要“被隔离”。我们可以用电话、短信、微信或视频方式加强与亲友的交流。尽可能找谈得来的人交流,找能谈私人话题的人交流。与人交流即是释放,是最有效的舒缓情绪的方式,也是最重要的维持情感联系的方式。
5.寻求专业指导 当你通过自我调节而无法缓解负性情绪,内心充满恐惧和焦虑,并影响睡眠和饮食时,建议你寻求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等专业人员的帮助。
低热是怎么回事?
低热是怎么回事?
低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以下者(37.3℃~38℃),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原因。生理性原因包括饱食后、环境温度过高等;病理性原因包括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因素。
生理性低热常见于环境温度过高、饱食高热量食物、剧烈运动等。
病理性低热的原因较多,常见原因包括:
1.感染性低热
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如结核菌感染、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亚急性心内膜炎以及艾滋病病毒等。在感染性低热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其主要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间或睡醒后出汗等症状。
2.非感染性低热
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
3.其他原因
情绪不稳定、过度紧张等精神心理原因也会引起中枢的体温调节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低热。
本内容由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健康学院 主任医师 徐晓峰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新肺炎症状及表现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主要是肺间质的炎症、纤维化等病理改变。早期的症状与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比较相似,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局部炎症症状和全身症状,常常以发热(>37.3°C)、乏力、干咳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少数人还会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嗓子疼)和腹泻等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情严重而且发展较快的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病情继续加重时会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而危机生命。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重型、危重型患者在病程中可表现中低热,甚至没有明显的发热症状。有些轻型患者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一般症状,不会出现肺炎表现。
就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经验来看,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只有少数患者发生病情危重的情况。尤其是有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
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