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季养生知识,四季养生与饮食指南有哪些?
谢谢邀请!四季养生与饮食指南有哪些?今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具体的养生和饮食调养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春季:,养生护肝为主。
易上火,忌油腻、生冷及刺激行性食物,宜清淡为主。可以多食用绿豆汤和金银花茶。春季要护肝,宜食用辛温升散的食物,可适当吃点甜食,少吃酸味食物。多吃黄色食物,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应该摄足维生素和矿物质,塔菜、芥蓝菜、西来花、菠菜,水果有柑橘、柠檬;枇杷、橘子、梨头、苹果、核桃、蜂蜜。养春气的食物生姜、葱、韭菜、蒜苗,芝麻、白菜、紫菜、红豆、鸡蛋类。
春季忌食羊肉、狗肉、鹌鹑、荞麦、炒花生、炒瓜子、及辛辣食物。
二,夏天:养生调心为主。
1、多吃含水量多的瓜类蔬菜:多吃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西瓜等。这
2、多吃清热去湿的凉性蔬菜:有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番茄、茄子、芹菜、菊花脑、生菜、芦笋等。
3、多吃解火败毒苦味蔬菜:苦瓜、苦菜、蒲公英、荷叶等。
4、多吃抗炎杀菌的蔬菜: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青蒜、蒜苗等。
三,秋季:养生以补肺为主
以稀粥配炒菜或米饭配备菜叶汤为宜。
平时还应多吃些新鲜水果(水果食品),
秋季养生保健(保健食品)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要。同时多吃猪肝,金枪鱼、松鱼、乌贼等鱼类
四,冬季:,养生以补肾为主。
每天喝6杯至8杯的水,可避免因体内缺水引起皮肤干燥,还可以喝果汁、矿泉水、茶水等。多吃含维生素(维生素食品)的新鲜蔬菜(蔬菜食品)、水果(水果食品)及鸡蛋,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还有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壳、牡蛎、沙丁鱼、虾等;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以上简要给大家介绍了四季养生与饮食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希望给大家有一定的帮助!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斧正,感谢大家的关注。了解更多的科普医学知识,或中医养生,请大家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庆好中医】,我会诚信为您服务!
春寒秋冻有这个说法吗?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如何解读“春捂秋冻”。春季气候冷热多变,有时一天之内气温变化幅度很大,人的机体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季之后,在御寒冬衣的保护下,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整个血液循环相对缓慢,体温调节系统的功能降低,免疫力相对减弱。所以,如果春天急于减衣, 当天气变化或倒春寒时就容易受凉, 感冒等疾病就随之而来。秋季是由夏转冬的过渡季节, 大致每隔四至五天,日平均气温下降1摄氏度,气温变化相对较缓慢。这样人们晚一点加衣服, 还可以锻炼御寒能力。秋季是气候由热转凉的时候,此时若能适当接受一些冷空气的刺激,能增加身体的应激能力与御寒能力。天气渐凉时加强身体防寒运动, 可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当然,“春捂秋冻”要灵活看待。 当今社会人们由于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步行或散步时,维持“春捂秋冻”的原则还是可以的, 但出门时一定要注意当时的天气情况,与气候变化相和谐,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
本回答摘自微信公众号:冬虫夏草养身食谱(longershao99)
通过中医方式如何养生?
冬季中医养生小常识有哪些?
众所周知,冬季的气候特点为“寒”,此时人体为抵御严寒,需要储存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下面告诉你冬季中医养生小常识有哪些。
冬季中药养生小常识有哪些?
冬天季节比较特殊,而在这个季节是适合储存能量,强身健体的季节,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个季节滋补身体,让身体变得更加强壮,而通过了解一些冬季中药养生小常识,可以让效果更佳。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在冬季要食用一些温热松软的食物,而切记不要食用一些阴寒湿冷的食物,在这一方面身体上要多加注意。
1.冬季养肾肾是先天之本,是人的原动力,对人整个身体器官运作起着极大的作用。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2.冬天多吃苦味少咸味,在冬季,肾脏的表现一般都偏往,如果在饮食上味道比较咸的话,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3.冬季进补俗话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冬季是储存能量非常重要的时节,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是进补的好季节。小儿内脏娇嫩、易虚易实,饮食又往往不知节制,以致损伤脾胃,其在冬令的补益,当以健脾胃为主,可食茯苓、山楂、大枣、薏仁等。而青年学生日夜读书,往往休息睡眠不足,心脾或心肾虚,其在冬令的补益可选用莲子、首乌等。不少中年人身负重任,不注意休息,而导致气血耗伤,故冬令补益以养气血为主,可食龙眼肉、黄芪、当归等。
4.冬季老年人养生老年人本身体质就偏弱,容易出现一些疾病,再接上冬天的季节异常,故老年人冬令必须进补。老年人无病时,可选用杜仲、首乌等。若有病,则必须辨证进补。进补是为了调节身体的各种机能,使身体更健康,但如果进补过偏,则补而成害,使机体又一次遭遇损伤。例如,虽为阴虚,但一味大剂养阴而不注意适度,补阴太过,反而遏伤阳气,致使人体阴寒凝重,出现阴盛阳衰之气。所以进补要补宜适度,适可而止。
中医养生主要有以下几点知识:1.调节饮食:脾胃是后天之本,若饮食不节制,会轻易伤到脾胃,容易造成多病早衰。
2.经常运动: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常保持运动可以使人们保持经历充沛,达到身强体壮的效果。
3.多吃良药:良药对人们治疗疾病、延年益寿有着神奇的功效。
4.温顺性情: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和的性情对于自己的心态和身体都有莫大的好处。
5.适饮药酒:药酒往往可以帮助人们排除烦躁的思绪,同时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6.均衡营养:平时饮食尽量做到面面俱到,荤素合理。
传统医学认为冬季天寒,寒邪易伤肾阳,宜食温性食物。而肾是人体的根本所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它滋五脏的阴气,发五脏的阳气。所以冬季养生调养摄取食物当以补肾温阳、培本固元、强身健体为首要原则。
春季养生的重点是什么?
谢谢邀请。春季的养生重点是养肝。按照中医的观点,春在人体主肝,而肝气自然旺于春季。 如果春季养生不当很容易伤到肝气。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该在春季要注意养肝升阳。
此外,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负担最重;肝脏还是人体的代谢场所,负责人体的蛋白吸收和分解;由于春季还是多病期,很多疾病好发于春季;所以适应春季气候的变化,保持人体健康,在春季养生中要注重养肝。
春季养肝还要注意,按照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多吃新鲜蔬菜,经常做一些户外活动,适当进行跑步,健身的体育活动,加强身体锻炼。春季还要注意气候的变化,勤换衣服,勤晒被褥。
推荐几种养肝食疗方。
简易养肝粥,猪肝100克,玄参15克,粳米100克。猪肝切成小块。先用水煎玄参约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猪肝、粳米同煮为粥,根据个人的口味儿加调料和吃白粥。对慢性肝炎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紫色茄子大米粥。紫茄1000克,大米150克。茄子洗干净,切碎,大米一起熬粥,服数日。清热解毒,祛湿。适用于黄疸性肝炎。
醋泡梨。陈醋,梨各适量,将梨削去皮置于陈醋罐中,两三天后使用。常吃有效。养肝护肝。对于于慢性肝炎也有食疗作用。
冬瓜皮姜汤。瓜皮15-30克,生姜片20克。将冬瓜皮,生姜片洗干净。加适量的水煎煮当汤饮用。对于肝硬化有食疗的功效。
枸杞麦冬炒肉末,瘦猪肉、枸杞各30克,麦冬10克,鸡蛋五个,食物油、盐、味精各适量。将枸杞洗干净,麦冬煮熟切末,瘦猪肉切丁。鸡蛋隔水蒸熟,冷却切丁。锅内放油先将猪肉炒熟加鸡蛋丁、枸杞,麦冬末炒匀,加盐,味精即成。对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有疗效。
米醋猪骨汤,米醋1000克,鲜猪骨500克,红糖120克,白糖120克。将鲜猪骨,红糖,白糖。放入锅内用醋煮(不加水)。煮沸后30分钟,取出过滤用醋。饭后服用。成人每次30-40ml,儿童每次10-15ml,一天三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对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疗效。
图片来自网络。
立冬节气过后应该如何养生?
今日立冬,全家人这样吃,一年都不进医院大门,值得收藏转发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唐·李白《立冬》
11月7日立冬,传统节日祝福提前祝所有新老朋友:立冬安康,快乐每天!
2017年立冬时间
11月7日13:37:45
农历九月十九星期二
立冬,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意味着开始进入冬季。立冬过后,天明显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显得更加重要。
古人在这个季节多用占卜的方法来看整个冬天的冷暖。古人认为,如果立冬当日是晴天,一个冬天都会寒冷;如果立冬当日是阴雨天,反而一个冬天都不是很冷,是暖冬。
立冬的习俗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在现代,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补冬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吃饺子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面很容易被冻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冬泳
在我国多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立冬养生指南立冬,才是每年养护身体的开始。因为冬天是收藏的季节,要养阳、藏阳,补肾藏精,养精蓄锐,为来年的身体健康埋下根基。
饮食:多白 少咸
1多吃“白色”食物
中医认为,从五行五色养生的角度来看,立冬后应当多摄入“白色”食物来养生,功效显著。
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不要小看白菜,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长期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冬天。
白萝卜
冬吃萝卜赛人参。白萝卜中含有芥辣素,有一定的消炎清热作用。
此外,白萝卜中含有木质素和多种酶,有一定的降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等作用;其富含的矿物质可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预防冻疮等疾病。
2少吃咸多吃苦
专家提醒,立冬过后,要少食咸,多吃苦味食物。
适合选择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苦菊等,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保健功能。
3进补食谱
当归生姜羊肉汤
食材:
羊肉500克、当归50克、生姜100克,也可以酌加:生黄芪、党参、陈皮、山药、白术等各25克。
做法:
① 先用冷水煮羊肉,放入料酒、姜、葱,将羊肉煮去血水洗净备用;
② 然后将所有材料置入砂锅慢炖三至四小时;
③ 最后调入适量盐,即可。
功效:
羊肉甘温,冬季温补最宜。当归甘温、微辛微苦,甘温宜于温补,微辛稍具流通性,微苦可以适当潜藏相火。同时加生姜辛微温,使羊肉当归补而不滞。而黄芪补气益肺、党参补气生津、陈皮健脾理气、山药健脾补脾阴、白术健脾补脾气,都可酌情添加少许。
羊肉大葱馅饺子
食材:
羊肉、精五花肉、大葱、姜、香葱、饺子皮。
做法:
① 把羊肉和五花肉剁碎,加姜末香葱一起混合剁;
② 切好的大葱加入肉糜一起剁匀;
③ 放入容器加所有调料一起搅拌上劲即可;
④ 馅用饺子皮包好,煮熟即可。
功效:
羊肉性温,冬季常吃羊肉,能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同时还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
起居:早睡 晚起
1早睡晚起
在生活起居方面,专家建议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2锻炼推迟
立冬后,锻炼要避免高强度运动,最好在上午9至10时以后或下午4至5时进行,要避免在大风降温天外出,不要长时间呆在室外。
心理:恬淡安静
情志方面,中医讲究入冬后,情志要恬淡安静,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
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同时,要多晒太阳。
立冬
防病:绝技防风寒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极易外感风寒,引起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1一碗神仙粥
用一把糯米煮成汤,放入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后加半杯醋。此方可有效防、治感冒。
2用凉水洗脸
适当的用凉水洗脸,对肺和呼吸道也是个适应的过程,让你的肺更健康,更好地抵御寒冷。新老人提醒如果已经着凉受了风寒就别用冷水洗了。
3热敷太阳穴
感冒初起时,可用电吹风对着太阳穴吹3至5分钟热风,每日数次,可减少症状,加速痊愈。
4用淡盐水漱口
防风寒,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