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的症状,如何预防胃下垂?
胃下垂怎么办?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且腹痛,可能是胃下垂的 原因。中医有什么办法预防胃下垂,对其治疗又有哪些建议呢?
胃下垂是指以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为主要体征的一种病症。以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胃下垂相当于中医学的“胃缓”,这一名称,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篇云:“脾应肉,……肉胴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胭不坚者, 胃缓。”明确指出肌肉瘦弱与身形不相称的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够坚实的则胃缓。《金匮要略》中所述的“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颇 类似本病的症状。历代医籍中,虽未将胃缓作为专门病症加以讨论,但不少有关脾胃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载述中,多涉及到胃下垂的症状,如腹胀、痞满、嗳气等。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
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一次进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
预防胃下垂的四种食疗方
1、羊骨粥
取羊脊骨1具,捣碎,与清水2500毫升文火煎煮约60分钟,去骨,入粳米200克,共煨粥,可酌加葱白煮熟取食。每晨空腹服。适用于体虚、胃下垂、食欲不振者。
2、兔肉炖山药
取兔肉100克,洗净,切块,入碗内,酌加食盐、黄酒、姜末,再加入山药粉30克,入屉后隔水炖熟即成。适用于胃下垂内热盛者。
3、芪豆羊肝汤
取黄芪15克,以布包好,与黑豆50克、洗净的羊肝1具,共炖至羊肝烂熟,去黄芪,羊肝切片后再入汤中,酌加食盐略煮即可。日内2次分服,连服5-7日。可温中散寒、益气升提。用治脾胃虚寒、胃下垂。
4、猪脾粥
将党参15克、桔红6克洗屈,水煎取汁。再取粳米100克,洗净,猪脾1具,洗净切片后,共入药汁中,再加入生姜、葱白、清水各适量,煨炖至猪脾熟时即右。每日1次,空腹服食。用治胃下垂,症见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倦怠消瘦。
该如何预防胃下垂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张力减低,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强胃蠕动和促进排空速度,缓解腹胀不适。
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内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饮食调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数可以增加,每日4—6餐为合适。
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姜、过量酒精、咖啡、可乐及浓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加重,影响病情改善,故而这些食物应尽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少量饮些果酒和淡茶有利于减缓胃下垂的发生与发展。
切勿暴饮暴食,宜少吃多餐。戒烟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宜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
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特别是进食后。。
保持乐观情绪,勿暴怒,勿郁闷。要耐心坚持治疗、食物调理和康复锻炼,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有了,定时定量,对体瘦者,应增加营养。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预防本病,还必须保持乐观情绪。也可采用简便易学的健身法,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应积极彻底治疗,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如何预防胃下垂大多与饮食有关,所以一定在日常饮食中多加注意为好。
中气下陷症状?
中气下陷的症状为脾胃虚弱,脾气虚,升举无力。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会出现饮食减少,形体消瘦,少气懒言,大便稀薄,脘腑坠胀;脾主升清,脾虚清阳不升,运化功能失调会出现久泻久痢,中气下陷,无力固托内脏而见内脏下垂的症状,如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肾下垂等。
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治好严重的胃下垂?
谢谢邀请。对于严重的胃下垂老刘认为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目前西医对于胃下垂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胃肠动力药和对症治疗。若有腹胀、饱腹感症状的患者,可应用吗丁啉或者莫沙必利,缓解腹部压力,促进胃部排空。便秘者可用润滑剂。必要时可放置胃托或腹带辅助治疗。对于胃下垂较为严重者,经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可通过手术方法治疗。
胃胀气的症状有哪些?
您好,胃胀气的症状有消化不良,有些患者体质较差,会出现一些胃动力不足,另外肠道的一些菌群失衡也会导致肚子胀气的现象。
器质性的疾病,如肠道的肿瘤,慢性的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扩张以及幽门梗阻等,也会表现为腹中的胀气感和腹部气体的滞留两种现象。当胃肠积气过多时,患者可感受到一些腹部的不适,表现为腹气、腹胀和一些鸣音亢进。
功能性的疾病,如一些消化不良症,肠易激综合征的便秘型,神经官能症等胃肠道的疾病。一些慢性的胃炎、胃溃疡、肠炎、肠梗阻、习惯性的便秘等,多表现为肠道中的气体吸收障碍,肠道中的气体排出障碍,胃酸过多,胃中过多的一些胃酸和胰液,中和后会生成二氧化碳,从而造成一些胀气和打嗝现象。
胃痛有哪些症状?
胃痛有哪些症状?
多数胃痛指的是上腹痛,可表现为隐痛、胀痛、刺痛、钝痛、绞痛、烧灼痛等,并可有伴随症状。
胃痛多位于上腹部或上腹部略偏左的范围,疼痛的性质多种多样,可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常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反酸等。多数胃痛是消化系统的疾病引起的,如胃痉挛、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胃扭转、胃下垂等疾病。也可以是肝脏、胆道或胰腺疾病引起,如肝脏肿瘤、肝癌、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胰腺肿瘤等。一些表现不典型的急性心梗或心绞痛,也会表现为胃痛。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应该去医院进行认真的检查,找出病因,进行治疗。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梁斌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