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的症状有哪些症状早期,今年疫情会不会反弹?
12月10号,成都本地新增4名确诊病例、1名无症状患者。而从12月7号发现首例患者后,目前累计的患者多达12例。其中10人确诊新冠肺炎、另外2人则为无症状感染者。
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成都疫情的感染者仍然在不断增加,目前国内的疫情形势并不是很乐观。那么今年的疫情,是否会杀一个回马枪,出现重新反弹的迹象呢?综合我国精准应对的政策来看,今年疫情并不会出现大范围的反弹。就算有也是零星病例的反扑,并不会有年初那样大规模的爆发。
当前国内的疫情状况最近随着寒冬时节的来临,关于疫情新增病例的消息逐渐变多。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报告显示,仅仅是12月10号这一天的时间,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新增病例就多达1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占据大头。上海新增5例、广东3例、云南1例、此外本土病例占据6例,其中四川为4例、黑龙江2例。值得一提的是,并没有新增死亡病例。
此外接触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是218人,而重症患者和前一日是持平的状况。除了最近爆发的成都疫情,12例感染者值得留意重视外。整体上看我国的抗疫战,仍然是和之前一样做的严密。那么成都这12个感染者,到底是怎么被发现的呢?1个属于主动就医、8人是在仔细检测时发现,还有3人是是社区筛查出来的。
可以看到尽管我们千防万防,在处理疫情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尽心尽力了,但是狡猾的新冠病毒,仍然会找机会趁虚而入。因此我们并不能有所松懈、掉以轻心。截止到北京时间12月11号,我国现有确诊人数1696人(单日激增66人)、境外输入确诊患者累计是3989人(单日增加9人)、无症状患者累计220人。目前全国的疫情形势,仍然是处于很严峻的情况。
那么最近出现的成都疫情,可能会导致今年的疫情反弹吗?由于最近的全国多地,像成都、内蒙古这些地区,频频出现新增的确诊病例,尤其是“成都疫情”更像王炸。许多民众会有疑惑,今年疫情到底会不会反弹?其实这个是有很大概率的!并且在说到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在严防死守的情况下,国内仍然会有不断出现的新增病例。
目前现存的疫情可以看成两大点,第一点就是不断增加的境外输入病例。最近一段的时间,境外输入病例仍然不间断出现。有些人会疑惑,为什么国家不能出台政策,做到国门紧封,禁止外国人来到我们中国呢?其实这个是有失偏颇的,当前国际形势上的疫情是不可控的。
并且世界目前是一个大的经济体,我们很难做到独善其身,完全想要切断境外航班进入国内,其实也并不现实。第二点另外就是影响疫情反弹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当前需要留心注意的关键,其中以下几点都是重点。
01:寒冬季时节病毒活性增强,传播风险的可能性增强据美国微生物专家雷尔曼的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喜欢干燥、冰冷的环境下,尤其是在没有强光照射的环境里,呈现生命力和活动性更强烈的情况。这也就是说,在这种寒冷的季节,其实是更有利于新冠病毒的存活。这个应该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可以参考冬天频发的流感病毒,经常都是在冬天肆虐爆发。而在炎热的夏天,基本上不会发生流感病毒爆发。
而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很相似,它们均属于明显的季节性爆发性病毒。寒冬对比于盛夏来说,确实是有利于病毒扩散传播。再加上临近寒冷的冬天,会有很多家庭选择室内采暖,经常调控让室内的温度在25度左右。而本来室内环境就是很沉闷,空气并不是很流通。在这种干燥的氛围下,大规模的人员聚集,不管是做游戏、聊天唠嗑等社交活动,都加剧了病毒传播的风险。只要有一个人携带感染了新冠病毒,就可能造成大范围的严重感染。
02:外部形势更加严峻,进口冷链食物是一个大难题这些年随着国人的消费水平提高,经常会选择吃国外的进口冷链食物。乌拉圭的牛肉、挪威的三文鱼、巴西的冷冻猪肉,都是越来越多国民的选择。但是这些美味的食物下,可能会暗藏病毒的危机。我国海关和食品检测部门,在越来越多的冷链食品、与其外包装带上面检测出了新冠病毒。这些进口的三文鱼、牛肉、猪肉等冷冻食物,经常成为新冠病毒的携带者,并且使其趁虚而入带进我国。
有相关调查显示,很可能这些说不清的冷链产品,在售前检测的第一环节就“不合格”,并且最终兜兜转转进入我国。而尽管我们国家的防疫战做得很严谨,但是这不并不是其他国家也这样。当前放眼全球来看,像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欧洲等地区,疫情都是处于洞若观火的情况。而这些都是我国十分依赖的海鲜进口国,因此存在的威胁非同小可。
像美国、巴西这些国家,很多都已经是疫情不可控的地步。而装载海鲜、肉类的包装袋,以及这些海鲜食品本身,都是有很大几率被病毒所污染。并且由于新冠病毒适应在低温的环境存活,同时活性非常顽强。因此这些进口的冷链产品,以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运输、携带病毒的运载体。
就在前两天12月6号的时候,武汉疫情防控部就发出通告,从巴西进口的冷冻里脊肉,累计多达1210箱、质量约是26.9吨重。这批猪肉就携带新冠病毒,好在海关严密仔细的排查,已经查清楚货物的去向,正在进行相关手段的处理,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感染。不过冷链食品的问题,真的就和境外输入病例患者一样难缠,这也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03:年底浩浩荡荡的春运,可能成为疫情爆发的关键因素现在已经快12月中旬了,难忘的2020年也快要结束了。马上我们会面临春运的考验,而由于巨大人流的存在,每年我国春运都是川流不息的。而在巨大人流量的情况下,很可能成为病毒大规模传播,也可能是造成疫情爆发的最大因素。只要有一个人感染了病毒,他在检测中未被发现的话,就可能成为巨大的“传染源”。
此外综合他一路回家的途径,可能坐着高铁、飞机、火车等运输工具,一路上可能和别人聚集交谈,这一传十、十传百的话,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在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的现在,年底的春运可能是一个特殊时期。并且当前我国很多的地区,都早已经恢复了日常工作、生活、上学的情况,很多人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轨迹,甚至很多人还松懈了防控行为。
但是狡猾的病毒,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趁虚而入。人们也很容易因为自己的马虎大意,就不小心确诊感染上了病毒。考虑到春节时节、以及民众很可能淡薄防疫举措下,我认为国家很有必要出台相关政策。比如年底分流返乡、春运时期错峰出行、外出必须携带口罩、仍然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的机制等等。全方面做好防疫措施,避免造成疫情的强势反扑。
04:新冠病毒可能存在变异的可能,感染和传播会进一步增强据泰国的瓦坦帕博士表示:“新冠病毒很可能发生了毒株变异!”据该博士调查发现,目前缅甸爆发的病毒,而当初武汉新冠病毒的毒株,并不是相同的一种。缅甸的这种新冠病毒毒株,传播速度比武汉的病毒毒株快了20%附近。武汉的病毒株是D614、而当前缅甸60%的病例,属于是G614病毒株感染,并且这种病毒威胁力更大。因此他得出结论:“G614病毒更容易传播,并且更容易被响应。”
这其实是很有可能的,此前英国伦敦的病毒研究组,在分析了来自全球超过90多个国家,差不多4.6万个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基因组时,就发现那些这些病毒株里面,存在超过1万多个病毒株变异。特别是SARS-CoV-2这种病毒株,呈现持续不断地变异。里面有良性的变异、也可能会有更坏的变异。这可能带来的后果,就是可能让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更强。
也许我们研制出来了新冠疫苗,能够达到批量上市的地步,但是由于病毒不断的突变,也许这种新冠疫苗的效果和作用就削弱了。这也让我们清楚,有时候一味依靠疫苗并不是有效的。而且缅甸和我们属于邻国,很可能哪天从缅甸输入患者来我们国家,那造成的后果可以说是不堪设想。
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就算是感染者治愈后,其体内的抗体水平会大幅度下降,基本上是低于正常人的水平的。这也是一种暗示,就是在注射新冠疫苗后,疫苗并不能够百分百保护我们,不能确切能够让人体不再二次感染。说不定病毒株突然恶性变异,那样就算这种针对性的疫苗出来了,但是很可能也是无济于事。我们只能期盼的是,病毒千万不要恶性变异。
面对捉摸不透的疫情,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态度面对疫情从年初的大爆发,到现在只有局部零星病例出现,我们也能够很好看到,在抗疫方面我国的精准有效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综合我们首次抗击疫情的经验,我们现在对于病毒已经十分了解了。我们真的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因为这次成都再现的疫情,而害怕疫情会再次强势反弹。
当前我们最重要还是做好防疫措施。一定要谨记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消毒,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面对偶尔出现的零星的病例,应该要保持警惕清醒的态度,不需要惊慌失措、大惊小怪的样子。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心如止水、不急不躁才是应该的模样。如果我们因为突发的疫情,而丧失了本来的意识,整天一副紧张害怕的样子,反而才是添乱。
成都这次突发的疫情,仅仅是小规模的病例。目前成都当地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针对性的对策,以及大范围的人员排查。数据显示到11号晚上6点,成都全市检测了确诊病例接触者580人,并且全部采取了隔离观察的强制措施,累计核酸检测采样达到15.8万人。可以看到就算是一个人感染,政府总是想方设法,从根源去解决问题。因此我们不用担心,我们要坚定相信国家,相信民众、相信自己。
抗疫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而应该是一个持久的战斗,尽管当前它仍然在兴风作浪,但是我们国家已经在过去整整11个月里,取得了抗疫战的持续成功。前段时间的中秋、国庆更是几亿人外出游玩,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疫情反弹。这足以看出我国抗疫的成果,现在我们仍然要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尽管这次成都出现了小规模的疫情反扑,但是它仅仅是零星病例不足为据。
只要民众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做好科学针对性的防疫措施,并且保持小心谨慎的对策,我相信疫情并不会再次反弹。同时我相信成都的疫情很快会结束,成都加油,中国加油。
如何区分新冠肺炎和流感?
感谢邀请。世卫组织:二者有4大不同
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问题,世界多国出现了大量的确诊病例,感染人数激增,必须要引起重视。
在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里,像发烧、咳嗽、胸闷等,都和寻常的季节性流感症状十分相似,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想法,“我咳嗽了,是新冠肺炎吗?我发烧了,是新冠肺炎吗?我最近胸闷,呼吸不畅,是新冠肺炎吗?”
可谓是草木皆兵,只要出现一点症状,就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以至于有个“今天是你第几次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的微博话题,占据了热搜好多天。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新新冠肺炎和季节性流感症状的模糊性,不好判断,那么到底该如何去区分呢?
世卫组织:有4大不同一、传播效率
现有数据显示,新冠病毒的传播效率明显低于季节性流感。专家指出,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传播者主要是无症状感染者,而新冠病毒并不这样,根据我国确诊病例统计数据,仅有1%的确诊病例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也就是无症状感染者,而且,这类患者也会很快在两天之内出现症状。
二、危害性
越来越多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表示,新冠病毒的危害性比季节性流感更加严重。目前,全球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的病死率达到了3.4%,而普通的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远远低于1%,而且,流感病毒已经出现并伴随人类多年,大多数人都已经具备对于流感病毒的免疫力,而新冠病毒是一种近期新发现的病毒,目前拥有免疫力的人并不多见。
三、专门疗法
季节性流感已经存在多年,人类目前已经掌握了多种相关疗法治疗季节性流感,而新冠肺炎最近刚出现,虽然世界各国已经有20多种针对性疫苗正在开发,但是尚不成熟,也未经过充分的临床验证,尚未出现专门疗法。
四、可控性
人类与季节性流感病毒已经抗争多年,积累了一套应对季节性流感的治疗疗法,但是,出于危害性考虑,流感病毒并非那么可怕,我们并没有建立专门的针对流感患者和接触者的追踪控制,但是,鉴于新冠病毒危害巨大,且传染性强,通过对新冠肺炎患者及接触者的追踪,完全可以使新冠疫情得到控制,最大程度挽救生命,这在我国已经得到验证。
你还有咳嗽痰多等感冒症状吗?
我就是这种情况,晚上咳得厉害些,但痰又咳不出来,有痰堵在喉咙实在是不舒服。
本来差不多痊愈了,洗了次头发,冲了个凉,当自己觉得清爽舒服了,出来后全身又开始打摆子,鼻子立马堵住了,后面开始咳嗽,感觉喉咙特别多痰,这都几天了,还没全好。
我小丫头中午出大太阳时给她洗了澡,没想到晚上又开始发烧。
不敢再大意了,脏就脏些呗,总比难受强吧!反正也是呆在家里,没出去影响他人。
最近网上看到好多友友以为自己痊愈了,症状没了,开始收拾收拾自己形象了,没想到再次发烧或头疼鼻塞流鼻涕等情况。但有些不会,还是因个人体质而异吧!最好还是注意一下,以防万一,不要以身试险,一旦受寒病情有可能还会反反复复。
咋感觉这比女人坐月子还要讲究!
新冠检测呈阳性的人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
此处的核酸检测大多指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但是没有任何症状,需要先排除是否为假阳性,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再次复核。
如果复核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可能是由于标本采集不规范、标本保存不当、实验室检查误差等导致的假阳性,不必过于担心,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即可。但如果复核后仍是阳性,没有任何症状可能是感染早期病毒载量较低,也可能提示为无症状感染者。
新型冠状病毒当前的变异毒株为奥密克戎,其致病力显著下降,如果既往身体素质较好,且处于感染早期,此时体内病毒载量较少,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毒的复制,体内病毒含量增多,也可能会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也有部分人在整个患病过程中,均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此类人通常称为无症状感染者。
只要复核后确诊,均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一般可以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患者需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
出现哪些症状意味着病情危重?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自2019年底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附近开始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开始,这场疫情就已悄然拉开序幕,截止到今日,时间已经过去接近2个月了,全国人民都希望这场疫情早日过去,因为不论是对经济、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更有1872人因此丧失了生命,有些网友可能会想,哪些症状意味着病情危重呢,下面我从医生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问“新型冠状病毒”为何物①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意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被列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属乙类传染病,但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它有一个特点,在人体,传染性强,离开人体后在空气中如果没有附着物其实是无法存活的,如果要存活,就必须要有附着物,所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便是它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②新型冠状病毒离开人体,在外界能存活多久,这一点可以了解一下,根据专家推测,长则数十个小时,短的可能也就几个小时,要看不同的温度、湿度、环境。通俗的讲,温度越高,病毒越难以生存;而在潮湿阴冷的地方,病毒存活时间又要长一些。
③关于消灭它的方法,它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在水温56℃保持30分钟以上或75%乙醇、含氯消毒液、乙醚、过氧乙酸等脂溶剂都可以杀死病毒,所以如果身边有这些物质中的任意一种,如果怀疑有新型冠状病毒附着,均可以用来进行擦拭、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分型①在临床上,我们综合患者各方面情况评估后,可以按病情轻重程度划分四个等级,即轻型、普通型、重症、危重型,下面我大致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各自分型的特点:
轻型:临床症状轻微,有的甚至没有任何不适,有的可能是身边有确诊病人,作为密切接触者而被筛选出来。普通型:这也是很多人去医院常见的就诊类型,具有发热、咳嗽、肌肉酸痛、咽痛、鼻塞等症状,拍肺部CT或者胸片提示“肺炎表现”。重型:①呼吸窘迫,呼吸≥30次/分②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③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300mmhg。注:以上3条中符合任何一条即可。危重型:①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②出现休克③合并其它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注:以上3条符合任意一条即可。②小结:以上的临床分型并非我随意编撰,这是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试行第五版.修正版》参考而来,让大家了解了各种临床类型的参考标准、大致情况,那下面我讲重症、危重症的症状时大家就容易理解多了。
出现哪些症状意味着新冠肺炎病情危重?①呼吸窘迫
这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概括,它是多种原因综合所导致的,临床表现上嘴唇发绀、呼吸深快、用力,鼻翼煽动,严重者会出现“三凹征”,主要呈进行性呼吸困难,伴有烦躁、焦虑、出汗等,如果用听诊器听其呼吸声可为干啰音、捻发音、水泡音。
②呼吸衰竭
我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病人的肺已经不能正常的通气、换气了,而这又正是我们肺的主要功能所在,这时候病人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烦躁、肌肉抽搐、夜间失眠,后逐渐反应迟钝、言语、定向力障碍,最终昏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周围循环衰竭,后进展至四肢阙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的相关表现。
③氧饱和度维持不足
前几天,我们的好战友、人民的好医生李大夫因患新冠肺炎去世,不知大家是否看过他写的患病过程,其中写到,他感觉呼吸困难,说话费力,那时候他拍的照片,其实已经用上了无创呼吸机了,但他还是乐观的告诉我们,不要担心,真是心痛。言归正传,氧饱和度其实大家都会看,因为每个心电监护上面都有,当氧饱和度下降至93%以下,甚至是面罩吸氧、高流量吸氧都无法维持时,往往病情已经愈发加重了,从另一点看,就是动脉血气分析,如果低于60mmhg以下,我们就可以说是低氧血症了,往往这类重症病人还是顽固性低氧血症。④小结
我以上谈到的3点其实是比较片面、局限的,因为每个人的病情、疾病程度不一样,所以即使是重症、危重症表现的症状也会各有不同,但是针对这类病人,我的经验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因为新冠肺炎它累及的就是我们的肺,然后导致肺功能降低,而肺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它出现了问题,其它重要器官(心脏、肾脏、肝脏、大脑等)也会进入一个失代偿的状态。如血压降低就体现了循环系统,烦躁、淡漠、焦虑就体现神经、精神系统、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就体现了消化系统等,所以对待重症、危重症病例,虽然说它是新冠肺炎所导致的生命体征不稳定,但是这时候我们眼光不可太局限,必须要有全局观,先看整体,再来看待局部。临床上处理就按照这个套路来,血氧维持不足,缺氧厉害,那就气管插管,把呼吸机用上,你呼吸费力,那就让呼吸机来帮助你呼吸;你肾衰竭了,排不出来小便,那就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帮助你替代肾脏功能,排出多余的水分、毒素;如果你出现了“炎症风暴”,肝肾衰竭,那就用人工肝来维持,短期内应用激素强效抗炎;如果你循环衰竭,血压降低,那就把血管活性药物用起来,把血压维持住,以保持各个重要脏器的供血、供氧;如果仍然不能好转,病情反而加重,心、肺都已无法代偿,那就上体外膜肺氧合(ECMO)暂时替代心肺功能,我这其实也就是告诉大家重症病人是如何进行治疗的,医生看病是一个怎样的思路。综合总结重症、危重症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当疾病累及不同的系统自然有不同的症状,而且各个脏器还会相互影响,所以临床上没有一层不变的理论知识,医生都是需要不断的在治病中成长,对于普通人而言,对于出现哪些症状意味着病情危重了解一点框架即可,因为医生判断为重症或者危重症病例时,当告诉你情况不太好,告知你并让你签署病危告知书时病人即是重症状态,随时有生命危险。
作者寄语:疫情来临,很多普通人由于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这种病毒,也不懂怎么去保护自己。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会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普内容为主,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参考资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试行第五版.修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