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有副作用吗,阿莫西林副作用有哪些?
阿莫西林副作用有哪些?
阿莫西林的副作用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1.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及假膜性肠炎等胃肠道反应。
2.免疫系统: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热、哮喘、过敏性血管炎、药物性血清病等)。
3.贫血、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及紫癜(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全血细胞减少等。
4.血清氨基转移酶可轻度增高。
5.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6.偶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以及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7.皮肤:皮疹、斑疹、多形性红斑、红皮病、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等。
8.大剂量用药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少尿,停药后恢复。
9.此外,阿莫西林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多见于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史的患者。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做皮肤敏感试验。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药剂科 副主任药师 赵宁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妈咪爱有副作用吗?
妈咪爱又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是一种复方活菌制剂,供儿童专用,它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枯草杆菌和屎肠球菌两种益生菌、维生素B1、B2、B6、B12和烟酰胺等B族维生素、维生素C以及氧化锌和乳酸钙等矿物质,枯草杆菌和屎肠球菌可直接补充人体肠道正常细菌,抑制并清除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细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产生有机酸,改变肠道PH,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B族维生素、维生素C、氧化锌和乳酸钙是儿童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营养成分,目前妈咪爱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感染性腹泻,也可用于新生儿黄疸的辅助治疗。 合生元是一种混合制剂,由益生菌和益生元组成,益生元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功能性低聚糖,能够给肠道内的益生菌提供“食物”,被益生菌分解吸收,促进益菌群生长繁殖,常用的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等,其中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是益生元的优秀代表,对于儿童,合生元有助于稳定肠道菌群,增加肠蠕动,改善便秘,促进钙质吸收利用,预防佝偻病。 妈咪爱中枯草杆菌和屎肠球菌等益生菌是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看似对儿童非常安全,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些益生菌也可能导致副作用,甚至严重副作用,例如免疫功能不成熟的早产儿、免疫低下或免疫受损的儿童服用妈咪爱可明显增加菌血症和脑膜炎的风险,再如一些腹泻病或肠道炎症性疾病患儿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遭到破坏,服用妈咪爱可能会引起细菌移位和继发性菌血症,还有一些服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克肟等广谱抗生素的儿童服用妈咪爱可能引起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等严重全身性感染,这是因为广谱抗生素会同时杀灭肠道内的有益菌和有害菌,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益生菌在肠道中过度繁殖。合生元不是药品,而是保健品,一般不涉及到副作用的问题,但是益生元在肠道内不能消化吸收,可改变肠道内的渗透压,使大便吸水膨胀,易致高渗性腹泻。
总之,妈咪爱是一种儿童专用的复方活菌制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感染性腹泻的防治,以及新生儿黄疸的辅助治疗,对于免疫功能不全、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以及服用广谱抗生素的儿童,服用妈咪爱可能会导致菌血症和脑膜炎等严重副作用,合生元是一种由益生菌和益生元组成的混合制剂,可有助于稳定肠道菌群,改善便秘,预防佝偻病,长期服用易引起高渗性腹泻。
参考文献: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说明书
刘菲, 郝萱语, 李东阳. 益生菌在临床应用中的毒副作用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6,56(20):106-108.
阿莫西林多吃了有副作用吗?
阿莫西林是属于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系统的器官感染,比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本药是属于抗生素吃多了,当然是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所以应该中病即止,并且在血常规检查之后确定有炎症的情况下才能够应用。
阿莫西林和阿奇霉素有多大区别?
阿莫西林和阿奇霉素都属于抗生素,都是我们平时抗感染治疗的常见药物。但阿莫西林属于β-内酰胺类,阿奇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这是从化学结构上进行的分类。另外二者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也有区别,下面为大家仔细讲解。
作用机制不同阿莫西林是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的。我们知道细菌主要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组成,细胞壁对于维持细菌形态结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阿莫西林就是通过抑制转肽作用,阻止肽聚糖的交叉联结,最终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细菌细胞肿胀、变形、破裂而死亡。
阿莫西林其实就是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所以对正在繁殖的细菌才有作用,而对于静止期的细菌没有作用,它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因为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阿莫西林不会抑制人体细胞的细胞壁合成,所以阿莫西林是比较安全的,对人体细胞几乎没有毒性。
阿奇霉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它能够不可逆地结合到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上,使合成蛋白质过程中原料的搬运工t-RNA从核糖体上解离,从而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细菌的核糖体是70S(包括50S和30S两个亚基),而人体的核糖体是80S,所以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阿奇霉素对人体细胞也是没有毒性的。
临床应用不同阿莫西林属于广谱抗生素,对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强而迅速的杀灭作用,口服吸收良好,不受胃酸和食物的影响,能够很好地进入到支气管分泌液、唾液、扁桃体、中耳液、脑脊液、骨髓、脑脊液中,在这些体液中的浓度大大超过了最小抑菌浓度。
阿莫西林主要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所引起的咽炎、鼻窦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粪肠球菌所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所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单纯性淋病。另外,也可用于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也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或其他三联或四联方案组合,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
阿奇霉素对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作用与阿莫西林相似,另外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等也有效。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咽炎、鼻窦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沙眼衣原体、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引起的单纯生殖器感染,如尿道炎、宫颈炎等。
服用方法不同阿莫西林属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也就是说在达到最小抑菌浓度以上时,它的抗菌效果只与在最小抑菌浓度以上的时间有关。所以一般需要每6-8小时一次,食物不影响吸收。而阿奇霉素虽然也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但由于它的半衰期较长,长达35-48小时,所以一天一次即可,由于阿奇霉素吸收受食物的影响,所以需要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
注意事项不同阿莫西林的副作用较小,但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常见的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和皮疹。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也较轻,绝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轻中度肝肾功能不良者也能使用。但是不宜与含镁、铝的抗酸药同时服用,如氢氧化铝、铝碳酸镁、铝镁加等,后者可影响阿奇霉素的血药峰浓度,必须合用时,阿奇霉素应在服用抗酸药前1小时或后2小时给予。
总之阿莫西林和阿奇霉素,一个杀菌、一个抑菌,都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上、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在抗菌谱上即相似又略有区别,如果是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用阿奇霉素。另外阿奇霉素一天一次,用药较方便,在呼吸道分泌液中浓度较高,对青霉素过敏的可以用阿奇霉素代替。
美沙拉嗪肠溶片长期服用有什么副作用?
美沙拉秦即5-氨基水杨酸,属于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干扰致炎物质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口服美沙拉秦后,大部分药物在上消化道快速吸收,而将美沙拉秦用特殊的肠溶材料包裹,制成肠溶片,使药物在肠道中崩解释放,大部分药物可到达结肠,作用于局部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对肠壁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可有效缓解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长期规律服用还可预防肠穿孔、肠狭窄、中毒性肠扩张等并发症,并可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在用药过程中,大多数患者对美沙拉秦耐受性良好,当然也有一些患者出现了副作用,美沙拉秦的副作用通常轻微而短暂,停药后即可缓解,今天孙药师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美沙拉秦的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美沙拉秦是一种酸性药物,具有很强的胃肠道刺激性,常见恶心、呕吐、嗳气、腹泻、腹痛、胃肠胀气等胃肠道反应,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患者通常可逐渐耐受。肾脏:口服美沙拉秦肠溶片后,药物主要在回肠和结肠释放,仅有少量药物被吸收入血,入血的药物主要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虽然罕见肾功能损害,但临床上也曾有急性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甚至肾衰竭的报道,因此,伴有血尿和高蛋白尿的患者应慎用美沙拉秦,不推荐肾功能不全者使用美沙拉秦。肝脏:美沙拉秦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后,主要通过肝脏代谢,临床上有发生胆汁淤积性肝炎、硬化性胆管炎,甚至肝功能衰竭的报道,建议在用药期间每3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转氨酶),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美沙拉秦。哮喘和鼻炎:美沙拉秦可经脂氧合酶代谢生成过敏介质白三烯,可诱发支气管收缩、呼吸道黏液分泌、水肿以及鼻黏膜肿胀、气道嗜酸性粒细胞增加,从而诱发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有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用药过程中应加以警惕。其他:美沙拉秦其他常见副作用还包括皮疹、头痛、头晕、乏力、关节痛等。参考文献:
美沙拉秦肠溶片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