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通果蔬通便胶囊,御芝林变通牌天天胶囊是不是能改善便秘?
现在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饮食也越来越不规律,中年人便秘的现象越来越多,如果你老公便秘的话,一定要忌烟忌酒,少吃辛辣油腻,御芝林变通牌天天胶囊可以改善便秘,帮助排便,效果不错可以试试。
如何给宝宝辅食添加蛋黄?
一、何时添加蛋黄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通过的新的婴儿喂养报告,提倡在前六个月纯母乳喂养,六个月以后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食物。
卫生部《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也中明确指出:宝宝在6个月后,宝宝的生长所需求的营养物质更多,而此时,母乳中的营养物质对于宝宝来说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了,那么这时候宝宝就应该从外界的食物中获取更多的营养。
美国儿科学会2012年的母乳喂养报告称,纯母乳喂养大于四个月,但在六个月前就添加辅食的婴儿,患肺炎的几率是纯母乳喂到六个月后的婴儿的4倍。
婴幼儿肠胃虽发育完全,但是还在完善,比较脆弱,蛋黄营养过于丰富,对于刚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难免对肠胃造成压力,因此蛋黄最好在7-9个月开始添加,每日自1/4个逐渐增加至1个。
二、为什么只先添加蛋黄这时有的妈妈们可能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只加蛋黄而不添加蛋清呢?同样是是一个蛋里出来的,却是区别待遇,蛋清君喊冤那,这不是歧视嘛!
1、营养方面
(1)脂类方面蛋白质和磷脂的供应是与大脑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这两种物质供应不足,会影响脑的发育。蛋清中大约含有40种蛋白质,蛋黄中的蛋白质主要是2种:卵黄磷蛋白和卵黄球蛋白。
蛋黄和蛋清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在于脂类,蛋黄含有的脂类是蛋清的280倍。而实际上,整个鸡蛋中的98%脂类集中在蛋黄里,而蛋黄中就含有15%的卵磷脂和3%-5%的胆固醇。按照100克蛋黄来计算,脂类的总量就有28g,当中脂肪含量17.5g,磷脂含量为9g,胆固醇含量1.5g,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脑苷脂类,而这些成分是蛋清中几乎没有的。(2)矿物质微量元素方面在矿物质方面,蛋黄和蛋清的区别也尤为明显。蛋黄中的矿物质总量是蛋清的2倍,而微量元素更是远远超过了蛋清。100g的蛋黄和100g的蛋清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相比较,如图:从中可以看出蛋清中的钙、磷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都远不如蛋黄。
(3)维生素方面鸡蛋中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等几乎全部集中于蛋黄内,蛋清中基本不含。水溶性维生素中,维生素B1主要在蛋黄中,蛋清基本不含;维生素B2蛋黄与蛋清含量相仿;维生素C在蛋黄和蛋清中都没有。
蛋黄中含有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等植物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这些物质在蛋清中也是没有的。2安全方面(过敏性)目前人们在蛋清中发现有4种蛋白成分能与人类血清结合而引起过敏反应,被公认为鸡蛋的主要过敏原,它们分别是卵类黏蛋白、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和溶菌酶。
由于婴幼儿肠道黏膜发育欠完善,胃肠道屏障不够成熟,肠壁很薄,通透性很高,而鸡蛋清中的蛋白为白蛋白,分子小,可以直接透过肠壁进入宝宝的血液中,更易导致小儿发生过敏反应,这也是婴幼儿容易发生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
而蛋黄中的蛋白质主要是卵黄磷蛋白和卵黄球蛋白两种。结果一目了然啦,蛋黄比蛋清更安全。因此在宝宝添加辅食的初期,只添加少量的蛋黄,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肠胃的发育逐步完善强化,宝宝也会从少量的蛋黄逐步过渡到添加整个鸡蛋,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三、如何正确添加鸡蛋(1)算好食量在初次引入蛋黄时,婴幼儿只需要添加1/4的蛋黄,碾成粉末状添加在米粉、奶粉中,连续3天,看看宝宝的生理反应,消化情况如何,是否有过敏反应。
如果没有,可以继续添加,以后逐渐加至1/2~1个。如果出现不良反应,那么就应该立即停止添加蛋黄,并且要等到宝宝一岁后再尝试添加。
PS.先说明一下虽然蛋黄比蛋清安全许多,但是对于身体娇弱的小宝宝们来说也是存在一定过敏风险。
(2)算好煮鸡蛋的时间煮鸡蛋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时间,大概在8~10分钟左右。如果煮得太生,那么鸡蛋中一些对人体不利的成分和细菌病虫就无法被消灭,进入到体内后,就会对宝宝身体造成伤害。
如果煮得太久,那么蛋白质结构会变得紧密,进入体内后不容易被吸收,造成宝宝消化不良。
(3)鸡蛋清要等到10~12个月。宝宝对蛋清相对易过敏。
(4)不宜吃煎炸过的鸡蛋。煎炸过的鸡蛋,蛋白质的成分以及被高温的油破坏了,营养价值打了折扣,宝宝吃了之后还不容易和口腔、肠胃内的消化液接触,影响宝宝消化。
宝宝脾胃不好?
谢邀!
“脾为后天之本”——宝宝脾胃好,也会有助宝宝的生长发育、免疫力等。宝宝的脾胃虚弱怎么办,如何从饮食改善宝宝的脾胃健康?分享我的6点调养孩子脾胃的饮食建议:
1.根据宝宝的年龄来选择合适他的食物!
6个月内宝宝建议母乳喂养。因为母乳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益生元成分,是其他产品类所不能媲美的。但适当要减少喂养次数,特别是晚上9点后尽量不喂养或少喂养。
如果是6月龄以上或已经添加辅食的孩子,建议参考中国儿童膳食指南建议。
2.适当补充优质的益生菌产品。如果是6月龄以上的宝宝可以吃点酸奶。酸奶里含丰富益生菌,建议在家自己手工制作,新鲜吃,不宜常温存放太久。当然要注意洁净消毒。
3.分享有助脾胃消化的营养水——苹果山楂茯苓水,其中苹果一个切小块,新鲜山楂1-2个,茯苓5克,鸡内金2-3克。如果偏酸,可以适当加点冰糖。建议温着喝,喝2-3天,健脾开胃消食。当然也不宜天天大量食用。
4.6月龄以上的宝宝建议要适当加入新鲜蔬果。因为新鲜的蔬果含丰富膳食纤维,有助肠道蠕动,帮助消化!不建议喝外包装的果汁饮料。
5.添加辅食的宝宝,适当吃点健脾养胃食物,例如南瓜小米粥、芝麻山药糊、莲子羹等。
6.规律饮食,少量多餐,不强迫孩子多食,保证饮水,每次进食时间不超过30分钟,限制孩子吃零食的次数和数量。晚上控制饮食摄入。专心吃饭,避免过度喂养引起积食,避免刺激寒凉食物例如冷水零食。
如孩子确实脾胃功能较差,建议咨询注册营养师或儿科医生全面评估分析,制定个性化饮食调养方案。
如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欢迎转发点赞,祝宝宝肠健康茁壮成长!
如有疑惑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平日会分享健康知识或营养食谱,欢迎关注头条号“吴斯洁营养师”~
真的有那么多功效吗?
当下,酵素的确很火,除了酵素本身的功效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广的作用。
1 酵素与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主要由儒家、释家(佛家)、道家三部分组成,儒家提倡孝道,“百善孝为先”,释家提倡素食,反对杀生,而吃素本身也是一种放生,这两者合起来就是孝素。酵素本是指生物酶,旧译为孝素。酵素就是孝素,正好符合传统文化文化的理念,因此,在传统文化文化推广与复兴之中,酵素也大行其道。
2 酵素的功效
酵素,英文为enzyme,是继维生素、微量元素之后,最重要的营养素,是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质,它存在于所有活的动植物体内,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复组织等生命活动的一种必需物质。欧美国家称之为酶,因酶与“霉”谐音,日本则称之为酵素。我国过去称之为孝素。
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阿瑟·科恩伯格说:“对我们的生命而言,自然界中再也找不到像酵素那样重要的其他物质。DNA本是无生命的。它的语言冰冷而威严,真正赋予细胞生命和个性的是酵素。它们们控制着整个机体,哪怕仅一个素的功能异常都可能致命。”
酵素同营养素是什么关系呢?打个比方来说,盖房子,得有钢筋、水泥、木材、砖、瓦等原料,可这房子能盖起来吗?关键你得有盖房子的工人。没有工人,原料水远是原料。酵素就相当于工人,营养素就是原料。
酵素根据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内源性醇素是自身产生的酵素也称潜在酵素,它是酵素的原型。外源性酵素指的是生鲜食物当中含有的酵素,豪尔博土称其为食物醇素。随着科研的深入,我们对酵素又有了新的认识,肠道的细菌也是酵素的重要来源源,现在已经知道的5000种酵素,其中30000种是肠道细菌提供的。而菌群失调或者杀菌也是酵素缺乏的另一重要原因。
醇素根据功能分为三大类,食物酵素、消化酵素、代谢酵素。在这三类酵素中,尤以代谢酵素作为宝贵,美国医学博士爱德华·豪尔说:“古谚称人天生拥有自自愈力,其实指的就是代谢酵素的功能,因为身体里已经没有其他机制可治愈任何事物。”科学已经证明,治愈力就等于酵素。
酵素营养学认为,健康简单讲,就是消化酵素与代谢酵素之间的平衡,那么不平衡是怎么产生的呢?凡是生的食物当中都包含酵素。经过烹任或产品精加工的食品杀死了食物中的酵素,而我们又不去补充酵素补充剂,没有了酵素的食物就要完全靠消化酵素去分解消化食物。如果消化酵素不够的话,人体就会动用酵素库中的代谢酵素。代谢酵素在体内是用以制造身体,活动身体,治疗疾病和防止老化的酵素。把潜在酵素中本来用于修复的代谢酵素用于消化,这就是得病的原因。
3 缺乏酵素的症状
⑴容易感冒;
⑵肌肉痛,关节痛,腰痛;
⑶持续便秘,腹泻或粪便有恶臭;
⑷皮肤粗糙,容易长面疮;
⑸怕冷;
⑹食欲不振,恶心,胃痛;
⑺火烧心,消化不良,容易打嗝;
⑻眼睛疲劳,视力模糊;
⑼头痛,失眠;
⑽掉头发,头发稀少;
⑾黑斑,皱纹增加;
⑿体重增加或是没有减肥体重却突然减轻;
⒀手脚麻痹;
⒁情绪低落,心情郁闷;
⒂注意意力降低,容易焦燥;
⒃没有耐性;
⒄容易浮肿;
⒅容易疲劳,头晕眼花;
⒆患有食物过敏,异位性皮肤炎,慢性哮喘;
⒇经常耳鸣。
4人体如何获得酵素
⑴从胰脏。因为它是一座生化工厂,每天制造含有大量酵素之液体。
⑵从日常食物中摄取,例例如蔬菜、水果等,包括苹果、木瓜、菠萝、猕猴桃等等,当然然肉类、鱼和牛乳也含有酵素,但经过47°C以上的高温,酵素即消失。
⑶补充酵素制剂。目前欧洲正在流行食用酵素,它们不是药物,而是营养食品。
5如何获得体外酵素
⑴吃生食
⑵摄取酵素补充物。
6 本人对酵素的认识
酵素存在天然的未加工的新鲜的生食物之中,吃这样的食物自然营养很丰富,也很健康,动物界如牛、马、驴、骡、猪、虎、狼、象、狗等,都是生食各种食物,由此可见,酵素理论有一定道理,但是由于我们国家饮食习惯多以熟食为主,而且是以大米或小麦为主食,对生食一时难以接受,有治病需要者,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增加生食量,还有一种变通的方法,除了熟食外,再搭配使用酵素营养补充剂。
实际上,按照《黄帝内经》的饮食原则,既可以享受美食,又可以满足健康的需要,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从中医角度看,脾胃虚寒者不宜生食,胃热脾寒者也不宜生食。只有能够吃水果、喝冷水而不腹泻、腹痛、便溏者,才可以试用生食。
春季适合喝什么茶?
传统医药学认为,茶叶因种类不同,其功能和性能也各异,在了解茶性的基础上,根据四季的变化合理饮茶,对于人体保健具有事半功信的效果。春季多饮花茶,可散发体内积郁的寒气,振奋精神,解除春困,提高人体机能。绿茶富含大量维生素C,常饮对缓解春季里的干燥问题有很大帮助。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新陈代谢亢盛,体内津液消耗大,宜饮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绿茶。绿茶甘香略苦性寒,具有消暑、解毒、去火、生津止渴、强心提神的功效,最适合夏季饮用。克服秋燥,多饮乌龙最为理想。其茶性适中,不寒不热,常饮能润喉、生津、益肺、清除体内余热。冬季人体内寒气重,代谢慢,精气内藏。选择红茶,可御寒保暖,强身补体,帮助人体更好地适应气侯变化。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季节饮茶并非绝对,可根据各人喜好适度变通,另外,常宜常饮不宜多饮,适量适度,随饮随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