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消化不良的原因,孩子不爱吃饭是什么原因?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需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1、特殊生理特点决定的。特别是三岁以内的孩子,这是由于其先天的生理特点决定,因为脾的功能没有发育全,经常罢工。所以孩子也是无辜的,最怕家长不明道理的强迫喂。
2、零食是否吃多了?有许多宝宝是零食不住嘴,该到正餐反而不饿,这种情况很简单,逐渐断零食。
3、参考标准错误,感觉就应该吃多少?每个孩子的饭量不等,千万不要比较,适可而止。有的孩子脾的功能吸收好,.吃的少,但吸收率高,相反有的吃的多反而吸收不好。
4、有一种情况是“奶奶没吃饱”。见过很多孩子,来调理脾胃,其实我一般会让妈妈把孩子奶奶叫来,一并把奶奶喂饭的坏习惯给调理调理。
5、是否出现影响发育的情况。比如孩子肌肉松软,面色萎黄,发育缓慢,容易患病等等,这种就需要及时调理。可以按照下面的办法每天给孩子推一次,也可以找专业大夫推拿。
其实在养育孩子上,我们古人说过一句至理名言:要想婴儿安,三分饥与寒
孩子厌食 儿童推拿图解
01、运内八卦100~300次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手法:以图中黑点为起点,做顺时针作画圆,运的感觉为接触皮肤,又不产生压力,又像是悬空,想象八卦那种柔和感。
作用:形滞销食,常用于食欲不振等病症。
02、揉板门 300次
位置:板门位置在拇指下。
手法: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
作用:清胃热、止吐泻、健脾和胃、消食化滞、通调三焦之气,主治脾胃运化不足导致的积食、消化不良,帮助小儿解决胃动力不足的问题。
03、清补脾 300次
位置:脾经位于大拇指桡侧,赤白肉交际处。
手法:清补脾即来回推之。(最好将小孩拇指微微屈曲再操作)
作用:健脾胃、补血气,常用于缓解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
04、清胃经 300次
位置:胃经穴在大拇指靠近掌端的第1节,注意,可不是整个大拇指。
手法:从腕横纹向大拇指指根推就是清胃经了。
作用:清中焦之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等。
05、清大肠 100-300次
位置:位于食指桡侧面,食指间至虎口成一条直线。
手法: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桡侧缘,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从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多用于治疗便秘、食积等症。
06、推小横纹(四横纹) 1-2分钟
位置:四横纹位于四指掌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用拇指桡侧缘或食、中指螺纹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消胀(腹胀)、退热(口舌生疮、脾胃之热)、散结。
07、掐大四横纹(四缝穴) 1-2分钟
位置:四横纹位于四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用拇指逐个掐揉,掐一揉三。
作用:消食导滞、祛痰化积,对食欲不振、疳积、腹泻、腹胀、腹痛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08、摩中脘 1-2分钟
位置:中脘位于肚脐直上4寸。
手法:用一手大鱼际着力按摩该穴位。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便秘、疳积等症。
09、摩腹 1-2分钟
手法: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便秘、疳积等症。
10、足三里 2分钟
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1寸。
手法:用拇指按揉该穴(一边一分钟)。 作用:足三里为人体第一保健穴位,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对于孩子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不化有调理作用。
11、捏脊 3-5遍
位置:后背正中,整个脊柱,从大椎至长强成一条直线。
手法:由下往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处3-5遍,每捏3次向上提一次。
作用:捏脊可以促进孩子脾胃消化,避免肠胃积食。
老是消化不良什么原因?
老是消化不良的原因主要是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的消化不良、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以及胆汁反流性胃炎引起的。一些慢性疾病也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比如肺结核、糖尿病、肿瘤化疗、肝硬化等等。
吃蔬菜不消化是什么原因?
吃如果促进肠蠕动是针对健康的建议。当你的胃肠已经不健康,蔬菜又太硬,那会增加胃肠的工作量的,本人认为不能一味的模仿别人,个人的体质不同,应该量体裁衣,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饮食习惯。
宝宝腹胀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腹胀绝大多数是功能性,也有很少一部分为病理性。
宝宝腹胀常见原因1、宝宝在喂奶时在吸允奶水时候也咽入空气,比如有些家长喂奶粉时往往奶瓶处于水平位置,容易在吸奶同时咽入空气,造成人为气体咽入过多最为常见。
2、饮食结构不合理 糖类或者易产气食物,如土豆,红薯,在宝宝肠道内会产生过多。
3、便秘 宝宝以为大便干结 ,阻塞肛门,造成宝宝正常排气过程大大减少,腹腔气体增加而腹胀,但腹部是软的。
4、乳糖不耐受 表现呕吐腹泻,大便酸臭,结肠内气体大量增加,腹胀明显。
5、消化不良 宝宝饮食不当和过多,造成食物在胃肠潴留时间长,很多不消化食物容易产生过多气体,大于宝宝肠道吸收和肛门排出。
6、甲状腺功能低下 宝宝往往生长发育落后,智力低下,厌食、腹胀、便秘。
7、胃肠道炎症 肠道炎症导致肠蠕动功能异常,肠麻痹,导致胃肠道正常气体因为胃肠痉挛麻痹而排出减少导致腹胀。
8、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导致气体肠道气体液体不能直接通过,导致水气体潴留导致腹胀,腹部膨隆,腹部紧张。
如何预防1、合理喂养方式,减少人为咽入过多。吃了拍膈排气。
2、注意饮食适合宝宝胃肠功能,结构合理,不要及早添加宝宝不易消化食物。
3、注意大便,减少发生便秘发生,添加辅食要喝水,便秘问题寻找专业医生帮助。
4、腹泻宝宝主要大便是否酸臭,奶瓣,气体多,肠鸣明显。同时注意大便炎症情况。
5、甲状腺功能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低下,包括先天和后天因素。
6、腹胀明显,腹部膨隆,需要排除病理性原因,如机械性肠梗阻等先天胃肠道畸形问题。
7、可以适当使用益生菌,按摩方法。主要寻找病因才是关键。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
嗳气不消化是什么原因?
胃胀气,打嗝,嗳气不消化先考虑是慢性胃炎,胃炎分为萎缩性和非萎缩性。做电子胃镜的检查、碳十三呼气试验,看看胃里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