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姜的功效,它的市场前景怎样?
我们老家给洋姜叫鬼子姜,具体为什么叫它鬼子姜,曾经问过家里老人,他们说这种姜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在我们这边农村反正国外传进来的东西都喜欢带个洋字,比如火柴叫洋火;柴油叫洋油;自行车叫洋车……虽然是国外传进来的品种,但是对于我们这边的农村人还是都很喜欢这种植物,一个是它特别容易种植,而且基本上种植一年,以后年年都不用再种植,因为收获是遗留的小块就能成为第二年的种子;另外它不挑地,而且还是越瘠薄的土壤越长得好;第三自然是它的产量非常高,一般种上几颗就能长一大口袋,按照亩产量来说,正常情况下亩产就能达到五六千斤。
洋姜的价值不可小觑,未来前景值得期待在过去洋姜就是作为腌制咸菜的主要原料,在初冬洋姜的茎秆被霜打蔫后,趁着没有上冻,我们就会抓紧去挖洋姜,挖回来的洋姜清洗干净后就开始放在咸菜缸里腌制,一般腌制一个月就能捞出来吃了。过去我们那一带农村的日子很苦,冬季餐桌上的咸菜除了大白菜,萝卜就是洋姜。
但是洋姜的用途远远不止腌咸菜那么简单。2018年我参加了一个洋姜的研讨会,会上专家介绍洋姜其实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功能性植物。它的全身都是药材,根块具有凉血、疏肝清热、解毒消淤等功效;洋姜的花还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它的根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药材,具有通便消肿等功效。作为国家产业机构在甘肃等地已经开展大规模种植,主要从洋姜的根茎提取天然菊粉,这种菊粉非常受很多健美人士的喜爱,因为它是一种高膳食纤维食品,在瘦身塑性等方面得到了开发利用;此外它的花已经被很多企业开发成为茶饮,河北省廊坊一家农业企业就研发了一种洋姜花茶,据说市场销量还是不错。
此外,从那次会上我还品尝了不少洋姜制作的果脯类小食品,因为含糖较少,口感脆爽,尤其适用于糖尿病人食用。
洋姜的种植相对简单,规模种植需要技巧在我们这边农村,洋姜号称“万年藏”,也就是播种一次,之后年年都可收获,尤其是在田间地头种植后,隔不了三年两载,洋姜就会扩散到附近农田里,如果不加以控制,它的扩展速度绝对非常惊人。因此,洋姜的种植相对简单。
1、选择土壤。不过要说起规模种植来,那咱们就不能那么随意了,还是需要咱们掌握一定的技巧。洋姜适合生长在比较干燥的环境里,它耐旱,耐寒能力非常强,每年春天它总是在作物里第一个露头,每年冬天它都是最后一个被霜打蔫。因此,规模种植咱们需要把握的是尽可能选择疏松的土壤进行栽培,这样长出来的姜块大,而且表皮光滑,容易清洗。
2、适温播种。虽然洋姜耐寒,但是咱们还是要注意适期播种,最好在5摄氏度以后再进行田间播种。洋姜种子就是选择它的块茎,可以选择完整的小块,也可以选择切分的大块做种。在我们这边一般每年的4月初就可以进行播种。洋姜需肥不多,也不苛刻,但是为了实现较好的产量,咱们尽可能在播种前每亩施入5000斤腐熟基肥,注意一定要腐熟,否则一些病虫害在后期容易危害洋姜的块茎。我们这边规模种植都是选择沟播,也就是先用机械挑开10公分深的沟,然后按照株距20公分,行距50公分的距离进行撒放种块,然后覆土, 一般20多天洋姜苗就能出齐。
3、适当控高。洋姜生长特别快,一般情况下不是特别干旱根本不用浇水,需要咱们做的就是适当进行培土,目的是防止后期洋姜长高后出现倒伏。此外,在洋姜长到1.5米高的时候要注意进行打顶控高,防止过多的营养浪费,以此促进地下茎块的迅速膨大。
4、适当晚收。洋姜抗冻,在我们这边农村过去如果家里冬天的蔬菜够吃,人们往往选择第二年早春再采收洋姜,经历一个冬季虽然茎秆停止了生长,但是地下块茎却没有停止。当然如果您那里冬季特别寒冷,就一定要提早收获。对于规模种植,咱们一定要等初冬季节,茎叶干枯后再进行采挖,这样有利于提高洋姜的产量,也利于收获的洋姜更耐储存。
结束语。其实最近几年来我多次关注参加那次研讨会的企业,和那些种植户都有联系,目前洋姜的种植前景还是比较乐观,一般种植户都是选择相对贫瘠的土地进行栽培,而且通过与相关的科研部门和加工企业合作,很多洋姜都被订单收购,效益还是不错的。如果您也想发展洋姜种植,建议您可以与相关的企业进行提前联系,最好提前签订回收意向,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生产,才能丰产有丰收。
我是燕赵农业,专门讲农业技术和致富经验的创作者,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菊粉就是洋姜粉吗?
菊粉不是洋姜粉。
菊粉是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的一种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与植物中作为能量储备和冷冻保护剂,菊粉是用热水从菊苣根中提取制成,称为天然菊苣菊粉,是链状果聚糖,用酶做部分水解后可产生低聚果糖,属于膳食纤维的成分。
菊粉作为膳食纤维的一种成分,对于人体的机能有着很好的调节作用,经常食用对身体有着非常多的好处。
洋姜凉拌用焯水吗?
可以焯水。
洋姜凉拌是不用焯水的,但进行焯水。由于焯水之后不仅可以将洋姜中的细菌以及杂质清除,从而延长其保存时间,并且还可以使得洋姜的口感更加清脆。
同时,凉拌洋姜的口感是很清爽的,可起到很好的滋补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量食用,以免身体不适。
洋姜的好处?
吃洋姜的好处有很多,冬季会用洋姜红糖熬水喝。具有温暖肠胃御寒暖身的作用,喝一碗姜汤水,浑身热乎乎的很开胃。但洋姜不易多食,吃多了容易上火。
洋姜怎么种植高产?
洋姜高产栽培技巧:
一、特征特性:洋姜茎直立,株高2~3米,有很多分枝,茎上有刚毛,叶卵形互生,叶基部对生,茎上部互生,长卵圆形,先端尖,叶面粗糙,叶背有柔毛,边缘具锯齿,绿色,叶柄发达。叶柄上有狭翅。花为头状花序,发生于各分枝先端,花盘直径有3厘米左右,花序外围的舌状花序为黄色,中间为筒状花序,能育性低,不能结实,管状花黄色。瘦果楔形,有毛,上端有2~4个具毛的扁芒。栽培上多用块茎繁殖。根系发达,深入土中,根茎处长出许多匍匐茎,其先端肥大成块茎,块茎扁圆形,呈犁状或不规则瘤状,有不规则突起,地下块茎是不规则的多球形、纺锤形,皮红、黄或白色。块茎一般重50~70克牞大的100克以上,每株有块茎15~30个,多达50~60个,一般亩产块茎1500公斤,高产的可达4000千克。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洋姜喜稍清凉而干燥的气候,耐寒、耐旱,块茎在0~6℃时萌动,8~ l 0℃就可出苗,由于洋姜的地下块茎能在寒冷的北方土壤下越冬,翌年萌发新株,故常被误认为多年生作物。其幼苗能耐1~2℃的低温。在18~22℃,日照12小时的条件下,有利于块茎的形成。块茎能在25~30℃的冻土层内安全越冬。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栽培能取得很高的产量。
三、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以块茎繁殖,秋冬收获块茎后,选择20~25公斤大的块茎播种,或砂藏备种。也可于春季土壤解冻后挖取大小适当的块茎播种。
2.播种:洋姜是高产的饲料作物,播前须深耕土壤和施足基肥。每亩施厩肥10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于4月上、中旬土壤解冻后播种。定植田深耕25厘米左右,使根系容易入土,块茎生长良好,植株不易倒状。做畦大小因地势和灌溉条件而定,多雨地区做高畦,以利排水,避免块茎在土中腐烂。栽种密度行距30~50厘米,株距20厘米,过密过稀都影响产量。播种时将块根细芽朝上,盖土4厘米,粘土宜浅,砂质土宜深,每亩播种量30~40公斤,播时应选用30~40克的健康块茎,覆土5~10厘米即可。
3.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苗期锄草2~3次,有利于保墒壮苗。茎叶高30~50厘米,覆盖大部分地面时,已能自控杂草生长,不需再锄草,少数高株大草可拔除。②打顶除蕾,如生长过旺,在植株60厘米高时摘心打顶,以防徒长。秋季随时摘除花蕾,以利块茎膨大和充实。③浇水,如遇长期干旱,叶片发黄发蔫时,可浇一次水。④培土,如雨中遇大风,洋姜歪倒时,要及时扶正培土,并挖沟排水,以防止土壤湿渍发病。⑤追肥,除施基肥外,生长期需追肥2次,第一次于4月下旬进行,亩施尿素7.5~10公斤,促进幼苗生长,多发新枝叶。第二次在7月上旬,即在现蕾期施硫酸钾肥7.5~10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抗倒伏、抗旱、抗寒能力,对块茎生长和膨大有较大的作用。
4.病虫害防治洋姜在田间一般无明显病害。地下害虫,可用毒饵诱杀。若有菌核病,灰腐病可用多菌灵防治。
四、收获贮藏:洋姜的收获期依栽培目的而定,以收青饲料为主者在重霜前收获,此时茎叶产量高、品质好亩可收青饲料2500公斤,但块茎产量只有750公斤。以收获块茎为目的者在霜后收获,块茎产量可达1500公斤,茎叶产量2000公斤/亩,不割青饲料者可在茎叶完全枯死挖起块茎,块茎产量可达2000公斤/亩,高产的可达4000千克/亩。挖掘时会有块茎遗留土中,第二年又萌发成株,不必再行栽种,如有缺株,可间苗补缺或育苗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