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叶的功效与作用,感冒能用紫苏给宝宝洗澡吗?
如果是风寒感冒,可以用紫苏水给宝宝洗澡的,有祛风散寒的作用,可以治疗风寒感冒,但是要注意保暖,不要受风寒,洗澡的环境要暖和,这样就比较安全了。紫苏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故对风寒表症而兼见胸闷呕吐症状的。
苏子叶有毒吗?
苏子叶,全草入药。主要有解表散寒、抑菌解毒、镇咳化痰、理气安胎之功效。
是药三分毒,不能用过量,还要对症,要有效区分医用和食用的要求。科学饮食、健康心理、合理运动,是最好预防疾病的方法。
坚持用紫苏泡水喝?
紫苏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常见配料,也是中药房里普通的一员。能把食物和药物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的,只有中国人。
紫苏当菜吃,可以刺激食欲,给食物增添更丰富的滋味;紫苏当药用,可以解决一些跟血、寒气、脾胃等相关的问题。
用紫苏泡水喝,对身体有什么作用?能不能长期坚持喝呢?
紫苏名字的由来紫苏的名字由来,有一个典故。
有一天,华佗上山采药,在一条河边休息时,看见一只水獭,正在河里欢快地抓鱼吃。估计是鱼的味道太鲜美了,这只小水獭吃得不亦乐乎,胀得肚子圆鼓鼓的。
可没过多久,水獭却倒在草丛里,不停地打滚。这时,一只老水獭钻了出来,看了看小水獭,然后转身跑了。不一会儿,老水獭叼着一束紫色的野草,回到小水獭身边,把野草喂给小水獭吃。小水獭吃完野草,很快就恢复如初,蹦蹦跳跳地回到河里,游走了。
华佗把整个过程都看在眼里,并记住了这种紫色的野草。
又有一天,华佗在一家客栈休息,遇到一群青年人正在比赛吃螃蟹。华佗上前劝告了几句:“螃蟹性寒,吃太多会伤脾胃,闹肚子。”可这些年轻人哪里听得进去,继续享受美味。
果不其然,一个年轻人突然肚子剧痛,倒地打滚。华佗想到老水獭给小水獭喂食紫色野草的事,立即上山找这种野草。野草采回来后,煮水给这几个年轻人喝。那个疼得满地打滚的年轻人,很快就觉得肚子舒服了。
大家都称赞华佗医术高明,忙问,这种神奇的野草叫什么名字。华佗想,吃了这种紫色的草,肚子就舒服了,那就叫“紫舒”吧。“舒”与“苏”字音相近,慢慢地就变成了“紫苏”。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苏,舒畅也。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
紫苏的作用1、鱼蟹的好伴侣紫苏名字的由来可能只是个传说,但这个传说,很好地体现了紫苏的作用。
李时珍说,它能“解鱼蟹毒”。并非鱼蟹有毒素,而是大部分鱼蟹性质寒凉,吃多了容易伤脾胃阳气,腹痛腹泻。
而紫苏味辛性温,可以温中散寒,正好解了鱼蟹的寒性。
用紫苏作为鱼蟹的最佳伴侣,在很多地区的饮食中,都有所体现。
我的一个山东顾客说,每到螃蟹上市的季节,家里人隔三差五就要买几只螃蟹回来,享受螃蟹的美味。而且,还要顺便买些紫苏,吃完螃蟹,再喝一碗紫苏煮的水。以前只当这是一种饮食习惯或风俗,直到听了我讲的课,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样的饮食风俗,竟藏着日用而不知的中医知识。
广西的螺蛳粉终于出圈了,而煮螺蛳必不可少的一味调料就是紫苏。螺蛳的性质和螃蟹一样寒凉,需要紫苏来中和。
中医的思想对日本的影响非常大,除了中医医术的传承,就连饮食文化中也蕴含了很多中医道理。
日本人喜欢吃鱼生,和鱼生搭配的,是泡姜、芥末,还有紫苏。日本料理传入中国,有人认为摆上几片紫苏叶,只是为了点缀,为了节约成本,有些日料店,竟然用假花代替,这就失去了日本料理的精髓。
2、散风寒紫苏是中药房中的常见药材,有疏风散寒的作用,常用于风寒感冒,或因寒湿导致的腹痛腹泻。
比如,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这类针对风寒感冒的药里,都含有紫苏。
一到夏天,有些人就用来当“饮料”喝防中暑的藿香正气液,里面用的是紫苏油。在此顺便提醒一下,藿香正气液不是保健品,不能当日常饮料喝,也不能在毫无症状时,胡乱用来预防中暑。
夏天经常待在空调房里,温度太低,容易感冒,可以用紫苏叶煮水来泡脚,安全又舒服。
3、化白痰紫苏还可以开胃下食、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尤其因饮食积滞产生的痰更管用,“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有些痰,不是肺的问题,根源在脾。
最有名的要数三子养亲汤,“三子”即三种植物的种子: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也叫苏子,即紫苏的种子;白芥子即白芥的种子;莱菔子即白萝卜的种子。
这三种“子”的味道都非常辛辣,善于化解寒湿之气,适合于因寒湿凝聚成的痰,一般多为白痰。
韩国人也很喜欢吃紫苏,吃烤肉时,一般会配有一盘紫苏叶,还将紫苏腌成咸菜,吃冷面时当小菜吃。
吃冷面配紫苏和吃鱼生配紫苏是一样的道理,都是利用紫苏的性质,散掉冷面和生鱼片中的寒气。
烤肉性质不凉,反而燥热,但肉生痰湿,用紫苏叶包着烤肉吃,既能开胃,又能消食,减小脾胃的负担。
北宋的药物学家苏颂说,紫苏“煮饮尤胜,与橘皮相宜”。平时肉吃得比较多,或逢年过节饮食太丰盛时,就可以仿照古人,用紫苏加陈皮煮些水,当茶喝。
紫苏能不能长期泡水喝?从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中,便将紫苏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紫苏并非多多益善,也并非人人适合。
紫苏辛温能散,初感风寒或寒湿时,紫苏是有利的。但长期吃,则会令人泄气,越散气越虚,适得其反。
紫苏虽可化痰,但主要化的是寒湿之痰,如果是热痰、黄痰,是不适合的。不能一见痰就吃紫苏。
所以,不管用紫苏当菜吃,还是用紫苏泡水当茶喝,都应先考虑个人体质,并适可而止,不应长期不间断地食用。
结语紫苏在中日韩的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运用,是食物和药物的巧妙结合。
中国人吃的不仅是美味,更是健康。这些优秀的文化,不应被遗弃。
夏天炎热,但脾胃最寒,为了解暑,又爱吃生冷食物,夏天是最适合吃紫苏的季节,就如夏天吃姜的道理一样。
秋天,螃蟹鲜美上市,享受美味要适可而止,同时,也别忘了配上一杯紫苏茶。
全紫苏与双色紫苏的区别?
全紫苏和双色紫苏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它们在外观、颜色和用途上有所不同。
外观:全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 crispa)是一种紫苏科植物,具有大而蓬松的叶子,叶片呈现出深绿色。叶子的形状有点像蝴蝶,边缘呈波浪状。双色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 crispa f. purpurea)也是紫苏科植物,但其叶子呈现出紫红色和绿色相间的双色。双色紫苏的叶子形状和全紫苏相似。
颜色:全紫苏的叶子呈现出深绿色,没有其他颜色的变化。而双色紫苏的叶子则呈现出紫红色和绿色相间的双色,给人一种更加鲜艳和吸引人的视觉效果。
用途:全紫苏和双色紫苏在烹饪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全紫苏的叶子具有浓郁的香味,常用于日本料理中的寿司、刺身和炖菜等。双色紫苏的叶子除了具有紫苏的香味外,还有一种微甜的味道,常用于装饰和调味。双色紫苏的紫红色叶子在菜肴中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
总的来说,全紫苏和双色紫苏在外观和颜色上有所不同。全紫苏的叶子呈深绿色,而双色紫苏的叶子呈紫红色和绿色相间。它们在烹饪中的用途也有所不同,但都是受欢迎的调味品和装饰品。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苏叶又称紫苏叶,具有发散风寒、行气宽中、止呕、安胎、解鱼蟹毒的功效。用于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胸脘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阻,以及食鱼蟹引起的中毒。
苏叶是唇形科植物紫苏干燥的叶或嫩枝叶,其主要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是紫苏醛、苏烯酮、紫苏酮等成分。有研究显示,本品中的紫苏醛、拧檬醛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病毒作用,苏叶煎剂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苏叶可调节血脂,进而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除此之外,本品还具有抗氧化、保护肝脏、解热、抗炎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本品超量使用可致汗出过多,引起乏力;有升高血糖副作用的报道。风热感冒,或因温毒湿热所致的高热性疾病,或胃热火升所致的呕吐、呃逆者不宜用。气弱表虚者不宜用。糖尿病患者慎用。本品除用于解鱼蟹中毒时可用至30g外,用于其他病证时一般均不宜超量使用。
本内容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欧阳荣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