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痔疮什么症状,痔疮的食疗方法都有哪些?
痔疮与我们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要想预防、缓解痔疮,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要从饮食上下手。今天,“问上医”为大家总结了缓解痔疮、预防痔疮复发的饮食3原则及宜多吃的3道菜。
对抗痔疮的饮食3原则(1)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缓解便秘
便秘后腹压增高,静脉回流障碍,长期淤血导致痔疮。因此,保持大便通畅,是预防痔疮复发的关键。
要想防治便秘,就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芹菜、菠菜、白菜、玉米、粳米等。膳食纤维是粪便的“骨架”,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一方面能保证粪便的松软,另一方面也能增加粪便的体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
(2)多吃低胆固醇、高卵磷脂以及丰富的维生素E的食物抗静脉曲张
多吃些低胆固醇、高卵磷脂和丰富的维生素E的食物,可以增加血管弹性以及血管的抗压能力,预防静脉曲张。
该类食物主要有大豆、玉米、芦笋、紫菜、坚果以及新鲜水果等等。
(3)多吃能补铁的食物,预防贫血
很多痔疮患者都有便血的症状,要知道,反复便血是很容易引起贫血的。这种贫血属于缺铁性贫血,日常饮食中需要补充铁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像牛肉、海带、芝麻、猪血、黑米、蛋黄、胡萝卜、鲫鱼等。
综合上述原则,“问上医”给大家推荐下面3道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家常菜。当然,大家也可以自行根据上述原则,自行搭配。
第一道菜:黑木耳炒黄花菜配料:黑木耳、黄花菜、食用油、高汤、酱油、盐、蒜瓣、小葱
做法步骤:将黑木耳清水泡发,去杂洗净,手撕成片备用;黄花菜置于清水盆中,冷水泡发,掏洗干净后挤水备用;将挤过水的黄花菜、木耳抖散,入锅煸炒;沿锅边淋入一圈高汤稍焖,下鲜酱油、盐调味快速翻炒均匀,撒葱末起锅。第二道菜:芝麻菠菜配料:白芝麻、菠菜、酱油、香油、盐、鸡精
做法步骤:
菠菜去根,去黄叶,洗净过滚水焯熟;待刚刚发绿,盛出过冷水,沥干水分;平底锅小火,将白芝麻倒入,炒至刚刚上色;菠菜内依次倒入酱油、香油、盐、鸡精和炒好的白芝麻,搅拌均匀即可。第三道菜:芦笋木耳炒肉片配料:芦笋、猪肉、木耳、生姜、蒜、料酒、盐、糖、生抽、鸡精、淀粉
做法步骤:
猪肉切片,加少许盐、料酒、生抽,抓匀腌制15分钟;芦笋洗净,切去稍老的根部,斜切成段;木耳提前泡发,撕成小块;蒜切片、姜切片;锅中放水,加一小勺盐,少许色拉油,水沸关火,倒入芦笋焯烫一下立刻捞出沥干水分;稍稍加些油,烫好的芦笋颜色碧绿油亮;起锅倒油,放姜片、蒜片爆香,倒入肉片快速翻炒至变色,后放入芦笋木耳;加盐、糖、鸡精,翻炒几下,挂汁儿即可出锅。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痔疮知识,欢迎关注我们,点击查看《从饮食到手术:清除痔疮防止复发》专栏!
直肠癌有什么症状?
直肠癌是指发生在齿状线以上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部位的癌肿,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直肠癌是大肠癌的最好发部位,占大肠癌的60%~75%。在发病部位方面,我国的直肠癌以中下段为多,据报道直肠中下段癌占全部直肠癌的87.3%。虽然近年来我国青年直肠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国外。
由于直肠癌早期缺乏症状,发展溃破后又易与痔出血、痢疾等疾病混淆,因此,直肠癌的误诊率一直较高,有报道误诊率竟达88.57%,误诊时间平均8个月左右,其发病率在我国上升较快,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二)病因
直肠癌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与其发生有关的因素很多。现在一般认为直肠癌的发生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
1.饮食因素
高脂肪饮食:Armstrong等于1975年首先描述结直肠癌发生率和病死率与高脂肪、肉类和动物蛋白有密切正相关。随后许多资料表明高脂防饮食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Byers等统计发现高脂肪饮食者大肠癌发生率比低脂肪饮食者高2倍。移居美国夏威夷的日本人,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日本国内高2.5倍;移居美国的中国人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也随高脂肪饮食而增加。类似这样的移民研究很多,提示饮食改变是结直肠癌危险增加的重要因素。Hurstin指出大肠癌的发生与富含饱和脂肪酸有密切关系。至于高脂防饮食导致大肠癌的机制尚未明了,可能是脂防通过生成氧化物和脂肪酸而产生致癌作用。
2、大肠癌遗传因素 家族史是大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近亲中有1人患大肠癌者,其本身患此癌的危险度约为2倍,更多亲属有此癌则危险度更大。根据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大肠癌确实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3.生活方式及其他
(1)吸烟:吸烟作为大肠癌发病危险的因素尚无一致的认识,在保健工作者中的前瞻性研究表明,长期吸烟者大肠癌危险性提高,同时,吸烟也是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2)饮酒:至今未有证据证明饮酒与结肠癌发生相关,但是有研究表明可能与直肠癌有关。
(3)运动:缺乏体力活动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的保护作用见于腺瘤和癌,可能体力活动刺激结肠蠕动减少杂乱的非推进性节段活动。
(4)肥胖:肥胖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动物试验表明限制热量可减少大鼠和小鼠肿瘤的发生。有1项研究提示高体重指数是独立的结肠癌危险因素,特别是腹型肥胖。身高也与结肠癌危险度相关。
(5)生殖因素:激素或生殖因素可能影响大场癌的危险性,雌激素降低血浆胆固醇、增加胆汁酸产生,而孕激素、妊娠及口服大剂量避孕药可降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减少胆固醇产生。
(6)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此两种病都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危险,特别是诊断时年轻和病变范围大者。
(7)放射性国素:因宫颈癌做放射治疗可使患直肠癌危险性提高,放射后15年危险性开始上升。
(8)阿司匹林:较长时间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不仅使心血管疾病减少,而且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
总之,影响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强度有所不同。有些因素如遗传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处于此高危险因素的人群只能从严密监测中得到好处。从预防角度考虑,比较实在的是减少摄入红色肉及脂防、饮食中增加蔬菜、水果、谷物、避免肥胖、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及早消除癌前疾患(如溃疡性结肠炎、腺瘤等)、适量服用维生素C和阿司匹林等,有可能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性。
(五)临床表现
直肠癌早期病变仅限于粘膜,有的无症状或仅有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是常见症状,血量多少不等,但大出血少见。癌肿发展后,中间部分溃破,继发感染,症状开始明显。主要有三类症状:①直肠刺激症状,如便意频繁及排便不尽感。②病变溃破感染症状,如大便带有粘液和脓血。③肠壁狭窄梗阻症状,如便前腹痛,排便次数增多,而每次排便量不多,排便困难,粪便变细等。
直肠癌一般无疼痛,但如肿瘤浸润及肛管和括约肌,则疼痛明显。由于括约肌功能丧失,脓血便经常从肛门流出。男性直肠癌可侵犯后尿道、前列腺或膀胱后壁,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女性可侵犯阴道后壁。
直肠癌疾病,经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的肛门直肠指诊,内镜检查及病理组织检查,直肠癌不难发现。
(七)治疗
直肠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治疗为主,配合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
直肠癌的手术治疗原则:要提高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
痔疮会引起哪些症状?
通常痔疮会引起大便痛,大便出血、直肠坠痛、肿物脱出的等症状。如果大便时出血肛周疼痛现象。一般由于肛周的神经系统比较发达和敏锐,受到刺激后很容易发生疼痛。出血一般会发生在大便前或者大便后,有单纯的便血,也会与大便混合而下。
内痔疮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内痔是肛门里面有痔疮,在排大便用力的时候就会拖出来,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如果症状特别严重而且疼痛比较严重,是需要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的,这段时间需要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避免大便干燥,避免便秘,否则会使痔疮加重。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痔疮?
从我多年肛肠疾病的诊治经验,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痔疮还是有办法的。下面我就给网友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要知道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痔疮,大家先要知道什么是痔疮与痔疮是如何形成的。
痔疮从组织解剖上来说,我把它定义为是直肠肛管移行区的粘膜/上皮组织向肛门脱垂部分+病理曲张的静脉。
痔疮是如何形成的?
痔疮就是直肠肛管移行区肌层上面的粘膜或上皮组织及它们下面的静脉等组织,因长期反复的直肠肛管向下排便的直肠肛管高压作用,导致粘膜或上皮向肛门外松弛脱出及静脉病理性曲张、破裂出血等表现的疾病过程。
由上可知,痔疮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判断自己是否得痔疮第一步,是否有致病因素。目前痔疮的发病因素有以下方面:
久坐、久站、久蹲与举重。由于上述行为让大量血液由直肠上动脉、髂内动脉、肛管动脉进入了骨盆区域,与此同时直肠肛管肌肉的收缩,加大了痔病部位静脉回流阻力,从而促使痔病区静脉病理性曲张发生。长期反复便秘。长期排便困难,加大了直肠肛管压力与排便向下推拉牵扯作用,促使粘膜/上皮组织向肛外脱垂与痔病区静脉病理性曲张。反复腹泻的人、长期饮酒的人、食用刺激性食物的人。这些人群是因为过于频繁的排便作用,增加了粘膜/上皮组织脱垂,加上肠道炎症会让痔病区静脉失去粘膜保护作用。妊娠期妇女与盆腔肿瘤的患者。都是因为盆底静脉受压,导致痔病区静脉回流障碍而加重痔静脉病理性曲张。长时间蹲厕所看书、玩手机。均会加大直肠肛管压力与排便向下推拉牵扯作用,进一步促使粘膜或上皮组织脱垂及痔静脉病理性曲张发生。有痔疮家族史的人。由于遗传因素,导致这种人直肠肛管解剖与生理特点上更加容易得病,加上家族习惯的养成也有关系。有上述痔疮风险因素的人,基本上是会得痔疮,只是时间早晚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十人九痔”的原因。
判断自己是否得痔疮第二步,看临床表现。判断自己是否得痔疮,由痔疮临床表现就基本可以明确了,由于痔疮的发病部位有所不同,其表现又有所不同。
1、内痔指位于齿状线以上的痔病,主要表现是间歇性便后出血与排便时肿物(痔)脱出。这里再详细给网友介绍下内痔的分度:
Ⅰ度:便时带血、滴血或手纸带血,便后出血可停止,无痔脱出;Ⅱ度:排便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可伴有出血;Ⅲ度: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脱出肛门外,需用手辅助还纳,可伴有出血;Ⅳ度:痔脱出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脱出,可伴有出血。内痔严重时,可表现为喷射状出血。
2、外痔指的是位于齿状线以下的痔病,主要表现是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有搔痒。如痔血栓形成,则伴有肛门剧痛。
3、混合痔则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可同时存在。一般来说内痔进展到Ⅲ度以上多形成混合痔。
如果有上述症状时,告诉网友们,你得痔疮了!如果你想自己看得清楚,这里网友们一个窍门:采用蹲位做用力排便动作,在保证肛门处光线的情况下,用手机对准备肛门用自拍模式或录像模式,可见清晰见到痔块大小、数目、部位及痔核糜烂情况。如果这个方法还看得不是很清楚,则可采用蹲位排便后,用热水器喷头冲洗干净肛门,再用上述方法观察,可观察得更加清晰。
判断自己是否得痔疮第三步,就是看医生确诊!如果能够按我刚才介绍的方法做,基本上自已可以确诊痔疮了。如果对自己的判断缺少信心,或者要治疗痔病。则就到了判断自己是否得痔疮第三步,就是看专科医生了。专科医生通过肛门直肠检查可确诊。检查主要包括三项内容:肛门视诊、直肠指检、肛门镜检查。
由上可知,判断自己是否得痔疮,有三步曲:一是看是否有痔疮致病风险因素。二是看是否有痔疮临床表现。三是看医生确诊。按我上面介绍内容,前二项患者自己已经基本能确诊痔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