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的症状,心脾两虚是什么症状?
心脾两虚是指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共存的证候,它以惊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腹胀、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或有崩漏便血,皮下出血等症状为主要特征。往往是由于过度疲劳、熬夜、不良的情绪影响、饮食营养供应不足、过度疲劳,过度熬夜等因素有关导致。
心脾两虚治疗
1、如果病情比较轻微,可以选择归脾丸调理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应用中药归脾汤加减调理治疗。
2、取穴心俞、脾俞、神门、三阴交上艾灸,每穴灸3~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3、参苓粥:取人参3~5克(或党参15~20克)、茯苓15~20克、粳米100克、生姜3~5克:先将人参(或党参)节成薄片,把茯苓捣碎,浸泡半小时,共煎取药汁,再将粳米、生姜加适量水共入砂锅内煮熟,分早晚两次服食;有益气补虚,健脾养胃作用。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气血不足身体会有哪些信号?
由于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处在不能按时吃饭,经常熬夜应酬的状态,很多人都觉得浑身乏力。实际上,这是一种典型的“亚健康”状态。从医学角度来说,很多人都怀疑自己是阴虚肾虚导致,但从中医来说,这就是典型的气血不足。
何谓“气与血”1、气
气是在中医上被人们认为是维持人类基本生活的物种之一。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的作用,其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之分,属阳。
2、血
是人体组成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是人体新陈代谢循环的载体。一个人如果缺血,那么他的皮肤就会干枯无色,毛发杂乱,肌肤干燥;如果气血饱满,那么这个人的皮肤就会红润光滑,毛发柔顺。
中医认为,衡量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人体的脏器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样,需要足够的气血才能发动起来,进行人体的内循环。
气血身体会有哪些信号我们的身体非常智能,如果内部出现一些问题,肯定会通过其他地方表现出来。那么气血不足都有哪些表现呢?
1、健忘心悸
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力越来越差,经常健忘且心慌气短,这就是典型的气血不足。大脑的正常运转依赖气血的供应,缺少气血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2、视线模糊,视物昏花
有句成语叫“人老珠黄”很多人都用其形容人老了失去了原有的靓丽外表。其实这个成语的本意是: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干涩,黑眼圈重,都代表你的气血不足。
3、手脚麻木
肝藏血,可以滋养人体的筋膜,使之活动自如。如果肝的气血不足,则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甚至痉挛。而且如果手脚的温度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健康程度。如果人手脚温度正常,气血充足。相反,如果手脚常年冰凉,那么就代表人气血不足。
4、睡眠质量
普通人在睡觉的时候是很平稳的,基本上眼睛一闭一睁就休息完了。但是,如果您经常起夜,做噩梦,难以入睡容易惊醒,这就代表气血不足所导致的心肝气血不足,则心不能藏神、肝不能藏魂。
气血乃人生存之本,如果您出现以上状况那么就说明您的气血不足。通过一些食物进行食疗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艾灸、运动来补气血。如果发现气血不足的征兆,赶紧补血益气吧!
什么叫心血虚?
血虚是怎么回事?
血虚,就是血液亏虚,脏腑及各经脉失养,表现为全身虚弱。
1、血虚的原因
常因失血过多(各种出血如便血、尿血、月经量过多等);思虑过度、劳累过度,阴血过度耗伤;脏腑虚损(脾胃功能受损),不能化生精微所致。
总的来说,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生成不足和流失的过多,就出现血虚!
2、血虚的表现
一般的血虚表现为头晕眼花、面白无华、唇色淡白、心悸失眠、毛发干枯、肌肤干燥、手足发麻、妇女经血量少色淡、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症。
3、血液的基础常识
血,即血液,由饮食精微所化生的,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体。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内经》:“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謂血。”《难经》:“血主濡之。”血液生成与运行与心、肝、脾关系密切。
心血虚1、心血虚
是由心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脏表现的一系列证候。
2、心血虚的原因
脾虚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失养,或思虑过度劳心耗血。
3、心血虚的表现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面色萎黄或淡白,唇、甲淡白,舌淡白,脉细弱。
4、心主血脉的功能
心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全身的血液,都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输送到全身各处,发挥血液对身体、组织、器官的濡养作用。
《内经》:“心主身之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医学入门》:“人心动,则血行诸经。”5、心血虚常见病证
心悸,郁证,眩晕,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妊娠腹痛,胎动不安、小产、产后腹痛、缺乳等。
6、心血虚常见人群
用脑过度的白领;冠心病;妇女;营养不良的人;各种慢性失血性疾病的人。
7、心血虚调理
心悸,失眠,郁证,眩晕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用归脾汤加减。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助气血生化之源;酸枣仁、茯神、远志安神定志;木香行气,使整个方剂配伍补而不滞。
虚劳
养血安神。养心汤加减。人参、黄芪、茯苓、甘草益气生血;当归、川芎、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肉桂、半夏温中健脾,助气血生化之源。
妇女血虚各证
四物汤、八珍汤、人参养营汤(当归、白芍、熟地养血补血;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大枣补中益气,资生化之源;陈皮、生姜、和胃理气;远志、五味子宁心安神;肉桂温中助阳)。
肝血虚1、肝血虚
是肝脏血液亏虚所变现的证候。
2、肝血虚的原因
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导致。
3、肝血虚的表现
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多梦,视力减退或雀盲,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弦。
4、肝主藏血的功能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肝可以随着机体活动量的增减、情绪的变化,以及外界气候的变化等因素,主动的调节血液量的供给。
《内经》;“人卧血归于肝”。5、肝血虚常见病证及人群
妇女月经量多;失血过多之人;经常熬夜,肝经得不到及时休养的人;电脑、手机使用过度的人。
6、肝血虚的调理
妇女月经不调(月经过少、经闭等)
补血和血,方用四物汤。熟地,大补肝肾、滋阴养血;当归、白芍补血养血敛阴;川芎活血行滞。人参养营汤等治疗。
妇女痛经
益气养血,方选圣愈汤加香附、甘草。党参、黄芪补益中气;当归、川芎活血调经;熟地养血;香附理气;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劳倦内伤
补血生血,方用当归补血汤。黄芪大补脾肺之气,助气血生化之源;当归养血和营。
心血虚、肝血虚的不同心血虚、肝血虚,都有面、唇、甲、舌淡白、脉细等血虚失于濡养等表现。
不同的是
心血虚以神失所养的心悸失眠为主;
肝血虚以筋、目失养及血海空虚的肢麻震颤、视物不清、经少、经闭为主。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一起来讨论哦!心血不足有哪些症状?
心血不足也叫心血虚,是指心血亏虚,不能养心的证候。该证主要是由于脾虚生化不足,失血,久病或劳累过度等原因造成的,以心神不安和头面部不荣为其主要表现。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主藏神,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则会出现心悸;血虚心神不宁,则会出现健忘、怔忡、失眠多梦等;血虚不荣,则脸色苍白无华,唇舌色淡;血虚则气少,气来不匀,则脉细或结代;若心阴不足,心火亢盛,还可见烦躁、口舌生疮、口咽干燥;汗为心液,阴虚火动,逼液外泄,可见低热盗汗,五心烦热。
调理心血虚常用的方法是补血法,基础方是四物汤,兼见气虚者,加人参、黄芪;兼见阴虚者加麦冬,阿胶;失眠重者加首乌藤、酸枣仁;血虚有热加黄芩、黄连;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气血两虚可以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气虚血少,脉结代、心悸动者可以用炙甘草汤益气养血,通阳复脉;心脾两虚、心悸失眠可以用归脾汤养心健脾。
气血不足有什么表现?
在西医里没有气血不足的概念,一般认为是贫血的症状。生活中你会发现女性比男性讨论补血的东西要多,主要是贫血多发生于女性。原因很简单,大家都一样的血量,有丢失才有不足嘛!所以除非有其他失血性疾病或造血功能障碍疾病,一般男性很少发生贫血现象。贫血有什么信号,什么食物补血?
贫血有什么信号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原理基本一样,血液不足,首先反应出来的是灌注问题。
一、人体的血量就是大河,小河就是我们的血管分支、以至毛细血管
当血量不足时,最容易出现干枯的地方就是小分支,即毛细血管。有血液充盈的毛细血管呈红色,没有血液充盈的毛细血管呈白色。
身体外表毛细血管相对较丰富的地方就是眼睑结膜、嘴唇、手和脚的甲床,当血量不足,这些地方就会变为白色,是贫血的明显信号。
二、哪些脏器在贫血时最灵敏,有哪些表现
大脑在缺血、缺氧方面较为敏感,其中小脑蒲肯野细胞为最敏感之一,在缺血(氧)时首先受累。
贫血的人大部分都会头晕,这是脑缺血(氧)的表现,对此较为敏感的小脑,有其特点:
眩晕,人感觉天旋地转、周围物体在动摇,站立不稳且失去平衡,非常容易摔倒,并可伴有头痛及后枕痛、恶心、呕吐。
三、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虽然不贫血,但也会造成供血不足
只要是心脏射出血液减少,造成血液灌注血管的量不足,后果不止是造成供血不足,还容易引起血液在胃肠道淤积,引起腹胀、食欲减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相比吃什么补血,查明贫血的原因更重要水缸破了一洞漏水,是继续往水缸里添水,还是把洞补上呢,这选择很明确了。
造成贫血的三大原因:
一、失血后贫血
由于外出血或内出血所致的血液丧失。
急性失血后贫血常见于女性月经期失血、消化道疾病的消化道出血;隐匿性失血有钩虫病、溃疡病、胃肠道肿瘤、痔疮等。对于消化道的急性或慢性出血,粪便都有异常表现,如黑便、柏油便,隐性及少量的出血化验室做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也可会发现异常。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即溶血
由于先天性遗传性因素或后天获得性因素所致。
先天性的如蚕豆病,常因食用蚕豆、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后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
后天性的如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如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平、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旋多巴等等。
三、红细胞生成减少
由于造血的营养物质缺乏、或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生成障碍所致。
如女性的月经,妇女一次月经平均失血量40-60ml,相当于20-30mg铁,因此需铁量比男性多,为2mg/天。当月经量过多,身体造血速度加快时,需要的铁量跟不上,则发生缺铁性贫血。
如肾病,当肾组织被破坏,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时,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
食物补血补的是什么,哪些食物最补血通过食物来补血,主要是补充造血所需要的原料,最主要的是铁,其次是维生素B12。
原料的缺乏,多数原因是造血功能在加快时,而造血原料跟不上,最后导致贫血。例如:6个月-2岁的婴幼儿、育龄妇女、妊娠3个月以上妇女、10-17岁青少年、月经过多的妇女、失血疾病恢复期等。
这种因缺乏铁而造成的贫血,往往存在缺铁的表现:
①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
②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③口腔炎、舌炎、口角皲裂、吞咽困难、舌乳头萎缩;
④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匙状甲)。
有人说“黑色的食物都补血”,不一定全正确,估计这样说的依据是因为铁是黑色的。常见食物中铁的含量如下:
作为营养保健,在适当时期多进食富含铁的食品,有预防贫血的作用。但需警惕,贫血仅是一种临床表现,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其他疾病,明确病因比贫血本身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