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是什么原因引起,人体缺少什么会造成尿酸高?
人体缺少什么会造成尿酸升高呢?有的人说,是缺少水;有的人说,是缺少药。都有些开玩笑呢?今天刘医生来告诉大家,人体缺少什么会让尿酸升高?以及如何补全这缺失的部分。
相比其他哺乳动物而言,包括猩猩、长臂猿以及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抵御寒冷和饥饿,丢掉了一种名叫尿酸氧化酶的物质。
尿酸氧化酶有什么作用呢?尿酸氧化酶可以把尿酸继续氧化成高度水溶的尿囊素,从而让尿囊素更容易排出体外。但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了维持血压、保持在低钠饮食状态下的存活,需要用体内一定的尿酸水平来维持血压;所以人类就丢掉了表达尿酸酶的基因。
因为缺乏尿酸氧化酶,所以人类的嘌呤只代谢到尿酸。因为没有尿酸氧化酶,人类相比其他动物而言血尿酸要高240μmol/L以上。
那么,对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是不是可以采用帮助“找回”尿酸酶的方法来降尿酸呢?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际上目前也在努力研发。
目前也有尿酸氧化酶相关的药物上市,比如重组尿酸氧化酶拉布立酶和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普瑞凯希,但是这些药物都是低等动物的尿酸氧化酶,人尿酸氧化酶尚未研发成功。
也就是说,低等动物的尿酸氧化酶相对人类而言,还是“低了一个档次”,所以在临床上有局限性。拉布立酶主要是用于治疗和预防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的急性高尿酸血;普瑞凯希随着用药时间延长,降尿酸效果下降,而且很容易产生反弹。
与尿酸合成有关的易感基因缺失,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我们都知道,人体内的尿酸,都是通过嘌呤合成形成的,其中80%来自于自身新陈代谢,20%来自于饮食摄入。
在嘌呤代谢形成尿酸的过程中,涉及多种酶的参与,其中某些酶基因突变、缺乏导致酶的活性改变,从而让尿酸升高;某些酶的缺乏导致细胞过度凋亡从而促进嘌呤代谢并让尿酸升高。我们也可以来看看是哪些酶。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这种酶的缺乏或活性丧失,就不能补救鸟嘌呤与次黄嘌呤得很沉,从而让次黄苷酸和鸟苷酸浓度因此减少,从而让5-磷酸核糖-1焦磷酸酰胺转移酶活性增高,生成过量的5-磷酸-D核糖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失:这种酶的缺失分为完全缺失和部分缺失两种,这种酶的缺失或活性异常直接影响尿酸的生成,容易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尿酸性肾结晶,并引起肾功能不全。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缺失:这种酶的缺失会导致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等反馈抑制受到影响,因此让细胞内酰胺转移酶活性增强和嘌呤核苷酸浓度增加,进而导致嘌呤核苷酸分解产物尿酸的增加。葡萄糖-6-磷酸酶的缺陷:这种酶的缺陷会导致糖原在肾、肝、肠道等组织中大量沉积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随着年龄增长这种酶引起的症状会改善,但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尿酸血症及其所导致的并发症不会得到改善。目前而言,并没针对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基因疗法,但是如果出现痛风后,可以采用相关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进行治疗。因为这些药物都是根据嘌呤合成路径所需的酶,确定嘌呤合成的特性与尿酸代谢的过程,从而研制出来的药物。这其中包括:
别嘌醇:别嘌醇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羟嘌呤醇分别与次黄嘌呤、黄嘌呤竞争与黄嘌呤氧化酶结合,从而抑制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也可能抑制嘌呤核苷磷酸化酶、乳清酸核苷酸脱羧酶等,从而减少尿酸生成,降低血尿酸。非布司他:非布司他能通过非竞争性机制与黄嘌呤氧化酶结合,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尿酸的生成。非布司他与别嘌醇的分子结构不同,可以不干扰嘌呤与嘧啶的合成。托匹司他:托匹司他能通过与氧化型和还原型黄嘌呤氧化酶结合,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托匹司他与非布司他的结合位点相同,其对嘌呤、嘧啶代谢的其他酶没有抑制作用。与尿酸排泄有关的易感基因缺乏,导致尿酸排泄减少尿酸在体内生成后,有2/3经过肾脏排泄,1/3经过肠道排泄,少数经过汗液排出。其中肠道排泄的尿酸一般不受太大影响,但是肾脏排出的尿酸受到影响较大。
尿酸在肾脏的排泄,经历了肾小球100%滤过、肾近端小管S1段98%重吸收、肾近端小管S2段50%分泌和肾近端小管S3段50%重吸收的过程,那么则其总与肾小管分泌、肾小管尿酸重吸收相关的易感基因出现为题,就可能导致尿酸排泄异常。
与肾小管尿酸分泌相关的易感基因缺乏或突变:主要包括负责肾小管尿酸分泌的ABCG2基因,介导钠盐及无机磷酸盐的共同转运的SLC17A1基因,有机阴离子家族的SLC22A6和SLC22A8,能降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尿酸分泌入小管腔的ABCC4基因等,这些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均会影响肾小管的分泌,导致尿酸值升高。与肾小管尿酸重吸收相关的易感基因缺乏或突变:主要包括在近端肾小管负责尿酸重吸收的SLC22A12基因,参与体内尿酸盐重吸收的SLC2A9基因,作用于肾小管 顶端膜的SLC22A11基因等基因,这些基因的缺失或突变,会导致尿酸转运功能和重吸收功能无法实现或者肾尿酸低排泄,导致尿酸值升高。对于肾脏排泄尿酸而言,出现痛风后,一般建议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而这类药物是通过与进入肾小管管腔内的尿酸竞争尿酸转运体,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从肾排泄,发挥降尿酸作用。主要包括:
苯溴马隆: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负责尿酸盐重吸收的肾近端小管刷状缘侧的尿酸盐阴离子交换器,减少尿酸在肾近端小管的重吸收,从而促进肾尿酸的排泄。丙磺舒:与苯溴马隆的作用机制相似,通过抑制尿酸盐在近曲肾小管的主动吸收,增加肾尿酸盐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Lesinurad:主要通过特异性抑制肾近端小管尿酸盐阴离子阻断器而阻断尿酸的重吸收,促进肾尿酸排泄。无法改变丢失的酶,但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让尿酸降低无论是人造尿酸氧化酶,还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或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都无法使得我们身体内缺少或变异的酶或基因找回来。尤其是我们常用的降尿酸药物,都是从尿酸生成和排泄的过程用药,阻断尿酸的生成或促进尿酸的排泄。
那么,其实从生活上来看,也有两种方法可以减少尿酸的生成和促进尿酸的排泄,那就是“多喝水和管住嘴”。
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尿酸高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尿酸经过肾脏排泄减少了,而促进更多的尿酸从尿中排泄,多喝水是相对简单的办法。建议尿酸高每天保证2000ml以上的饮水量,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也不要喝含糖的碳酸饮料、苏打水等,而是喝白开水,让每天的尿量达到2000ml。管住嘴减少尿酸生成:严格的低嘌呤饮食可以让尿酸下降60~90μmol/L,但是现代营养学并不赞成仅仅吃素的饮食方法,而希望营养均衡。对于尿酸高的人来说,限制食用动物内脏和脑组织、甲壳类海鲜、浓汤等高嘌呤食物,适量吃畜禽肉类、淡水鱼类、豆类及豆制品等中等嘌呤食物,科学安排每天饮食中的低嘌呤食物尤其是蛋类、奶类、水果类和蔬菜类食物;拒绝饮用让尿酸排泄收受到影响和尿酸生成增多的啤酒、白酒、黄酒等酒类,减少食用柿子、葡萄、黄桃、哈密瓜、冬枣、龙眼、荔枝等高果糖水果,减少饮用奶茶、蜂蜜和含糖饮料。人体内尿酸高是怎样形成的?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能够引起尿酸高的因素,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嘌呤食物进食多造成的 高嘌呤食物长期进食或者一次性进食多造成尿酸产量多而不能及时的排出体外,引起体内的尿酸量增加冗余现象的表现。

2.患者排尿酸功能的下降 排尿酸功能的下降是病态表现的尿酸高现象,尿酸偏高的原因由疾病引起的大部分则是因为肾功能下降,常见的有肾小管清理尿酸的时候出现排泄功能下降,引起尿酸排放不尽,导致尿酸值偏高。
3.生活不规律因素 不规律的生活饮食方式可以导致尿酸值偏高,类似这种情况不是很严重,患者只需要完善自己的良好饮食方式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尿酸值,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治疗的。感谢您关注农地圈:东方花雪
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过量摄入外源性嘌呤,高尿酸与食物中嘌呤的含量成正比。摄取高嘌呤饮食,超过新陈代谢的身体会产生高尿酸血症。内源性嘌呤生产过剩,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比外源性因素更为重要,是由次黄嘌呤、鸟嘌呤和磷酸核糖核酸酶缺乏引起的。机体嘌呤物质代谢紊乱导致尿酸排泄减少。
尿酸高的原因和饮食禁忌是什么?
尿酸高的原因和饮食禁忌是什么?
尿酸高的原因包括尿酸生成增加、尿酸排泄障碍。饮食禁忌包括避免吃动物内脏和海鲜、忌红酒以外的酒类、避免吃高糖食物等。
尿酸生成增加可由于遗传性因素引起的,嘌呤代谢过程中一些重要酶的遗传缺陷;血液病、恶性肿瘤等;组织缺氧、酒精等引起体内嘌呤代谢活跃,导致尿酸产生增加。尿酸排泄障碍如肾脏转运尿酸的转运蛋白功能异常、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细胞毒性药物、长期使用利尿剂、抗结核药物以及长期禁食者、慢性铅中毒等也可使肾脏重吸收尿酸增加。
应避免食用肝脏、肾脏、脑等动物内脏、贝类、牡蛎和龙虾等带甲壳的海产品、火锅及浓肉汤和肉汁等;除红酒以外的各种酒类,尤其是啤酒和蒸馏酒(白酒);含较多果糖和蔗糖的食品和饮料。饮食多饮水,以白开水或矿泉水最宜,也可以饮用无糖苏打水。
本内容由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 痛风科&糖尿病中心六部 副主任医师 聂秀玲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尿酸高的原因和症状?
高尿酸的产生可能是原因机体生产的尿酸太多,也可能是机体的排泄尿酸的功能出现了问题。常见的原因有嘌呤的摄入量太高,进行剧烈的运动,熬夜,过量喝酒,过于肥胖。尿酸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