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养生之道,身为年轻人的你认为养生有必要吗?
我是沁园春:很喜欢就“身为年轻人的你认为养生有必要吗?为什么?谈谈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不一定对,全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吧!
身为年轻人,我认为养生是必要的。“年轻人不需要养生”这句话我认为是不妥的,在小康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国家一步一步的走向了繁荣,人们不是吃不饱饭而发愁,过多的年轻人依赖与上网通宵,饮食起居不规律,酗酒,暴饮暴食等,身体素质每况愈下,为了实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努力工作,往往不注意身体健康,总是认为年轻是资本,年轻人不需要养生,但人在生命面前总是很脆弱,很渺小的,一场大病,甚至一次感冒,使很多年䡖人得几天、甚至十多天才能恢复健康。对于现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对自己的健康得到了重视,各种各样的养生也层出不穷,晚上早睡,早晨早起,每天坚持锻炼跑步,练拳,打球,但这要長期坚持不懈,要有毅力,要有恆心,绝不能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在饮食方面,要做到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的心里追求,并巳付諸实施,更多的年轻人为了身体健康,适应伟大时代变革的历史使命,也愿意在做好工作和学习的同时,安排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养生。但在身体健康同题上绝对不要等到发病了才去医院,生病了才懂得养生,养生要趁年轻,通过各种途径让自己的养生观念不断的加深,身体素质不断强化,加强对身体需要的各种主杂粮搭配,摄入身体需要的各种维生素,蔬菜,⋯等,使自己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总之,青年人是民族的未来的希望,,是國家前途的希望,作为新时期的一代青年人,他们有着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的远大理想和重大责任,未来祖国建设的成功与否,其命运掌握在青年人的手上。所以我们只有将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不畏艰险险阻,艰苦奋斗,抓住每一个能够实现伟大理想的机遇,积极投身祖国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建功立业,當前,祖国也需要千千万万个年轻人,为实现祖国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但必须要锻练出一个健康的体魄。
借此“五一”国际劳动节将要来临之际,也算是送给年轻人的一种礼物吧!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草药或者民间医药?
您好,其实坊间有很多传言,有说中医越来越衰退的,这个占多数,也有中医药热的,总体来讲,唱衰中医的多,您提出这个问题,代表了一部分群体,不代表大部分,我来说说中医药走俏的原因。
这波新冠疫情,中医药华丽出场,强刷了一波存在感,也让中医药扩大了知名度,那这次北京突发的疫情来说,按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刘清泉院长的讲法,中医专家团队深入ICU病房和普通病房,采取传统诊疗方法,根据每个患者不同情况辨证施治,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当然,从新冠爆发之初,中央也积极推进中医药的介入,每一版的指南中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表明了国家对待中医和西医是一碗水端平的态度,这对近些年一直唱衰中医的人是一个信号,要尊重国医,支持国粹发展!
当然有很多人越来越相信中医,他们或者亲身体验过中医药的神奇,或者被中医药文化所吸引,我觉得这跟国家的扶持政策是离不开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西方文化大举入侵中国的今天,很多国人开始了妄自菲薄,不能客观看待祖国医学。
不过,祖国医药学一路传承发展,也继承了不少“糟粕”,加之其深奥的理论,很多自诩知识分子的人对其开始了攻击,小毒认为,继承中医发展,要用于改革,用于创新,不可因循守旧,认为张仲景就是巅峰,那还怎么发展!中药注射剂其实算是个不小的创新,虽然被批的体无完肤,我是非常赞同这种创新的!我个人是非常相信中医药,不过,中医药发展的路上布满了坎坷,需要有识之士去破局!
祝福中医药!
春季养生有什么好的方法?
谢谢邀请!
春天来了,万物生长,我们人体内阳气开始生长,「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一年四季养的是不同的气。春天是生机起来的那个气,所以春天才叫养生。
如何养生呢?1.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春天到了,生发之气起来了,就不要睡得太早,但是也不要超过子时(23:00〜01:00)。太阳出来了,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慢走,体操,太极等都是很好的运动,让气慢慢的生发。
2.放松心情,调节情志。春天到了,大自然一片绿的生机,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可以邀上家人,朋友多一些户外活动,如春游,爬山等,放松心情,保持愉悦,可以缓解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放松心情意味着不会约束生发之机,也可以使得肾的精气一点点地生发起来。中国古代强调春天是不可以起任何杀心的,你只要在春天攀折了一枝花,秋天就少收一颗果,所以春天就不可以有一点杀心。万物都在春天生长,你就让它去生长。在春天,人体内的气机也在生长,你不要压抑它。如果你压抑它就会得病。
3.调适饮食,延年益寿。
养肝为先,亦要养阳。按中医观点,春季养阳重在养肝。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在春季萌发,生长。因此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注意在春季养阳。且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负担最重,而且由于人们肝气升发也会引起旧病复发,如春季肝火上升会使虚弱的肺阴更虚,故肺结核病会乘虚而入“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补阳」的原则: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增强人体抵抗力,抵御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亦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 。
另一方面由于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因此在饮食上应多吃点培补肾阳的东西,食用外葱,蒜,韭等都是养阳的佳品。
多食甜。少食酸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在春季人们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气过于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故可多吃一点,如大枣,山药,锅巴等。
饮食要清淡。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清温平淡,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在动物食品上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胃寒的人可以经常吃点姜,以驱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点生姜蜂蜜水以润燥镇喘;有慢性气管炎的人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温大热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伤身。平时要多喝水。饮水可增加回圈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此外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饮香气浓郁的花茶可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郁滞疏散。而适量饮茶还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贪冷饮。多食蔬菜。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韭菜,春笋,樱桃,草莓,菠菜,葱,姜,蒜。如春季人们常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因此随着春季的到来及各种新鲜蔬菜的大量上市,人们一定要多吃点新鲜蔬菜,以便营养均衡身体健康。此外,春季对于需要滋补调养的人,可以用西洋参,龙眼肉,党参,黄芪等炖鸡或瘦肉等,但容易过敏的人在春季一定要忌服「发物」,如虾,蟹,咸菜等食物。总的说来,春天的饮食要多吃从大自然适时贡献给我们的食物,那味道和春天一样──清淡而甘甜。
希望答案满意,谢谢!
威少说健康,我们身边的健康伴侣,欢迎关注
年轻人如何注意保健?
工作场所:自带一块小抹布,每天早上花5分钟时间整理清扫办公桌,买一些花草和自己喜欢的小公仔,小玩意布置一下办公室,可以让工作的时候心情更美丽哦。
2/2
生活:养成定时大扫除,定时扔东西的习惯,可以在周五晚上做哦,周末就可以出去浪了。
饮食方面
1/2
三餐定时定量,再怎么懒的吃饭,到了感觉饿的时候,一定要找东西吃,可以在办公室,自己的包里备一些坚果,饿了就吃一些。有些人可能说,饿了刚好减肥呢,但我在这里要说的是,胃可是很娇嫩的器官,所以即使在减肥也不要经常让它饿着哦。
2/2
有条件的话,尽可能自己做饭,但如果条件限制,只能吃外卖的话,可以自备一杯水,吃饭的时候涮两下,到了周末,买一些排骨,猪脚之类的和各种蔬菜一顿乱炖做养生汤,既能补充营养又经济美味。
日常习惯
1/3
喝水。养
成大量喝水的习惯,一个成年人每天要喝的水可以这样计算:体重(公斤)乘以40毫升,一个60公斤的人一天最好喝2400毫升的水。你可能会说,我工作忙,老是会忘掉要喝水,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到购物平台上买那种大容量的水杯,倒满一整杯,来提醒自己一天要喝完这些水,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2/3
泡脚。买一个深一点的桶,每天用开水泡脚半小时,还可以配合各种泡脚粉,注意开水要足够多,泡到微微发汗的程度最好了,泡完脚立即上床睡觉,要是你还晃晃荡荡溜达几圈,泡脚的效果可就大减了。
3/3
坚决不要熬夜。刚刚工作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熬夜,每天凌晨2,3点才睡觉,到现在,晚上稍微晚睡一点,心脏那里就会有点难受,所以熬夜的代价太大了,我实在很后悔。大家不要这样哦,不过如果确实工作繁忙,必须熬夜,那在白天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任何空闲时间来睡觉,比如上班通勤时间,还有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能帮助肝脏解毒,维护神经系统,消除疲劳。
适量运动
1/1
找到一个自己能承受的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到1小时,比如慢跑或者快走,当然时间短的有HIIT或者器械类,但这种强度比较大的运动,在初期我不建议你去做,因为很容易中途放弃,还不如找一个强度适中,自己喜欢并且能长期坚持的运动每天做下去。当然在生活中养成多起身的习惯是最好的,比如隔一段时间起来活动拉伸一下,办公室之间溜达溜达之类的。
做好预防工作
1/2
防晒。皱纹和晒斑的产生80%是由于经常日晒造成的,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防晒霜(足量),帽子,墨镜,遮阳伞都是防晒的好工具的哦,你可以自己选择一样或者几样。即使阴天,也要预防UVA的伤害(UVA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
2/2
适量补充维生素。在现代社会,我们每天依靠三餐来补充的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实际上是很少的,更何况还有很多人每天靠吃外卖来补充营养。当然这个是看个人情况来定,如果害怕摄入过多,可以隔几天补充一次。也可以上网搜索各种营养物质来源,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多吃这些食物来补充
慈禧太后是如何饮食养生的?
——提起慈禧太后,似乎大家对她没有多少好印象。在她执政的40多年中,以她为首的清政府签订了众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不过慈禧虽然没有保住大清的江山,但却把自己保养的很不错。给慈禧画过油画 的美国人卡尔小姐曾这样描述她给慈禧太后画画的经历:“当时,慈禧虽然已经七十岁,但是看起来就像三十多岁的贵夫人似的。”女官德龄在其所著的《御香缥缈录》中记载慈禧到老60岁时:“肌肤白嫩光滑如同少女一般,细腻光润,嫣然一笑,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慈禧太后对于饮食、美丽和健康的态度,以及她的养生之道,还是值得咱们去学习的。
——慈禧太后的爱吃、会吃是众所周知的。暂且不提慈禧的御膳房能做出多少道美味佳肴,单单是慈禧的私厨西膳房,这个地方能制作的食品就已经是琳琅满目了,能做点心400余种,菜品4000多道,上等的燕窝、鱼翅、熊掌、鸡鸭鱼肉等应有尽有。慈禧太后的每顿饭也是极度奢华,皇家饮食的珍、奇、精致、美味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这一点,咱们未必去学习慈禧。因为从营养的角度讲,普通食材也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素,简单的加工方法更利于保存食物的营养,粗茶淡饭也保平安,不必搞得像老佛爷一般纷繁复杂。
——慈禧用膳时,一般是这样:她用眼看哪样菜品,太监就把那道菜品送到她眼前吃上一两口。膳桌上的菜虽然很多,但往往她只是各样吃一点,余下的则赏给皇后、贵妃或宫内其他人。可见,慈禧太后的饮食很好体现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每种食物她都会吃,而且每种食物都不会多吃。她吸取了当年康熙帝曾因饮食过精而闹病的教训,所以即便是山珍海味,她也绝不敢多吃。
——相反,她听说玉米粥、茯苓饼有益于身体健康,便常食不厌。在承德避暑山庄期间,又分外爱吃野兔肉。由于她在避乱期间急不择食地吃了民间的窝窝头,从此对窝头也颇感兴趣,只不过她后来吃的是粟子面的。由于不同的食物其营养价值不尽相同,这种多样化的饮食保了慈禧每日营养物质的均衡摄取。
——另外,慈禧能得以长寿,与她长期服用药膳有很大关系。慈禧太后经常服用一些用补益药加工制成的膏剂或丸剂,如养心延龄膏、保元益寿丹等,菊花延龄膏是慈禧一生中最喜爱、最常用的药膳,特别是到了老年,成了每天不可缺少的膳食。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中所选用的13个内服方中,使用的药物有75%以上是毒副作用小、能扶正祛邪、轻身益气和延缓衰老的药物。在慈禧服用的药方中,使用最多的是茯苓、白术、当归、白芍、砂仁等几种中药。此外,慈禧太后还经常外用长寿补益药,如将药物制成膏药外敷,循经取穴贴敷肚脐和腰部,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抗寒能力的目的。她的内外兼补、医食同用的用药方法对今天的养生保健也很有启迪。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奢侈太后”,这一点在家居饮食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就拿负责慈禧个人饮食的寿膳房来说,这个坐落在颐和园大戏楼东侧的炊事班共由108间房屋组成,占有八个院落,在里面上班的厨师足足有128人!如此大规模的炊事班别说是供应一个人的伙食,就是伺候一个整编师都绰绰有余了。吃个饭而已要这么大阵仗吗……
——按照清朝宫廷的伙食制度,皇帝一天的标准伙食包括:盘肉22斤、汤肉5斤、猪肉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韭菜共19斤、各种萝卜60个、各种瓜每种1个、苤蓝及闭蕹菜6斤、葱6斤、酱和清酱各3斤、玉泉酒4两、醋2斤、牛奶100斤、乳油1斤、香油1斤、芝麻1合5勺、澄沙3合、白糖核桃仁黑枣各12两、玉泉山水12罐。慈禧太后的伙食标准最初和皇帝大体相同,但是到后来,随着自己享受欲的提速,她的伙食标准逐渐超过了皇帝。从数量来说,仅每天的两次正餐就有100碗不同的菜肴,正餐之外的两次“小吃”至少也有20碗菜。至于质量更是没得挑,这128个火头夫都是全国数得着的名厨,手艺精湛,但又各有特长。
——所用原料是从各地采办的上品,包括“禽八珍”、“海八珍”、“草八珍”等等精品。做菜时候的讲究就更多了,譬如豆芽,就要求一根儿一根儿地把豆芽根儿上的须全部摘掉,同时还不能弄断豆芽本身。
——慈禧每天吃的都可谓是顶级国宴,云集了众多名厨、名菜,至于价值,毫不夸张地说,她吃的绝对是 “真金白银”!有一年,慈禧太后想过下火车瘾,就把自己庞大的御用炊事班搬上了自己的专列。虽然是在火车上搭建的临时御膳房,但是无论是人数还是规模一点都不凑合,一共占了4节车厢,其中1节车厢装着50座炉灶,每灶负责做两种菜,共用厨师100名。
——每餐备正菜100种、糕点水果糖食干果100种。当然,慈禧是货真价实的凡夫俗子,没有天篷元帅那样的海量,所以这么多道菜除了离她本人最近的区区几道菜,其他的基本都是凑数,装点老佛爷脸面的。这些吃不完的山珍海味待她用餐完毕,或者倒进泔水桶喂猪,或者分给女官、宫女、高级太监们打牙祭。
——慈禧本人还是有名的“吃才”,对吃像对美容一样有研究,这就造成了她对食物过度的讲究。就拿她喝的茶来说,为了保证一个“鲜”字,泡茶用的水是当天从玉泉山运来的泉水,所饮的花茶不是经过火焙的茉莉、玫瑰,而是刚采摘的鲜花。鲜花和茶一起泡入茶盅,这样做出来的茶既有茶香又有花香。茶的质量上去了,饮茶的道具也不能寒酸了,所以慈禧用的茶杯都是上等白玉做成,就连茶托都是纯金打造。每次用茶时,还有一套颇为讲究的程序。先是两名太监双手小心翼翼捧着茶托,恭恭敬敬敬送到慈禧面前,然后悠扬地喊一声:“老佛爷品茗了!”慈禧才慵懒地开始喝茶。
——除了日常菜品,慈禧还有自己的喜好,随时饿了或者馋了,就随时指定某厨师做菜。为慈禧做菜的著名厨师有王玉山、谢二和张永祥等人。其中,王玉山善做 “抓炒”,被称为“四大抓”—抓炒里脊、抓炒鱼片、抓炒腰花、抓炒虾。慈禧还有一项爱好就是吃点心,在她60大寿时候的点心就有:万字饼、寿字饼、福字饼、禄字饼、吉祥饼、福寿饼、长春饼、鹤年饼、七星饼、松寿饼、如意饼、百花酥、三桃酥、花桃酥、松仁酥等。
——慈禧太后最怪僻的一项嗜好是摆果闻香,每年消耗的水果同样价值不菲。根据记载,仅苹果一年就超过158000个。以下是光绪二十三年慈禧和光绪帝、隆裕皇后三人所消耗的鲜果清单。苹果158320个、秋梨111750个、棠梨77300个、红肖梨53295个、柿子2275个、文官果2400个、石榴310个、甜桃4344.5筐、酸桃302.5筐、樱桃429筐、李子920筐、杏694筐、沙果491筐、槟子770筐、葡萄16385斤、鲜山楂16663斤,核桃、栗子、红枣、黑枣、白果、榛子、晒山梨、英俄瓣共计2356石7斗7升5合7勺。
——虽然养生方法值得借鉴,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慈禧统治时的大清王朝是百姓生活最为艰难的时期,百姓除了应付规定的税负,还要受到西方列强的间接盘剥。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慈禧太后养颜美容的秘方,保元汤。
——保元汤以前是宫里带有神秘色彩的食疗秘方。据说,常喝这种特制的保元汤能把皮肤撑平,没有皱纹,也没有老年斑,让皮肤变得娇嫩,颜色像玉石一样洁净。当年慈禧太后最喜欢喝此汤,怪不得老佛爷都七老八十了,皮肤还能“细嫩如童子”。 其实这个汤的材料很简单,一条带鳞的鱼(鲤鱼、鲫鱼、草鱼....都行;而不能用鲶鱼、鳝鱼、带鱼...)、半斤牛肉、一个大猪蹄、山楂、红枣,就五样东西。 做法也很简单。把所有材料都拾掇干净,扔进砂锅里,加水至锅的9分满(只要做的时候不让汤溢出来即可),不放调味料,盐也不要放,小火煮12个小时以上。煮好后的汤过滤,把滤出的鱼肉等所有材料的渣滓弃之不要。等到汤汁冷却后除去表面的油。喝的时候加热,早晚各一碗。 以上是正宗保元汤的熬制方法,但是把鱼、牛肉、猪蹄都扔了,有点可惜。馋嘴乐介绍一个简易版的“保元汤”做法。汤也喝了,猪蹄也吃掉。原汤化原食,乐在其中!
【主料】:猪蹄 (1个)
【辅料】:黄豆 (100g)、姜片 (适量)
【做法】:
猪蹄、黄豆、姜片。
将猪蹄处理干净,凉水入锅,水开后煮1-2分钟,去除异味。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紫砂煲中加冷水2000ml,放入姜片、大豆和洗净的猪蹄。因为是煲汤,猪蹄一定要冷水入锅,这样熬出的汤有营养
待开锅后盖上盖,选择小火煨制。
煨制2个小时左右的时候,揭开盖,撇净浮油。
煨制3.5小时左右,这时后猪蹄、黄豆和汤汁都处于即食状态,可以把猪蹄和黄豆捞出单独食用。汤汁过滤后即可食之,如感觉无味,可以加少许盐调淡口。
小编的温馨小贴士:
还有一种只提取汤汁的方法,煨制一宿。晚上烧开后,改小火煨制,第二天早餐食之。这时的猪蹄和黄豆都已煨制的成为絮状,用沙网将其滤净,弃之不要,只喝汤汁。这种方法煨制的,汤汁浓郁,奇香无比。与正宗的保元汤相比,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