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暴巨兽票房,你知道他拍过哪些经典的影视剧?
张翰,应该算是95后青春的一个代表了吧,当年的《一起来看流星雨》火遍大江南北,是他的第一部代表作,也是他的第一部成名作。《一起来看流星雨》虽然现在回过去看感觉有点中二,但当时就是迷的不得了,慕容云海演的非常有感觉,狂拽深情,后面了解到当时拍这部剧他是25岁,但大一新生的青春感还是非常足的。
第二部比较有印象的是《杉杉来了》,饰演一个霸道总裁,至今都很有梗的一句话“你要知道,这个鱼塘被你承包了”,“塘主”一称至现在都很有名。这部剧他的风格就是成熟商务类型了。
第三个是在电影《战狼2》当中扮演了一位特种兵,在影片中的身份设定还是一位富二代,但保卫祖国尊严时的热血拼搏震撼人心,此时感觉一位硬汉小生。
最近的一部剧是《温暖的弦》,一位精致精英腹黑的总裁,因为没看过,不予置评。
已上观点纯属个人见解。
有哪些电影从开始就高潮迭起?
《红海行动》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为题目设定的,高潮迭起、激情不断、全程无尿点!
《战狼2》同上。
《让子弹飞》“你怎么证明你只吃了一碗粉?”
《机械师1/2》史上最帅的秃头男人的电影。
《碟中谍》系列,汤姆.克鲁斯太帅了...
《杀死比尔》没内涵?不影响它好看啊!
《搏击俱乐部》不要光看名字,它和你想像的不一样,是智慧和力量的较量。
《看不见的客人》反转再反转,全程无尿点,结局惊人。
《盗梦空间》这个太有名了。
《寻梦环游记》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地心游记》最后看到男主侄子从地心拿出来的一书包明晃晃拳头大的钻石,我立马去翻了高中的地理资料。。。
《恐怖直播》河正宇撑起了一部悬疑片啊
《星际穿越》一定要去看!
还有很多高能电影,像什么
《敦刻尔克》
《记忆碎片》
《霹雳娇娃》
《火星救援》
《头号玩家》
《调音师》
《大魔术师》
《控方证人》
《两杆大烟枪》
《无间道1/2》
《误杀》中国版和印度版都好看
《飓风营救1》
《寄生虫》
《杀人回忆》
《辩护人》
《肖申克的救赎》
《楚门的世界》
《海上钢琴师》
《三傻》
《大话西游》
《熔炉》
精选的各个国家的精品,够大家看一阵子了。
以上。
祝你们开心~
为什么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评价这么高?
《肖申克的救赎》堪称影史第一,这部电影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评价:
(剧本故事、角色设定、演员的表演、叙事时间的把握、视觉效果、声音效果)
一、剧本故事
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Andy)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 安迪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渡过余生。安迪蒙冤入狱后想办法解救自己,在正常途径无望后采取了越狱的方式,但是不是简单粗暴的翻墙逃出,而是一系列的精心策划,最后逃之夭夭后也能光明正大的活在这个世上。故事的设定是普通大众生活之外的,或者说是极少数人才科能会进去的监狱题材,此类题材由于不是大众的日常生活,所以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和好奇心。纵观整个剧情,开篇明确告诉大家安迪是蒙冤的,然后整个故事围绕监狱内部展开,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中的种种故事,空间的局限使得剧情结构更紧凑,反转更让人觉得有趣或者是不可思议。最后一个蒙冤者终于逃脱获得自由,中间的过程人人都有好奇心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二、角色设定
整个角色设定和人物关系简单明了,让观众能够一眼就看明白,同时也没有多余的繁琐的角色。
电影中最核心的两个正面人物是安迪和瑞德、其次是老布、汤米等;
反面人物则是两任典狱长、以及狱中的三姐妹等
安迪:
年轻银行家,误成杀妻凶手进入肖申克监狱。但在影片的开头我们就看到,安迪虽然愤怒,但他并没有冲动到控制不住自己,说明他除了高智商外,也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哪怕自己被绿的很惨,这也为以后他在监狱中所做的一切做了一个合理的铺垫,有智商、有情商、懂隐忍、有自己清晰的思维逻辑的一个高知识社会精英,做出一个完美的金蝉脱壳计划才是正常的。
瑞德:
安迪的狱中好友,肖申克监狱囚犯之一,狱中交易商,与安迪结为好友在狱中数次为安迪提供凿子之类的小工具。曾经数度申请假释均被驳回,安迪逃狱后,终于获得假释并且与老友重逢。瑞德这个角色的设定为安迪的顺利出逃做了很好的衬托,如果没有瑞德的帮助,安迪在狱中会有更多的麻烦,逃跑计划也未必顺利。 同时瑞德也在安迪的帮助和影响下最终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身体和灵魂的自由。
汤米
年轻的肖申克监狱囚犯,曾多次因为窃盗罪入狱,期间与安迪杀妻案的真正凶手同房过。当他将事实告诉安迪后,典狱长怕事情曝露而暗中将他枪杀。汤米这个角色是对安迪打击特别大的,汤米的死让安迪彻底绝望,也是推进故事拐点和安迪内心变化的关键要素让安迪不再寄希望于通过正常途径离开监狱,而开始谋划如何越狱,如何做一个合法的新身份等非常规手段获得自由。汤米本性并不坏,也愿意作证为安迪洗清冤情,但是奈何典狱长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杀人灭口。善良的人被如此对待,也让每一个观众心中的怒火跟着剧情一起中烧,以后安迪做出即便表面看违法的事情也都可以获得观众的同情和理解,在一个没有秩序的空间里,不存在正义。
两任典狱长:
两任典狱长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人,只不过一个动粗、一个动脑子,但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也造成了安迪必须自己越狱以获得自由。反派的衬托让正派的所有活动都变得理所应当。两个典狱长,一个用嘴骗人,一个在背后开枪。反派营造的环境是让人窒息和绝望的,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硬逼着主角做了后边的一系列动作。
三、演员表演
剧中的所有演员的表演都非常的真实到位,演技一流,这个就不赘述了,大家都看得见,没有多余,没有矫揉造作,无论主角还是配角,哪怕路人,也没有出戏的,一部好的作品,是每一个细节的成功,这部影片也不例外,无论台词多少的配角,都恰如其分的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四、叙事时间的把握
整部影片结构紧凑,安迪蒙冤--入狱--遇见瑞德--狱中被欺负--狱中想办法洗冤--洗冤失败自救--自救成功并救了瑞德
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安排恰到好处,把事情叙述清楚,情节渲染的足够动人,同时又不冗长多余,让观众能够清晰熟知故事脉络和进展,跟着紧凑的剧情一起去思考,一起去希望。
五、视觉效果和声音效果
视效:整个影片是围绕监狱展开的,所以整个色调基本都是监狱里的色调,青灰色,让人压抑,窒息,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整体的色调相对统一。
声音效果:这是一部以讲故事为主的电影,中间安迪放的音乐让人萌生无线希望和美好,整体的 效果也是一流的,不多赘述。
总结:
本片描绘了一副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蕴含人生哲理,无论身处何境,我们都不要放弃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这是一个普世价值,能够被全世界的人,不同种族、语言、文化的人能够共同认同的,所以电影才会被那么多人接受,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他伟大。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遇到逆境,都会遇到一些坎坎坷坷,谁也无法保证一生永远顺利,所以每当有坎坷失意的时候,想想安迪,想想在那种绝境下仍然心存希望并坚持去追求的安迪,心里就又重燃希望之火,也就能够多一分坚持的力量,这才是每个喜欢这部电影,这么多年它能够一直留在大众心中的根本原因。
可以评价一下电影巨鳄岛里罗嘉良的演技吗?
《巨鳄岛》一公映就赢得了观众,在上映两天内连续获得单日票房冠军,
罗嘉良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员,罗嘉良的演技还是值得称赞的
《巨鳄岛》此次投资高达800万人民币,也属于大规模制作的范畴了,其中邀请罗嘉良来加盟更是让影片上升了一个档次。
罗嘉良(Gallen Lo),1962年12月16日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东莞,演员、歌手。
2003年离开TVB赴中国内地发展,2006年凭借古装剧《昭君出塞》中呼韩邪单于获得内地电视剧风云盛典“港台最受欢迎男演员”奖[3]。2009年主演电视剧《郑和下西洋》,饰演郑和[4]。2013年在古装剧《精忠岳飞》中饰演反派秦桧[5]。2014年10月获得温德姆星月榜样颁奖盛典“年度最具实力男演员奖”
罗嘉良,Gallen Lo,别名捞家,国籍中国,身高,180cm,出生地,中国香港,出生日期,1962年12月16日,职业,演员,歌手,经纪公司,华谊兄弟刘娜工作室,代表作品,天地男儿、难兄难弟、天地豪情、创世纪、流金岁月、昭君出塞、郑和下西洋、富贵门、精忠岳飞
主要成就
三届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最佳男主角
壹周刊电视大奖十大艺人第一位
亚洲偶像盛典90年代经典角色大奖《创世纪》叶荣添[2]
温德姆星月榜样颁奖盛典获年度最具实力男演员奖,籍贯广东东莞,配偶苏岩
有什么好看的文艺电影推荐?
TOP10:《这个杀手不太冷》 《这个杀手不太冷》属于地地道道的商业片,但就是在这浓郁的商业环境下,又夹杂了不少文艺气息,要说没有看过这部豆瓣分数高达9.5分的电影,那出去还真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是文艺青年,《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每一个角色都出乎意料的精彩出色。它没有很多高深的思索,却又太能让人琢磨。Leon俨然已是法国男人的代表,他有着杀手的那种简单生活和男人应该具有的笨拙,杀手二字本该与残忍血腥挂钩,然而今天再提到杀手脑海中只剩一个“帅”字,反而成了很多人梦中乌托邦里的自己。我爱你,所以我不去吻你。我爱你,所以我对你冷言冷语。我爱你,所以我要你离开我,过你自己的生活。我爱你,所以我选择默默地保护着你。保护,是我爱你的方式。
这就是里昂对玛蒂尔的爱。鱼对飞鸟的爱,无法搁置。只有选择这样的方式去爱。爱得隐忍,爱得伤痛。
一个杀手不该不冷,不该去在乎一个人。所以,里昂不是一个好杀手,但却是最帅的杀手。推荐理由:商业与文艺相结合的一部成功之作,文艺青年必阅精品
《阿甘正传》
TOP9:《阿甘正传》 文艺青年必看电影之一,这是一部能让人从文艺青年走上“真丶文艺青年”的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属于商业与文艺相结合,《阿甘正传》其实和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文艺片的手法,商业片的内容,小片的成本,大片的票房,不算精彩的情节,绝对长远的影响。有着很强的个人主义色彩,当然最重要的是个人独立。不麻烦别人,能照顾好自己,这正是阿甘正传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之一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会选中哪一颗
一个正常人,应该拥有正常的判断能力,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一个正常人,可以有很多选择,所以很多人在等待时机。一个真正的文艺青年,不会把精力浪费在没有用的地方。但阿甘偏偏不是个正常人,他的智商比普通人低,他甚至差点就进了智障学校。女朋友、学校球队、部队、乒乓、养虾、跑步,似乎他的一切都不是自己在选择,而是别人在选择。当然,他也不会去问“人生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他只会傻傻地去做一件件的事情。推荐理由:文艺青年的必修电影,看一看阿甘精神是怎么炼成的
《霸王别姬》
TOP8:《霸王别姬》
中国最知名的文艺片之一,如一切陈氏作品,于沧桑倒转岁月轮回的幻丽之外,片中爱恨刻骨,人物鲜明,似欲乍生生活在眼前。张丰毅的小楼自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刚了,张国荣的蝶衣却是令人心髓俱碎的柔。红氍毹上,霸王别姬,刚柔相济,侠骨柔情,怕不迷得多少女子,万劫不复?怎么样,够不够文艺?
《霸王别姬》是陈凯歌巅峰之作,同时也是张国荣的代表作品,在拍此戏之前,张国荣就认定这部电影将成为他的代表作。片子高妙之处源于技术实现与艺术效果两个层面,宏观上给观众久久难以平复的心情多在于剧情的曲折,戏如人生,人人摆脱不掉似乎安排好的命运浮沉,而人事之变又与家国之事难分干系,若从大处社会着手,片子有其折射反思之处,若从人性本身细看,又有合乎常理的矛盾和纠结。总而言之,无论对艺术鉴赏还是现实哲思,《霸王别姬》以其跨越巨大的时间线和复杂的性格塑造均能给人以思考。
《海上钢琴师》
TOP7:《海上钢琴师》
朱塞佩·托纳多雷导演的文艺大作《海上钢琴师》,属于不折不扣的文艺剧情音乐电影 从某种角度来讲,文艺青年属于异类,他们有浪漫主义情怀。喜欢美好的事物,有点儿神经质和忧郁。相信少数比多数更神圣,失败比成功更可贵,文艺青年觉得,成功往往是一些粗俗的东西。能有这想法的人不是天才是什么?所有的天才都是异类,他们是孤独的,再体面的异类都不会被人真正地爱。那些为1900的琴声瞠目结舌的人,在琴声终结的时候,他们也就咂巴着嘴散去。1900这样的天才更像是个宠物。人们会喜欢它、呵护它、痴迷它,但他跑到马路中间迎面驰来飞车,谁也不会扑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
大概只有小号手是愿意聆听1900的内心而非琴声的人,他不理解他,但是他尊重他。他用尊重成全了1900完整的独立。
如果我们较真一点,假设小号手真的把1900弄下船了,故事将怎样延伸?我们都知道,落魄的小号手没有能力去为朋友找一艘新的船,找88个琴键和尽头。1900将无可避免被磨去棱角和平庸,落入红尘变成一个凡人。
活着,还是活得安心。这也是个问题。凡人的选择是无论如何先活下去再说,"活着"这件事情本身比什么都重要。而天才则把心灵的舒适看得更重,生死则次之。所以凡人可以忍辱,文艺青年却情愿玉碎。每一种人都获得了他最看重的东西,说起来谁也不比谁亏。推荐理由:文艺青年看完颇有感触的一部电影,仿佛将自己置身于海的尽头,陪着自己的只有88个琴键。
《让子弹飞》
TOP6:《让子弹飞》
文艺青年必看文艺大片之一《让子弹飞》,姜文导演并主演的电影《让子弹飞》,不独属于商业片,也不独属于文艺片,二者结合,《让子弹飞》实属有脑商业文艺片,商业片的第一要素便是具备明星味,就这点来说《让子弹飞》无疑是过关的。就像90年代的香港影坛,周星驰、刘德华、周润发三位大腕同台献技,票房那是必须的。到了《让子弹飞》,由姜文、葛优、周润发三位影坛“大哥”组成的爷们儿军团,自然极具票房号召力在“鸿门宴”的首次交锋更是让人看来大感过瘾。刘嘉玲、周韵、苗圃等女星与陈坤、廖凡、邵兵等实力派明星加盟,成为亮眼的绿叶。 而文艺则在于姜文历来的“黑色幽默”不同于港式无厘头的搞笑,也不是欧美犯贱式的恶搞,更不是关于爱情的浪漫喜剧,这是彻头彻尾的黑色幽默!如果你看不出其中讽刺的一面,那这就是部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电影,如果你看出了其中的讽刺意味,那也要忍着,不能乱说。
推荐理由:典型的姜文式黑色幽默,拿它当商业片或文艺片来看皆可。
《怦然心动》
TOP5:怦然心动
怎么看怎么文艺的一部电影,似乎不夹杂任何商业气息,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理所当然。 一对小孩,一棵树,特别简单的故事,讲得荡气回肠。看完让人萌生一种想法,“糟了,是心动的感觉。” 美国文化里的女主角,有冒险精神,浪漫精神,敢于与众不同,智慧有担当,有实现梦想的脚踏实地的能力,生机勃勃,有爱,也会爱,有健康的体魄和灵魂,我们通俗文化里的女主角,大多还是傻而天真,迷糊,乐观,感情丰富这一型,等男主角来怜爱,这种女主角是树,而我们的女主大都是花。各有各的优点,女孩子天生被宠着也本就没问题。 电影中最让人欣赏的部分是两位男女主人公所经历的性格成长。大部分爱情题材的电影都是事件驱动,而非性格驱动,人物的心理转变及行为选择往往由一次性或几次的突发事件所主导;但《怦然心动》所要描绘的恰好是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成长与成熟过程。朱莉并非从小便热爱思考,她是在对美的天性追求中一步步意识到美的表象与内在之差;布莱斯也是从一个懦弱的小子开始一点一滴才学会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学会了勇敢。至于两个人关系的部分,尽管我始终都没看到朱莉与布莱斯之间有任何火花存在,但不得不承认,结尾那一幕极其动人。我当然知道天使般的朱莉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大可能存在的,自然更明白一个清贫家庭的父母教育孩子走自己的路,追求虚幻的理想与精神之美是多么得艰难(如果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话),但能看到这样美好的人物与家庭终究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哪怕是在电影与小说中,哪怕心动之后依旧是深深的叹息。推荐理由:满满的文艺气息,最单纯的爱情,是一束花,最勇敢的爱情,是一棵树。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TOP4:《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文艺气息满满的一部片子,故事的结尾更是让整部电影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无论是堪比雪与尘的构图,还是具有印度特色的音乐风格,都令人身心愉悦地享受此片,媲美阿凡达特效制作,令人目眩神迷,致幻剂一般效果,空气和水,天与海,满是璀璨之星的夜空和如镜一般深邃的海,色彩更迭,场景转换,感受着仿佛一直在飘浮的漂浮。 我们怀疑所有的美好,又拒绝承认现实的残酷。
所以,有信仰的人,和老虎都比我们容易幸福。
电影一开始,同时信仰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Pi和他的父亲母亲在晚餐时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非常重要,它是整个电影主题的第一次预演。
少年Pi的父亲说:“如果你同时信仰三个宗教,那等于什么都没信。与其如此,不如选择相信理性,相信科学……我宁可你经过深思熟虑否认我,也不要不加分辨地盲目接受。”
而母亲则说:“科学解决外在的问题,而不是内在的。”实际上是在暗示理性和信仰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前者解决现实问题,后者解决心灵问题——要注意,母亲这句话,实际上成为了Pi后来一切行动的心理渊薮。
电影里提及了两人的背景:父亲被现代医学救了一条性命,所以他相信科学,代表着理性;母亲倾向于宗教,代表着信仰。电影里还特意强调,母亲舍弃家庭跟随父亲,信仰是她与过去唯一的联系。
父亲和母亲的说法不同,少年Pi面临着抉择。要理性还是要信仰,这是一个精神领域的经典困境,少年Pi最终做出的选择是:“我决定去受洗。”也就是说,他选择了后者,也就意味着他认同了母亲的话,
但信仰需要的是虔诚,Pi并非一个虔诚者,他是个泛神论者。成年Pi的一番论述表明,他需要的是一种超自然的、至高无上的力量作为信仰依靠。至于无论是上帝、安拉还是毗湿奴,并不重要。可以这么说,他的意识里,信仰的是信仰本身,而不是某种特定的神明。
对虔诚者,他选择信仰是去解决问题。而Pi这样的人,他选择信仰,只是为了逃避问题。信仰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具体膜拜的对象,而是一个寄托,一个可以逃遁的空间。推荐理由:文艺是好,也应该有一个信仰
《天使爱美丽》
TOP3:《天使爱美丽》
稚嫩的脸庞,伴随着音乐和几个简单的场景剪影,让人一眼倾心于这个会把树莓套上十指再迅速一口一口吃掉的古灵精怪的小丫头,打小就流露出浓浓的文艺气息色彩,芸芸众生,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境遇,不同身份,可以让我们相通的是孩子的天真和老人的静和。 法国人的浪漫,是贯穿在法国式的长情和柔情之中。众生平等,成长的代价一定是痛苦给到的经验。爱美丽的妈妈因一次意外,永远的离开,只留下她和爸爸相依为命。于是这个已过中年的男人,把剩下生命的全部都交付给了爱美丽和爱妻的坟墓。爱美丽不仅是凡人,更是有着心结的普通人。
爱美丽所帮助的人,甚至包括她自己,都是有各种各样心理和生理问题的边缘人。这些人在普通电影题材中,要么为主流所排斥,要么就是作为“问题代言人”而出现。而在这部影片中,他们是主流,是主角,他们虽然各有各的问题,但并非是无法克服的障碍。比如,终日限于悲痛不可自拔的中年妇人,她只是无法忍受失去爱情的痛苦;孤独而又为疾病所困的老人,其实只是渴望交流和慰藉;爱美丽,需要突破心智的怯懦,寻找爱的勇气;甚至酒吧里的卖烟女和酗酒男,也只是需要情感的滋润,(虽然他们的破裂再次验证了爱情的苍白和人生法则的残酷);即便是被东家欺侮的弱智男孩,也有对美丽、对绘画的追求和热爱,一点点鼓励和支持,也能让他重展无邪的笑颜。推荐理由:充满文艺气息的青春电影,看的人心里暖暖的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TOP2:《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细腻又煽情的文艺情怀叙事方式向来是台湾电影所擅长的。一个直白的名字已经把主题描述了七八分,大家还观影就已经很清楚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因此,大家对那些年的期望值和一般电影并不一样。严格来说,大家看的并不是一场电影,而是青春的模样,是自己的记忆。
“喜欢对的人,身上会发光噢。”
谁都发过光的吧。哪怕现在变老了,发福了,神情麻木了,没有梦想了,但一想到多年前发过光的自己,还是会傻傻地就露出会心微笑吧。所以你未必是来看九把刀的故事,你不过是穿过这个黑暗的电影院去找曾经的自己。哪怕故事已经烂熟,旁白仍像小说,高中毕业之后的部分拍得泄气,你还是在九把刀拜托大家看过不要剧透的最后十分钟,眼泪像爆水管一样飙出来,周围响起了擤鼻涕的声音。
我喜欢拍青春片的人。他们都因为记性太好,又不甘心只用回忆抵抗余生,于是为自己造了一架时光机,重演,定格,铁证如山。每当青春的乡愁又犯病时,拿出来看一次便是解药。推荐理由:谁都有过或文艺或不文艺的青春,回忆一番,注定很有滋味。
《放牛班的春天》
TOP1:《放牛班的春天》
说这是一部文艺片,倒不如说这是一部洋溢着诗性的电影,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看下来很简单.只需倾听孩子们的歌声,听动听的法语,只需看着他们的眼睛,神态,和优雅的着装,就能沉浸在无限的愉悦当中,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洋溢着诗性的影片,触及了心灵最深处的真挚细腻的情感,有着阳光般的人性关怀以及对爱,自由和音乐的很纯粹的思考。看完影片不觉已是泪流满面,《放牛班的春天》给人一种久违的感动,引用一位评论家的评价,“该片不同于一般的运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电影,或极尽夸张搞怪的爆笑喜剧,《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述说了在一个封闭严厉的寄宿学校里,缺乏关爱的孩子们在一位音乐老师的帮助下,通过音乐得到心灵救赎的故事。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再加上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这样的人物组合几乎已经形成了教育题材电影的一个固定的内在结构——所以有人说这电影“古典”、“传统”。但是导演出色地运用了音乐来作为影片的主要表现手段,从而使法国人特有的优雅浪漫,在这样一部几乎完全遵循传统套路的、中规中矩的电影中,依然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果说《春风化雨》带给观众的第一感受是心灵的震撼,那么我以为《放牛班的春天》给人的第一感受则是心灵的沉醉: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甜美清亮的童声合唱,以及悠扬的歌声中放飞的童心、梦想、感激、怀念……这一切无不美得令人动容。 推荐理由:超越了文艺片的界限,一部充满诗意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