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今年湖北高考的作文题是什么?
全国卷一:选择关键词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二:读了六句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三: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为副标题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北京
大作文题为二选一
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天津
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海
跟“预测”相关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江苏
生活中离不开车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请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浙江
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山东
阅读材料,根据感悟和联想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你会怎么发挥一下你的才华?
谢谢邀请,感觉写不出来了,不知道我孩子今天怎么写,希望他能够紧跟形势,得分就行,有点乱,什么乱七八糟都往孩子脑子里面灌,孩子晕了,我们也晕了。现在的孩子,生理成长快,心理跟不上,是什么问题?房间本来打扫干净了,窗户一开,呵呵,纱窗没装好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题材与肺炎疫情有关的可能性?
如果你是一名语文老师,你肯定会关注这次疫情,它不仅事关我们每个人的安危,还关系到这次事件所折射出的民族精神,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如果你是一名高三语文教师,你一定已经看到很多相关的素材和话题预测。我觉得按照以往作文出题的规律,今年高考作文题目题材与肺炎疫情有关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是应该不会直接考查肺炎疫情,而是应该考查在这次抗击肺炎疫情战斗中全国人民所爆发出的民族品格或时代精神。
高考作文不仅仅是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还承载着彰显时代主题、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使命,现在高考作文题目不回避热点已经成为共识,2008年高考作文就是很好的证明。
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重大伤害、给全国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但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攻克难关,终于挺了过来。当年就有人争论高考作文会不会和地震有关,当时大家各执一词,最后的结果是当年高考作文就考了和地震有关的作文。
回顾近几年全国一卷的高考作文题目,我们不难发现,高考作文总是紧握时代脉搏、彰显时代主题,传承时代精神。
例如:
2017年全国卷1,是根据所给关键词,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我们看看所给的关键词,一带一路、共享单车、美丽乡村、高铁、移动支付等,无论哪个都是和当年发生的大事件息息相关,都集中凝练地概括了我国当时的发展态势。
2018年作文材料则概括性地展示了我国近年来的大事件和各个领域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要求给2035年的18岁的青年人写一篇文章,材料特别强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而当年我们提的最多的不就是“实现中国梦”吗?
2019年高考作文笼统地说就是要求写“劳动的重要性”,而我们都知道“劳动”这个词所包含的内涵非常丰富,这个作文题目不仅针对当下有些人总想走捷径的心理做出纠正,也契合了我们时代的主题,我们正面临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
而2020年是极不平常的年份,它用百年不遇的疫情拉开了考验中国人民凝聚力和意志的大幕,在这次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中,涌现了无数令人感动的事迹和人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像我们伟大祖国这样,十天内建好一座火神山医院,十三天内建好一座雷神山医院,一声令下全国人民都静下来、一声令下无数逆行者除夕夜奔赴疫情前线,一方有难八方的物资紧急支援武汉。这次疫情大大增加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也大大增加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共同谱写了一曲浩然赞歌。
这么有标志性的、有深刻意义的大事件,我觉得在高考中非常有可能涉及,不仅是语文作文,在其他学科中应该也会有。尤其作文的可能性更大,这次疫情引发的热点话题,都有可能涉及到。比如坚守奉献、医者仁心、青年担当、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敬畏自然、悲悯善良、理性反思、乐观精神、民情民生、文化反思、法治精神、移风易俗、复工复产、网上课堂、大学生就业等等。至于说作文类型,材料加任务驱动,或者漫画、图片材料等都有可能哦!
当然,我们关注疫情,不仅仅是为了备考,更重要的是这次事件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民族的顽强、人心的凝聚、时代的脉搏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同律动,我们有责任张扬时代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国家需要的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有志青年,各位学子们,你准备好了吗?
遵义航中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获得者?
有空帮你查查
2019年语文北京卷高考作文是如何体现家国情怀的?
北京卷
试题内容: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设计思路:
201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的作文题目,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命题要求;在考查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着重考查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
2016年,两道大作文题供考生选择作答的方式取得了预想的效果,2017年继续沿袭这样的做法,为考生充分发挥写作优势提供平台。
第一题:“说纽带”
2017年的作文命题思路与前两年有所不同,作文题目不是从大阅读文本中引出的,而是直接命题的。
以“说纽带”为题,意在借助“纽带”的比喻意义,联系历史或现实阐述其作用、价值和意义等,以考查考生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题目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既有历史感,也有现实感,无论从较为宽阔的视野,还是从相对微观的视角,都可以提出观点、展开论述,有利于那些平时重积累、有思想并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有实力的考生展示其思考与议论的能力。
本题与下面的大作文题,分别限定了文体。其原因一是北京卷考试说明要求能够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二是限定文体,有利于减少考生选择题目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