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养生网,你会为正确保健养生而去了解一下营养学的知识吗?
我的回答是,懂一点营养学意味着什么远远是你所无法想象的。我不为养生而养生,养生也不是为了什么,而且养生这个词在年轻一族人群常冠以“中老年人”“鸡汤帖”“骗人没用的东西”这样的标签,而且这些话语中经常会带着傲慢、轻视、不以为然的表情。
但是坦白讲,养生这个东西,我越发觉得,人的养生之道还不如自然界中的动物,我深切觉得人应该向动物来好好请教一下养生之道。举例来说:
猫和狗常常用舌头舔疮面或伤口,因为唾液中的酶素有杀菌的作用。
狼和山犬的胃肌能够自动收缩。当它们疑心自己吃了有毒的食物的时候,便立即收缩胃肌,把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防毒死。
野牛患了皮肤癣,它长途跋涉来到湖边,它在泥浆中“沐浴”一阵,然后爬上岸,将泥浆晾干。过不久,它又去湖边再次“沐浴”,一直把癣治好为止。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呢?
我见过一对新生夫妇,拖着婴儿摇篮车在散步,篮子旁边放置着一瓶止咳糖浆,每次车里的小宝宝咳嗽时,他们就会把糖浆喂一勺给小宝宝,结果越咳越厉害。他们也是很无助的表情,把希望寄托在一瓶药身上,并幻想着能够发生奇迹。我就在旁边不禁摇头噤声。说实在的,有一句话叫“掌控自己的人生”,可是就这么一点小小的身体症状,都让人觉得生命不在自己手里,而是被什么东西牵着走。
但是,如果换做是懂一点营养学的人呢?
他们就会知道,无论是咳嗽还是痰,都是身体应对外界伤害而做出的自然反应,都是身体防卫体系的一部分,是身体积极自然的排异反应,是防御体系在工作的表征,它在表明它正在努力通过粘液来包裹住呼吸进来的细菌病毒并把它排出去!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听懂身体的信号,听懂身体所传递给我们的语言,然后努力去顺应它、支持它,不给它添乱。——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长是如何好心干坏事的呢?家里的孩子咳嗽吐痰的时候他们干了什么勾当呢,给孩子吃了一些药物阻止他吐痰,叫做化痰!咳嗽的时候就给他吃些药叫止咳,意思是别咳出来这种东西还是留着自用吧!
究竟而言,人从未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其实,你与健康之间,就差一个营养的观念的距离。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人该如何养生保健?
很多人一天到晚说自己这个虚那个虚,但又分不清楚到底是什么虚。说到如何补虚的时候,往往会贪心,觉得这个能补气,自己需要;那个能补血,自己也需要;补了一段时间发现没变化,或者感觉更严重,就开始怀疑人生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怎么区别,以及如何养生保健!
首先,我们人体的气血阴阳往往两个或三个同时出现。所以当存在气虚时,发现自己又阴虚,不要觉得奇怪;或者出现血虚又阴虚,也不要诧异。
其次,不管是两个虚,还是三个虚,它总是会有以哪个为主。比如同时存在气虚、血虚、阴虚,但以气虚为主,那就先补气。
最后,人的体质是会发现变化的。这会可能是气虚为主。调理一段时间后,可能是以血虚为主了,气虚不明显了,那就得以补血为主。
有了这个基本的认识后,我们就开始进入主题。
对于气、血、阴、阳四个虚,我们可以把它用简单的几个词来概括:
气虚:气短、懒言、没劲;
血虚:心慌、失眠、健忘;
阴虚:口干、烦躁、便秘;
阳虚:怕冷、手脚凉、尿多。
气虚的人,除了那三个症状外,还容易表现为多汗,易感冒,语声低微,热不得冷不得,或胖或瘦(胖是虚胖偏白,瘦是瘦弱偏黄),容易腹胀。至于胃口方面,气虚的人有胃口差的,但也可以胃口好的,所以不要拿胃口好不好来判断。
血虚的人,除了那三个症状外,还容易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或萎黄,皮肤干燥,头发枯黄,手脚蠕动或麻木,也可以出现疲倦、乏力;女性还容易出现月经量少,颜色淡等。
阴虚的人,除了那三个症状外,还容易表现为咽干,口苦,眼睛干涩,手心脚心热,易盗汗,小便黄,舌红;也会出现皮肤干燥、头发干枯,手脚震颤等。
阳虚的人,除了那三个症状外,还容易表现为口淡不渴,喜欢喝温水,吃温热的食物,喜欢晒太阳,大便不成形或容易腹泻;也会出现疲倦、乏力、懒言等症状。
简单理解:气虚继续发展容易阳虚,所以阳虚有气虚的表现,比气虚多一个“冷”的症状;血和阴都是以滋润濡养脏腑为主,所以血虚和阴虚都会出现“干”的症状,但阴虚多一个“热”的症状。
那这些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应该如何调理呢?
气虚和阳虚一般都是动的少,所以阳气不生。因此对于气虚和阳虚的人,运动锻炼非常重要,且很有作用。不要给自己的“懒”找借口,多动几天,气和阳都会慢慢恢复过来,运动项目的话,像慢跑,羽毛球,游泳等都是适合的。
补气还可以通过喝茶,作用来得快,比如黄芪茶,西洋参茶等,至于黄芪、西洋参等中药怎么喝,我之前有很多文章介绍过,介绍了各种搭配和怎么喝不上火的方法,这里不做介绍了。中成药的话,比如补中益气丸、归脾丸、人参归脾丸、健脾丸、四君子丸、六君子丸等等。
补阳还可以通过艾灸,作用来得快,比如灸关元穴,神阙穴,中脘穴等,都有很好的补阳作用。中成药的话,比如理中丸、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四神丸、桂附地黄丸等。
血虚和阴虚一般都是动的太多,消耗过多。比如经常熬夜,思虑过多等,当然思虑过度也会伤脾胃,脾胃虚弱而导致血虚;这血虚和阴虚两类应以静为主。少熬夜,少酗酒,调整作息,饮食规律,那么血虚和阴虚都会得到改善。
血虚想血虚血也可以通过喝茶,但补血一般比较慢,所以往往会和补气一起,比如当归配黄芪一起泡茶喝,气血双补来得快;也有直接用当归、红枣、桂圆等一起泡茶,直接补血;或用当归、白芍、熟地、川芎来泡茶补血。常用的中成药有四物丸,当归补血颗粒,人参养荣丸,归脾丸,乌鸡白凤丸,人参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等。
阴虚的人应该多喝茶,因为滋阴的中药一般都味淡或偏甜,泡的茶好喝,常用滋阴泡茶的中药有石斛、玉竹、麦冬、沙参、天冬、生地、白芍、枸杞等等。阴虚的人往往会有热的表现,所以经常也会适当地添加一些清热的药一起,比如菊花、桑叶、蒲公英、薄荷等。常用的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肾阴虚)、天王补心丹(心阴虚)、麦味地黄丸(肺肾阴虚)、杞菊地黄丸(肝肾阴虚)、养阴清肺膏(肺阴虚)、益胃颗粒(胃阴虚)等等。
最后总结一下,不管是气虚、血虚还是阳虚,都要注意健脾胃,脾胃运化正常,气血生化就正常,就不容易出现气、血、阳虚。所以三餐饮食要规律,不要饥饱无常,也不要肥甘厚腻。阴虚的人尤其容易出现心阴虚,肝阴虚,要注意规律作息,不要熬夜,少吃辛辣,多喝水,多喝茶。
每个人都可能出现这个那个问题,但只要睡眠、饮食、运动能做好,身体就能健康,无须借助外在的药物,也不要总想着哪个菜补气,哪个菜养血等。做到吃得香,睡得香,大便顺畅,适度锻炼,养生没有特别的法宝,只要持之以恒的健康生活习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