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鹰直升机,6型小鸟直升机的表现如何?
MH-6这飞机不错,相当适合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摩加迪沙战役中MH-6搭载三角洲特战队员从屋顶突入奥林匹克酒店。另外超级61遭到击中后,MH-6强行在街道上降落,将幸存者接走。后来多个游戏例如《命令与征服:将军》里面都有用MH-6搭载人员执行快速投送的单位,有时候可以产生相当有趣的效果。
夜间超级61等几个要点能抵抗住艾迪德派民兵的人海攻击,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AH-6在作战区域上空不断提供火力支援。《黑鹰坠落》电影里有体现相关场景。之前看到参战人员的回忆,说艾迪德派不断发射RPG,但直升机整夜巡航,迫使民兵不能发动攻击。直升机不知疲倦的飞行是地面部队生还的重要原因。
当然,另一方面AH-6和MH-6的火力实在有限,MH-6只能挂一门30毫米M230航炮,或者两挺12.7毫米GAU-19/7.62毫米M134,或者挂两具七管70毫米火箭发射巢,这样的火力差不多就是一轮就光。AH-6的挂载能力稍高一些,一侧挂架能够带一个机枪吊舱和一具火箭巢,就这在电影里也是一扫而空。欺负民兵缺乏真正单兵便携式防空武器还行,如果地面上有萨姆-7/14这样的东西,只怕美军在摩加迪沙损失会更大。所以美军也很清楚,碰上火力凶猛的敌人,就是AH-64+AC-130洗地,重型武直和炮艇机才能真正实施压制。另外其实苏军的米-24的设计虽然机动性灵活性不如小鸟,但如果能把隐身性提上来,肯定更好用一些。
米171与黑鹰的性能哪个更好?
严格的说,黑鹰和米171不是一个级别的直升机,米171比黑鹰要大一些(黑鹰是9吨级,米171是13吨级)。
黑鹰的性能先进,最大载重3.6吨,对比一下米171的数据也不过4吨。黑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我国唯一一种能进藏的机型,直到1990年代开始大规模引进米171,黑鹰数量太少这一问题才多少得以解决。但是从军队的使用情况来看,无论是飞行性能还是后勤保养,黑鹰的评价还是要比米171高一些。因为当年引进协议要求这批黑鹰不能军用,所以现在依然能从美国得后勤保养方面的支持,虽然用了几十年,但是机队的整体情况依旧良好。
至于米171,虽然有性能差距,但是也是真的便宜,09年的报价也不过400万美元(参考一下84年民用黑鹰S70的报价高达700美元!),性价比高是米171大规模装备的最大优势。
黑鹰直升机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一般带多少特种部队?
黑鹰原则上可以携带10-12名全副武装的作战人员但在实际作战时,考虑到行动的迅速性(快速离开机舱进行突击)以及减小损失的考虑,一般一架黑鹰只装6-8人,其中2人负责舱口的加特林机枪在阿富汗的美国第16特遣队基本就是这么配置,6个突击队员可以组成2个战斗小组,执行任务时,首先是尖兵离机,接着是机枪手,建立火力支援,第三个为携带榴弹发射的士兵,第四个是狙击手随后是指挥官、医疗兵和其他战斗队员
美军陆航现在使用的直升机以黑鹰直升机为主?
老话说得好,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的“黑鹰”可以把“休伊”拍死到沙滩上,1958年的“休伊”没死,升级做了“毒液”,不是侥幸是命大,使用多年用着顺手,S-97“夜袭者”要撼动“休伊”的地位;尔今“黑鹰”化作“沉默鹰”,去捉本拉登,留下一地鸡毛,有V-280“勇士”一出,要取“黑鹰”而代之。究竟如何仍不够确定,美军陆航通用直升机仍以“黑鹰”为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成军以来,一再升级,UH-60M正是基本型的重大升级型号,所以问及“黑鹰”UH-60M,正问到了点子上,作为响当当的主力,在美国军队装备了2000多架,出口于外,狂销了2000多架,不是他带着有色眼镜,西科斯基还能发上一大笔财,挣钱也没不卖给人,这就有点闲扯了,如今再做为什么了不得的神器,就搞笑了,俄有米-17,中国有了直-20,在欧洲好几款通用型号,造得都比西斯斯基第四代S-92“直升机客车”不差,如EH-101、NH90,以及法制EC725等,直弄得美国S-92反而打不起精神来,害人者害己,不得不说,到头来害不了他人害自己,大可不必再把“黑鹰”看得神一样。
▲型号庞杂。我们不否认,“黑鹰”不错的直升机,用了20年,1989年前后从A升级做L型,当时的价格590万美元,动力是通用的,升了级,大约四分之一,提高了高原性能,主要在结构寿命和生存能力上考虑,比如载重能力也有所扩展。1999年,进一步扩展是数字化装备,电传操作系统,驾驶舱开始朝着玻璃化努力,发动机开始使用全权数字控制系统,有称UH-60M,这是“黑鹰”朝着第三代直升机一次重大努力,连浆叶都改成宽舷的了,机头下部视窗,改为可视性,能想到的基本实现,同时装备于陆、海、空、海军陆战队,以及海岸警卫队,大体可分为UH-60人员运输型,CH-60货物运输型,EH-60电战型、SH-60反潜型,MH-60特战,HH-60搜索救援型,或在UH-60A基本型变化而来,或以UH-60M全新打造和升级延寿,形成了一个颇为庞大的“黑鹰”家族,叫法也不尽相同,MH-60称为“铺路鹰”,MH-60S唤做“骑士鹰”,HH-60叫个“掠夺鹰”,军种有军种的称谓,有点随心所欲,可以说鹰鹰精神,也见装备数量之大,深深攫住了军队的心。
▲惯用善使。一只“黑鹰”用多年,战争中常自铺天盖地,海湾战争101空中突击,200架黑鹰组成的编队遮天蔽日,实施大规模补给,建立功勋。首次作用于格林纳达,遭遇地面机枪扫射,一着急碰到一起,摔了嘴啃泥,可是美国大兵站起身来拍拍土,摇摇头,可以继续上阵,有一项性能叫做抗坠毁,发动机停转,旋翼可做10分钟空转,可实现平稳落地。1993观兵索马里,遭遇了滑铁卢,几架“黑鹰”被击落在摩加迪沙街头,为此拍出一部电影《黑鹰坠落》,细较之不是直升机之罪,再好的直升机也架不住在不利的情况下使用,当时救走美军的,是AH-6“小鸟”,动静小极了,几乎可以悄无声息地进入,大有大的好处,小也有小的便利,作用海湾就用得效果不错。在阿富汗,第一次暴露出在功率不足的问题,坏了不能修,只能运回本土,可维护性差,过于金贵,原因正在于不停往上放东西,堆满了一大堆电子装备,不免变得娇气起来。
▲中国也有“黑鹰”。购买数量少而又少,网络上大都看不见它的身影,不可否认,在中国也坠落过几架,对比引进的米-17,“黑鹰”有轻盈之妙,而失之娇娇之气,为此结合二机特点,我们在用之多年以后,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黑鹰”,工程编号直-20,是一场真正的“及时雨”,过去军舰使用的直-9太小,引进的卡-28体形过高,直-20不大不小正合适,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三军通用直升机。在“黑鹰”试飞44年后,我国成功实现列装自己的“黑鹰”,虽说晚点意义重大,中国陆航人有了自己合适的运输型号,这样回首再望UH-60M之时,让人感概不已,真好啊,中国直升机技术有了明显地进步,这一步赶将上来,着实不易。有大国实用的教训与经验,作为后发者,自可免走不少弯路。
一部电影的镜头是几个美军坐着黑鹰直升机底下一大群巨大的外星怪物?
是这个么?《怪兽:黑暗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