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正,外国人也玩中国头条吗?
外国人当然也玩头条。
首先:TopBuzz今日头条海外版APP是今日头条打造的海外版新闻头条APP。今日头条海外版APP内容来源通过输出人工智能技术,并与当地内容合作伙伴和内容创作者合作。有了这个app外国人和我们国人一样想玩就能玩了。
其次:现在我们国内也很多外国人在各个大城市工作、经商、或者留学,他们常期居住中国,慢慢也容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今社会网络这么发达,这几年在中国头条比较火的,玩的人比较多。外国人自然也会入乡随俗的,网络时代,他们一定也会玩头条的。
美感染者破136万?
突发:彭斯开始自我隔离,美感染者破136万,特朗普要隔离么?特朗普暂时还不需要隔离。
一. 美国新冠肺炎感染者破136万。截至北京时间5月11日14时11分,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1367638例,累计死亡病例80787例。疫情最严重的纽约州,确诊病例累计345406例,其次新泽西州140008例。
二. “彭斯开始自我隔离”的消息。1. 美国当地时间5月10日,彭博社报道称,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其新闻秘书凯蒂·米勒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后,开始自我隔离。不过,其发言人同日声明:
“彭斯将继续听从白宫医疗小组的建议,目前还没有被隔离。此外,彭斯每天的检测结果都是阴性,他计划明天去白宫。”(下图:美国副总统彭斯)
2. 美国卫生部门的一些重要人物已经开始自我隔离。
当地时间5月9日,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西博士表示:自己曾与白宫的一名新冠病毒感染工作人员有过低分险接触,将自我隔离14天。据消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局长斯蒂芬·哈恩也开始了自我隔离。
(下图:安东尼·福西博士)
三. 美国政客不见棺材不掉泪。最近几天,新冠病毒开始在白宫蔓延,特朗普总统的贴身随从、副总统彭斯的新闻秘书凯蒂·米勒,特朗普女儿伊万卡的私人助理等,已经“中招”,显然,新冠病毒还是不愿放过白宫的。
(下图:彭斯的新闻秘书凯蒂·米勒和在白宫工作的丈夫)
今天检测结果呈阴性,并不代表明天检测结果仍然呈阴性,彭斯执意还要去白宫的行为,和去医院看望患者不戴口罩一样,是对病毒的轻视,或许,不把病毒传染给特朗普,他不甘心吧!
(下图:彭斯去医院看望患者不戴口罩)
结束语:四面围城,风声鹤唳。特朗普这时候显然已经心慌了!
伊朗无人机从伊拉克起飞袭击沙特多条石油管道?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把与中东局势有关的三个最新动态列举一下。一,伊朗总统鲁哈尼给“伊核协议”相关方的最后期限7月7日即将到期。鲁哈尼说的已经很明白,那就是如果英,法,德等“伊核协议”相关方仍然不能采取措施有效保证伊朗利益的话,伊朗将在7月7日以后提高浓缩铀的丰度。二,美国这几天在悄然从伊拉克军事基地撤军,原因不明。三,俄罗斯发出了伊朗问题将恶化的警告。如果将这三个问题结合在一起来解读,再将从伊拉克起飞的无人机袭击沙特输油管道事件的话,便不难判断,美伊之间可能即将要有大事发生。
根据海外网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5日的报道,数架从伊拉克起飞的无人机对沙特哈布机场和吉赞机场,以及加瓦尔油田输油管道进行了轰炸,沙特的防御系统虽然拦截了部分导弹,但仍然遭受了重大损失。事件发生后,也门胡赛武装在第一时间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然而,美国军方却并不买账。美国五角大楼宣称,经过对飞机残骸检验和对比,认为这些无人机显然不是也门常用的型号。这些无人机的技术含量更高。因此,美国军方认为是伊朗所为。在5月14日,也门也曾袭击过沙特的石油管道和设施。美国人认为那次确实是胡赛武装所为。其实,根据目前的美伊关系紧张程度以及中东地区的现状,即便不是伊朗所为,也很可能与伊朗问题有关联。而在伊朗即将突破浓缩铀丰度的限制情况下,美国当然更愿意是伊朗所为。那样的话,美国发动战争的理由就会更充分了。
自从6月20日伊朗击落一架美国RQ-4C无人机,且特朗普临时中止了军事打击伊朗的行动后,伊朗的底气似乎更足了!强硬论调又“层出不穷”了!继内贾德在2005年放出“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的豪言壮语后,日前,伊朗革命卫队的一名高官更是在内贾德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时间因素”。这名高官说“一旦美国发动进攻,伊朗将在90分钟内抹平以色列”。伊朗是否能做到暂且不论,但这样的说辞未必对自己有利。因为这会使以色列更加坚定“只做不说”的信念,也会使特朗普重新检讨尽量不动武的想法。而假如这次无人机袭击沙特石油管道确系伊朗所为的话,无疑会加重美国动武的筹码。而美国和以色列及沙特真正担忧的伊朗核武器研发问题目前也正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恶化。
7月1日,伊朗外长扎里夫代表伊朗政府正式宣布,伊朗的浓缩铀储量已经超过300千克的上限。随后,国际原子能机构予以了证实。这就等于是伊朗的“一只脚已经跨出了伊核协议”。为什么说是一只脚呢?这是因为300千克的浓缩铀储量上限是伊朗当初自己的承诺,而不是协议的“硬性限制”。所以,还不能算是伊朗退出“伊核协议”。但是,7月3日鲁哈尼的说法就严重多了!鲁哈尼在讲话中首先抱怨了欧盟对伊朗的贸易没能做出实质性的举措,接着表达了“伊核协议”相关方没有真正的阻止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并说:“如果到7月7的时候还没有找到具体的保证措施,伊朗将会突破浓缩铀丰度3.67%的上限”。这个问题显然就很严重了!因为3.67%的浓缩铀丰度上限是《伊朗核协议》中的硬性指标。果真如此的话,那就意味着伊朗在实质上已经退出了伊核协议。
伊核协议的实质即“共同行动纲领”。假如伊朗突破了浓缩铀储量上限后再突破丰度3.67%这个硬指标的话,《伊朗核协议》也就等于彻底“黄了”。虽然美国去年5月8日就退出了“伊核协议”,但毕竟还有俄,中,英,法,德硬撑着。伊朗起码不至于失去道义上的制高点。然而,伊朗现在却有了退出“伊核协议”的趋势和策略。显然易见,一旦退出了“伊核协议”,伊朗在政治上将会更加被动。那么,在明知更加被动的情况下,伊朗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这源于美国的“极限施压”,其实,虽然美国在伊朗周边部署了足够发动一场新战争的军力,但伊朗内心并不怵,毕竟美国已经威胁了伊朗四十年。伊朗早已经练就了应付的策略和行为方式。可是,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的“清零计划”,却使伊朗承受不起了!再这样下去的话,伊朗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强。很可能就会内部生乱。所以,伊朗有了“一不做二不休”的想法,甚至有了具体策略。
毫不讳言的说,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甚至比一场战争还狠。因为战争的痛苦可遇见。而这种“极限施压”却有一种“凌迟”的感觉。人在高压下往往会产生两种心态,一种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式的主动“顺从”。另一种就是“焦躁式”的鱼死网破心理。显然,伊朗属于后者。我们从5月2日美国“清零计划”实施后开始捋一捋。5月12日阿联酋富查伊拉港发生了油轮被破坏事件,5月14日胡赛武装(伊朗支持的也门武装派别)突然偷袭了沙特。6月13日,发生了阿曼湾油轮被袭事件!在这两次袭击事件中,美国以及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将矛头指向了伊朗。美国还提供了伊朗舰船在油轮边拆卸“物件”的视频,视频清晰度不够高,无法形成铁证。所以,最后变成了美伊之间的互相指责。而6月20日发生的伊朗击落美国无人机事件则将美伊冲突之箭搭在了弓上。应该说,显然是伊朗主动为之。因为伊朗不想在这种煎熬中度日了!但是,特朗普却在战争爆发10分钟掐断了“引信”。
特朗普虽然中止了军事打击伊朗的行动。但并不能说明美国就这么偃旗息鼓了!显然不是。有专家分析说,特朗普之所以叫停了“轰炸”,有几个原因。一是特朗普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佳效果。二是因为特朗普要求参加日本峰会。而在日本峰会上的几场重量级会晤中很可能会看到解决伊朗核协议问题的希望。然而,特朗普很可能是一厢情愿了!从伊朗的近期表现来看,显然是不准备妥协。因为伊朗在最核心的核武器开发问题上似乎有了“生米煮成熟饭”的想法。于是,伊朗加强了对胡赛武装的支持力度,同时也加强了对伊拉克境内什叶派武装的控制。而且在叙利亚的民兵基地中加强了导弹部署。显然,伊朗不想再“活受罪”了!它要首先打破平静,以便在混乱中寻求一线生机。
美国当然也没“闲着”。一方面,美国正在游说自己的盟友一起对付伊朗,目前英国已经决定紧跟美国。另一方面美国还专门要求伊拉克政府约束其境内的什叶派武装。而伊拉克政府则公开宣布要控制自己境内的什叶派武装。与此同时,美国却悄然在从伊拉克军事基地撤兵。在极限施压的关键时刻,美国却在撤军,这显然不同寻常。有专家解读说,美国显然就是要“动武”的节凑。因为,从伊拉克基地撤军,美国显然在担心一旦开战,伊朗很可能会袭击驻伊拉克的美军。因为,再远的话,伊朗的导弹就很难还击了!而从国际上来说,法国也已经表态说,如果伊朗浓缩铀丰度提高的话,法国将加入对伊朗的制裁中。英国已经明确了挺美立场,如果法国也在最后掉链子的话,伊朗可能就真的就危险了!而如果袭击沙特输油管道确系伊朗所为的话,无异于给美国增加了一个战争的理由。但愿伊朗能够冷静。如果伊朗行为过激的话,特朗普随时都有可能扣动战争的扳机。
贝佐斯与白宫贸易顾问发生口水战的原因是什么?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拒绝与白宫贸易顾问Peter Navarro会面,导致后者“十分恼火” 。这是贝佐斯和特朗普政府之间永无休止的恩怨的最新进展。自2016年以来,他们一直在Twitter对亚马逊和贝索斯拥有的《华盛顿邮报》进行持续的抨击。
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Navarro上个月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一场盛大的紫花苜蓿俱乐部晚宴上提出希望与贝佐斯举行会议,以讨论其平台上的假冒产品。该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与假冒商品作斗争,并与美国海关合作,在发现商品时将其删除。
据报道,贝佐斯回答说:“'给Jay Carney打电话,告诉他我们会见面的。Carney是奥巴马的前新闻秘书,现在在亚马逊的通讯部门工作。在过去的几周中,亚马逊其他高管多次与Navarro举行了会议,而贝佐斯本人并未参加。
而这激怒了贝佐斯。他周二告诉《华盛顿邮报》,他想与贝佐斯见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可以在“转眼之间就能完全制止(发生在亚马逊平台上)的假冒行为”。Navarro继续说道:“这是罕见的情况,一个人可以对这个问题产生巨大影响-但到目前为止,这仍然被'视而不见'。”
而贝佐斯选择在Instagram回应Navarro的说法。
假设您正在举行一场大型鸡尾酒会,而您不认识的人正在与您的父亲和女友交谈并要求开会时出现。而这个人是那种实际上使用“minions”一词来描述为你的员工的人。”
《The Hill 》的Emily Birnbaum周四采访了Navarro,问及他对贝佐斯在Instagram上有关他的消息作何感想,他回应道:
这可能是“禅宗与假冒贩运艺术”一书作者的平庸而被动的攻击性帖子。仅仅与白宫代表会面讨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将具有更大的建设性。
这并不是贝佐斯第一次被特朗普政府官员引起的争议所困扰。特朗普本人经常对贝佐斯所拥有《华盛顿邮报》进行抨击,并在推特上诅咒这位亿万富翁。亚马逊也正处于巨大的联邦诉讼之中,对政府决定向微软授予五角大楼100亿美元的合同提出了挑战。
亚马逊发言人告诉The Verge:“亚马逊高级管理人员多次与包括Navarro先生在内的政府官员会面,讨论我们打击假冒商品的共同目标。我们渴望继续进行这种合作,并将使我们的高管有足够的时间开会以有效解决问题。”
印度近期同时与中国?
近来,印度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估计又要大大提高了,因为印度凭借一己之力,几乎同时与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国这三个大小不一的邻国,爆发了规模不等的边境冲突,其中,有的军事冲突非常严峻, 印巴双方直接以迫击炮、榴弹炮对轰。
一般国家,只要陆地与他国接壤,都会小心翼翼或者说非常谨慎地处理好与他国的关系,以免惹祸上身,在国际事务中,处事也会很慎重。
中国,这般体量、实力的国家,可曾主动去挑衅他国,建国以后仅有的数次边境军事冲突,都是他国强加在头上,忍无可忍时才彻底爆发。
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历届政府对于领土的贪婪可谓闻名全球,吞并锡进,控制不丹,将与巴基斯坦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划进印度的版图;西藏南部的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也被印度全部占领,宣布成立了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且向该地区大量非法移民。
其实,印度军队尽管拥有将近150万人的庞大规模,但其工业和军工体系并不发达,因此,靠手中花花绿绿的钞票,买来了包括战机、直升机、坦克、步战车、装甲输送车、潜艇、护卫舰、鱼雷、各类导弹、榴弹炮、火箭炮、航空炸弹甚至步枪和子弹等武器。
一个连步兵最起码的装备,步枪和子弹都需要购买的国家,却常常被外界忽悠成世界第三或第四军事强国,让印度朝野非常受用,难免有些轻飘飘的感觉。
印度,之所以在近期,不断与尼泊尔、巴基斯坦发生边境冲突,特别是不自量力地主动挑衅中国,并非印度实力有多么强大,盖因新冠肺炎疫情在印度不可控,成了全球累计确诊感染者和死亡人数综合第4的国家,蝗灾等原因导致印度经济不堪重负,多重矛盾的融合,令印度底层民众的怒火大有一触即发的态势。
莫迪政府承受了非常巨大的国内压力,因此,才会在几乎同一时间,与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国三个邻国爆发了边境冲突的疯狂举动,以此来转移国内民众对政府抗疫不力的愤怒情绪。
尼泊尔将和印度有争议的包括达科特、锡安库、布拉汉德奥、卡特巴嘎德等13个地区共355平方公里的领土直接划入了本国的新版图、印巴在克什米尔展开迫击炮和榴弹炮对轰导致多名印军死伤、印方多名军人在加勒万河谷与中国军人的对峙中折戟。
可见印度主动挑衅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国,都未尝到任何甜头,但莫迪老仙却转移了印度国内的巨大矛盾,现在,印度朝野情绪激昂,纷纷要求政府同时对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国开战。
印度就是个奇葩的国家,即便美国都无力同时对全球三个国家开战,同时打赢两场战争,都从美军方口头中销声匿迹了,印度军队也就耍杂般地将摩托车玩得全球第一而已,其军队战斗力真的不堪一击。
但莫迪不会对尼泊尔、巴基斯坦、中国其中的任何一国宣战,莫迪只是在三国边境搞点动静,以此来转移矛盾而已,战争任何时候对印度来说,都绝对不是好的选项,因为印度军队的战斗力不行,还是将开挂的摩托车车技发扬光大就可以了,这样全球都会对印度军队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