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症状,四害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四害”对人类有哪些危害?它们会传播疾病吗?
生活中经常会有人提到“四害”,究竟什么是四害?它们对人类又有哪些危害呢?
一、什么是“四害”?
关于“四害”有两个版本,最早是我们国家于1958年提出来的,当时国务院发出了一个《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的时间内 ,完成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的任务。
大慨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人们逐渐认识到麻雀虽然吃粮食,但也吃其它害虫,把它当成四害一分子来消灭有点“冤”,最后,通过科学家们的据理力争,1960年我们国家把四害重新定义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把麻雀替换成蟑螂,算是放了麻雀一马,现在我们所说的四害就是指的第二个版本。
二、“四害”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全世界发现病菌、病毒、螺旋体等病源252种,四害可以携带114种之多,可见消灭四害控制疾病是多么重要。下面谈一谈四害的危害:
1.苍蝇
苍蝇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很活跃,四处乱飞,惹人讨厌,不但污染食品,还可传播几十种疾病,其中主要有:痢疾、甲型肝炎、食物中毒、霍乱、伤寒、蛔虫等。
2.蚊子
蚊子是夏天的产物,被人们称作“吸血鬼”,是叮罢了动物再咬人,令人防不胜防,蚊子可传播虐疾、乙型脑炎、登革热、黄热病等疾病。
3.老鼠
老鼠不光生性狡猾,还专门搞破坏,提起老鼠人们对它只有恨,不然的话,怎么会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呢?老鼠能传播各种人畜共患疾病,携带200余种病原体,对人类危害较大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4.蟑螂
蟑螂一般在晚上活动,经常出现在下水道,洗碗池旁边,很容易对食物造成污染,甚至可导致食物霉变,产生致癌物质黄曲霉素,蟑螂可传播伤寒、小儿麻痹、肝炎、蛔虫病等疾病。
“四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人类同“四害”的斗针仍将继续下去。有人甚至预言,人类消亡,四害仍在,对此,你怎么看?
喉咙咳出点血?
我是医学科普刘医生,传播医学知识,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医生!
在临床接诊过的很多患者,对“咯血”描述并不准确,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是“呕出来的”还是“咳出来的”,下面就针对“咯血”的症状为大家讲解一下。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咯血”这个症状最容易与“呕血”相互混淆,下表可见对此进行鉴别。
咯血可能与哪些疾病有关接下来我们如果确定是“咯血”了,那么它与哪些疾病可能相关呢?
1、支气管疾病: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等。
2、 肺部疾病:常见的有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
3、心血管疾病:较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所致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疾病。
4、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5、某些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
6、风湿性疾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等。
年龄因素1、青壮年咯血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二尖瓣狭窄等。
2、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者,应高度注意支气管肺癌的可能性。
3、儿童慢性咳嗽伴少量咯血与低色素贫血,须注意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可能。
咯血的多少一般认为毎日咯血量在100ml以内为小量,100~500ml为中等量,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100~500ml为大量。
大量咯血主要见于空洞型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慢性肺脓肿等。
咯血的颜色和性状1、咯鲜红色血:可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出血性疾病。
2、咯铁锈色血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肺吸虫病和肺泡出血。
3、砖红色胶冻样痰: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4、咯暗红色血:二尖瓣狭窄。
5、咯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左心衰竭。
6、咯暗红色粘稠血痰:肺栓塞。
伴随症状1、咯血伴发热
多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支气管肺癌等。
2. 咯血伴胸痛
多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肺结核、肺栓塞(梗死)、支气管肺癌等。
3、咯血伴呛咳
多见于支气管肺癌、支原体肺炎等。
4、咯血伴脓痰
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继发细菌感染等。
5、咯血伴皮肤黏膜出血
可见于血液病、风湿病及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等。
6、咯血伴杵状指
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支气管肺癌等。
7. 咯血伴黄疸
可见于钩端螺旋体病、肺炎球菌肺炎、肺栓塞等。
小结:原来“小小的咯血”居然也有着“大大的学问”,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很多疾病。那么如题主所问,喉咙里咳出点血,最好还是查个胸片排除一下肺部的情况,做一个鼻咽喉镜排除一下咽喉部的情况,查一个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排除一下血液方面的情况。发现问题不要大意,及时到医院就诊。「出血热」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症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呈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经过。重症患者会出现腔道出血、脑水肿、颅内出血、肺水肿等并发症。
据不完全统计,有170多种脊椎动物能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我国发现53种动物携带本病毒,主要宿主动物是啮齿类,其他动物包括猫、猪、犬和免等。在我国以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林区则以大林姬鼠为主。由于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早期的血液和尿液中携带病毒,虽然有接触后发病的个别病例,但人不是主要传染源。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有以下5种:
1.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类、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道黏膜感染。
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损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或血液后亦可导致感染。
4.垂直传播:孕妇感染出血热后病毒可以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尽管我国从恙螨和柏次禽刺螨中分离到汉坦病毒,但其传播作用不确定。
出血热的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变化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仍然是本病治疗原则,即早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衰竭和出血等并发症。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
1.防鼠灭鼠:应用药物、机械等方法灭鼠,一般认为灭鼠后Ⅱ型病毒的感染率能够得到较好地控制和下降。
2.作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不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动物实验时要防止被实验鼠咬伤。
3.接种疫苗:我国研制的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I型),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Ⅱ型)和乳鼠脑纯化汉滩病毒灭活疫苗(I型),已在流行区使用,几乎所有人能产生中和抗体,但持续3~6个月后明显下降,1年后需要加强注射。但是有发热、严重疾病和过敏史的人不能接种。
关注天天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知识。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补充。谢谢阅读!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症状有哪些?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症状有哪些?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症状主要有发热、“三红”(脸、颈、胸部皮肤发红)、“三痛”(头痛、眼眶痛和腰痛)症状等。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生。典型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无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等5期经过。早期症状主要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摄氏度以上,伴头痛、眼眶痛、腰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乏力和四肢酸痛等。查体,可见“酒醉貌”(脸、颈、胸部皮肤发红)、皮肤和软腭黏膜可见出血点、球结膜水肿、下肢水肿、肾区叩痛等。尿常规检查可见明显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表现与流行性感冒类似,应注意鉴别。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陈美芳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谢邀!
血常规,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几乎来医院就医、有抽血的项目的患者都会有血常规这一项,等到拿结果的时候,看着血常规化验单上密密麻麻的字和数字,分开来每个都懂,和在一起就不知道它的意思,只能看着数字后 ↑ 或 ↓ 的箭头干着急。今天,我们就来以下面这张化验单为例讲讲血常规化验单该怎么看。
其实,血常规化验单很好看,把它分为3大部分,红色的那部分是白细胞,黄色的那部分是红细胞,蓝色的那部分是血小板。
白细胞大家常听到的“血象”指的就是白细胞,白细胞主要看是否有感染的情况,着重看3个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
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口诀:如果白细胞低,淋巴细胞高,可能病毒感染;如果白细胞高,淋巴细胞正常,可能是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通常随着白细胞变化而变化。
看看这张化验单,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低,淋巴细胞高,考虑病毒感染。在疫情期间,很多新冠肺炎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单上都能发现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增高。
提醒大家一点,如果只有白细胞低的情况,可能提示你的免疫力低,身体不能更好的抵抗感染,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
红细胞红细胞主要看是否有贫血的情况,着重看2个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是评价一个人是否贫血的一个重要和常用指标,血红蛋白低,即考虑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相同。
这张化验单上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值,考虑贫血。
血小板血小板这部分主要看机体的止血功能怎么样,只要看血小板这1个指标就行。
血小板太低,易出血;太高,易形成血栓。
这张化验单上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有出血的风险,而且有伤口的话,血液凝固的时间也会比正常人长。
综上所述,这张化验单的人有出血风险、贫血、病毒感染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