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养生之道,为何引出来比生前还多热议?
看了一张梅墨生的西装照片,面色晦暗无华,可见气血已亏。头发枯燥,可见血分已伤,这决不是一个养生专家该有的样孑。反倒象一个肾精严重亏虚的久病之人。
梅墨生的养生知识可能是养生市场及社会上流行的养生观念,而这些东西又都是不良商家买通一些不良专家编撰出来误导民众,以达到敛财目的的错误观念。梅墨生可能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养生。
首先明确养不是补,适度的轻补有助于养,但前提是识寒温(药)辩阴阳(体),这一点除了老中医恐怕没人作得到。因此普通民众追求精准的养生是不现实的,好在人体有良好的抗逆性,所以养生只需作到大致及可,养生的关键是凡事适度,不刻意追求。
白金肺,绿木肝,黑水肾,红火心,黄土脾。五色食物对应五行五脏,大家可依此在普食的基础上适度针对性,重点推荐有万能药食,不老仙丹美喻的鸡蛋,禁饱食。
午睡补气,夜睡养阴,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利身体健康。也许有些年青人说我经常熬夜照样龙精虎猛,其实那是因为你身体还强壮,身理自动调节以适应生活习惯,不代表伤阴不会进行,二十年后你就知到利害了。禁熬夜。
和血,行血,活血,破血。适度活动是和血的,是人体标准身理状态,适度体育锻炼是行血至活血的,有利身体健康。但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则活血至破血,是伤精破气的短命之举,偶尔为之可以恢复,长期进行极为有害,如长跑,健身房,竞技体育等。禁强炼。
太极拳是行活血的,极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梅墨生把自已炼成了太极专家,如此执着的高强度,不短命才怪呢。
铁皮石斛应该怎么食用?
历代药学经典对铁皮石斛的药效记载有:《本草纲目》将铁皮石斛列为药用,《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指出铁皮石斛具有生津、止渴、镇痛、消除水肿之功效,主治热病阴虚、目暗、胃弱、声音嘶哑等疾病,对声带疲劳、声音嘶哑,恢复其美音有特殊疗效。
铁皮石斛说实话有很多吃法,下面为大伙儿分享一下~
NO.1鲜吃
第一种是比较原始的方法直接嚼服,这种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保留其中的自然精华,具体操作是洗干净后入口咀嚼,或者拿来泡茶将味道提炼出来,不建议将它生吞。
NO.2熬汤
这一种是常规做法煲汤粥放入一些,这是广东人很典型的做法。在广东,煲汤是每家每户必备的,你可以把它洗净切开,然后放在汤水里边煲汤,或者当你炖鸡烧鱼的时候也可以适当放一些,这样的汤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NO.3鲜榨
如果你想增强石斛的口感和吸收效果的话我建议您用榨汁的方式服用,石斛汁里再加些蜂蜜,口感极佳而且营养丰富,尤其在夏季这样做的话,清爽解渴,最关键是感觉很高大上哈哈哈!
NO.4泡酒
铁皮石斛作为中药材的一部分,拿来泡酒最适合不过了。洗净切块放入在40°左右的白酒里边泡大概三个月,当然中间还可以添加一些其他中药材,不过在添加的时候切记药性要相辅相成不要互冲,这样的药酒喝起来会很伤身体。
在怎么吃的方面我做了以上几种建议,当然如果你还有更好的建议欢迎来留言谢谢哈!
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睡觉前我一般都是看书,尽量减少思考,让大脑静下来,这样容易有良好的睡眠,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学习和头条创作上来。
我喜欢读一些经典文学名著和大家的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岳飞传》、《杨家将》、《七侠五义》还有鲁迅的杂文、小说等。
睡前读书的习惯保持了近二十年了,我想这个习惯我会一直保持下去,直到再也读不动。
这里面我最喜欢读的书是《三国演义》、《岳飞传》和《杨家将》,这主要是受爷爷的影响,这几本书我都翻烂了三本了。小时候,大概从五岁开始就跟着爷爷在收音机里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杨家将》,那时候虽然还听不懂,但是完全被刘兰芳大师的高亢嘹亮的声音和精彩的故事所吸引。
收音机是我二叔到青岛出差时候,买回来专门送给爷爷的,是青岛无线电二厂生产的“红灯”牌,在八十年代初可谓是名牌,也是家里少有的“家电”了。爷爷非常爱惜,每天擦的铮亮,舍不得让别人动,也就是我还可以在他同意的情况下,偶尔用手摸一摸,虽然只是用手指轻轻的触摸一下,但这已经是莫大的荣誉了。
爷爷每天都是一手提着收音机,一手拿着茶杯前面走,我在后面抱着两个马扎跟着,上午九点准时在屋前的大榆树底下收听刘兰芳大师的评书。收音机一经打开,立马就吸引来七八个小孩来听《岳飞传》、《杨家将》。大家全都屏息静气,聚精会神的听着,仿佛一下都把我们带去了纷乱的宋朝一般。
自那时候起,我就深深的爱上了古典文学故事,每每沉浸在三国争霸的硝烟里、一门忠烈的杨家将和风波亭被“莫须有”杀害的岳武穆父子,这些伟大的民族英雄都令我敬佩,让我仰望。
上学以后,我从听评书改为了看书,把在收音机里听过的所有的故事都在书上看了一遍。几本特别喜欢的书,来回都看了三四遍,也换过几次新书了。
一本书,一段历史,一个英雄,一种豪情,一种崇拜,一种拥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精忠报国”的决心和理想。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首家喻户晓的《满江红》,道尽了岳飞内心对当时南宋当政者的腐败无能的悲愤之情和爱国忧民之心。
读史使人明智。朋友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浩如烟海,我们应该认真用心的去读,去学习,鉴古识今,少走弯路。
让我们养成读书的习惯吧!
当年红极一时的张悟本现在怎么样了?
二年前见报道张悟本脑梗了,曾几何时,张悟本《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书,风糜全国,什么包治百病,吃绿豆,吃茄子,一度引发市场绿豆丶茄子"洛阳纸″贵,后张悟本伪养生专家被揭穿,蒙蔽百姓谎言牛逼暴露无遗!张悟本其实是一介江湖郎中,识真病卖假药,故弄玄虚,有这么大的本事?!各地的电视台逃避不了责任,邀请嘉宾,座上客,搞健康讲座,拉″虎皮扯大旗″,吹牛拍马,观众有目共睹,至今电视媒体为追求利益,昧着良心,做一些养生健康节目,明知吃不死人,也治不好的医药广告,请一些名人如以前张悟本之类骗子翻版,继续叫卖,坑害观众,"张悟本″阴魂不散!
养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养生了。其实养生的基础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心态、饮食、起居、运动、生活环境等。
《黄帝内经》里面有很多关于养生的知识和智慧,特别是里面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和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里面谈到了很多的养生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篇具体谈到了哪些养生的知识。
《上古天真论》记载:“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首先提出问题,为何上古之人可以非常长寿,而当时的人却身体不如前人。
后解答原因是“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提出懂得养生的人,会根据外界气候和时节的变化,来调节自身,并且起居有规律,劳动但不能太劳累,且能经常静心养神,所以身体强健;不懂得养生的人,经常喝酒,不懂得控制欲望,喝醉后行房事,只管目前的快乐,起居无规律,经常熬夜,会导致精气神的耗散,所以体质较差。
后又补充到:“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心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的所愿。古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提出懂得养生的人,对于一些容易导致人体发病的因素,懂得及时防护,没有过多的欲望,懂得静心养神,内心平和,适当劳动但不过于劳累,能够很好适应当地的风俗,对于比自己条件好的人也不羡慕,不受外界的诱惑的影响,所以能够健康长寿。
其实养生的方法并不复杂,但现代人很多面对太多的诱惑,也有很多的生活压力,所以明知该如何养生,却很难真的去实行这些养生的方法,其实养生去泡一些养生茶或吃一些保健品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能做到上面说的才是养生的根本。
《四气调神大论》主要介绍的是如何顺应四时节气的变化来养生的方法。
①春季养生的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提出春季万物复苏,此时需要气的发散和顺畅,可以适当晚睡早起,古人强调养生需要和太阳同步,太阳出来就起床,太阳落山就需要休息了,这样才能保证体内阴阳和自然界保持平衡,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熬夜,只是因为春天太阳落山相对晚一些,所以睡觉可以适当晚一些,但也需要晚上10点之前睡觉,可以在环境好的地方散散步,有助于体内气的发散和通畅,情志方面也需要保持舒畅,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也会导致伤肝,因为肝主疏泄,不按上法养生就会导致肝疏泻失常,夏季的时候容易出现体寒的疾病。
②夏季养生的方法:“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提出夏季花草树木都开花结果,由于夏季太阳落山也较晚,也可以适当晚睡,但时间也不应晚于10点,还是需要早起,且不能厌恶太阳,还是需要适当的晒太阳,夏季需要使气排泄通畅,适当出汗,所以夏季虽然需要预防中暑,但也不能过度的吹空调、电扇和过食寒凉之品,不然容易导致阳气郁闭于内而导致疾病的出现,如果不按照上面的养生方法会导致心脏的受伤,秋天容易患疟疾等疾病,冬季也容易患重病。
③秋季养生的方法:“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提出秋季是花草树木和农作物成熟的季节,需要早睡早起,当鸡叫时就需要起床,保持内心的安宁,静心宁神,这样肺气的宣降就比较平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则导致肺气受伤,冬季容易出现腹泻。
④冬季养生的方法:“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阳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提出冬季是万物潜伏闭藏的季节,很多动物此时也开始冬眠,花草树木也凋谢以保存能量以待来年生长,此时外界非常寒冷,需要保护阳气,因为冬天太阳落山早出来晚,所以需要早睡晚起,最好等出太阳在起床,静心宁神,注意保暖,冬季不建议做大汗的运动,这个是冬季养生的方法,若反其道而行之,则容易伤肾,春季容易患四肢萎弱无力的疾病。
文章最后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著名的治未病的理论,防病比治病更重要,等疾病出现了再去治疗就比较晚了。
《黄帝内经》这两篇所说的养生的方法,是养生最重要的精髓,如果能做到对于养生保健有很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