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猴的营养价值和功效,10个知了猴的重量?
回答,每个知了猴4.5-5克,10个的重量就是40-50克。如果知了猴单个重量小的话那10个的重量就更少了。知了猴又称金蝉,蚱蝉、黑蝉,成熟若虫俗称知了龟、爬蚱等。
蝉虽然是农林害虫,但也有好的一面。正由于金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随着人们生活价值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高营养,绿色美味的金蝉,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价格也随之升高。
夏天你有去抓知了猴金蝉吗?
我小时候抓过,也吃过这个,我们小时候管这个叫爬爬儿,那时候大概刚上一二年级,放了学,拿个空罐头瓶子,啃两口馒头就出去啦,村里有树的地方,都被找遍了,一开始,天还没黑,爬爬还没出洞,我们就在地上找,仔细观察,会有一个很小很小的洞,土皮很薄,用手轻轻巧巧一抠,那层土皮就掉了,露出一个大拇指粗的洞来,仔细瞧,洞里面保准有一个肥肥胖胖的爬爬儿,把它抠出来,放进罐头瓶子里,每每找到一个,那种惊喜,那种找到宝贝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于是迷恋上这种感觉,提着罐头瓶子,不停的找啊找啊,天稍微黑点,爬爬儿自己就从洞里出来了,它开始往树上爬,我们寻找战利品的眼神开始往树上扫描,那时候眼神真好用啊,一棵树360度 从下往上,从上往下,来来回回扫描,发现一个,会快乐的抑制不住的快乐和惊喜的叫一声,一把抓住它,把它放到罐头瓶子里,然后重新数一遍,看看已经抓了多少只,直到天完全黑下来,一起找爬爬儿的小朋友都被家长叫回去吃饭了,对黑漆漆的小树林让人害怕起来,才往家走,到了家,家长不免要责备两句,但是把罐头瓶子一举,大人一看抓了这么多,再看看孩子快乐的样子,就不忍责备,让吃晚饭啦,吃完晚饭,把爬爬儿用盐水泡起来,这样它就不会变成知了,第二天早上,家长起来做饭,用油烹炸一下,给我们吃,因为用盐水泡过,爬爬儿即干净,又稍微带点咸味,外酥里嫩的,好香啊。那时候有人说一个爬爬儿的营养顶一个鸡蛋呢,我们小,不懂什么营养不营业,但是那种酥脆的感觉,真的比鸡蛋好吃几百倍,[捂脸][大笑][大笑]
知了猴能吃吗?
我都吃了四十年了,至少还能在这里回答你的问题!
发现一个半斤重的知了猴?
知了猴是可以吃,不论重量多大,它都是人间的美味之一。不过现在知了猴越来越少了,因为抓它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也是国人的吃货本色所导致。在以前,我是能体味抓
知了猴的乐趣的,下面,我就为你分享一下其中的经验和乐趣。
知了猴是金禅的幼虫,一到夏天就是知了猴出土的时候,特别是我们小的时候一到傍晚,就开始拿着手电筒开始去小树林、路边的树上开始捉知了猴,特别的热闹,一拨一拨的人来回瞅乐此不彼,那时候恐怕是我们唯一的傍晚娱乐了,而如今的知了猴是越来越少,但是老家的人们还是到了晚上拿着手电筒就开始去捕捉,可能也是一种习惯。也可能是因为知了猴过于美味营养,人们舍不得到嘴的野味吧。
说到知了猴的营养这里就得说说了,知了猴确实过于美味,老家的人们吃了几十年,其中蛋白质是牛肉的4倍,猪肉的5倍,羊肉的4倍可见知了猴的蛋白质含量比任何家禽都高,素有唐僧肉的美称。
说实在的这两年知了猴越来越少了,以前一晚上好好捕捉都能捕捉百十个,而如今再好好捕捉也只能捕捉几十个,少之又少。虽说少但是还是有的。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下知了猴什么时候捕捉最容易、最多。抓住这个时间捕捉要比平常多好几倍。也是我多年的经验那就是下雨天捕捉,下过雨地面湿润知了猴容易出土。
特别是下午刚下过雨,天不黑知了猴就出土了,比平常提前1个小时出土,而且这个时候你去树旁找的话运气好还能看到它的洞,知了猴准备出土时,上面已经用爪子顶开了一道缝,大概0.3毫米宽,1厘米长特别显眼,你只需用食指往里一投就能拉出来一只,特别有意思。捕捉知了猴最好是去榆树旁,因为榆树根的汁知了猴是最喜欢的,即使是脱过壳成了蝉也喜欢在榆树上。
傍晚捕捉的知了猴最好拿着饮料瓶里面盛些水泡着,因为知了猴出土3个小时就脱壳了,水泡着不会脱壳。储存最好是头天晚上用盐水泡着,第二天控干水分放进冰箱冷冻储存,想吃时解冻吃就行了。知了猴的经典吃法就是油炸,最好吃的部位是中间,全部是细腻的瘦肉特别的香。不过还是全部都吃为好,因为它全身都是宝,包括壳也是。知了猴的壳也是一味中药可以入药。对癌症有一定的作用。
上面就是我的经验分享,不妨关注一下我的“粤北地区第一吃喝玩乐”头条号,大家一起来分享各自的美食故事!!!
像金蝉一样的虫子是什么?
田鳖,能吃
田鳖,和蝉一样,都是可以食用的!因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在我国南方,田鳖在成为美食之前会被放入水缸中空养几天耗尽体内的食物残渣,然后放入冷水锅里煮沸,金蝉,在有些地方叫知了龟、知了猴、爬蚱等,蜕皮羽化后成为知了。从营养价值上来说,符合很多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