痄腮的症状,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及如何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及如何预防?
某日,12岁的小学生小莉莉不想吃东西,两边耳朵周围又肿又痛,吃东西时更加疼痛,到医院去被医生诊断为可能是流行性腮腺炎,听说流行性腮腺炎是传染病,这可吓到了小莉莉和她的爸爸妈妈。那么,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呢?它有什么症状呢?如何预防它呢?
一、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老百姓叫它“大嘴巴”,是由一种叫做腮腺炎病毒的小不点感染到人身上引起的。这种病毒主要通过吸入说话时的飞沫而在人和人之间传染。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上,但冬春季节更多人患病,主要是感染儿童,成年人也可以被感染。
二、得了“流腮”,会怎么样?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嘴巴”还真的会大嘴巴。“流腮”最主要和典型的症状就是一边或者两边的脸(实际上是“腮腺”)又肿又痛,张口或吃东西时或者吃酸味的东西时更加疼痛。像前面的小莉莉就很可能是“流腮”。除了大嘴巴,“腮腺”还可能表现为发热、头痛、没力气,不想吃东西;有时候还会引起脑膜炎、胰腺炎、睾丸或卵巢发炎等。
“流腮”是我们国家《中华人民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按照疾病的严重危害程度,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管理)传染病,当然,大家也没有必要谈传染病就害怕,总体来讲,“流腮”还是比较“温和”的传染病:绝大多数的“流腮”患者都能够治好,只有很少数才会出现严重的情况(这时需要配合医生慎重处理,积极抢救)。但是,“流腮”也容易在学校、幼儿园等传染,使小朋友集中发病,给宝爸宝妈和社会造成很大困扰。
对于传染病,要学会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才能使自己得到良好的治疗,也能保护好他人。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不小心感染上“流腮”,要尽快看医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询问和治疗。
三、“流腮”如何预防?
“流腮”可以预防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1.“流腮”是有疫苗的哦。接种预防“流腮”的疫苗是预防“流腮”最有效地方法,并且这种疫苗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也就是,每个小朋友都有义务和应该接种的疫苗)。大家可以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疾控中心去具体咨询。
2.在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期,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比如电影院、广场、超市、公交车等等。出行时,可带上口罩。
3.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强身健体,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4.一旦出现发热、“大嘴巴”等疑似“流腮”的症状,一定要尽快看医生,听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
腮腺炎怎样算好了?
腮腺炎好了的症状主要是肿胀消退,没有发热的迹象,按压以后没有疼痛,没有其他不适的感觉,就属于已经痊愈。即使好了以后一定要注意,近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熬夜,多喝水。不要吃过硬的食物。如果自己不能确定,可以到医院的口腔科进行检查。
腮腺炎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腮腺炎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是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染的,感染后可以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力,也可以提前注射疫苗进行预防,早期的症状会出现腺体肿大,体温升高,张口咀嚼,感觉到疼痛,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建议应及时通过药物进行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得了腮腺炎都有什么症状?
腮腺炎主要是会导致面部肿大,而且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烧等现象的,这比较好的话,腮腺炎也是属于一种自愈性的疾病,但如果患者的本身的体质比较差,或者是出现高烧时,还是需要及时的入院接受治疗,对于高烧的患者也是需要及时的退烧,避免对身体产生严重的损伤。
急性腮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在急性腮腺炎的早期,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虚弱、厌食等类似于病毒感染的症状,随后会出现颧弓、耳朵和脚跟疼痛、唾液腺肿胀和体温升高等症状,可表现为高热。通常一个腮腺肿大,另一个受累。腺体肿胀集中在耳垂上,向前、向后和下部周围发展,使下颌骨边缘模糊不清。由于覆盖腮腺的皮下组织水肿,局部皮肤会发亮,肿胀和疼痛会更明显,有明显的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