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芪的功效与作用,黄芪的功能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芪有补气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可以使用黄芪泡水喝,也可以使用黄芪炖汤吃,在这期间不要喝茶,不要吃萝卜,以免影响其滋补功效,要多吃一些高维生素和高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补充营养,有利于增强体质,不要熬夜和劳累,不要受凉,饮食的口味要清淡一些。
北芪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北芪即黄芪,因盛产于我国北方,故又名北芪,被誉为“补气补脾诸药之最”。黄芪为补药之长,而其功效又因各种不同的配伍情况而有不同的发挥;故黄芪常需与其他药物配伍相使使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
二、黄芪的治疗机理与禁忌黄芪泡水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中医治病、调理讲究的是一个扶正祛邪的道理,通过调动人体的自身正气(免疫功能)来达到祛除邪气(祛病)的目的,一旦人体的阴阳达到平衡,就不主张在使用了,中药重在灵活应用,合理配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方用药,没有一个方是一成不变的。
用黄芪也必须要有其适应症。如果有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气虚多汗的患者可以用黄芪泡水饮用;但是对热性和体格壮实的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补药都属温性,若服药之后出现上火,口腔溃烂说明补之太过,应当停服。
三、中医大家怎么说?全国著名中医大师黄煌教授指出:凡适用黄芪者,其人多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浮肿貌,目无精彩。肌肉松软,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枕头,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称之为“黄芪腹”。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易于浮肿,特别是下肢肿,手足易麻木。舌质淡胖,舌苔润。
四、黄芪应如何配伍应用?1、黄芪与牡蛎——敛阴止汗黄芪甘温补中,升阳补气,实腠理止汗出;牡蛎长于益阴潜阳,收涩止汗。二药伍用,益气敛阴、固表止汗的力量增强。
2、黄芪与山药——补脾胃益肺气
黄芪甘温,补气升阳,利水消肿,而偏于补脾阳;山药甘平,补脾养肺,养阴生津,益肾固精,而侧重于补脾阴。二药伍用,一阳一阴,阴阳相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收健睥胃、促运化,敛脾精、止漏浊,消除尿糖之功。
3、党参与黄芪——补一身之正气
党参补中气,长止泻;黄芪固卫气,擅长敛汗。党参偏于阴而补中,黄芪偏于阳而实表。二药相合,一里一表,一阴一阳,相互为用,其功益彰,共奏扶正补气之功。
4、黄芪与防风——固表止汗
黄芪甘温补气固表扶正,防风辛散祛风解表驱邪。二药参合,散中寓补,补中兼疏,动静结合,相辅相成,固表止汗。著名方剂玉屏风散即是由这两位药组成。
5、黄芪与当归——益气活血
黄芪用量倍于当归(黄芪与当归用量5:1);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以滋生化之源;当归养血合营。气行则血行,黄芪与当归配伍可以使当归有了活性,使气血可以运营到各部,益气活血。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黄芪配伍更是灵活多变,不能一言蔽之,仅列以上几种以供参考,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提问,共同探讨。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止汗的中药有哪些?
止汗的中药有哪些
止汗的中药有浮小麦、五味子、黄芪等。
1.浮小麦味甘咸性平,入心经,有益心气、养心阴。适用于心气不足的出汗。
2.五味子,酸、苦、甘、辛、咸五味俱全,能散能收,能清能补,可以滋阴敛肺、生津敛汗,可以改善心气,敛肺固表,对治疗心阴虚汗出有奇效。
3.黄芪为补气药,有“补气诸药之最”之美称,味甘性温,入脾肺经,对于脾肺气虚的汗症具有很好的补气固表止汗的功效。
总之,中药在止汗方面虽有一定疗效,但如果有汗出不止,且伴有不适症状的,及时就诊。
药物的使用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科 主治医师 韩盛旺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黄芪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
黄芪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
黄芪粉的功效与作用: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黄芪粉的食用方法:遵医嘱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也可搭配普通食材,煲汤、煮粥、冲饮等方法进行食用。
1.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黄芪粉是黄芪经过粉碎加工后得到的粉末状物质。中医学认为,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具有提高免疫和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促进胃肠运动、利尿与抗肾损伤、抗肝损伤、促进造血、延缓衰老、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
2.黄芪的食用方法
遵医嘱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也可搭配普通食材,煲汤、煮粥、冲饮等方法进行食用。需要注意的是,对黄芪过敏者,不宜服用黄芪或黄芪粉;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及实证等症亦不宜服用。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姚暄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黄芪的功效和禁忌?
黄芪属于一种常见的中药,补气,利尿,减轻肿胀,还可以对抗炎症和杀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虚失血、水肿、长期腹泻,肛门脱垂等。因为黄芪性温,所以如果本身热毒就不要用黄芪,否则它只会加重体热。黄芪虽然很好,但要适量,不能多吃,而且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吃黄芪,所以一定要辩证施治,这样才能发挥黄芪最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