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网,秋季如何养生?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其实我们一年四季都应该学会养生,春季,万物苏生,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憋屈了一冬的人们迫不及待跑出户外,春季尽量多穿点,出汗后别立即脱衣,以防风。 夏季,天气炎热,骄阳似火,应当养心。冬季,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应当养肾。肾喜温怕寒冷,冬季养肾应当适时保暖,多吃黑色食物。那么秋天如何养生呢?我们来看看吧。
1、调和情志 远离悲秋
进入秋天之后,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老人秋季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的情绪。不妨静想收获累累的愉悦,保持神态安宁,收神敛气。
2、秋冻有节 和用强身
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练习“秋冻”,加强御寒锻炼,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抗寒能力,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3、饮食调和 润肺防燥
过了“秋分”之后,由于雨水逐渐少,空气中的湿度小,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气候。秋季又是肺金当令之时,稍有疏忽保健,易被秋燥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因此,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
4、健身锻炼 动静和谐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全民开展各种健身运动的好时期。面对诸多的锻炼项目,应因人而异来选择,如老年人可散步、慢跑、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健身操、八段锦、自我按摩等;从秋天开始,与天气变化相应相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增强机体对多变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5、注重预防 和而安康
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病的复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在晚秋季节若疏忽防范,则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而祸及生命。
以上就是关于秋季如何养生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吧。所以说大家在秋季养生时要注意以上的建议,另外平时大家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平时也要多锻炼身体,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更加健康。
寒冬季节如何养生?
小雪,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进入小雪节气,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开始出现下雪天气。
这时的雪呈现半冰半融状态,又称“湿雪”或“雨夹雪”。
在这样的特殊时节,想要少生病、保安康,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
小雪时节,三个地方冻不得
一、头部
头部为诸阳之首,是身体的主宰,一旦受寒,会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等症状。
头部还是最不善于留住热量的部位,头颈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建议:头部得不到保护,就像热水瓶没有盖子。因此天凉时外出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很必要的,最好是能盖住前额的。
此外,每天清晨用梳子多梳几次头发,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
二、颈部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处,这使它格外娇贵。
一旦受寒,颈椎病、咽炎等病就会接踵而至。
建议:冬天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最好都穿有领子的衣服,外出一定要戴围巾,以免脖子受凉,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颈椎病等的人。
三、腰部
腰部是肾之腑,一旦它觉得冷就会立刻闹情绪,男性会腰膝酸软,女性则容易月经紊乱,出现痛经等。
建议:天冷时一定要穿中长外衣,不要让腰部裸露。
平时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每天早晚各做50次,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小雪时节,做好三多
一、多晒太阳
清代医学家吴尚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我国传统的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应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能起到温通经脉的作用。
二、多喝茶水
冬季寒冷,多喝些温热的茶水可以暖身,同时也能防病。
冬季多肺病,养肺护肺可以喝点红苏子叶茶,红苏子叶入肺经,有宣肺,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
将红苏子叶泡水代茶饮,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治愈,并能解除局部痒感,从而阻断咳嗽反射,养肺的同时,更有利于止咳和祛痰。
冬季是女性调养的绝佳时节,此时可常用白古丁和山刺玫混合,搭配成白古丁山刺玫茶饮用,养肝益胃又消炎,对女性是很有好处的。
白古丁,入肝经,可保护肝脏,清除肝毒,防止肝损害。研究表明,白古丁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称为是一种“天然抗生素”,对包括肝炎在内的多种炎症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山刺玫是一种野生小玫瑰,药食两用,活血化瘀、暖胃消食的效果很好。同时能活血化瘀、理气解郁,是非常适合女性的健康食材。
三、多温补益肾
一般的小雪节气里,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在此为大家推荐几种适合冬令进补的温补益肾食品:
羊肉:古时称羊肉为羖肉、羝肉、羯肉。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
腰果:腰果味道甘甜,清脆可口,而且营养丰富。腰果仁是名贵的干果和高级菜肴,含蛋白质达21%,含油率达40%,各种维生素含量也都很高。老年人平时最好能多吃点腰果。
山药:山药含有的营养成分是非常错的,有着强身健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冬天的适合我们多吃一些山药对身体是大有好处的。白色的山药除了能够健脾补肺,更有补肾的作用,它是一个独特的宝贝。
小雪时节,做好三防
一、防体温过低症
所谓体温过低症是指一种身体内脏器官严重失温症。
体温过低症可诱发或加重疾病,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人死亡,所以不可轻视。
冬季是体温过低症易发的季节,人们要加以预防、保健身体。
二、防肥胖
冬季为了保暖抗寒,人体耗能较多,也因此进食的动物性食品,特别是脂肪食品比较多。
此时人体的消化运转速度变快,胃液分泌增加,人体消化、吸收能力增强,食欲更加旺盛。
很多人一到冬季活动量减少,胃口大开,所以容易增肥。冬季体重增长不宜超过10%。
三、防“电热毯病”
电热毯是理想的家庭取暖用品,不仅具有温暖、卫生、舒适、轻便等优点,而且对各种风湿病及腰腿痛等病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会引起“电热毯病”,出现过敏性皮炎、脱水、丘疹等症状。
使用电热毯要控制通电时间,一般睡前通电加热,上床入睡时要关掉电源。不要通宵使用,尤其是有小宝宝的家庭。
对电热毯有过敏反应的人不宜使用电热毯。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100条养生常识?
1、绿茶有益防治肝炎肝癌
2、胖大海泡茶不宜长期饮用
3、感冒不宜喝苦丁茶
4、胆固醇高者少吃鱿鱼
5、海蜇皮能治高血压
6、食肉过多对身体有害
7、骨折初期不宜喝骨头汤
8、常喝豆浆更健康
9、豆浆不应与红糖鸡蛋同饮
10、白酒不宜代替料酒做菜
11、深呼吸不利老年健康
12、老人晨练应先进食
13、运动后应喝杯牛奶
14、多喝水能防肾结石
15、睡眠充足才有益健康
16、情绪不畅会导致胃病
17、手机贴膜会伤害眼睛
18、员工不宜在办公室吃午餐
19、午睡有助于预防冠心病
20、不宜用沸水煎中药
21、服中药不宜加糖
22、不能用95%的酒精消毒
23、日照每天过三小时才算健康住宅
24、破损瓷砖辐射较大
25、卧室窗户留缝有助于睡眠
26、清晨不宜开窗通风
27、热水袋比电热毯更益健康
29、筷子最好半年换一次
30、牙龈出血要尽快更换牙刷
31、正确刷牙比选择牙膏重要
32、起床不宜马上叠被子
33、晒被子不能拍打
34、空腹不宜喝蜂蜜
35、喝蜂蜜可解酒
37、素食为主更适合中国人
38、海带可预防高血压
39、凉水洗脸好处多
40、刷牙宜用温水
41、洗脚宜用40度热水
42、脚寒容易感冒。
43、干嚼食物可防止大脑老化
44、上午晒太阳有利于冬季健康
45、翘二郎腿会影响健康
46、戴帽子不宜过紧
47、常梳头有益健康
48、长时间微笑有利健康
49、强忍泪水等于慢性自杀
50、小便时咬紧牙齿有益健康
51、打喷嚏时不能捂嘴
52、早晨一杯水很重要
53、白开水超过三天不能喝
54、晚饭后两小时饮用酸奶最佳
55、不宜空腹喝酸奶
56、喝完牛奶应喝口白开水
57、每天一杯咖啡好处多
58、咖啡要趁热喝才好
60、喝下午茶有益增强记忆,不应用保温杯喝茶
61、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
62、冬季洗澡次数不宜多
63、冬季不宜长期待在温暖房间
64、不宜长时间停留在冬季雾气中
65、冬天不宜把围巾当口罩用
66、冬天早晨不宜洗头
67、健身前热身活动很重要
68、运动损伤应"冷"处理
69、步行适量能使大脑更年轻
70、步行最有利于中老年人健康
71、吃海鲜不宜喝啤酒
72、吃鱼能保持血管年轻
73、鱼刺卡喉不宜醋疗
74、饭菜不宜"趁热吃"
75、多吃黑色食物可补肾
76、多吃玉米好处多
77、不宜吃开口的糖炒板粟
78、炖鸡汤不要先放盐
79、发烧时不宜食用鸡蛋
80、茶叶蛋不宜多吃
81、馒头比米饭更益补锌
82、煮粥和烧菜不能放碱
83、粽子的营养全面
84、吃葡萄有利于护肝
85、吃草莓有助于防止辐射
86、甘蔗被称为"补血果"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想了解更多关于健康方面的干货内容,欢迎留言关注咕咚健康小助手!你的点赞是给我最大的鼓励~
咕咚健康发福利啦~每周免费赠送1000份音频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四位国家级专业营养师倾心打造的减肥课程,7天带你走出减肥误区,教你轻轻松松瘦10斤。关注并私信发送「福利」,即可免费领取课程链接,先到先得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发现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有哪些经典养生俗语?
1. 早睡早起,身体好。
2.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3.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4. 爱吃饭,少吃药。
5. 天寒地冻,心中要热。
6. 吃咸多病少,吃甜多病多。
7.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8. 善养生者,不必医生。
9. 多动脑,少动嘴。
10. 一日三省吾身。
多喝热水,排毒养颜。
食物多样化,营养要均衡。
行走要有规律,身体会更健康。
宁可多走一步路,不要少吃一顿饭。
睡眠要充足,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多吃蔬菜水果,对身体好处多多。
不要过度劳累,适当休息也很重要。
心态要积极乐观,有利于身体健康。
不要吃太多油炸和油腻的食物,有害身体健康。
学会放松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南方和北方有什么不同之处?
今日大雪,如何养生保健?南方和北方有什么不同?
简单的交流,大雪正值冬季,冬季是匿藏精气的季节,所说养生保健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膳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冬季天寒地冻,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对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没错,但光防寒保暖还不够,那如何养生保健呢?
冬季特点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防寒极其重要。
冬季,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能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易导致肾炎,遗尿,尿失禁,水肿等疾病,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养肾防寒”肾是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就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寒冷,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
养肾为先。
肾既要为维持冬天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儲存一定的能量。此时养肾最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是冬季适宜食物。
温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些食物易损伤肝脾。而食物过热会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的影响其它脏俯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增苦少咸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再吃一些咸味食物,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的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要少食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苦味食品,以补益心肝,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冬保三暖
头暖。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肠胃不适等。
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到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疼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和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晒太阳可以多晒背部。
脚暖。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药物养生
冬季是体虚之人进补的好季节,但“虚”的原因各不相同,进补要因人,因体质而异。
至于南方和北方有什么不同,因南方北方冬季温差不同,一般大约能相差一个节气,甚至更多,温度能差20多度。所以各种养生保健的方法就得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了。本人是北方人,对南方的一些生活方式不大了解,不便详细论述,望朋友谅知!就此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