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功效是什么,吃地姜的好处与坏处?
利是开胃,弊是口味重。
生姜的功效多,在身体条件满足,适当使用的情况下有好处可以收获,例如促进食欲。如果胃口会变差。每天一片生姜,能达到开胃,促消化的作用。
鸡血藤的作用是什么?
鸡血藤,又名过江龙、血枫藤、猪血藤、大血藤。当它的茎被切断以后,其木质部就立即出现淡红棕色,不久慢慢就有红色的汁液流出来,很像鸡血,因此,人们称它为鸡血藤。《本草纲目》未载,始见于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清人用鸡血藤似不太多;即用,也多用于“活血”、“去瘀”、“通利经脉”、“治手足拘挛麻木”,今人在实践中发现它养血补血作用也不错。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滕茎。主产于广西、云南等地。野生。秋、冬两季采收茎藤,除去枝叶及杂质,润透,切片,晒干。生用或熬膏用。苦、微甘,温。归肝、肾经。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煎服,10~30g。或浸酒服,或熬膏服。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主要含有异黄酮类化合物如刺芒柄花素、大豆黄素等,三萜类化合物如表木栓醇、木栓酮等以及甾体类化合物如β-谷甾醇、胡萝卜素苷、油菜甾醇、鸡血藤醇等。
水提醇沉制剂能增加实验动物股动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水煎剂可降低动物胆固醇,明显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水提物及酊剂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功能;酊剂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注射液或灌胃对小鼠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鸡血藤尚能促进小鼠肾总磷代谢,促进小鼠子宫24小时总磷代谢。
《本草纲目拾遗》:“其藤最活血,暖腰膝,已风瘫。” “壮筋骨,已酸痛,和酒服……;治老人气血虚弱,手足麻木,瘫痪等证;男子虚损,不能生育及遗精白浊……妇人经血不调,赤白带下;妇人千血劳及子宫虚冷不受胎。”《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直痹症。”
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本品苦而不燥,温而不烈,行血散瘀,调经止痛,性质和缓,又兼补血作用,凡妇人血瘀,血虚之月经病证均可应用。治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可配伍当归、川芎、香附等同用;治血虚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则配当归、熟地、白芍等药用。
2、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血虚萎黄
本品行血养血,舒筋活络,为治疗经脉不畅,络脉不和病证的常用药。如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可配伍祛风湿药,如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药;治中风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常配伍益气活血通络药,如黄芪、丹参、地龙等药;治血虚不养筋之肢体麻木及血虚萎黄,多配益气补血药之黄芪、当归等药用。
3、临床上可用来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升高白细胞
(1)用鸡血藤30克,黄芪60克,煎取500毫升药液,调入适量蜂蜜,每日分数次饮完。连饮半个月以上,可使各种原因引起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白细胞回升。
(2)取鸡血藤、北沙参各30克,黄芪40克,枸杞子、女贞子、大枣各15克,生地、制首乌各20克。水煎,每日1剂,连服20剂以上。以此方加减治疗癌症患者因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至2000/立方毫米左右,服20余剂后,白细胞可升到5000/立方毫米以上。
4、鸡血藤药膳
(1)鸡血藤蹄筋汤
鸡血藤50克,水煎取汁,再加入大枣10枚和泡发洗净的牛蹄筋80克,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至蹄筋酥烂,加少许食盐调味食之,能活血通络,祛风除湿。
(2)鸡血藤补血膏
鸡血藤150克,水煎2次取汁,浓缩收膏,加入撕碎的龙眼肉和撕碎去核的大枣各30克,再煮沸,加入适量蜂蜜搅匀,晾凉装瓶备用,每取10~20毫升,每日2~3次,温开水冲服,或调入米粥中服食,可补气养血,益智安神。
(3)血藤红归糯米膏
取鸡血藤250克,红花15克,当归30克,共入锅煎熬,去渣取汁,再加入糯米100克,熬至米烂汁稠,待温装瓶备用。每次服2羹匙,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可活血补血。
生姜能生发吗?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了我的大学室友,因为头发稀疏而且长白发,就一股脑的剃了个光头,然后每天用生姜片涂抹头发。但是...她没有坚持下去...嘻嘻嘻,所以我不能从我室友的角度来论证这个问题啦,但是为了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我也去查了相关文献哦,(还花了我4.5块钱下载)~
是不是超认真!那么正文开始啦!
生姜为中药解表剂中的一味常用药。味辛,性微温。归肺、胃、脾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之功效。中医认为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民间自古以来就有生姜治疗脱发的说法,虽然没几个人真的用这个方法成功过,但是这个说法也从来没有真正的退出过脱发圈。
在2013年的一个研究中(参考文献1),研究者使用不同浓度的生姜汁涂抹在脱过毛发的老鼠后背,并观察不同浓度的生姜汁对老鼠毛发生长周期以及生长速度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14天后生姜各组皮肤开始变黑,19天后生姜皮肤各组开始长出毛发,29天生姜各组均长满毛发。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在生长初期和中期,促毛发生长作用较弱,后期则达到相同的效果 ;对毛发的生长速度影响在高中剂量的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性;病理切片显示,用药组可增加小鼠皮肤真皮层黑色素分布,刺激毛囊生长,使其进入生长期,而同期空白组仍然处于毛发休止期。
我通俗点给大家解释一下哈,上述实验的结果表明:生姜汁的浓度越高,毛发生长周期越短,生长速度越快。也就是说,生姜对毛发生长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是不是看到这贼开心了,脱发大军终于有救了!!!但是,我严谨小公举的名号不是白喊的,为了使我的结论更严谨,我又去查了一些别的文献...于是看到了2016年的一篇论文(参考文献2),同样是用小老鼠的毛发做实验,不过这次使用了不同浓度的生姜提取物——6-姜酚,浓度分别为0、5、10μg/ml ,结果显示:
也就是说,姜酚浓度越高,毛发生长周期越长,生长速度越慢。大白话就是,姜酚对毛发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所以综合两个科学实验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生姜能生发,但是生姜中的姜酚会抑制生发...
肯定很多同学想问,那么姜酚在生姜中的含量占比是多少?我目前并没有查到可靠的数据,百度百科中的说法是每100g干姜含有9.6g姜酚。
在第一个实验中,使用的是生姜,先榨汁再分别以1倍、2倍、不稀释三种浓度作为研究,但姜汁浓度高的同时姜酚的浓度同样也高,我问了我身边学医的朋友,说姜酚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物质,几乎不溶,所以加水对它的稀释程度也有限。再则第二个实验中用到的姜酚浓度是以μg/ml为单位,而姜酚在干姜中的浓度占比却是十分之一这么多,那为什么实验一还能得出那样的结论呢?
因为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支撑,我只能大胆猜测姜汁内含有的其他物质对生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这种物质的作用是可以远远盖过姜酚的作用。但具体什么物质,则可能是那些促进血液循环的物质,这点跟大多数生发液的原理是一样的。
再考虑到我们脱发大都是头皮“生病了”才会脱发,跟实验中是被人为剃掉毛发的老鼠不同,人家的“土壤”是健康的,我们的“土壤”却出现了问题。
所以,你们可能猜到我要说什么了,虽然实验一的数据很充分,但考虑到我们和老鼠的“脱发”原因不一样,所以姜汁对我们是否有效这个还真说不一定,当然了,如果只是一时冲动剃了头发的人,可能用姜汁对你是有效的。又因为实验二中微量姜酚对头发生长的抑制作用,所以不建议脱发成症的同学使用这个办法。
那怎么办呢?
我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 擦外用生发水
使用含有药用成份 Minoxidil 的生发水。(注:口服 Minoxidil 在动物实验中对胎儿有危险性,但缺乏人体试验。且会分泌到乳汁中。孕妇、哺乳中妇女使用务必详细咨询医师。)
含Minoxidil的生发水有两种浓度:2% 需每天早晚使用,5% 每天固定时间用一次即可。
2. 口服药物
每天固定时间口服 Finasteride 2.5mg(off label use),或是其他抗雄性荷尔蒙的口服药物。Finasteride 有致畸胎性,孕妇忌用!!若有怀孕计划,必须停药至少一个月以上。
3. 植发手术
在不影响后枕部外观的前提下,将毛囊重新分配到毛发稀疏或缺失的部位。
其中关于用药的问题,最好咨询过医师在使用。植发手术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医美手段,安全没有副作用,但价格相对较高,所以求美者需要理性考虑。
参考文献:
[1]刘莉,朱红霞,陈育尧,叶文君,刘强.生姜对C57小鼠毛发生长影响的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07):42-44.
[2]侯春,苗勇,冀航,王肃生,梁刚,张志华,洪伟晋.生姜提取物6-姜酚对毛发生长的影响和机制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11):58-60.
最后,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都能够拥有一头秀发,永远免受脱发困扰啊!
还有什么途径?
您好!感谢您将生姜的利用,除了调味,制作姜汤,还有什么用途?这个问题提出来让更多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朋友们分享身边的美食与知识!感谢您让我有抛砖引玉的机会介绍一下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小妙招:我胃寒多年了,每到秋冬季节我得把自己包的像个会移动的大粽子,可胃里始终像是冬天吃了一碗凉粥总也暖不过来,最尴尬的是屁又多又响还臭!机缘巧合,在闺蜜家见她熬了一大锅不知是什么,我平时不爱喝汤或糖水之类的东西就没在意,碍于闺蜜情面喝了一碗糖水,甜甜的很好喝又喝一碗胃里暖呼呼挺舒服,从那开始每逢秋冬季节我家没有间断过喝糖水的习惯。
下面我在这里把这道暖心又暖胃的红薯糖水做法和步骤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食材:两块红薯,一小块姜,红糖(块的红糖最佳)
二,改刀:红薯去皮洗净切块;姜洗净切片。
三,煮糖水:砂锅加入清水,红薯块,姜片下锅煮二十分钟。
温馨提示:红薯可以去皮,姜不能去皮;切薄片吃了效果最好,切块大了辛辣难吃。
白术和姜同吃有啥效果?
温中健脾,散寒除湿。用治脾阳不足,寒湿困中之口淡而黏,呕吐泄泻,舌苔白腻等以及风寒湿痹,关节肿胀疼痛。
干姜辛以行散,热以温通,温中散寒,通脉。白术味苦能健脾燥湿,性温能暖脾和胃,味甘能补益中气,尤其是以健脾为专长,健脾以生化气血。白术与干姜相用,辛开苦降,辛开以助脾气运化,苦降以助胃气通降,然则脾升胃降,阳气得复,寒气得去。
1.虚寒腹痛、呕吐泄泻
干姜、白术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为温暖中焦之常用药对。脾胃虚寒,症见腹冷痛,呕吐下利,干姜、白术配伍人参、甘草同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如理中丸《伤寒论》。
2.寒湿腰痛
伤湿身重,虚劳汗出,衣里冷湿,身重,腰及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日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者,干姜、白术配伍茯苓、甘草同用,温脾胜湿,如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金匮要略》、肾着汤《备急千金要方》。
3.阳虚水肿
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气机阻滞,症见水肿身半以下为甚,胸腹胀满,手足不温,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沉迟者,干姜、白术配伍附子、厚朴、木瓜、木香、草果、槟榔、茯苓、甘草同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湿,如实脾饮《重订严氏济生方》。
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可参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