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荨麻疹偏方,你觉得荨麻疹是医学界的难题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林 既明教授
俗谚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伊始,有蓬勃向上之意。可是在这个美好的季节,你却被皮肤过敏苦苦折磨?春季因为光线、花粉、室内空气等原因,各种皮肤病易高发。最常见的皮肤病就是湿疹和荨麻疹了,想要更好的治疗这些顽固性皮肤病。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这些疾病的诱发原因,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易发生春季皮肤过敏的原因
首先,春天的气候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皮脂腺和汗腺难以取得平衡,使皮肤敏感,极易产生变化。
其次,春天的风沙粉尘等也是引起过敏的重要因素。
再者,随着现代生活环境的恶化及饮食习惯的改变,饮用水污染,使人体血液中残留一些无法代谢的毒素,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对各种过敏源过敏。
第四,由于季节变换,使得皮肤脆弱敏感,对阳光的抵抗力减弱,所以,春天还要预防紫外线过敏。
抗过敏应该吃这些
1. 胡萝卜
日本专家发现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能有效预防花粉过敏症、过敏性皮炎等过敏反应。日本专家通过实验鼠研究发现,β-胡萝卜素能调节细胞内的平衡,使实验鼠较难出现过敏反应。
2. 蜂蜜
每天喝一勺蜂蜜就可以远离鼻炎、气喘、瘙痒、咳嗽及干眼等季节性过敏症状。
其原因有二
一是蜂蜜中含有微量的蜂毒。蜂毒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二是蜂蜜里面含有一定的花粉粒,经常喝会对花粉过敏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友情提示不要用加工的蜂蜜,加工的蜂蜜多是糖精加工或是勾兑第三方成分,非但没有效果,还会加重过敏症状。
3. 大枣
日本学者研究发现,红枣中含有大量抗过敏物质——环磷酸腺苷,可阻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凡有过敏症状的人可以经常服用红枣。方法为:①红枣10枚,水煎服,每日3次。②生食红枣,每次10克,每日3次。③红枣10枚,大麦100克,加水煎服,日服2~3次。以上均服至过敏症状消失为止。大枣水煎时掰开煎为好,煎时不宜加糖。
4. 生姜
烹饪时,不妨多放些生姜,能帮助减轻因过敏导致的身体炎症。美国自然药物独立撰稿人萨拉·阿尔特休尔建议,如果把生姜和苏打水加在一起,吃起来味道可能会更好一些,也可以在就餐以外的时间准备一些姜糖,平时当成零食吃,都能有效缓解过敏症状。
5. 金针菇
经常食用金针菇有利于排除重金属离子和代谢产生的毒素和废物,能有效地增强机体活力。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金针菇菌柄中含有一种蛋白,可以抑制哮喘、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病症,没有患病的人也可以通过吃金针菇来调节免疫系统。
春季过敏湿疹的最佳治疗方法
在这里提醒大家,以上饮食原则和食疗方法,只能缓解春季过敏湿疹的症状。且有些偏方的刺激性较大,不建议尝试。湿疹、荨麻疹、痱子、牛皮癣都是很顽固的疾病,需要借助更为专业的疗法才能根治。治疗湿疹、荨麻疹的西药都含有激素,患者长期使用,容易对药物产生依赖。纯中药制剂的药膏针对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历史悠久、安全无害、使用简单、标本兼治。
患者可以选择国家认可、最具权威的方剂【湿夫宁】,此方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八卦中医外科传人,李中玉教授50余年优秀方剂之一。在河南省药监局评为一等奖,荣膺“2017年河南省品牌百强”。
李老中医以患者为本,使用中草药熬制,此方从原料萃取到工厂加工,都很安全。这个是中国古代文明所特有存在,也是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因为此药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传统中医对象,所以在网上也是可以找到的。但是对于一些国外患者来说,邮寄是有点困难的。
张八卦中医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于2011年被列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人李中玉早在1992年就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中医外科病彩色国谱,获得了国家部级大奖。其后,又相继编著中医外科病专著多部,为我国的中医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现任河南省中医院的教授及主任医师。
春季预防过敏小常识
1. 过敏与气候变化相关
天气模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过敏。早春的霜冻或大雨通常会使树花粉的生产突然中止,从而减轻过敏者的症状。
地球变暖也加重了许多人的过敏症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植物授粉也格外卖力,因为它们要消耗掉多余的二氧化碳。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显示,天气越热 豚草产生的花粉越多,它是引发过敏性鼻炎的元凶之一。
2. 不要自我诊断
过敏的症状有时和感冒类似,只不过感冒经常伴有发烧和发冷。提醒过敏患者,如果你自我诊断并据此吃药,很可能会搞错,结果吃的药不对症,没有效果甚至带来副作用。
如果本来是过敏却当感冒来处理,可能会贻误治疗,引发危险。鼻腔的过敏性反应如果不加干预会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如鼻窦炎、耳炎甚至哮喘。
3. 过敏症状的出现有早有晚
你也许出生就有过敏倾向,但不会有人天生就过敏,过敏是通过后天的接触才发生的。接触的可能过敏原越多,越可能对它们产生反应。有些人在4~6岁时出现过敏症状,有些人则是在成年时才出现。
环境的改变也许是成年后发生过敏的原因之一,如搬到了另一个地区生活。许多人是到了成年才第一次出现季节性过敏症状的,15%的人食物过敏发生在18岁以后。
4. 不要因为怀孕就害怕花生
有一种说法称孕妇应该避免吃花生和花生酱,否则她们的孩子容易对花生过敏。现在看来情况可能恰恰相反。
《新英格兰医学 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的研究显示,母亲在怀孕时吃花生和花生酱,她们的孩子日后对花生过敏的可能性更低。同一项研究还发现,在4~11个月大时吃花生制品的 婴儿日后对花生过敏的几率也更低。
5. 过敏不一定是终生的
有些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过敏症状会减轻。孩子可能对牛奶和鸡蛋不再过敏,但对坚果和海鲜的过敏则会持续较长时间。食物过敏的儿童应该定期验血,家长不要未加测试就擅自断定孩子不再过敏了。
当他们的免疫球蛋白降到一定水平以下时,医生通常会用一些过敏原来试验他们是否产生过敏反应。对于花粉等环境过敏,有些人的症状确实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最好的办法是接受免疫疗法,或者打过敏针。
请问荨麻诊有啥特效方法没有?
急性荨麻疹一般可选用氯苯那敏、赛庚啶、酮替芬等第一代抗组胺药;一些对抗组胺药嗜睡作用较敏感者、驾驶员、高空作业人员、工作及学习要求高度集中精力者,可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盐酸西替利嗪、特非那定、阿司咪唑、氯雷他定等。通常以2~3种抗组胺药合用。维生素C及钙剂可降低血管通透性,与抗组胺药有协同作用。伴腹痛者可给予解痉药物,如普鲁本辛、654-2、阿托品等。对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引起者,应立即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及时处理感染病灶。外用药物夏季可适当选用止痒液、炉甘石洗剂等,冬季则选有止痒作用的乳剂,如苯海拉明霜。
风热型荨麻疹呈深红色,常在天气温暖时发生,瘙痒难忍,全身发热,口干心烦,大便干,尿黄,舌苔黄。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祛风清热的验方。
方一麻黄3克,连翘10克,赤小豆10克,白藓皮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二僵蚕12克,蝉蜕6克,苦参6克,姜黄3克,米酒50毫升,蜂蜜15克。将前四味药共研成细粉,然后用米酒和蜂蜜调服。
方三青蒿适量。用青蒿直接搓患处,如无鲜品,可用干品泡湿后搓患处。
方四百部15克,白酒100毫升。用白酒煎煮百部,然后用纱布蘸药酒搽患处。
方五取鲜大蓟100克(干品减半),水煎分2~3次服,每天1剂。3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其他疗法:拔罐:患者仰卧,用镊子夹住蘸有95%酒精的棉球,点燃,迅速在火罐内转一圈后取出,随即将火罐对准神阙穴(肚脐)拔上。3~5分钟后起罐,待1~2分钟后复拔。如此反复数次,直至皮肤潮红或现瘀斑。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消疹散:蝉蜕、防风、细辛等量,冰片适量。将前3味研成细末,入冰片,混匀备用。用时取药粉0.2~0.4克,置于麝香虎骨膏中,外贴于曲池、大椎、梁丘、悬钟等穴位。每日1次。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有没有像我被慢性荨麻疹折磨两年的朋友?
张女士今年25 岁,患有慢性荨麻疹已有3年,呈现反复发作的特点,难以把控其病因。 遂到我院咨询,荨麻疹是正常皮肤过敏反应吗?吃补品、中药能够增强免疫力吗?能够治愈荨麻疹吗?
专家认为急性荨麻疹和躯体感染、过敏、食物不耐受等因素存在相关性,而在慢性荨麻 疹患者中,10%左右是由过敏导致的,余下则是因躯体免疫力异常引起。诸多情况下,人们认为荨麻疹是由免疫力低下导致的,而食用补药或食用增强免疫类药物,是错误的。原因为:慢性荨麻疹患者多表现为免疫力紊乱,即功能亢进,若食用补药则会加重症状表现。
报道显示,90%左右荨麻疹患者会在 5年内痊愈,但仅存在10%左右患者会超过 5 年。应在注意的是:慢性荨麻疹为躯体慢性病症,患病周期相对较长,应依据自身状况调整最佳药物,可适当增加服药时间或减少药量,但禁止在症状减轻后停药。
什么是荨麻疹?荨麻疹俗称为风疹块,是因皮肤、黏膜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等因素导致的局限性水肿 反应。
但是第一次发现有荨麻疹,也不必过于惊慌, 因为急性荨麻疹消失也较快,最短者会在几分钟之内消失,较长者也会在几小时后消失,并且不会留下疤痕;可惜的是,如果是慢性荨麻疹发生后,还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这种反复发作的情况会持续数周之久,非常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荨麻疹是由哪些病因导致的?(1)食物。鱼虾蟹蛋等食物,是导致荨麻疹的首要因素,个别情况是因香料、调味品导 致的。很多人会对海鲜过敏,林医生对此很遗憾,因为海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好吃,只不过也要适量,过多会引起尿酸变高。
(2)药物。诸多情况下,药物也会引起荨麻疹问题。例如:磺胺类、青霉素和血清疫苗 等药物,可在改变免疫机制的前提下,诱发荨麻疹;阿托品、维生素 B 族和吗啡等药物,由 于是组胺释放类药物,可在作用肥大细胞的前提下,大量释放组胺,预防荨麻疹。
(3)感染。常见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如病毒感染包括肝炎 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细菌感染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4)动物、植物。常见吸入花粉、昆虫叮咬和皮屑、羽毛等。比如林医生一位同学对桂花粉过敏,每次校园的桂花开了,他都不敢从那边走路,因为一闻到花粉就全身起风团,而且有很痒,看得我们都难受。
荨麻疹该如何治疗?(1)抗组胺药。
是各类荨麻疹患者常用药物,治疗总有效率在 90%以上。 抗组胺药物可以细分为两种,一种为H受体拮抗剂,该类抗组胺药物有氯雷他定、阿伐斯汀、 苯海拉明、雷尼替丁以及法莫替丁等。
另一种抗组胺类药物为三环类抗抑郁剂,其主要代表为多塞平,该类药物可以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同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较高,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比较适合一些存在药物耐受能力不高的荨麻疹患者。
(2)皮质类固醇激素。
能够在短期内对荨麻疹症状予以抑制,止痒效果迅速, 但长期使用,会引起重症不良反应,仅适用于急性荨麻疹患者,且多见于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和过敏性休克等患者中。
(3)辅助药物。
①维生素类。维生素 K 族可把控肥大细胞膜稳定性,减轻炎症反应;维生素C族呈现抗组胺、暂缓激肽效果,是急慢性荨麻疹辅助治疗期间药物。
②钙剂。能够在改善血管通透度的同时,提高血管密度,达到消炎、止痒和抗渗液的效果,是急性荨麻疹治疗中常见药物,常用的是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效果也不错,但是林医生同事以前过敏注射过,该药物肌注后很胀,非常不适。
题主也说了,打针吃药的方法都用遍了,可还是会复发,其实情况这个医生是真帮不上忙,因为患这类疾病的人本身就是“过敏体质”,稍不注意就又会复发,所以只有自己真正的隔绝自己的过敏源才能真正的治愈。所以治疗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预防才是关键!
预防荨麻疹应该做些什么?①保证环境卫生。
居住环境应满足清洁卫生的原则,禁止养猫狗,还应保证生活习惯的 规律性,以便能够及时应对环境变化;若为过敏体质群体,应依据环境变化增减衣物,如冬季时节应做好保暖。
②饮食健康。荨麻疹和日常饮食存在相关性,若食用鱼虾类、人工色素类食物,则会引起荨麻疹问题,特别是在食用刺激类食物的背景下,不仅会影响机体胃肠功能,还会诱发过敏问题。
③药物防控。诸多药物均会诱发荨麻疹,即在用药前应详细检查药物是否存在过敏反应,特别是在过敏体质者,应做好防范工作,以免造成不良事件。
总结:慢性荨麻疹患者,找出“过敏源”才是关键,这个需要自己日常生活中留意,就比如儿童哮喘一样,也是因为对一些物质产生“气道高反应”,而我我们的皮肤病也是如此,它肯定是一种外部因素出现后扰乱了免疫系统。
关注林医生,让我成为您的生活小太阳吧~~~
为什么我的荨麻疹老是反反复复?
荨麻疹折磨了我好几年,中医、西医、偏方、正方用了好多,都不顶用,最后全身没有几处好的,肠胃也有荨麻疹了。
后来在山东省中医一位老大夫那里吃中药,吃了三四个月吧,慢慢好了,现在一年多了,没再复发过。
不过,现在看见中药都想吐。
被蜜蜂蛰了脚?
首先将其刺挑出.可以局部酒精消毒, 然后可去药店买季德胜蛇药片,磨碎调均后外敷. 1.立即在被蛰局部寻找到蜂针并拔除,然后再拔火罐吸出毒汁,减少毒素的吸收。 2.局部用3%氨水、5%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洗净。对黄蜂蛰伤则不用上药而局部涂涂以醋酸或食醋。 3.可在伤口周围涂南通蛇药或在下列草药中任选一种捣烂外敷,如紫花地丁、半边莲、七叶一枝花、蒲公英等。 用消毒针将毒蜂叮在肉内的断刺剔出,再用力掐住被蜇伤的部分,用嘴反复吸吮,以吸出毒素。 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处,然后再涂些食醋或柠檬。 被蜂蛰伤者的急救—— 万一伤者发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伤者的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 注意事项 1.被毒蜂蜇伤后,往患处涂氨水基本无效,因为蜂毒的组织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 2.黄蜂有毒,但蜜蜂没有毒。被蜜蜂蜇伤后,也要先剔出断刺。在处置上与黄蜂不同的是,可在伤口涂些氨水、小苏打水或肥皂水。 3.被蜂蜇伤二十分钟后无症状者,可以放心。 清洗:一旦被蜂蜇了,要用温水、肥皂水或者盐水、糖水清洗伤口,没有水时,新鲜的尿也可以。如果伤口处有残留的蜇刺,应立即拔掉。 .涂药:万花油、红花油、绿药膏等都可。将生姜、大蒜、马齿苋(一种野菜)等捣烂、嚼烂涂在伤口处也行。 就医:如果出现头疼、头昏、恶心、呕吐、烦躁、发烧等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蜂螫伤有哪些表现? 蜂的种类有很多,如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等。雄蜂是不伤人的、因为它没有毒腺及螫针;刺人的都是雌蜂(工蜂),雌蜂的腹部末端有毒腺相连的螫针,当螫针剌入人体时随即注入毒液。 蜜蜂螫人时,常将其毒刺遗弃于伤处;而黄蜂刺人后则将螫计缩回,还可继续伤人。蜂类毒液中主要含有蚁酸、神经毒素和组织胺等,能引起溶血及出血,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还可使部分螫伤者友生过敏反应。人被蜂螫伤后,轻者仅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灼热感,也可有水泡、瘀斑、局部淋巴结肿大,数小时至1一2天内自行消失。如果身休被蜂群螫伤多处,常引起发热、头痛、头晕、恶心、烦躁不安、昏厥等全身症状。蜂毒过敏者,可引起荨麻疹、鼻炎、唇及眼睑肿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个别严重者可致喉头水肿、气喘、呼吸困难、昏迷,终因呼吸、循坏衰竭而死亡。 202.蜂螫伤后怎么办? 被蜂螫伤后可按如下方法处理: (1)仔钿检查伤处,若皮内留有毒刺,应先将它拔除。 (2)若被蜜蜂螫伤,因蜜蜂毒液是酸性的,故可选用肥皂水或3%氨水、5%碳酸氢纳液、食盐水等洗敷伤口。若被黄蜂螫伤,要用食醋洗敷,也可将鲜马齿苋洗净挤汁涂于伤口。 (3)若有南通蛇药(季德肚蛇药),可特药片用温水溶化后涂于伤口周围;或用紫金绽或六神丸等药研末湿敷患处,有解毒、止痛、消肿之功效。 (4)民间单验方可选用: ①大蒜或生姜捣烂或取汁涂敷患处。 ②将鲜茄子切开,涂擦患处;或加白糖适量,一并捣懂涂敷。③鲜紫花地丁、半边莲、蒲公英、野菊花、韭菜等一同或单种捣烂敷患处。 (5)若有过敏反应,轻者可日服息斯敏1片,每日1次;或扑永敏4毫克,每日3次。症状严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总结一下,以前记不住的是蜜蜂/黄蜂,现在记住了其实蜜蜂蜇就是用碱性处理。 黄蜂蜇就酸性处理。我们在野外经常碰到的是黄蜂,所以要记住酸性处理。 上面提到的马齿苋如下图,我老家把它叫做猪草,专门喂猪的。在田边经常看到,想不到对黄蜂毒有解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