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的作用,足厥阴肝经常用俞穴有那些?
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背毫毛部,沿足背经内踝前上行,至内踝上8寸处交于足太阴经之后。
上经腘窝内缘,沿大腿内侧,上入阴毛中,环绕阴器。
再上行抵达小腹,夹胃,属于肝,络于胆,再上行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部。
继续上行经喉咙的后面,上入鼻咽部,连目系,从额部浅出,与督脉在颠顶部相会。
其支脉,从目系下循面颊,环绕唇内。
另一支脉,从肝部分出,穿过横膈,注于肺。
足厥阴肝经主治概要1.肝胆病:黄疽,胸胁胀痛,呕逆及肝风内动所致的中风、头痛、眩晕、惊风等。
2.妇科病、前阴病: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尿、小便不利等。
3.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下肢痹痛、麻木、不遂等。
常用俞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1.大敦
【定位】在足趾,足大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主治】:
①疝气,少腹痛。
②遗尿、癃闭、五淋、尿血等泌尿系病证。
③月经不调、崩漏、缩阴、阴中痛、阴挺等月经病及前阴病证。
④癫痫,善寐。
2.行间
【定位】在足背,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
①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病证。
②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
③阴中痛、疝气。
④遗尿、癃闭、五淋等泌尿系病证。
3.太冲
【定位】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
【主治】:
①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
②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难产等妇科病证。
③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
④瘾闭,遗尿。
⑤下肢痿痹,足肿痛。
4.期门
【定位】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
①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等肝胃病证。
②奔豚气。
③乳痈。
注:本文为家庭健康知识参考和科普知识,不作为治疗依据,如有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并科学治疗,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声明】:文本所用的资料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和文献,仅作医学知识的科普所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七经八脉是什么?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其中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踵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惟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
赶走寒气只需一个穴位?
赶走寒气只需一个穴位,是真的吗
赶走寒气只需一个穴位的说法并不准确,多个穴位都具有此的功效,但并不是只用一个穴位就能达到其的作用。
赶走寒气又称为驱寒或散寒,可通过补益、温阳、通阳等方法将体内产生的寒气或外部侵入体内的寒邪驱除体外。
位于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及督脉的多个穴位多具有此功效,同时其他脏腑的同名经络中的穴位通过扶正祛邪的方式也具有此功效,因此一个穴位可驱寒,但只用一个穴位不能完全驱寒。
如在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进行针刺及艾灸或按摩可温中散寒,促进脾胃运化,增强胃肠道功能,同时也可促进局部血液流通,起到通阳散寒的作用;如使用专业手法刺激涌泉穴可起到补肾壮阳,通过肾脏温养可间接赶走寒气。
若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同时建议专业操作应由医生进行,切勿擅自施行。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经络是真实存在的吗?
经络是确实存在的,但是只存在于活的生命体,比如人、狗,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器官,所以在解剖中是发现不了的。打个比方,就像天空中有无数条航线,但是你是看不见的,但是飞机能通过航线把你带到世界各地,疏通交流的作用是确实存在的。西方医学通过仪器测试人体的能量流,测试到中医的穴位部位时,能量流加大,他们也承认确实有能量较大的点分布在人体,应该就是中医中所说的经络穴位。
人体最主要的经络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其中十二经络分别是: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场景)、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是指人体内具有特殊作用的八条经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个人的中医就医经历较多,一次是左边臀部练瑜伽时拉伤,疼痛到只能单腿走路,当天下午找到熟悉的针灸名中医施针。医生只用了一根针插在头顶的督脉穴位上,疼痛立即消除大半,十五分钟后取针就可以走路回家了。接着针灸右手和患处三次,加上电疗,一个星期内就痊愈了。
最明显的就是大姨妈,经过按摩、艾灸八髎穴、关元、气海、神阙,现在好过多了。
小狗狗身上也有穴位的,在抖音上关注了一个后腿瘫痪的小狗,通过针灸在慢慢滴康复中。
命门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命门穴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在人体重力场中为位置低下之处,脊骨内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体表督脉,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