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视频,为什么一些中医常说养生先养德呢?
看了前面一些条友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很为受益。关于养生,这个名词在世界上恐怕只有中国人有这一概念。中国人提出的养生往往与中国的古典哲学相依、相辅、相生。只要你打开古代医学典籍,总是与古代哲学密不可分的。
古人认为,养生先重养德,孔子说:“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个在物质享受上贪心不足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已,损公肥私,自已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
孟子提出了“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把仁义看得高于生命,认为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百年来成为仁人志士的养德名言。他还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社会风尚。他认为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养生中的养气一样,有益于人体健康,每一个人都应“善养浩然之气”。
唐代药圣孙思邈也说:“德行不高,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在《千金要方》中也写道:“性既自善,内外百病悉不自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在经也”。
这些古人先贤反复强调:欲养生,先养德。现代我们讲:和谐的社会关系、与人为善的心态能使体内分泌出有益的激素和乙酸胆碱,这些物质能将血液流量及神经细胞调至最佳状态;同时大脑会分泌出一种天然镇静剂,使人获得内心愉悦,缓解精神烦忧。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亦将道德纳入健康的范畴。因为健康既涉及体能方面,又涉及人的精神方面,将道德修养作为精神健康的内涵,强调了健康的人,或者希望自己健康的人,要注意自身道德的修养。
一个人的健康与长寿,看似养生的结果,其实与精神层面的修养即养德不无干系。一个患得患失忧心忡忡的人,哪怕天天养尊处优保健有道,也是难以长寿的;而一位能经常自省、检点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己、乐善好施、心境平和、淡薄名利的人,一个能以顺其的态度来对待功名利禄的人,就一定会宁静致远、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即使遇到坎坷甚至逆境,也不会怨天尤人心烦意冗直至招来身体不测。可以说,能否“内省不疚”,正是一个人品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能够“内省不疚”者,才是深谙养生与养德之道的高人,才有望做到德高寿亦高的境地。
可有的人,刻意养生,以永葆“青春”。他们讲究美食,无所不吃,猎奇新吃法,却缺乏道德文化修养,被人们所谴责。更有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满口脏话,不讲公德,不分场合,不分地域,不分身份,穿金戴银,招摇过市,可谓潇洒走一回。表面上看,她们在打扮生活,其实是在消极生活,是奢侈、空虚、消极的表现。这种只讲养生,不讲道德,消极生活,浪费资源,不做贡献的人,是不受欢迎的。可见德之重要,当要每个人审慎对待之,实践之,方为健全的人生。
总之,养生须先养德,注重道德的修养,是每个人必须恪守的。有道德的人大多有高寿,这符合人类,也符合医学理论。有了良好的品德,做人才有理想,生活才有质量。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是无法把握的,而生命的宽度自己可以把握。追求生命的宽度,真正做到养生与养德有机统一,生命才会更有意义。
中医养生知识有哪些?
这个话题太宽泛了,中医的养生知识当然很多。首先我们说的是食疗,如果你吃的健康,不吃太多的肥甘厚腻性的食物,那么你就不容易得脂肪肝或者是三高症。如果你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样有可能不得过敏性的疾病。
如果你懂得针灸,艾灸,点刺放血,刮痧拔罐,可以用这些简单的内病外治的方法调理你的健康。
当然中医不是这么简单,最大的就是中医的方剂学。我们在中医的方剂学里面可以学到很多的中医养生的,方剂,药材用于调理身体保健身体健康。
还有中医的喜怒哀乐悲恐惊,你能做到心态平和,与世无争,宽宏豁达。这些都应该在中医的养生范畴以内。
总之,中医的养生知识太多太多,我们不可能用几句话。总结概括出来。
年龄到70岁?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肾内科医生。说句实在话,生老病死就如同花开花落一般,都是自然规律,无非就是中间时间长短的问题。在以前那个吃糠咽菜的年代,那日子可是真的苦,能活个70来岁算是高寿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等,我国的平均寿命有了大大的提高。现在社会上八九十岁的老人也还是比较常见的,像我们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还有好几个90多岁还在血液透析的老爷爷老太太,身体各方面指标都很不错。所以不比以前,现在有条件了,那年龄到70岁左右该怎么养生才能延年益寿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先看看钟南山院士的长寿秘诀●相信提起今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在祖国的大地上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在荧屏面前,我们的钟院士都是精神抖擞,迈着矫健的步伐,接受各种媒体采访或者参加发布会时都是中气十足,完全看不出这已经是一位已经83岁高龄的耄耋老人。在记者问到钟院士有何养生保健的秘诀时,那也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钟院士多次提到,几十年来,我从未停止过锻炼,运动对我保持身体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他从小就特别喜爱竞技运动,足球、篮球、跑步都是他的兴趣所在。当初在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上学期间,他参加学校运动会就曾创下几项纪录,至今也无人能破。时至今日,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他也一直没有改变过运动的习惯。在日常繁忙工作之余,钟南山院士每周都要抽出三、四天进行锻炼,每一次的时间都会保持在40分钟到50分钟。
●他还介绍到,现在的锻炼方式主要是先跑步25分钟左右,锻炼下肢和内脏;然后做杠上撑,一口气20个,还有一口气10个引体向上以及仰卧起坐,锻炼上肢力量。而且除了健身,还会选择游泳,有时候一、两周全家还会出去游泳一次,偶尔还会跑个5公里。试问步入中老年阶段,还有这份恒心坚持锻炼的属实是不多。
●可能多数人并没有钟院士这么好的身体素质,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我的建议则是年轻人锻炼应该选择以负荷性的为主,要多参加竞技类锻炼(如打篮球、踢足球等);到了中年则需要进行体质锻炼,通过各种强度高的锻炼提高身体耐力、力量、柔韧性和速度,比如跑步、游泳。到了50岁以后,身体功能下降,就需要功能锻炼,锻炼目的就是保持较好的身体功能。
年龄到70岁,怎么养生?●其实个人认为,保健养生如果非得等到70岁再来做就晚啦。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很多老年人一旦退休停下来后身体各方面就慢慢的和以前的状态拉开差距了。不知大家是否有了解过,日本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平均寿命较高的国家,这不仅仅得益于他们高水平的医疗水平。个人认为还与他们的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有关。网络上很多人调侃,日本的老人六七十岁了还要上班,活着太累了,都不懂享受。
●其实并不是这样,他们多数人并不缺钱,人家国家对老年人的养老、福利、保障其实也很好。他们工作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人家就是在工作中寻找快乐,而且很享受这种工作、生活状态。尤其是老年人,我的观点就是一定要多“动”起来。我举个例子就非常明了,一个老年人哪天因为骨折走不了路了那她在床上躺一段时间那各种并发症就来了(如褥疮、肺部感染、骨质疏松、老年痴呆、心理疾病等)。像我们国家有些农村的老人,人家真的是七、八十岁了还下地干活、上山砍柴什么的,身体非常棒。力气有的比城市里坐办公室的白领还大,不少人一辈子都没怎么去过医院,更别提打针吃药了。
●俗话说的好,生命就是在于运动,“动”就是我今天教大家养生的核心之一,也是多数人能做到的。第二点就是注重“防”。大家有兴趣可去老干部病房、干部疗养院等地转一转,我可以这么告诉大家,活八九十岁的不是少数而是多数,那他们长寿的秘诀又是什么呢?就在“防”字。不可否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高血压、高血脂、癌症等问题接踵而来,但对于一些医疗条件好的人群来讲,人家就可以在刚出现问题或者可能出现问题时就上好了保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吃药、手术等)。因为多数的疾病是选择在早期干预还是晚期干预那对“预后”可是大不相同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定期做规范、针对性的体检,尤其是五六十岁后肠镜、胃镜、CT就可能筛查出一些癌前病变,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其它方面,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平衡,因为健康、平衡的饮食也是养生的必备因素,要保证好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饮食以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注意“三高一低四少”,即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少油,少盐,少糖,少辛辣调味品。每日摄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食物要烧熟煮透,进食要细嚼慢咽,睡前不宜进食,忌食烟酒、油炸、烧焦、腌制、发霉、坚硬不易消化的食品。
综合总结健康养生它是一个整体,所以就得从平时的点滴做起。一方面要合理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是预防各种疾病的前提,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要注意防病,定期做健康体检,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最后就是注意保持健康的生饮食方式、戒除不良习惯,平衡膳食、保持心情愉悦才是正解。
作者寄语:本回答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这是本人参阅国内外文献、个人临床经验、以及行医过程中的一些感悟花费数小时综合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愿对迷途中的你有所帮助。如果学到了,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
中医体质养生之平和体质的人还需要养生吗?
需要的。
1)平和质的人,养生保健宜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因为平和之人阴阳平和,不需要药物纠正阴阳之偏正胜衰,如果用药物补益反而容易破坏阴阳平衡。对于饮食调理,首先要“谨和五味”。饮食应清淡,不宜有偏嗜。因五味偏嗜,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状态。如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甜伤肾,过辛伤肝,过苦伤肺。2)其次,在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同时,平和质的人还应该注意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顺应此变化,以保持自身与自然界的整体阴阳平衡。再则,平和质的人还可酌量选食具有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以增强体质。3)这类食物有:粳米、薏苡仁、豇豆、韭菜、甘薯、南瓜、银杏、核桃、龙眼、莲子、鸡、牛、羊等。平和质的人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之品以发散,而不宜食酸收之味。宜食韭菜、香菜、豆豉、萝卜、枣、猪肉等。夏季心火当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饮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宜食菠菜、黄瓜、丝瓜、冬瓜、桃、李、绿豆、鸡肉、鸭肉等;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宜食性润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宜食银耳、杏、梨、白扁豆、蚕豆、鸭肉、猪肉等;冬季阳气衰微,故宜食温补之品以保护阳气,而不宜寒凉之品。宜食大白菜、板栗、枣、黑豆、刀豆、羊肉、狗肉等。目前你对中医养生的行业是怎么理解的?
目前你对中医行业有什么理解,如果是你的话,怎样经营一家特色的养生理疗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就包括中医。5000年的中国文明古国,中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的国粹世界的精华,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医。这是国家的骄傲,也是中国的自豪。养生理疗馆是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并的产物,就相当于假洋鬼子,你是以养生为主还是以理疗为主,养生是什么?它是中华5000年文化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单一的,他生命的起源和本质。(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而生,四时之法成,生之本,本于阴阳。认为生命起源自然,天地水与火物质根源,事实的变化与生命密不可分,近期到生命的核心。养生的理疗馆只要给大家讲清楚,婴儿该怎么样进行饮食的调养到到孩子成长到而立之年进行怎样的调养?对健康更有益处,人到中年男女怎样进行调养?人到老年进行怎样的调养?明确养生的方法和原则。谢谢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