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发麻是什么原因,手足麻木是怎么回事?
之前遇到一位患者,就是手脚麻的问题,而且主要是晚上麻。一开始患者认为这是颈椎病和腰椎病导致的,但经过调治没什么效果。
刻诊,见患者身体偏胖,舌苔白厚而腻,脉象滑。
于是我开方:法半夏、陈皮、白芥子、豨莶草、络石藤、胆南星、丝瓜络、山楂。
结果,患者仅仅药用3剂以后,麻木现象得到很大缓解,只是偶尔出现。接着原方适当加减,患者最后诸证悉平,饮食见好,而且整个人比以前有精神了。
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
其实从患者的舌脉——舌苔白厚而腻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典型的痰湿之象。
痰湿之邪作为阴邪,可以到处流窜。痰湿流注到四肢,阻滞四肢的经脉,就会导致四肢末端不能为气血所濡养,于是就会手足发麻。
又因为白天阳气足,身体有活动,痰浊阻络有所缓解,晚上则相反,所以晚上更容易发麻。
而我们的方子里面:
法半夏、陈皮、白芥子、胆南星——燥湿化痰
豨莶草、络石藤、丝瓜络——除湿通络
山楂——固护脾胃
当然方子具体使用可以加减化裁。比如上肢麻木明显,加入桑枝。下肢明显,可以加入川牛膝。局部肿胀明显,加点茯苓。
中医解析手脚发麻蚁走感的原因?
中医所说的蚂蚁行走的意思是描述人体。某个部位像被蚂蚁爬一样痒。可以从以下原因看出:第一,神经病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炎,或者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而感到手脚像蚂蚁一样爬行。第二点是神经的相关变化,如中枢神经的变化。癫痫是最常见的一种。第三,狂犬病,因为蚂蚁行走是狂犬病的早期症状之一。第四,喉咙是最常见的异常感觉,由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引起的过度精神压力。
做完手术手脚发麻是怎么回事?
手脚发麻可能是由于外周血流和局部供血不足造成的。也可能与周围神经炎、脑缺血、脊柱压力等有关。可以服用维生素b1、甲钴胺片、天麻素等药物。不要吃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参加户外运动,平时注意减少弯腰活动的时间。你可以去医院做头部ct、颈部ct、血液流变学等检查。
手脚麻木是怎么回事?
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颈椎病、高血压、神经炎以及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有关系,建议去医院检查,进行一系列针对性必要检查,明确具体病因,采取有效针对性的治疗。日常合理饮食低脂低盐,注意休息,避免不良刺激,补充维生素C等。
手麻木是什么原因引起?
手脚发麻是很多人经常出现的问题,甚至出现发麻的情况是动都不敢动,多数人都认为这只是坐姿或者是站姿不正确导致的。
当然也有部分是疾病的原因导致的,只是很多人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经常手脚发麻,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手麻是日常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引起手麻的原因有很多,可以简单的归纳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的手麻大多是短暂的,如长时间低头写字或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动作不变而引起,通过改变姿势等动作即可自然缓解的手麻。如果出现长时间、持续性的手麻,则应考虑为病理性所致,此时就应该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应的检查了。病理性的手麻也有很多种病因,
病理性手麻
第一、一过性脑缺血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老年人,尤其一侧肢体发麻要引起重视。老年人常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压会引起血管痉挛,高血脂会引起血管硬化,加上老年人血液粘稠度会增高,睡眠时血流又缓慢,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发生一过性脑缺血而致手发麻。
因此老年人要定期查血压、查血脂、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如有高血压或高血脂,要进行治疗。平时多饮水,服用一些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脑供血,手发麻的现象便会消除。
第二,颈椎病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它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化或局部关节韧带松弛而使颈椎局部的血管、神经组织受压而造成的,其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手发麻是其症状之一。
→若压迫第六条颈神经根,则会造成大拇指的麻木;
→若压迫第七条颈神经根,则会造成食指、中指、无名指之麻木;
→若压迫第八条颈神经根,则会造成小指的麻木,严重者亦会造成手部肌肉萎缩,无力握紧东西。
患了颈椎病,做颈椎X光片可诊断,治疗措施有理疗、牵引和应用活血化淤的药物。平时,可常做一些缓慢活动颈部的保健操,并要注意睡眠时枕头高矮要适宜,一般以7-9厘米高为宜,不可过高或过低,软硬也要适中,睡姿要正确,可避免颈椎局部血管和神经组织受压而致手麻。
第三,糖尿病糖尿病也是会导致手脚麻木的最主要原因,但这种麻木通常是在人体的脚趾和手上表现的最佳明显。
因为糖尿病可能会引起神经损伤,一旦神经受损患者的脚趾和手指就会出现麻木,所以当手脚发麻的情况频繁出现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血糖,看看是不是糖尿病引起的。
第四,椎间盘突出目前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手麻脚麻的主要原因,因为腰椎间盘会使患者的神经受到压迫,导致手脚麻木,并且也会伴随着腰部和肩膀的不适感。
这种麻木主要表现在手臂上,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如果手和脚都麻木那就危险了,需要及时去医院做专业的检查,以免病情恶化。
第五,高血压高血压也是手脚麻木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引起的手脚麻木,通常是四肢的麻木,它常常在人睡觉的时候发生。
高血压患者休息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大脑血液供应不足,因此高血压患者睡觉时,家人一定要注意他们的身体情况,以防意外情况的出现。
第六、中风《卫生宝鉴·中风门》曾说:“凡人初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之内有中风之疾。”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阔情志。
虽然手指麻木不一定会发生中风,但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说,如果经常出现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肢体麻木、舌头发胀等症状,且患者平时又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的发生。
第七、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较为常见,尤其好发于 30 至 50 岁女性,由正中神经受压引起,主要位于腕部掌侧,也就是手腕的位置。表现为拇、示、中指桡掌侧皮肤感觉麻木、刺感和疼痛。有时整只手都受累。有时,还会出现臂部的烧灼和刺痛感。
第八、痛风临床显示,手麻的患者中约有1%是痛风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淀在正中神经处,压迫到正中神经,而出现手麻疼痛问题。
治疗首先是预防尿酸的过量产生,其次是促进肾脏排泄尿酸,达到预防痛风的目的;痛风会因为尿酸在各个脏器的沉积,导致脏器微循环障碍,要积极防止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
第九、末梢神经炎老年人由于长期消化吸收功能差、营养不良,会造成维生素B1缺乏,导致末梢神经炎,引起手麻,通常伴有疼痛无力、双侧对称出现。只要增加一些营养,多补充维生素B1,手麻就会消失。
第十、胸廓出口综合征因为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出口处受到各种先天或后天继发因素压迫,而造成手及上肢酸痛、麻木、无力、肌肉萎缩及锁骨下血管受压征象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十一、离子紊乱、酸碱失衡更年期综合征,有时候更年期妇女也会有手麻现象,随着更年期结束,手麻现象就会随之消失。怀孕可以引起手麻,妊娠中后期,特别是怀孕7个月后,由于体内循环量加大及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会引起孕妇手麻、发胀。应采取的对策是低盐饮食;时长活动下手指;适当休息,多卧床,多做手指弯曲、再伸直(握拳运动)动作;多吃含维生素B1的食品,像坚果、全麦、谷物、绿叶蔬菜等。十二、药物副作用呋喃唑酮、氧氟沙星等抗菌剂服用过量可能导致肢体麻木,这种麻木通常从手脚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常伴有过敏或感觉异常。因此服用这些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病理性原因导致手麻包括:
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疾病感染,包括莱姆病和艾滋病毒压迫某些神经的肿瘤多发性硬化症维生素B缺乏症西医:通过上述可以发现,可以解释手麻的疾病有很多,不能通过简单的睡觉姿势不良来一笔带过,如果长期发现这种情况,找到真正的病因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对于手麻,一定要高度引起重视,因为手麻可能是大病征兆,如果怀疑颈椎病,需要完善颈椎CT或核磁共振,如果考虑糖尿病引起,需要查查血糖和肌电图,如果是脑血管疾病,则需要完善头部CT或核磁共振,如果是腕管综合征,则需要完善腕部的核磁共振检查,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表现,但是最好及时就医,避免疾病拖延
中医:手脚麻木,在中医病症范畴为痹症,是由风、寒、湿、邪毒气侵入体内的一种重要信号,当邪毒气侵入五脏六腑之前,就会感觉是手脚麻木,四肢酸胀、沉、痛、有针刺感,这就是经络受阻发出的信号。
经络受损,从而破坏了人体神经传导功能系统,造成神经坏死,终发生严重疾患。所以,当发生手脚麻木,尤其频繁发生时,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医院就诊,明确病因积极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二、预防手麻的方法
1、防止腕部的慢性损伤。如做家务和长时间使用鼠标时最好中间能休息一下,使手部肌肉、肌腱和神经得以放松,从而防止腕管狭窄压迫神经传导束导致手麻。
2、老年人要监测自身血压水平、低盐低脂饮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改善脑供血进而防止出现手麻的现象。
3、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变,及时变换体位,可适当地做一些颈部保健操,可避免颈部血管和神经受压而导致手麻。
4、不挑食,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体内营养充足,防止体内维生素B12缺乏引起手麻。
5、定期监测自身血糖水平,生活中避免食用过多含糖量多的食物,进而防止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而引起的手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