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多少克能死人,中药是否有此禁忌呢?
怀孕是每一个女性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因为孕育着一个新生命,初为人母,都显得格外兴奋和激动,各个方面也都是小心翼翼,倍加呵护,包括穿着宽大舒适、吸汗力强、透气性好、防暑保暖与穿脱方便为原则的孕妈妈装,以及营养丰富的孕妈妈餐。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有些孕妈妈难免会出现生病的时候,孕妈妈们服药也是需要谨慎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妊娠中药的禁忌。
妊娠中药禁忌一般分为禁用药物、忌用药物、慎用药物等三大类:
1.禁用药物:是古今公认的毒性饮片,如砒霜,雄黄,蟾酥,马钱子,斑蝥,甘遂,芫花,乌头等。此类药物使用后会对胎儿甚至母体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导致显著致畸、致突变或致死胎。
2.忌用药物:具有强烈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如川芎,牛膝,大黄,水蛭,虻虫等。此类药物虽可能并不具有致畸、致突变的毒性,但具有明显“堕胎”、致流产作用。
3. 慎用药物:具有传统意义上破气消滞、活血化瘀、辛温走窜、清热泻下等功效的药物,如红花,桃仁,枳壳,桂枝,栀子,黄连等。此类药物虽不如禁用药、忌用药那样致畸或致流产,但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需谨慎使用。
既然中药不良反应影响如此之大,那么为了宝宝们健康,孕妈妈们应牢记以下用药原则:
1.怀孕期间,一定要根据遵医嘱用药,避免盲目用药或尝试用药,杜绝自行用药。一定要在正规药品销售门店或医疗机构购买药品,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药物。
2.密切关注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疗程,做到及时停药。中药汤剂严格遵照医嘱煎煮、保存和使用。
3. 药食两用药物:此类药物较为安全,亦是生活中常见的食材或调味料,如生姜、大葱、紫苏、粳米等,出现感冒、便秘等轻度不适时或平时都可适当服用。
4.无论是否使用药物,孕妈妈们出现不适时,均应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5.若是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高血压、习惯性流产等疾病的孕妈妈们,因疾病本身就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应在保证药物的安全下准确用药,以便保证母体及胎儿顺利健康。
当然,安全吃药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要给宝宝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膳食。
2.注意清洁卫生。
3.做适量的运动,如散步等。合理安排工作,不要过于劳累。
4.维持定期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5.保持心情愉快,科学补充叶酸片。
6.按时接受产检。
(本文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 邱俊峰硕士研究生;指导专家:郭军主任医师)
蚜虫和青虫一起治?
展开全部
苦参碱
编辑
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 是生物碱。一般为苦参总碱,其主要成分有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多种生物碱,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其他来源为山豆根及山豆根地上部分,纯品外观为白色粉末。
中文名
苦参碱
外文名
Matrine
外 观
白色粉末
制 成
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
用 途
利尿作用
农业方面
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
CAS号
519-02-8 10236-74-2[1]
EINECS号
209-012-2[1]
分子式
C15H24N2O[1]
分子量
248.37[1]
密 度
1.16g/cm3[1]
熔 点
77 C[1]
沸 点
396.7℃ at 760 mmHg[1]
闪 点
172.7℃[1]
苦参碱的用途
编辑
临床药用
1、利尿作用 苦参作为药用植物,在我国据文字记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主要功用具有清热、利尿、杀虫、祛湿等功效,同时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过敏等多种作用。
2、抗病原体作用 煎剂在试管中,高浓度(1:100)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煎剂(8%)水煎剂在体外对某些常见的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其他作用 苦参碱注射于家兔:发现中枢神经麻痹现象,同生痉挛,终由呼吸停止而死。注射于青蛙:初呈兴奋,继则麻痹,呼吸变为缓慢而不规则,最后发生痉挛,以致呼吸停止而死。其痉挛的发作系起因于脊髓反射。
4、氧化苦参素碱的抗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效应 氧化苦参素碱在体外和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对HBV有强有力的抗病毒活性,在人体内同样具有抗HBV作用,已有不少的报道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2]
农业方面的应用
在农业中使用的苦参碱农药实际上是指从苦参中提取的全部物质,叫苦参提取物或者苦参总碱。近几年在农业上广泛应用,且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主要防治各种松毛虫、茶毛虫、菜青虫等害虫。具有杀虫活性、杀菌活性、调节植物生长功能等多种功能[2]
苦参碱作为生物农药的特点:
首先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具有特定性、天然性的特点,只对特定的生物产生作用,在大自然中能迅速分解,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其次苦参碱是对有害生物具有活性的植物内源化学物质,成分不是单一的,而是化学结构相近的多组和化学结构不相近的多组的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第三,苦参碱因为多种化学物质共同作用,使其不易导致有害物产生抗药性,能长期使用。 第四,对相应的害虫不会直接完全毒杀,而是控制害虫生物种群数量不会严重影响到该植物种群的生产和繁衍。这种机理和在化学农药防护副作用凸显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得出的综合防治体系中有害生物控制的原则是十分近似的。 综上四点可以说明苦参碱与一般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有着明显区别,是十分绿色、环保的。[2]
基本信息
编辑
通用名称: 苦参碱(matrine)。
别名:母菊碱、苦甘草、苦参草、苦豆根、西豆根、苦平子、野槐根、山槐根、干人参、苦骨
商品名称: 绿宝清、百草一号、绿宝灵、维绿特、碧绿
毒性: 为低毒杀虫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经皮 LD50 均>5000mg/?。对动物和鱼类安全。
提取来源: 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 是生物碱,一般为苦参总碱,其主要成分有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多种生物碱,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其他来源为山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shandougen),以及Sophora alopecuroides地上部分
外观:苦参碱纯品为白色粉末。
常用制剂: 0.3% 苦参碱水剂、1% 苦参碱醇溶液、0.2% 苦参碱水剂、1.1% 苦参碱粉剂、1% 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产品特点及防治对象: 苦参碱是天然植物性农药, 对人畜低毒, 是广谱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各种作物上的黏虫、菜青虫、蚜虫、红蜘蛛有明显的防治效果。[2]
化学成分
编辑
国外早在30年代初苏联开始研究,国内开始于1972年,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均放在生物碱上,目前国内自苦参植物中提取、分离、鉴定的生物碱主要有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C15H24N2O2),苦参碱(Matrine,C15H24N2O),异苦参碱(Iosmatrine,C15H24N2O),羟基苦参碱(sophor-anol),槐果碱(Sophocarpine,C15H22N2O)、氧化槐果碱(N-oxysophocarpine,C15H22N2O2),槐胺碱、槐啶碱(Sophoridine,C15H24N2O)、苦豆碱(Aloperine),金雀花碱(sparteine),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安那吉碱(anagyrine),膺靛叶碱(bap-iifoline)、脱氢苦参碱(sophocarpine),d-苦参碱(d-Matrine),d-异苦参碱(d-isomatrine),d-氧化苦参碱(d-Oxymatrine),l-臭豆碱(l-Anagyrine),l-甲基金花碱(l-Methyleytisine),l-穿叶赝靛碱(Baptifoline),苦参啶(kurarid-in),槐醇(Sophoranol, C15H24N2O2),氧化槐醇碱(SophoranholN-oxide,C15H24N2O3),N-甲基野靛碱(N-methylcytisine,C12H16N2O),等生物碱。
黄酮类化合物: 苦参所含黄酮类化合物多为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亦有黄酮,异黄酮,查尔酮等,从总黄酮分离的黄酮类化合物见下表:去甲苦参酮(降苦参酮,norkurarinone,C25H28O6)、苦参啶醇(kuraridinol),苦参醇(kurarinol),新苦参醇(neo-kurarinol),去甲苦参醇(norkurarinol),异苦参酮(isokurarinon,C26H30O6);高丽槐素(maackiain,C16H12O5);4-甲氧基高丽槐素(4-methoxy-maackiain,C17H14O6);三叶豆紫檀甙(trifolirhizin,C22H22O10);降脱水淫羊藿素(nor-anhydroicaritin,C20H18O6);槐属二氢黄酮B(sophoraflavanone B,C20H20O5);芒柄花素(formoronetin,C16H12O4);黄腐醇(Xanthohumol),异黄腐醇(Isoxanthohunol),3,4`5-三羟-7-甲氧-8-异戊烯基山柰酚(3,4`5-Tri-7-Meth-8-prenylkeamferol;)等。茎、叶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
脂肪酸和挥发油:从苦参中已鉴定出20种脂肪酸成份,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72.79%,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为48.95%,苦参挥发油已鉴定出47个成份。[2]
与广豆根的区别
编辑
广豆根描述
广豆根:Radix Sophorae Subprostrata
药材名:广豆根 Subprostrate Sophora Root
植物别名:山豆根、小黄连。
来源名称:为豆科物柔枝槐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的根。
植物形态:灌木,高1~2m。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17,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2.5cm,宽0.5~1.5cm,顶瑞一小叶较大,上面疏生短柔毛,下面密生灰棕色短柔毛;小叶柄短,被毛。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有毛;花萼阔钟形;花冠蝶形,黄白色;雄蕊10;子房密生柔毛,花柱弯曲,柱头上簇生长柔毛。荚果连珠状。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长分布:生于石灰岩山地或岩石缝中。主产广西。
生物性状: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顶端残留茎基或茎痕,下面着生根数条。根长圆柱形,略弯曲,长10~35cm,直径0.3~1.5cm;表面棕色至棕黑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硬,断面皮部淡棕色,木部黄白色。微有豆腥气,味极苦。
广豆根主要化学成分:含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0xymatrine),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安那吉碱(Anagyrine),广豆根素(Sophoranone),环广豆根素(Sophoranochromene),广豆根酮(sophoradin),紫檀素(pterocarpine),高丽槐素(maackiain)等。
苦参和广豆根的成分共性:均含有如下生物碱:含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0xymatrine),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安那吉碱(Anagyrine).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Matrine and oxymatrine)是两种从苦豆子根部发现的生物碱,主要植物来源为苦参(Sophora japonica (kushen)),也可以从其他的植物中提取,比如山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shandougen),以及Sophora alopecuroides地上部分。苦参碱在1958年首次被分离和确认,是一类独特的生物碱(喹里西啶生物碱,也称羽扇生物碱tetracyclo-quinolizindine alkaloids),(查看Figure 1) 存在于Sophora类植物中,主要用来治疗癌症,病毒性肝炎,心脏病(例如病毒性心肌炎),以及皮肤病牛皮癣和湿疹(psoriasis and eczema).
苦参素(Matrine,Sophocarpidine)是氧化苦参素碱(Oxymatrine)和极少量氧化槐果碱的混合物。
苦参碱 Matrine(Sophocarpidine):本品系从豆科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或平科植物广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中分离出来的生物碱。
性状:甘参碱是白金雀儿碱(lupanine)的异构体,有四种形态:
a-苦参碱为针状或柱状结晶,熔点为76度;
B-甘参碱为斜方晶状Prismatic crystal ,熔点为87度;
r-苦参碱为液体,沸点为223度;
&-苦参碱是柱状结晶,熔点为84度。
常见的是a-苦参碱,苦参碱能溶于水、苯、氯仿、甲醇、乙醇,微溶于石油醚。
氧化苦参碱分子式为C15H24N2O2.H2O,分子量为282
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本品系从豆根槐属植物苦参(Sophra flavescens Ait.)或豆科植物广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chrn et T.Chen)中分离出来的生物碱。性状:熔点207度,水合物熔点162-163度。溶于水、甲醇、乙醇、氯仿、笨,难溶于乙醚。[2]
苦参的用途和功能
编辑
苦参的西方用途:苦豆子sophora植物的原植物和热水粗提物在西方应用历史已经有25年了。最初含有20%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苦豆子生物碱提取物由窗同药物研究所引进西方市场,形式为氧化苦参碱片in tablet form under the name Oxymatrine,1998年上市。其使用并无任何副作用。在中国,苦参生物碱通常采用注射形式,但在西方不接受该方法,而是采用口服形式。口服后,大部分的氧化苦参碱被转化成了苦参碱;而如果需要氧化苦参碱的高血液浓度,则必须依靠注射。但是临床试验中氧化苦参碱的疗效是否好于苦参碱不得而知。中国的研究者们也使用片剂的苦参生物碱,效果似乎和注射差不多。苦参也可以作为中药煎服。
苦参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加总占苦参药材根干总重的2%(其中大部分以氧化苦参碱的形式存在),同时还有其他的相近的生物碱:其中主要是槐果碱(Sophocarpine,C15H22N2O),还含有少量的槐醇sophoranol,槐胺sophoramine,槐啶碱(Sophoridine)allomatrine, 异苦参碱(Iosmatrine)等其他生物碱成分。(see Figure 2).这些成分最初在1958~1978年间从苦参中发现。
[2]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苦参煎剂:含之苦参碱给兔口服注射,皆可产生利尿作用,尿量增加前既有盐分排出之增多。但实验中所用家兔之数目较少,又未叙述饮水控制之情况,因而有人认为需进一步研究.
2.抗病原体作用:
煎剂在试管中,高浓度(1:100)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煎剂(8%),水煎剂在体外对某些常见的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其他作用:
苦参碱注射于家兔,发现中枢神经麻痹现象,同生痉挛,终由呼吸停止而死。注射于青蛙,初呈兴奋,继则麻痹,呼吸变为缓慢而不规则,最后发生痉挛,以致呼吸停止而死;其痉挛的发作,恐系起因于脊髓反射。对家兔的最小致死量为0.4克/公斤.
4.氧化苦参素碱的抗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效应.
氧化苦参素碱在体外和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对HBV有强有力的抗病毒活性,在人体内同样具有抗HBV作用,已有不少的报道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中国的临床医学研究报道:苦参素注射液治疗了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与a-干扰素进行了比较,苦参素治疗3个月(600mg次/日×45日,然后400mg次/日×45日)后,慢性肝炎的一般羡如乏力、纳差和腹胀消失比例均在90%左右,部分患者肝、脾肿大亦有不同程度回缩(分别是非曲直2.63%和38.1%)。另外对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尚有一定的升高作用。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良好,而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血清总胆红素(SB)的复常率达81.6%和69.9%,HBeAg和HBV DNA阴转率(Negative Change Rate)分别为44.4%和45.3%,而干扰素治疗后HBeAg和HBV DN A阴转率分别为46.0%和48.0%,苦参素与a-干扰素相比并无差异,表明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比较理想。本研究中,整个疗程中除少数患者肌注局部有轻度疼痛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表明苦参素注射液有安全性,此研究仅是近期疗效,究竟其远期疗效如何,尚待作进一步研究。
中国的临床医学研究显示:苦参素每日一次,每次肌注600mg39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12周后,HBeAg和HBV DN A阴转率分别为44.4%和50.0%,肝功能ALT和AST治疗后有明显改善,其总有效率为70.0%,结果显示苦参素有抗HBV及降酶作用。同时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无毒副反应。
Another Case:传染病医院报道:苦参素治疗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果显示,苦参素治疗后一般症状如纳减、乏力的复常率为94.4%,肝区痛及腹胀的复常率为100%。部分患者肝、脾肿大亦有不同程度回缩(分别为30.0%和30. 3%),对外周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有一定的升高作用。苦参素对ALT、AST、SB的复常率为71.4%、61.9%、和100% HBeAg和HBV DN A阴转率分别为50%和30.8%,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苦参素各种制剂均可以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肝功能,提高HBeAg和HBV DNA阴转率,停药后仍有持久疗效。
苦参素除了有抗HBV作用外,近来初步研究亦显示其对HCV亦有抑制作用。
中国的临床实验结果:用苦参素每日一次,每次600mg肌注治疗17例慢性HCV感染患者,经治疗后血清HBV DN A转阴8例47.1%。对照组18例患者血清HBV DN A转阴1例(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苦参素治疗组治疗后第1、2个月末血清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苦参素有抑制HCV增殖的作用,其HBV DN A转阴率接近国外重组成a-2b干扰素.因此,苦参素有望成为抗HCV的有效手段之一。
从目前的研究推测苦参素抗HBV和HCV作用机理可能为:
1)氧化苦参碱诱导细胞内某种物质(如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加强了HBV和HCV基因产物的降解;
2)氧化苦参碱的化学结构与嘌呤的结构类似,它在细胞或体内可干扰HBV和HCV机理还有待于深入讨研究。
6. 抗肝纤维作用 Against Liver Fibrosis
氧化苦参碱能抑制胶原活动度和防治肝纤维化
中国的临床实验结果:采用四氯化碳(CCL4)造成大鼠慢性肝损伤纤维化模型,同时采用Oxy防治,并动态观察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IV型胶原(IV-C)、透明质酸(H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通过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分析肝内纤维组织增生情况,结果表明,Oxy治疗组血清 ALT、IV-C、HA、TNF-α水平和肝组织内炎症活动度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程度均低于模型组,且大剂量治疗组又低于小剂量治疗组,表明Oxy有减轻肝脏炎症活动度,抑制肝内胶原合成及抗肝纤维化作用。
中国的临床实验结果:以NIH3T3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应用MTT法、Northern blot杂交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发现当Oxy浓度大于62.5 ug/ml时,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性,受抑制的细胞体积小、细胞质少,多呈梭状或圆形,细胞核小,处于核分裂期细胞少。Oxy并能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III型前胶原mRNA及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的表达,提示以上发现可能是Oxy抑制肝纤维化的机理之一。
7. 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关于氧化苦参碱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有不同的报道。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双向免疫调节剂,在其低浓度时可刺激淋巴细胞增殖,高浓度时则抑制之。但总的来说,以免疫抑制作用为主。
临床实验表明:有研究发现氧化苦参碱对肺癌、胃癌细胞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表明氧化苦参碱有可能成为防治肿瘤转移的治疗药物。
8、其它方面:
氧化苦参碱抗过敏、抗炎作用:
氧化苦参碱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能调节免疫和升高白细胞。近年有研究发现Oxy和苦参碱Mat有抗过敏作用,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可调节小鼠和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可有效抑制IgE交联及组胺、白三烯等介质释放,并具有稳定细胞膜作用。另有报道Oxy 100 mg·;kg-1可提高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可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从而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Oxy 100 mg/kg时对大鼠产生强烈的利胆作用,这种作用可能同升高细胞内钙水平有关。Oxy对免疫系统细胞增殖的影响同细胞状态密切相关,升高白细胞作用及抑制自身免疫可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治疗。
9、苦参碱在农业上的应用:
苦参碱是由中草药苦参的根、茎、叶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是生物碱,一般为苦参总碱,成分主要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最高。 苦参碱是天然植物农药,害虫一旦触及本药,即麻痹神经中枢,继而使虫体蛋白质凝固,堵死虫体气孔,使害虫窒息而死,本品对人畜低毒,是广谱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目前国内苦参碱制剂有0.3%苦参碱水剂、0.8%苦参碱内酯水剂、1%苦参碱溶液、1.1%苦参碱溶液、1.1%苦参碱粉剂等,这些植物源药剂已应用在防治蔬菜、果树、茶叶、烟草等作物一些害虫取得良好防效。
对蔬菜刺吸式口器昆虫蚜虫、鳞翅目昆虫菜青虫、茶毛虫、小菜蛾,以及茶小绿叶蝉、白粉虱等都具有理想的防效。另外对蔬菜霜霉、疫病、炭疽病也有很好的防效。值得关注开发。
[2]
防治的主要害虫
1.各种松毛虫、杨树舟娥、美国白娥等森林食叶害虫在 2-3 龄幼虫发生期,用 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
2.茶毛虫、枣尺蝶、金纹细蛾等果树食叶类害虫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800-1200倍液均匀喷雾。
3.菜青虫:在成虫产卵高峰后7天左右, 幼虫处于2-3龄时施药防治, 每亩用0.3%苦参碱水剂500-700 毫升,加水40-50千克进行喷雾。本品对低龄幼虫效果好,对4-5龄幼虫敏感性差。
注意事项 严禁与碱性药混用,本品速效性差,应搞好虫子情预测预报,在害虫低龄期施药防治。[2]
实验室分析
编辑
方法名称: 复方蟾酥胶囊-苦参碱的测定-薄层扫描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复方蟾酥胶囊中苦参碱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复方蟾酥胶囊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方法原理: 供试品碱化后,氯仿提取,蒸干氯仿,加乙醇定容,点样、分离,用薄层扫描仪进行扫描,用可见检测器,λS:530nm,测定苦参碱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
试剂: 1.苯,2.冰醋酸,3.乙醚,4.甲醇
仪器设备:
1 薄层扫描仪:
1.2 薄层板,含0.2%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板;
1.3 可见检测器
2 色谱条件
2.1 展开剂:甲苯 丙酮 乙醇 浓氨水(20:20:3:1),上行展开,展距7cm。
2.2 显色:显色剂为碘化秘钾试液,至显橙红色斑点后,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后扫描。
2.3扫描参数:单波长反射式锯齿形扫描,λS:530nm;Sx=3。
3. 索氏提取器
试样制备: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苦参碱对照品10mg,置于10ml量瓶中,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2g,精密称定。滴加氨水2 mL湿润,置索氏提取器内,用氯仿适量加热回流提取6 h,提取液转移置蒸发皿中,提取器用氯仿洗涤2次,每次5 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留物加乙醇溶解,定量移至5 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操作步骤: 苦参碱对照品溶液2ml,供试品溶液5ml,点在硅胶G板上。用甲苯 丙酮 乙醇 浓氨水(20:20:3:1)展开,采用薄层扫描法,λS:530nm,外标法定量,计算出苦参碱含量。
比喝酒还伤肝的坏习惯有哪些?
众所周知,肝脏是人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充分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等。肝脏血液供应非常丰富,肝脏的血容量相当于人体总量的14%,所以肝的作用非功能非常大,万不可轻视!但是在很多时候,人们的一些坏习惯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我们的肝脏。想必你已经猜到了,那就是喝酒,但是小果今天说的不是喝酒伤肝,小果要跟你说说还有哪些伤肝的坏习惯,快看看你是否中招了!
【1】过多的糖分摄入食用过多高糖食物,不仅易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肝脏,诱发脂肪肝;而且还会使胃肠道的酶分泌过多发生障碍,影响食欲,加重胃肠胀气,所以大家应少食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品等。
【2】爱吃辛辣食物辛辣、刺激食物可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加重肝脏负担,特别肝炎患者食用后会加重肝脏负担,诱发消化道出血,所以大家应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麻油、芥末等。
【3】经常吃加工的食品加工的食品含有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大量食用后会加重肝脏解毒、代谢能力,从而加重肝脏负担、诱发肝损伤,所以大家应少食加工食品。
【4】摄入过多亚硝酸盐研究发现,亚硝酸盐可在胃内合成亚硝胺,从而变成一种强烈的化学致癌物,而诱发肝癌,所以大家应少食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如泡菜、腌菜、咸鱼等。
看了这几种,你肯定会想,都不让吃了,那怎么可以呢,其实只要不过量就不会有太多的影响,那么小果推荐一款养肝护肝的饮品吧,让你轻轻松松日常保肝!
木耳红枣汤(by不像狮子座的君君)主料
黑木耳100g
红枣10粒
辅料
清水适量
做法步骤1. 将黑木耳提前泡发,红枣浸泡十分钟左右,洗净
2. 泡发的黑木耳捞出,撕小朵
3.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倒入黑木耳,中小火炖煮20分钟左右
4. 加入红枣
5. 盖上盖,继续煮20分钟左右至熟烂
6. 出锅,喜欢甜的话,就加少许红糖吧!
另外,保持愉快的心情,规律的作息也是很重要的。
喜欢给小编点个赞❤️,
下次给大家更多精品菜谱~
拜拜~~
探索更多食用菜谱 可下载豆果APP或豆果美食主页
如何评价1910年哈尔滨鼠疫传统医学无能为力?
清朝末年(1910年10月),中俄边境小城满洲里的一家旅馆,来了两位神色慌张的住客,二人走路摇摇晃晃,面无血色。第二天,老板娘发现二人死了,发病前症状都一样,发烧、咳嗽、吐血。死后全身发紫。
一个月后,相同的症状,相同的死人铺天盖地发生了,重灾区就是现在的哈尔滨道外区,清朝这地方叫傅家甸。刚开始发生的疫情人们不知道如何防范,能做的就是纷纷逃离了家乡,这样以来,造成了疫情的扩散。
到后来,日、俄医官发现是鼠疫造成的。清政府意识到了情况危机,急忙委任剑桥医学博士武连德为东三省总防疫官,全权处理疫情。
武连德临危受命,很快来到了重灾区。他马上想到,鼠疫杆菌是由跳蚤咬了染病老鼠后,又咬人才得以传播的,这与病毒传播方式不同。但是此时正值隆冬,哪有那么多跳蚤呢?这疫情到底是不是鼠疫呢?武连德产生了怀疑。
为了慎重起见,他解剖了尸体,结果发现这是一种新型的鼠疫,它的传播方式不同于以往,它是通过飞沫传播的。也就是说,按照传统防疫不起作用。传统防疫就是消灭老鼠,因为老鼠身上带有病菌。
武连德把这一重大发现告知了北洋医学院首席教授迈斯尼,迈斯尼一听连连摇头,他根本就不信武连德这说法。从来没有出现过鼠疫有飞沫传播造成的疫情,迈斯尼坚持消灭老鼠。但是奇怪的是,迈斯尼解剖了无数老鼠,就是没有发现带病菌的老鼠,换言之,传播不是老鼠造成的。
就在迈斯尼坚持己见的时候,这个国际防疫专家感染鼠疫死了,这震动了全世界。武连德坚信自己判断没错。防疫重点是人而不是老鼠。也就是说传染源是人造成的,灭老鼠没有任何效果。
武连德首先想到了尸体,这些尸体必须尽快处理,这是病菌的源头。他来到到郊外一看,尸体堆积如山,这些传染源必须尽快掩埋,否则不堪设想。可是东北的冬天零下三四十度,土地冻的坚如钢铁,根本无法掘坑。唯一办法就是焚烧。可是老百姓相信入土为安,都极力反对。
武连德心急如焚,他一面请求朝廷颁布命令,强制执行,一面印发宣传材料,发放口罩和药品。这样说吧,大家还记得前几年闹非典吗?防疫措施基本一样。
经过严密的防控,到了1911年3月1日,重灾区傅家甸死亡人数为零。接着长春、奉天、铁岭等东北城市传来消息,死亡人数为零。疫情终于解除了。肆虐哈尔滨半年之久的大鼠疫,终于在武连德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被遏制住了。清廷赏武连德医科进士,陆军蓝羽军衔,颁给他一枚二等双龙勋章和一枚奉天总督金奖。
事后查明,引起此次东北大面积鼠疫灾难的不是老鼠,而是穴居在中俄边境一种叫做“旱獭”的小动物,由于旱獭皮毛很美观,外国人用皮毛作衣服,这样一来市场广阔,千万满洲流民以捕猎旱獭为生,同时以旱獭肉为食,鼠疫病毒就这样,最先由病旱獭传染给了这些捕猎者。这和当初的发生“非典”食果子狸如出一辙。这是大自然警告人类,和动物和谐相处才是正确的选择。【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五毒都是什么?
这句俗语完整版是“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主要流行于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正是天气开始热起来的时节,加上众多民间传说,就出现了五毒在端午时节开始出来作祟的说法,搅得人们生活不得安宁,于是就出现了避五毒的习俗。
五毒蜈蚣、毒蛇、蝎子、蟾蜍、壁虎,毒人认为,这五种动物具有十分猛烈的毒性,故而把它们合称为五毒。
所谓“五毒醒”,并不是说这五种动物在端午节才醒来,而是在传统二十四节气上来说,谷雨之后,气温升高,病虫害就进入了繁衍期,古时人们在谷雨之后,还要贴谷雨贴,以祈祷家庭不被凶物作祟。从谷雨到端午,毒虫从繁衍进入了成熟期,就出现在人们视线中了,所以叫做“五毒醒。”
把蜈蚣、毒蛇、蝎子、蟾蜍、壁虎作为五毒,这其中也有一些不科学的地方,是古人对世间万物认识的局限性所致。
蜈蚣:被评为五毒之首,因为蜈蚣常见、而且繁殖能力超强,人被咬了之后疼痛难忍,倒不是说它毒性有多强。但在中医理论中,蜈蚣具有十分大的药用价值,被评为五毒之首,也是因为跟其他四毒比起来,蜈蚣的药用价值最大。
毒蛇:古人评选中的蛇,并不只是毒蛇,而是所有蛇类。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蛇咬人的事情屡见不鲜,所以很多人怕蛇,但是蛇也分有毒和五毒,只不过在人们心中,只要是蛇就会咬人,非常讨厌。
蝎子:蝎子是一种具有毒性的动物,和蛇不一样,任何种类的蝎子都有毒,但是蝎子毒性不大,足以杀死跟它差不多大小的小动物,却对人没有致命危险,被蛰了通常只是引起灼烧般的剧痛。但蝎子体积小,繁殖能力强,又常见,人类对其防不胜防,所以也列入五毒。也有说法是蝎子为五毒之首,因为其他四毒见到蝎子都会逃走。
蟾蜍:蟾蜍就具有比较强烈的毒性了,严重者会致命,而且相比起其他四毒,蟾蜍的繁殖能力是最强的,所以人们对这种动物深恶痛绝。
壁虎:壁虎并没有毒性,以蚊虫为食,用现在的话来说壁虎是一种益虫。但古人认为,壁虎会钻进人耳朵里,并把尾巴断在耳中,导致耳聋,故而也是五毒之一。
PS:值得注意的是,蜘蛛并不是五毒之一,现在很多游戏和小说不负责,把蜘蛛列入五毒,这是不正确的。
端午驱毒古代北方一些地区,在端午节时还要吃五毒饼,就是把五种毒物的突然刻在面饼上,然后吃下去,也是起个扫毒的寓意。更多的地方则是通过撒石灰、喷雄黄酒一类的方式来驱散五毒。
《新白娘子传奇》中就有白素贞误饮雄黄酒,然后现出原形把许仙吓死的桥段。白素贞是千年白蛇,雄黄酒是毒物的天敌,所以白素贞会害怕雄黄酒。
端午节前后不光五毒醒,蚊虫也开始泛滥,搞得人特别烦,所以很多人家会在门口挂上艾草,起到防蚊作用。
被神化的五毒五毒中,蟾蜍和蛇是被神话过的。
蛇不用说,上古传说中,女娲伏羲等大神都是人首蛇身,而蟾蜍被神话的原因,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生殖崇拜。
因为蟾蜍多子,蟾蜍产卵跟青蛙一样,一产就密密麻麻一大片,成百上千个,幼虫也是蝌蚪,生殖能力特别强悍,所以人们把蟾蜍当做生殖大神一样被崇拜,和蟾蜍有着同样命运的还有葫芦,因为葫芦也多子,你把葫芦切开,里面密密麻麻全是葫芦籽。只是在崇拜时间上面,蟾蜍远胜葫芦了。
后来,人们对蟾蜍的生殖崇拜,逐渐转变为对蟾蜍的性崇拜,到最后蟾蜍就成了神,生活在月宫中,故而月宫又叫蟾宫。
另外,到唐朝时期,有了三足金蟾的传说,嘴巴里衔着一枚铜钱,座下是无数金元宝,颇受商人喜爱,进饭店酒店经常能看到吧台上有三足金蟾的摆件,取个招财进宝的寓意。
其他五毒佛教中也有五毒,是指人类的五种恶习,佛家认为这五种恶习就像毒药一样,让人失去本性,产生无边的烦恼和痛苦,是为:贪、嗔、痴、慢、疑。
社会上五种丑恶现象,也被称为五毒,分别是骗、赌、帮、烟、娼,另一种说法是烟、酒、嫖、赌、毒。
中国古人认为,人体内也有五毒,是五种毒素,会养成人的五种阴暗性格:怒、恨、怨、恼、烦。对应到五行之中则是:阴木性、阴火性、阴土性、阴金性、阴水性。又分别对应人的五脏就是肝、心、脾、肺、肾。
而真正具有五种毒性的毒药则是:石胆、丹砂、雄黄、磁石、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