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测是不是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侵犯心脏所致,以心肌的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炎和心内膜炎。症状轻重不一,大多数为轻症,预后良好,有时会诱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
病毒性心肌炎的潜伏期一般在1周~ 4周,可见于各年龄阶段,小儿容易发生,成人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年龄以20岁一30岁居多,男性较女性多见,夏秋两季发病较多见。
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轻重差异很大,多数病例是亚临床型,可以完全没有症状,轻者症状轻微 容易被忽视。 患者多在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史,突然出现与发热不成比例的心脏受累的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及心前区不适等。甚至出现心脏扩大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症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脏受累的症状:可表现为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气促等。
二、有一些病毒性心肌炎是以一种与心脏有关或无关的突出症状为主要或首先发生的症状而就诊的。如经常因心律失常为主要症状和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以突然发生剧烈的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情况,而全身症状很轻。这类情况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累及心包或胸膜的患者;也有少数患者以急性或严重心功能不全症状为主要表现;还有极少数患者以全身疼痛、发热、少尿、晕厥等全身症状严重为主要表现,而心脏症状不明显的情况。
总之,在上呼吸道及肠道感染两周后出现心悸、胸闷、脉快、发热等症状时要警惕是否发生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应该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后进行治疗,以免引起心力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及室性早博、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交界区性心律等后遗症。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谢谢阅读!
什么是房颤?
感谢问题邀请!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从整体来看由于发病人数较多其属于一种常见病。房颤发生之后不仅是对心脏本身产生影响,同时还可能导致其他疾病,因此对其有个基本的了解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应对和治疗这一疾病,预防相关并发症的产生。以下精灵医生就借此问题向大家聊聊房颤是怎么回事。
了解房颤首先要对心脏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有个基本的了解。人体的心脏可以想象为4个房间的血泵,分为左右,每一边都有一个心房和一个心室,分别负责肺循环和体循环的血液输送。其中心房负责接收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并排入心室,心室则负责把血液泵入到动脉中。在上面这个相对简单的机械系统之上需要有良好的配合才能把工作顺利的完成,这个命令系统就存在于心脏本身,由一个位于右心房的窦房结处开始逐步通过特殊的通路扩散到整个心房和心室,这中间还有几处负责调整传导速度的节点。正常情况下,心房首先把血液排到心室,使心室充分扩张,心室再收缩把血液排出,为了防止血液回流,心房心室间还有个类似于“门”的瓣膜装置,负责防止血液回流。
大家对心脏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咱们再看看什么是房颤。前面说过心房需要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才能完成把血液排入心室的作用,而这种规律又需要正常的信号极其传导才能完成。当房颤发生时,心房无法正常的收缩和舒张,而是做一种无规律的运动,而且非常不协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直接来源于信号的产生位置异常,以及传导系统出现了异常。至于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现了异常目前有很多的理论,比如有人发现是产生命令的地方多了,有人发现是传导通路出现了异常的回路,还有人发现房颤是这些传导纤维形成的网络出现了异常,等等。
那么导致房颤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针对不同年龄的房颤,其原因也可能不同,有些人没有任何基础病很年轻就出现了房颤,这主要与心脏本身的传导系统发育异常有关,而有些人发生房颤较晚,同时合并有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这就与心肌重塑有传导系统结构发生紊乱有关。
一般情况下开始出现的房颤往往是阵发性的,有些人偶尔出现心悸的症状,还没等做心电图检查就一下子好了,很可能就是房颤。之后发作的时间就会逐渐延长,有的则需要用药物进行转律。最后部分人会发展到持续的房颤。
房颤发生到持续阶段造成的主要问题有两个,其一,是会减少心脏排血的功能,进而增加心室的负担;其二,是持续的房颤,在心房内可能会产生血栓,如果脱落就可能随血流阻塞远端的血管,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导致脑卒中,进而产生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如:偏瘫、失语等。为了防止后者的发生,目前建议持续房颤患者需要应用抗凝药物预防性治疗。对于部分患者也可以考虑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房颤。
以上精灵医生对房颤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大家对房颤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实对于普通民众最重要的不是知道房颤到底是怎么回事,而要知道房颤是一种需要干预的疾病,并且要提高风险意识,如果确实已经发生则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与医生密切合作,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埃可病毒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一般来说感染埃可病毒出现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是引起出疹性发热,一般会出现疱疹而且会在血液、粪便或咽部分泌物中能够检测出病毒。而且部分情况下患者还会出现脑炎,与似于脊髓灰质炎的瘫痪,还有时候会导致心肌炎以及呼吸道感染并发出蔷薇疹样皮疹。
心脏验血指标有哪些?
最直观的心脏验血指标是心肌酶,包括肌钙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酶可以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是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炎,心肌梗死时比较重要的一项检查。BNP也是心脏验血指标常用的一项检查,在心衰的诊断当中具有特异性。血脂当中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这些检查能判断动脉硬化的程度。
脸上会有表现吗?
心脏,乃五脏之主,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
我们的心脏,虽然只有拳头样大小,但它的力量却大得惊人。
心脏,主宰着人体的生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心脏不好,从面部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吗?1、面部水肿
导致水肿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肾脏疾病以外,还有心源性疾病。
由肾病导致的水肿,一般是早上刚起床时水肿得最厉害,到中午或者下午会逐渐消退。
而心脏衰竭导致的水肿,往往都会喘,因为心脏的心室是左边比较大,所以往往都是右心室与右肺的水肿,这也会造成走路会喘。
2、舌头颜色异常
常心脏健康的人,舌头的颜色也正常,呈现淡粉色。
若舌头的颜色发红,这很可能是患了心脑血管疾病,若还经常伴有心烦、心慌、心跳过快等情况,这就属于心阴不足,容易生虚火,诱发心血管疾病。
3、牙齿疾病
心脏专家表示,当自己出现莫名的牙齿脱落或牙龈发炎,这很可能是心脏病的先兆。
因为人体口腔的健康状况,能够很好地预示心血管是否存在问题。
人的口腔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细菌,存在有益菌和有害菌。
一旦损害人体的细菌从口腔中进入血液,就可能引起血管炎,严重时会导致心血管疾病。
所以,早起时一定要查看好自己的牙齿健康。
4、起身头晕
正常来说,人蹲在地上久了,突然站起来,都会出现头晕目眩的感觉,但是心脏健康的人头晕会稍纵即逝,心脏不好的人,可能会头晕1-10分钟,这就说明自身血液循环出现了问题,或者血压高导致的。
研究显示,长时间头晕的人容易心力衰竭,患上心脏病的概率将增加54%。
5、耳垂出现耳褶
耳垂上出现从耳屏到耳垂后外侧缘的皱褶,被称为“耳褶心征”,统计显示:有耳褶心征的人患心脏病的概率是没有皱纹者的8倍;而在耳褶心征的人中,有74%的人患有冠状动脉疾病。
主要由于耳垂是由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对缺血相当敏感,当心脏供血不足时,耳垂就会因为缺血而出现皱纹。
6、嘴唇发紫
心脏不好的人,会出现嘴唇发紫、发青的表现,心脏的功能下降,
导致心脏的供血不足,机体出现缺氧,缺血的表现,所以在平时有的人嘴出现紫黑的症状,
而如果经常满面通红的人,可能是二尖瓣狭窄,都建议检查一下心脏功能 。
养护心脏健康,牢记“四个一”心脏会慢慢变好!1、一处养心穴
极泉穴:位于人体肩膀下面的腋窝,俗称胳肢窝,在腋窝顶端动脉搏动的地方就是极泉穴。
经常揉腋窝,可以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当你出现胸闷、心悸、心痛等不舒服症状时,按揉这个穴位,可以快速缓解症状。
2、一份营养元素硒
稳血压,护血管缺硒损伤血管,补硒保护心脑血管。心肌梗塞,脑梗病人补硒,能促进心功能指标的改善。补硒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明显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明显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减少血栓形成。
运用硒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脑血管疾病,均获得满意疗效。硒难以被合成,大多数都从食物中摄入如动物内脏,动物海鲜等都有硒,但是不利于三高人群,所以三高最好还是选择富硒的农作物
我们可以每天饭后,来一杯富硒绿茶紫阳毛尖,紫阳毛尖富硒地区安康的农作物,因硒含量高,远近闻名。比普通绿茶硒含量高出5.5倍。对于缺硒人群很有帮助。
3、一个运动
运动有益身体健康,对于心脏病人,运动也有特别的意义。但因为运动会影响心肺,所以,自身心脏不好的人,在运动时也要有所注意。
心脏病患者做运动需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轻到中度的有氧运动较适合,例如散步、慢跑,最好采取渐进方式,慢慢增加至每星期3次、每次30分钟;而剧烈运动及竞赛性活动则应避免,包括重量训练容易加重心脏负担。
另外,运动的环境也要注意,避免温差太大,环境最适宜温度为摄氏25至28度,并选择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4、一份方法
1,找一个平坦而舒适的地方坐下,静坐5分钟;用自己的右手指搭在左手腕部,自测一下自己的脉搏每分钟脉搏数A。
2,自然站在地面,连续做20个标准鞠躬,频率要适中,做完后,测量自己的脉搏数B。
3,原地休息1分钟,再测量脉搏数C。
计算方法:(A+B+C-200)/10,得数与标准对比,判断心脏的健康程度。
结果分析:
1-3之间,说明你的心脏强壮;
3-6之间,说明心脏状况良好;
6-9之间,说明心脏一般,要对心脏的健康多加关注了;
9-12之间,说明你的心脏不是很健康,应关注心脏问题了;
12以上,说明心脏状况堪忧,应尽快去医院做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