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白术有肾毒性,喝黄芪水对身体有什么变化?
黄芪是比较常见的中草药之一,随着人们对于养生保健观念的认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饮用黄芪茶来进行对身体的一个简单调理,那么黄芪泡水究竟对身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右上角关注帮忙点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黄芪泡水可以改善全身乏力,消化不良的症状黄芪主要产自俄罗斯和我国,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或者华北等地,主要功效就是益气健脾。
这脾不好的人,尤其是脾气虚的人,最容易出现全身乏力的现象,这主要的原因就是脾掌管消化与吸收,脾虚就会出现营养不良,全身乏力,面黄肌瘦等症状。而坚持饮用一段时间黄芪水,这些症状都会得到改善。
黄芪泡水可以改善患者下肢水肿,长期腹泻的症状生活中很多人脾肾虚,产生的影响就是下肢水肿,盗汗,自汗,有些脾虚严重的患者长时间腹泻,吃完东西不一会就想上厕所,有的吃点凉的食物不出十分钟就有便意且有憋不住的感觉,如果有上述症状,坚持饮用黄芪泡水是可以改善的。
黄芪泡水可以改善患者血压长期走高的症状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芪中含有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的因子,长期饮用黄芪制品是可以降低血压的,同时也可以减少血管内血栓的形成,降低患者心脑血管发病的几率。
黄芪泡水的制作方法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什么单独说一下泡水的方法,这玩意不就是直接泡水然后喝么?其实不然,黄芪中绝大多数的成分,通过普通的浸泡是泡不出来的,不容易溶解到水中,那么喝自然没有太大的效果了。
实际上,黄芪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是需要熬煮才可以的,煮20分以上,才可以把功效溶解到水中,补充到身体里。
实际上,黄芪最适合使用的人群就是脾虚湿气重的人群,使用的时候首选炙黄芪。这类人普遍是身体虚胖,又白又宣,有啤酒肚。而瘦弱结实,孔武有力的人,是不需要服用黄芪的。
喜欢请关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山楂有哪些功效?
“灌木野山楂,俗称山里红;落叶枝有刺,枝多皮暗棕;叶缘有锯齿,叶面绿色浓;梨果扁球形,熟黄至橘红;果味酸或涩,果肉硬或松。”(来自“木头工程师”以前发表的顺口溜)
在“木头工程师”这里,人工栽植的山楂较少,但山上有很多野生的山楂,人们叫山里红或毛毡。在过去的农村,又有哪家的孩子没有吃过野山楂呢。山楂作为第一批列入国家“食药同源目录”的果品,自然用处多多、益处大大。今天, “木头工程师”就来讲讲野山楂的作用吧。
野山楂是什么树?野山楂树是我国特有的食用、药用、绿化兼用树种,它为蔷薇科中的落叶灌木,高1-2米。分枝多,小枝圆柱形,有枝刺,无毛。单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有锯齿,多为3裂。5-6月开花,伞房花序,花白色至粉红色,花瓣5。梨果近球形,有斑点。熟时红色或黄色,色泽艳丽。
野山楂树有什么用途?绿化。野山楂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耐瘠薄,喜光照,也耐荫。保持水土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喜酸性土壤,钙质土中也能适应。对于荒山绿化,涵养水土有很好的作用。观赏。野山楂是制作盆景的绝好材料,它枝干苍古遒劲,枝繁叶茂,初夏白花繁茂,入秋经霜的叶片转为红紫色,累累硕果点缀期间,让人赏心悦目。也可以用于园林、工矿美化。食用。野山楂营养丰富,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铁、钙、果酸等营养物质,可生食、做菜或加工糖葫芦、罐头、果汁、糕点、蜜饯、山楂冻、果酱、清酒等等。但空腹、羸弱、齿龋者不宜多生吃。制茶。利用山楂切片、干燥配上枸杞子、荷叶、菊花等泡制成风味独特的减肥茶、保健茶饮用。药用。秋季采集成熟的野山楂果实切片晒干称为南山楂(商品栽培的山楂叫北山楂),其性味酸甘微温,可消食化积、驱虫止痢、活血散瘀、化滞止痛、提神醒脑、增进食欲,并有降血脂、预防癌症等功用。保健。山楂叶片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果核中的三萜类成分也比果肉多,可以利用叶片和果核开发山楂核馏油、山楂叶红色素等等保健制品。谢谢阅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木头工程师”,谢谢!
图片均来自网络
这是什么植物?
使君子
别名,毛使君子
使君子科,使君子属
攀援状灌木
使君子的种子为中药中最有效的驱蛔药之一,对小儿寄生蛔虫症疗效显著。
花期初夏,果期秋末。
养护技术,
喜光,耐半阴,但日照充足开花更繁茂。喜高温多湿气候,不耐寒,不耐干旱,在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上生长最佳。
使君子的果实
白术和什么在一起能健脾胃?
大家好,我是中医推拿保健师巧玲,很高兴继续今天的分享,主题是:白术和什么在一起能健脾胃?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首先,白术属于补齐的药,味甘、苦,属温,归脾胃经,既能补气健脾、澡出利水,止汗、并且有安胎功效。
其次,脾气虚,可食少胀满、倦怠乏力。补脾胃可以党参、甘草等配伍;消痞祛胀气,可配合枳壳、枳实等同用;健脾燥湿止泻可与陈皮、茯苓等同用。
最后,经典名方,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白术、人参、炙甘草、茯苓。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你可以评论区留言给我你的问题,感谢信任,再见。
网传浙江大学中药课上学生根据古籍炼制丹药?
这条“浙大旧闻”又登上了热搜,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离不开“浙江大学”、“中医药”、“炼丹”和“学生自制”这几个吸人眼球的关键词。全国著名高等学府,开设中医药知识选修课,让学生自己动手炼制丹药,话题感十足,即使已经过去了数个月,但是一经报道,还是迅速掀起一番讨论。
大学生在学校炼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这是浙大药学院信息学研究所教授王毅为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从神农本草到现代中药》,专门向大学生介绍中医药知识的。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理解中医药理论,王教授将上课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选题,在古医书中寻找自己感性的选题,进行一个为期7周的研究。在期末的时候,汇报自己在这两个月中的研究成果。其实这门课浙大已经开设了八年之久了。
题干中提到的那颗“孔圣枕中丹”就是学生的期末汇报成果。其实我对重要不是特别的了解,查找了相关资料,才知道这种丹药的配方最早记载在唐代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这部医书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详细系统的介绍中医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根据医书记载,孔圣枕中丹自古以来就主要给书生服用,本身就是主治失眠、记忆力差等对学生来说很常见的病症,这种丹药的原材料:龟甲、龙骨、石菖蒲、远志,四味中药各50克,打成粉末,熬制与药粉等量的蜂蜜,搅拌、搓丸。
单单从原料上来看,这些重要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毒性,倒不至于人服用后会中毒,但是毕竟是药,如果饮用不当还是会有副作用的,还应该谨遵医嘱。网上说制作这个丹药的小组在服用前咨询了中医专业人员,而且进行了试服,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从结果上看,这种丹药是可以服用的,但是我还是不建议大家根据网上的配方,调配中药,或自行炼丹服用。
因为即使到了今天,很多中医药的理论和药效,我们还不能完全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没有职业中医师资格,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医生,是不允许自己抓方配药的。更不可以为其他人抓药、制药,给人问诊。我想王教授在学校开设这样一门课程,为大学生讲解中医药知识,我想更多的是想让更多的学生去了解中医药的神奇,在课堂上王教授不仅为大家讲述中医药的知识,也为大家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现在网上有很多黑中药的行为,王教授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公众起码让有知识文化的大学生了解中药,即使可能大家对重要还有什么顾忌,但是不会成为中药的黑粉,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中药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知识宝库,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我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正是在中医药的启发下,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拯救了亿万饱受疟疾摧残人们的性命,这就是中医药对世界的贡献。正如屠呦呦在获奖中所说的那样: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换句话,中药,也是献给世界的礼物,但是还需要我们更多的科学家中医药学家不断的研究,去发现更多中药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