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养生之道,你觉得多少养老金够退休生活?
前些日子,日本金融厅发布的一份报告书显示,日本老人在65岁以后退休,如果打算活到95岁的话,需要额外准备2000万日元的养老金。这是不是会带给我们年轻人更大的警惕呢?
养老金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国家最大的机遇是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是大家经济收入在不断提高。
2018年我国GDP增长速度是6.6%,突破90万亿元,但是名义增长率8.8%。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增长11%,达到了平均每人每月6871.75元;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增长8.3%,达到了平均每人每月4131.25元。
但是我们的理财收益是多少呢?中长期稳健的理财产品,理财平均收益率也就在4%~5%之间。比如银行大额存单能够基准利率上浮55%,三年期利率能够达到4.2625%,五年期储蓄国债的利率是4.27%。在日本的存款利率不过是0.001%。
所以,我们现在储蓄的养老金会面临着大幅的收入水平贬值危险。
我们的投资方式比较缺乏。股票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住房市场也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未来很难找到投资理财产品能够超越工资收入增速的。
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非常与时俱进的。原因是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每缴费一年就可以领取一定比例的社会平均工资的养老金。
可能某些专家说我们的养老保险的负担重、压力大,但是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收入最稳定的保障。国家还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社会保障基金作为战略储备金和划拨国有资产等方式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种方式,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持续稳定运营。
如果考虑到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我们只要养老保险缴费满40年以上,基本上可以领取到原先到手工资的70%~90%。
长期来看收入增速带来的储蓄风险很高现在刚刚25岁的年轻人,未来打算60岁退休。35年后我们的人均工资收入水平可能是现在的5倍,差不多相当于年化增长率4.7%。但是未来十年的增长率仍然可能会维持在8%~10%之间,收入水平越高,增长越困难。
实际上也是这样,经济如果不增长,各种投资理财收益率也会普遍降低。假设我们能够实现35年平均投资理财3%的收益,现在我们储蓄的养老金未来会增值为现在的2.81倍。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储蓄一个月的工资收入,算上利息增值只能相当于未来0.56个月的工资收入。
我们退休后工资收入如果能够达到原先工资收入水平的70%~80%就足够了。按照社平工资缴费35年,退休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3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再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基本可以拿到50%~60%的社平工资。现在社平工资是5000元的情况下,养老金待遇可以领取到2500~3000元。未来社平工资25,000元的情况下,这样的待遇能达到12,500元到15,000元。这种养老金待遇,不是非常划算的吗?
结论如果是年轻人,在构筑未来养老计划的时候,一定要趁我们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阶段,尽量以高缴费基数缴纳社保,这样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快速增长,来养老金会更划算。
当年龄大了以后,可以在参加社保的基础上,在自己储存备用养老金,那时候的收入贬值效应就不明显了。
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未来应该怎么养老呢?
中年男女为什么很少有能保持好身材的呢?
其实说句实话,年轻人保持好身材的也没多少!但是相比较来说,中年男女想要保持好身材,比起年轻人来确实困难一些!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那影响我们中年男女保持好身材的原因有哪些呢,给大家分享几个主要的原因!不过在陈述原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下,我们减肥与长胖的原理,因为好身材的保持都是从这两点理论出发的!① 长胖的原理
假如我们身体摄入的热量大于身体消耗的热量,那这样我们我们就会有多余热量剩下,这些多余的热量消耗不了,就会在身体里转化成脂肪不存储起来,使我们发福,长胖!② 减肥的原理假如我们摄入的热量小于消耗的热量,那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热量亏损,那为了满足这部分亏损热量,身体就会分解自身的能源物质来提供热量,主要是是脂肪,那这样就会造成脂肪的减少,达到减肥的效果!而中年人能否保持一个好身材,也是基于上述两个原理出发的,主要是两个消耗,一个摄入!① 中年男女的基础代谢不断降低
我们想要保持好身材,不长胖,需要做到每天摄入的热量小于消耗的热量!
这消耗的热量主要由三部分热量组成,分别是“基础代谢消耗的热量”,“运动消耗的热量”,以及“食物热效应”!而这其中,以基础代谢消耗的热量最多,占一天当中的65%到70%!
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体机能会下降,肌肉会流失等一切原因,会造成我们的基础代谢降低。基础代谢降低带来的影响就是基础代谢消耗的热量会减少。那么我们消耗不了的热量就会增多。那我们长胖的几率就会增加。
这也是很多人即使吃的不多,或者饮食跟年轻时比没多大改变,但是年轻时也不会胖,年纪大一点就会胖的一部分原因!
基础代谢是身体在人体静止不动时,为维持生命正常活动所消耗的热量!
② 中年男女运动量大大减少
运动,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消耗大量的热量,但是人到中年,很多人的活动量,运动量就会大大的减少。那这样我们消耗的热量,也会减少,相应的剩余的热量就会增多,那转化成脂肪的热量就更多,那我们就更容易变胖起来!
③ 中年男女的饮食方面的问题
我们人体所有的热量都是从饮食中摄入的,如果从饮食中摄入的热量太多,那可能就会造成我们身体有大量的剩余热量消耗不掉。那剩余的热量越多,那转化成的脂肪就越多,那我们就更容易长胖!
小结
这三个方面都是互相影响的,最终造成我们身材发福!那我们中年男女想要保持一个好身材,就得多运动,提高基础代谢,改变自己的饮食!并且还要坚持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中年肯定能练出一个好身材,保持一个好身材!
那如果中年男女想要去保持一个好身材,这三个方面该具体如何实施呢?下面我们就详细的说一下,这三个方面我们具体该如何去做:
① 如何提高基础代谢提高基础代谢的最直接方式就是锻炼肌肉,提高我们的肌肉含量,防止肌肉流失!那我们就应该进行肌肉方面的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还可以塑形,让我们拥有一个结实紧致的好身材!我们也不需要去健身房进行训练,在家里做一些徒手训练也是可以的!例如俯卧撑,深蹲,引体向上等!
② 多运动,多活动,有助于减脂如果你的身材已经发福,那你就必须多运动运动,选择减脂效果好的有氧运动!例如慢跑,游泳,快走,骑车,跳绳,爬山,爬楼梯等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每周运动4到5次,每次运动40到60分钟!
③ 最重要控制好饮食饮食是我们保持身材最重要,关键的一环,想要保持好身材,必须控制好饮食,合理安排好饮食!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饮食方面的建议:
改变主食习惯,少吃米饭,面条,馒头等细粮主食,每顿吃拳头大小的量就可以!如果吃些五谷杂粮效果会更好!多吃绿色蔬菜,且做菜的时候,口味尽量清淡一点,别太油腻,也别太咸!多吃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例如蛋类,牛肉,鸡胸肉,鱼虾等!且烹饪的时候一样,不要油腻,太甜太咸,尽量做到清淡一点!多喝水,多喝茶,少喝甜的,少喝啤酒之类等!少喝外面吃饭,尽量在家自己做,更不要吃那些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例如红烧肉之类的,烧烤油炸之类的,火锅之类的,各种蛋糕甜点之类的每顿也不要吃的太饱,八分饱就可以!晚上尽量少吃点,如果饿适当吃点蔬菜与蛋白质之类的食物!总体来说,我们就是要合理搭配饮食,选择健康的食材,从而达到既能保证营养均衡,又不至于让热量超标!
总结上面的文章即说了导致中年男女更容易发福的原因,也说了我们该从何做起,可以保持好身材的方法!大家只要平时注意点,去控制饮食,去运动,并且坚持下去,好身材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还是多休息健康呢?
谢邀!
多运动健康,还是多休息健康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乏身体活动、久坐严重影响健康,增加慢性病和早死的风险。
相反,积极的体力活动有利于健康,预防早死风险。
至于每天多大的运动量才会获得健康好处,权威机构早已给出明确建议。
权威机构关于每天运动量的建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明确建议,对于成年人(年龄在18至64岁之间),每周至少需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75分钟的剧烈运动。
值得强调的是,WHO没有给出每天运动量的上限,也就是说,活动越多可以获得更大健康好处。
因此,WHO的意思自然是多运动更健康。
另外的权威机构,像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运动医学会联合给出了与WHO大同小异但更具体的建议,包括:
1)为了获得一般性健康好处
每天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5天共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或
每天至少25分钟,每周至少3天共75分钟剧烈有氧运动;或中度强度和剧烈有氧运动的组合。
和
每周至少2天中等到高强度的肌肉对抗训练,可以获得额外的健康好处。
2)为了降低血压和血胆固醇
需要每周3或4次平均40分钟中等到剧烈的有氧活动。
3)如果达不到上述运动目标
任何形式和强度的运动,都可以获得相应健康好处,聊胜于无!
同时,指南指出,增加额外的运动量,可以获得额外的健康好处。
新研究:不论运动强度,任何剂量的运动都有健康好处,降低死亡率可见,权威机构有关运动的建议,只给出了每天运动的最低建议量,认为只有达到一定量的运动才能获得健康好处;而没有给出运动量的上限,认为运动越多就可以获得越大的健康好处。
这些建议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产生这些建议的主要证据主要基于自我报告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这通常是不精确的。
近年来的新研究已经开始使用了基于设备计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方法,即使用加速度计量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计步器,可以对于运动强度及各种运动强度下的运动时间进行更精确的记录。
使用这些客观、定量测定运动量的研究给出怎样的结果?与此前的研究结果有什么不同吗?
为此,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R)莱斯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与挪威奥斯陆体育科学学院等机构联手进行了全面荟萃分析。
经过从检索到的500多项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中筛查出8项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研究,共涉及36383名年龄至少40岁(平均年龄62岁)的成年人,平均追踪了5.8年。
根据加速度测得的每分钟上下垂直加速度变化次数(cpm),日常体力活动状态分为久坐,≤100cpm;轻体力活动,101-1951 cpm(其中低轻体力活动,101-759 cpm;高轻体力活动,760-1951 cpm);中等到剧烈体力活动, ≥1952cpm;剧烈体力活动,≥5725cpm。
就是说,体力活动强度分为久坐、轻体力活动,中等到剧烈体力活动,和剧烈体力活动四个等级。
像慢走或烹饪、洗碗等日常活动就是轻体力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一个简单衡量标准是,活动过程中有一定的呼吸困难,比如可以正常说话却不能唱歌。
结果,随访期间有2149名(5.9%)参与者死亡。经过统计学处理后,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强度如何,任何水平的体力活动都与死亡风险显着降低有关。
具体来说,总的体力活动与死亡率变化的剂量效应关系是:
不同时间轻体力活动与死亡率变化的剂量效应关系是:
不同时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与死亡率变化的剂量效应关系是:
可见,每日不同强度体力活动量与死亡率的剂量效应并非单向线性关系,其中当体力活动总量增加到每天约300分钟(5小时)轻体力活动,或24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死亡率下降最为急剧。
与那些从事很少或没有身体活动的人相比,每天从事这个水平的体力活动死亡风险大幅度降低到一半水平。
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发现是,死亡率随着每天久坐时间的增加而呈单向性升高,每天久坐达到或超过9.5小时,死亡率增加更加显著。
总体上说,以加速度计量器定量记录活动量的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对降低死亡率的效应强于此前基于自我报告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新研究结果表明,体力活动对于促进健康和降低死亡率的作用不存在最低量阈值,无论体力活动的强度,任何剂量的活动都是有益的。
就是说,只有多运动才更健康;而所谓“多休息”即更长时间的久坐,不但没有健康好处,反而增加慢性病和死亡风险。
50岁独居的女士怎么克服每天的孤独和寂寞感?
大姨五十一岁开始独居,她的儿女都邀请她去她们家里住,她却不肯,她说她要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最后她竟然跑去给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做保姆去了。
我姨夫和大姨他们感情很好,一起白手起家,创造了一番家业,养大了四个孩子,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终于日子好过了,儿女也都成家了,他们夫妻可以安享晚年,享受晚年生活的时候,姨夫突然得了重病,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
姨夫去世后,大姨一个人单独住,大家都不放心,她的几个儿女就提议让她搬去和他们一起住,她想去哪家就去哪家,或者是轮流住也可以。
可是大姨都拒绝了,她说我一个人住挺好的,你们家里都有孩子,太闹腾了。如果是偶尔来看看我还好,要是一起住那就算了吧。
就这样大姨开始了她的独居生活,大姨喜欢跳广场舞,整天和小区里几个大妈一起练舞,她们还自己编排舞蹈,每天去广场上跳舞比年轻人上班打卡还积极,俨然成了小区里大妈们的代表了。
大姨还交起了朋友,还发展了几个兴趣相投的闺蜜,而且还交了男朋友。
她的男朋友是她跳交谊舞的舞伴,是一个退休干部,有不菲的退休金,老伴去世了,儿女都出息,全部在外工作,他一个人独居。
大姨和她男朋友两个人有相同的兴趣,在一起很谈的来,有一次我看到大姨和她男朋友在公园散步,几天没见大姨觉得她的气色都比以前好多了,大姨还开玩笑说,老年人也是需要爱情滋润的。
后来,大姨以保姆的身份住进了他男朋友家里,他们二人就开始了搭伙过日子,大姨负责照顾男方的生活起居,拿一份保姆工资也是应该的。
而且他们二人也都不想再婚,都这个年纪了也不想瞎折腾了,这样搭伙过日子挺好的,现在身体健康他们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不用给儿女添麻烦,等到身体不允许的时候,就各自找自己的儿女照顾,不用再经历一场婚姻了,老年婚姻太麻烦了,要牵扯到几个家庭几代人,如果资产太多了,又会牵扯到遗产,太麻烦了。
直到现在,大姨快六十岁了,还在她男朋友家里做保姆,大姨说她和现在的伴侣生活在一起也七八年了,感情肯定是有的,但是要说让和他结婚,她还是不愿意的。
她说她都这个年纪了,也不说追求爱情,追求婚姻,只是想和一个不讨厌的人一起取暖而已,他们百年之后还是要和自己的原配葬在一起的。
大姨还说,年轻的时候,我为了孩子为了生活,整日为了柴米油盐奔波,现在我终于解脱了,要过我自己的生活,我人老心不老,不能因为我老了,我就退步不前了,我要活出老年人的精彩。
我姑姑49岁时姑父意外去世,她不想和子女一起居住,自己一个人住在山脚下的小院里,每天忙碌自己的小花园、小菜园,过的充实而惬意。姑姑小的时候家里太穷了,养不起那么多孩子,姑姑在八岁的时候就被奶奶送给了别人养。
姑姑的养母不会生育,家里没有孩子,就抱养了姑姑,当时姑姑已经八岁了,都记事了,她想回到自己亲生父母家里,但是她的养父母对她也确实很好,她也知道自己家里孩子太多养不起,只能把最小的自己抱养出去。
姑姑长大后,养父母给她找了隔壁村弟兄八个的姑父做了上门女婿,婚后她们相互扶持过得虽然平淡但也很幸福。
姑姑养父母去世后,她就和我们相认了。
姑姑家住在盘古山的山脚下,那里风景优美,环境特别好。在姑姑49岁时,姑父下山去送货,在回程的路上,翻进了山沟里,被路过的乡亲给救出来时,他已经没有了呼吸。
办完姑父的后事后,姑姑家几个儿女都让姑姑跟他们去城里生活,姑姑一个人住在山里大家都不放心。
可是姑姑哪里都不想去,她说我一个人也能生活的很好,她喜欢种花种菜,现在有大把的时光可以折腾她的小菜园了。
姑姑每天折腾她的小院子,每次去看姑姑的时候,我们都不想走,她的小院一年四季都是朝气蓬勃鸟语花香的,姑姑还经常让人带给我们她亲手种的蔬菜。
姑姑说,我现在虽然一个人独居,但我一点都不感到孤单,每天有大黄(姑姑家的老狗)陪着我,种花种菜,我过得非常惬意,在城市里是过不到这样的日子的,我喜欢我现在的生活,我觉得我一个人生活很好。
题主的问题是:50岁独居的女士怎么克服每天的孤独和寂寞?针对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
一个人独居,一定要找点事情做,要不然最容易胡思乱想,越想你就会越觉得孤独。所以去培养一些业余爱好,充实一下自己,也让自己忙碌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做瑜伽、健身、跑步、骑单车、跳舞、唱歌、弹琴、画画、烘焙、编制、养花、旅游、读书、写作等等,培养一些自己有兴趣的爱好,并坚持下去,最后变成自己每天的习惯后,你就会发觉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
2、交朋友
独居的女人,有工作时还是很忙碌而充实的,可是50岁退休以后,人就闲了下来,就觉得一个人孤独感就会增加。
到了50岁以后,我们要学会交一些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同龄朋友,也可以发展一些闺蜜,有了朋友和闺蜜就可以约着一起旅行,趁自己身体好,多出去走走,50岁的女人往往都是为了家庭和孩子忙碌了大半辈子了,现在孩子一般都工作了,自己也退休了,有大把的时间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我周围有很多50岁的阿姨,她们都是几个老姐妹一起报旅游团出去旅游,每天拍照发抖音过得非常惬意。
3、养宠物
一个人太孤独了,不如养一只萌萌的小宠物吧,特别是宠物狗,很值得一样,“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一个人住难免孤独,有时候会一个人在外面瞎逛,不想回去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屋子,那么如果你养一只小狗,你每次从外边回来它都会在门口摇着尾巴迎接你,当你不开心时,看到它萌萌的眼睛心情自然就好了,吃过晚饭当你懒洋洋的不想动的时候,小狗会萌萌的蹭着你,让你带它出去散步,所以当你独居太孤单时,养只宠物来陪伴是个不错的选择。
4、住的离亲人近一点
离亲人近一点,不是说非要住在一起,有的老人喜欢清净不喜欢和小辈住在一起他们太闹腾,那么你就尽量住的离他们近一点,毕竟咱也是50岁的人了,如果有个小病小痛的,或者有什么紧急情况,找亲人帮忙也会方便一些,人该示弱的时候必须不能逞强,有时候明明自己身体不舒服,或者是有些事情自己一个人做不了,往往为了不给亲人或者孩子添麻烦而为难自己。
5、找个伴侣
50岁了,一样可以交男朋友,虽然50岁了,可以没有婚姻,但不能没有感情,更不能没有性。
大部分女人认为自己50岁了,已经老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虽然这个年纪的女人已经开始绝经了,但并不代表就没了性欲。
50岁的女人正是风华正茂、风韵犹存的时候,可以谈一场恋爱,找一个伴侣,不一定要结婚,也可以找个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人搭伙过日子。
我觉得50岁最好的状态就是,可以单身但不独身,可以有伴侣、有对象、有男朋友但不需要结婚,这才是解决孤独和寂寞的有效的方法。
结语:总之,50岁的你还风华正茂、风韵犹存不减当年,千万不要对生活失去乐趣,虽然独居但你一样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拥抱自然敞开心扉,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END-----------------------
企业里为什么见不到40岁以上的人了?
改革开放40年,企业人才结构大变迁!企业里40岁以上的人员几乎看不到了,他(她)们都去哪儿?一,40岁以上的企业人员在企业“破三铁”的改革中分流出去了!40岁以上的企业人员,他们的年龄段正好与90年代初国企改革“破三铁”的时段相巧合。
1992年初,以国营企业改革为发端,掀起了一股“破三铁”的企业劳动、工资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热潮。所谓“三铁”,是对我国传统体制下的国营企业劳动、工资和人事制度特点的形象概括:“三铁”的弊病集中表现为不能调动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不能使企业充满生机活力。
在国营企业“破三铁”的过程中,企业原来的普通员工,成了离岗人员。他们脱离了原单位,在市场上自找门路,在社会上自谋生路:其中,有技术专长的,有的自办工厂;没有技术专长的,年纪较轻的人员到民企、私企里去打工;年纪大的,有的返乡务农,有的留城当保安或自谋职业…。
二,目前,40岁以上的在企业改制中退离的人员,处境尴尬。这是因为40岁以上的企业离退人员,正处在“不上不下”、“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况:其一,是文化上的尴尬。40岁以上的企业离退人员,一般的文化较低,沒有学历,技术专长不够专,特长不够长,缺乏绝技,在社会上吃不开。
其二,是家庭中代际上的尴尬。40岁以上的年纪,在家庭“三代”中属于中间代,上有老,下有小,两个肩膀都要挑,责任大,负担重。想“依老又不老”,而且上有老;“想依小”,自己不小,膝下还有小;老的要孝敬,小的要教养。
其三,是就业、再就业上的尴尬。现在社会上的招聘单位,招聘人才的年龄都限定在18岁至35岁之间,40岁以上年龄不在招聘人才之列。
其四,创业上的尴尬。40岁以上的企业离退人员,想创业:一缺乏经验,二缺少资源。尤其是受疫情的滞后影响严重,想创业,真是难上加难。
其五,吃劳保上的尴尬。40岁以上的年纪,说老不老,不到吃劳保的年龄。城乡对老年人的补助和优惠代遇享受不到。
三,40岁以上年纪的企业离退人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群体。现在,40岁以上的企业离退人员,曾经为国企、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的艰苦劳动。他(她)们的劳动、价值、人格,理应受到国家的肯定、社会的尊重。
因为这部分人生活负担较重,经济压力较大,家庭责任较大,心里负担较重。需要引起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关怀。
当前重启夜市,有利于社会闲散人员的就业。夜市经营者靠勤劳,靠奋斗,靠自己,自谋生路,实行自救。既可以增加个人收入,改善家庭生活,又可以缓解政府压力。
近期,中央针对疫情影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就业、灵活就业、激活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员的优惠政策,也是帮助失业人员增加就业,增加收入,克服生活困难,维护社会安定的良策。
此外,还希望政府和企业爱心老板,针对40岁以上的企业人员在就业安置上予以照顾。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