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俞穴的准确位置图,有治疗癫痫的方法吗?
【第54期】癫痫治疗中,警惕那些大大小小的坑!
提示:全文910个字,大概阅读时间为2.5分钟。
本期嘉宾:
林岚(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主任医师)
知识点:癫痫患者在治疗中不要偏听偏信,癫痫是一种顽固性的疾病,治疗需要经历比较长的一个过程。
今天讲一下癫痫治疗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有些患者来了后,会提前告诉我们,他在基层医院或是当地的私人医院做过一些埋线,或是体内埋异物的一些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案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是我们不提倡的。
那么我们要注意什么呢?第一,对患者的治疗不要偏听偏信,癫痫是一种顽固性的疾病,治疗需要经历比较长的一个过程。
每位患者的癫痫类型、病因和病情各不相同,用药当然也不能借鉴他人的经验,患者或者家属就容易产生一个病急乱投医的行为,这可以理解,但是不可为。
比如说听信偏方、土方,放弃正规的药物治疗。一些偏方、土方也许可以对某个患者有帮助,但是控制不了病情,容易发生意外。
还有些地方呢就听说某种迷信的方法能够治疗癫痫,患者盲目投医,容易导致金钱、精神和身体受到损害,信奉单方治大病,结果导致病情恶化,失去治疗的机会。
有些家属听信其他患者的治疗经验,自行更换药物,这样的情况不仅治不好病,反而延误了病情。
在治疗过程当中,我们要提防哪些错误呢?比如说有些患者不能坚持服药,吃吃停停,这是癫痫治疗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患者急于求成,或者短期内要治愈,或是病情稍微控制好了一点就不重视了,就减少或漏服药物,这样很容易造成复发。还有在平时生活当中,注意避免或是预防癫痫发作的诱发因素,比如缺睡、劳累、感冒,结果使癫痫反复发作。
医识分子,你不需要懂太多,会用就行!
眉毛会不会越刮越硬?
刮眉毛会越刮越粗,越刮越硬,而且还会越长越快~而且因为刮的话眉毛只是被剪断,尾部会有残渣,如果你眉毛黑就会很明显,但是刮出来的很有形,拔的话,长的慢,但是疼,但是拔多了眼皮会松弛,所以要顺着眉毛长的方向拔,拔完擦点收缩毛孔的东西~所以拔眉毛还是刮眉毛要自己看咯,就像大S喜欢拔,小S喜欢刮,因人而异咯。如果你眉毛不是很多,就拔吧,刮的眉毛只长在被刮的地方,不会越长越多的~新手还是刮吧,眉毛要修成形要弄几次才行的,一般要半年,这样眉形才会自然,一开始弄还是请专业的人来修吧,不然会很糟糕的,我同学自己弄的,结果眉峰被自己不小心修掉了,眉尾也弄的一边长一边短的,因为每个人的两条眉毛不是完全一样的~
焦虑症糖尿病引起的乏力怎么办?
高乎哉问!乏力是因为焦虑引起的,用中医思维来思考,这是成立的。焦虑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带动某些脏脏处于亢奋的状态。非常损耗气血。糖尿病患者也存在气血不足的问题。两两相结合形成了乏力的症状。问得高明。怎么办呢?轻重缓急先治焦虑症,从心经,肝经下手。用泻法,木火土金水,实则泻其子。配上腹暮穴背俞穴,轻补重泻。通过交感神经的松弛把脏腑调整平和有利于减少气血的损耗。第二步又是辩证,辨证地补虚,解决乏力的问题。
抑郁症早期会出现什么症状?
抑郁症早期典型症状是焦虑: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或生活压力太重、也可能是学习压力山大。出现担忧、失眠、恶梦,甚至发生惊恐(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类似于惊吓),慌慌不可终日、坐立不安,总担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因焦虑不安而引起的失眠加重后会引起食欲不振、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下、反应迟钝、做事心不在焉,很难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无法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内心烦燥不安。
出现对家人烦,对同事烦。总想一个人静静的呆着,不愿别人烦扰⋯总之内心世界体验就是“烦”!
如果没有进行适当调整和干预则会加重焦虑情绪直到发展为抑郁症状:
1、失眠早醒,食欲不振、性欲减退。
2、身体不适:头疼、胃肠功能紊乱、关节疼痛或出现疑病症症状,怀疑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或者慢性疾病到医院各科室检查,最后一切正常,但还是不放心,反复检查,总觉得检查结果不准确,为此焦虑不安⋯
3、困身体不适和失眠等原因导致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喜欢一个呆着、偶尔出现幻觉、自言自语等现象。
4、找各种借口不去上班(上学),愿意宅在家里。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以前喜欢的事情现在也觉得无聊、没意思。
5、心情悲观,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表现为晨重夜轻的特点。
6、敏感多疑:别人的说笑认为在议论自己、嘲笑自己。别人的表扬认为在挖苦自己。从而对同事、同学产生敌意。
7、自我评价极低,严重不符合客观实际。从而出现自责、自罪、内疚等情感!将过错责任归咎于自己产生自我厌恶、自我否定、自我惩罚甚至发展到自残自伤甚至出现自杀念头!这时候如果有环境刺激可能出现自杀行为!
8、过度关注负性事件、如社会上发生的不幸事件,由于负性自动化思维,遇到事情总是往最坏的结果考虑,防御心理极强!进而长期处在防御性担忧之中(即事情发生的最坏结果到来后怎么办?)。
9、由于负能量满满及心理学中的投射现象,看到周围的世界一片灰暗,感觉周围环境如黒白电影一般,没有色彩。
⋯⋯
总之,由最初的焦虑发展为抑郁大约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发展到中度到重度抑郁症。需要到专业的精神卫生中心或三甲医院的精神科、心理科接受专业治疗。
当然自我调节和疗愈非常重要。所谓心病需要心药医。
关注我可以看到自我疗愈的文章。
我是心理问答达人 心理领域创作者:夏虫不可语冰2008。点赞评论转发关注可阅读更多有关抑郁症治疗的相关文章。
三伏贴究竟有没有实际作用?
揭秘三伏贴的那些谎言,这就是我抵制它的原因!
夏天马上要到了,又有很多的家长开始打算给孩子或者自己贴三伏贴了,此时,距离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加强三伏贴技术管理“通知已经6年多了,你为什么还在相信它?今天,我就再来说一说:三伏天为什么不可信!
一、三伏贴真的历史悠久?古人真的在用?
三伏贴的历史究竟有多长,我查阅了将近50本古医学书籍,出现三伏贴字眼的仅有一本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其中并没有说明三伏贴的具体功效与用法,更没有医院宣传的“古人盛行”、“历史悠久”的记载。
从现代以来,关于三伏贴最早的记载是在知网上的《中医外治的现状与展望》,该文章号称用三伏贴给患者治疗了13年,也就是1979年开始出现三伏贴这个名词。这么算来也不过40年,完全算不上历史悠久呀......
二、三伏贴的药包其实“有毒”
三伏贴治病最直观的效果就是“起水泡”,不能让你起水泡的三伏贴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有效果!这当然是错误的,所谓“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我当然知道这水泡是怎么来的,大部分的孩子皮肤比较敏感,所以夏天唔上一个药包,不起水泡都难,如果不起水泡,有些三伏贴中就直接添加少量的甘遂,这是一种有毒的刺激性中药,即使是成年人贴了也会起水泡的。
起水泡真的不是在排毒,也不是在助阳祛湿,而是一种皮肤过敏反应,只不过他们在利用行业壁垒让你信以为真而已,你喜欢看到效果,所以没有效果也要给你制作出来效果,目的当然是治(卖)病(货)呀!
三、为什么我们感觉三伏贴有效?
很多家长认为:连续几年给孩子贴完三伏贴后,孩子的免疫力增强了,很少生病了!这只是又一种行业壁垒造成的假象罢了,因为小孩的免疫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的,即使你不给他贴三伏贴,他得病的频率也会下降的!
常常会有人问我:自己的孩子常常手脚凉,这是不是病?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小孩子心脏功能弱,血液循环不能顾及到枝微末节,所以手脚凉不是病,成长到一定阶段自然就正常了。至于有人那这个说什么“虚寒”,那纯粹是想要治(zhuan)病(qian)
至于有人说用三伏贴的时候,会有又疼又痒的感觉,而且感觉贴的位置很舒服。因为我创立的品牌就是艾灸领域的,所以解释这个道理也不难:无论通过什么东西,只要加热灸我们的穴位,我们都会感觉到“效果”,通过药物之后效果会更明显这也是合理的。但是,这个效果是短暂的,究竟能不能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至今医学界没有人能证实这个说法!
四、从艾灸的理论看,三伏贴“冬病夏治”效果有限!
三伏贴治病的理论源于中医,但在中医人士看来又不是很合理:既然中医讲究慢性调理,那三伏贴为什么就能够凭借短期的治疗影响到半年之后才会出现的病症?仅仅在夏天贴上三伏贴,就能真正保护冬季容易得病的肺、脾、肾?这怎么想都觉得是“刻舟求剑”,表面上有自己的道理,但仔细一想总觉得不对。
从我对中医的角度看,这三伏贴治病的道理:说夏天是人阳气最旺盛的时段,此时经络气血最为活跃,此时最是保养的好时期,所以我们要贴三伏贴实现冬病夏治。这个治病的逻辑听起来是通的,也有很多人表示贴了三伏贴后冬天真的生病少了,不过,现在依然没有任何医疗机构证实三伏贴能减少冬病的发生,反而指出三伏贴中的白芥子、甘遂是有毒的,而不建议使用。
做艾灸这么多年,我一直认为健康是养出来的,而不是忽悠出来,我们公司自己的艾灸贴虽然贴上立马就能见效,而且比三伏贴体验感也强太多了。但我们也是建议客户在症状消除之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贴艾灸贴的频率,但并不会建议他们马上停止,而且还会要求他们在使用艾灸贴的时候保证睡眠与饮食的健康。
因为中医讲究从跟上治病,我们的一些行为埋下了“患”,从而久疾成病,于是在治病的时候会有药物的辅助但也始终离不开行为方面的约束。我还真是想不通:得病的跟一直在,这三伏贴究竟是怎么治得了半年后才要得的病呢?
最后,想要以一个卖三伏贴的医生的话作为结束语:第一年没效果正常,第二年没效果也正常,因为是三伏贴,所以要连续贴三年才有效果......三年还不行,那就5年你是认(逗)真(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