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出血点初期图片,皮肤上增加了瘀点瘀斑是怎么回事?
因皮下、黏膜下出血, 皮肤会发生于身体的下垂部位、受压或易受损之出现瘀斑、瘀点或血肿, 称为紫癜, 常易处, 如下肢、背、臀等部。紫癜与皮肤疖肿等不同, 一般手压不易褪色, 与皮面相平或略隆起。多为紫色, 可因部位深浅、发病过程而出现不同的颜色。较深部位呈现青色, 较浅部位呈现红色;随着时间延长, 外渗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发生变化, 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可依次出现红、褐、绿、黄、棕色, 直至消退。
若紫癜无其他病症, 自发地在皮肤、尤其在两下肢反复出现, 不经治疗也可以自行消退, 则属于单纯性紫癜, 即轻度紫癜, 无需进行治疗。若出现过敏性紫癜、老年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则应根据紫癜的病因、症状特征, 进行不同的处理。如过敏性紫癜, 可伴有关节疼痛、消化道症状及肾脏损害等, 应及时就诊。老年性紫癜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 因皮肤和皮下组织内血管脆性增加, 轻微外伤便会造成血管破裂, 从而产生紫癜。因此, 平时应避免外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 严重者可出现内脏或颅内出血, 应及时进行诊治。出现紫癜后, 若不能准确判断属于哪种类型, 建议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 进行相关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时间等。明确病因后, 再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为什么近两年来过敏性紫癜这种病的患者如此多?
很遗憾地告诉你,过敏性紫癜尚无特效疗法,我们治疗的目的主要对症处理,缓解症状。
从这个病的名词上看,有个“过敏”的词汇,但是过敏性紫癜并非过敏性的疾病,不能通过避开过敏源来预防。其实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血管炎综合征。一般皮肤会出现紫癜现象,还伴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等临床表现。过敏性紫癜确实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18周岁以上的患者临床上也越来越多见。
此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临床研究发现,该病病因可能与细菌和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进食动物异体蛋白、药物、寒冷刺激、精神因素等等等。过敏性紫癜常常可以自行缓解,但出现免疫力下降或其他诱因时又会反复发作,非常任性。
过敏性紫癜的患者特别要预防紫癜性肾炎的发生,所以过敏性紫癜患者有下列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1.出现过敏性紫癜的症状超过3天;2.过敏性紫癜发作后发现尿量减少。
过敏性紫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呢?
1.虽说过敏性紫癜与过敏没啥关系,但是平时也要注意避免与致病原接触,如花粉、化学物品、油漆、汽油等等。另外尽量不养宠物和接触宠物。
2.注意自身的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物一定要熟透吃,从而减少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的机会。
3.加强体育锻炼,已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从而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力。
4.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咳血是不是一定就是患癌了?
引起的咯血的原因包括:
1.呼吸系统疾病:除了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都可能会有咯血症状。对于年轻人出现咯血、低热、咳嗽、盗汗等症状时,要警惕肺结核可能。肺脓肿、肺炎这些炎症可导致支气管黏膜或病灶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或黏膜下血管壁溃破,从而引起出血。
2.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的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瘤、肺梗死及肺动静脉瘘等。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病人由于侧支循环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而出现咯血,出现急性呼衰时可出现粉红色泡沫痰,并发肺梗死时会出现暗红色血痰,并呈胶冻状。
3.全身出血性疾病:比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些疾病都会出现血小板极度低下,可出现各个脏器的出血,包括咯血。
4.外伤性疾病:当出现肺挫伤,肋骨骨折或者肺部有创性检查,比如气管镜或者肺穿刺活检都有可能出现咯血症状。
咯血还应与口腔、咽、鼻出血以及呕血相鉴别。比如文章开头的那个病人,其实是口腔牙根出血,却自认为是咯血。还有些出血是从食管或者胃中来,称为呕血,呕血一般为暗红色或咖啡色。
宝宝左腋下有出血点?
一般来说,人体皮肤出现出血点是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按压不会消失。原因如下:
1、皮肤局部被勒紧、挤压所致,这种情况问题不大,出血点会慢慢自行吸收;
2、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小板减少症等,这种情况需要警惕,最好到三甲医院做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
3、过敏性紫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过敏所致,一般血小板和凝血功能都正常,抗过敏治疗有效;
4、肝脏疾病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皮下出血。
最好到大医院找专业医生就诊,并做检查明确,若是血液病则不可大意。
紫癜症状?
紫癜症状
紫癜即为症状,是指直径在3~5mm的皮下出血点,通常表现为血液淤积于皮肤或黏膜下,形成红色或暗红色斑点,且压之不褪色。
紫癜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血管壁功能异常所致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血管性假性血友病等,或血小板异常所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或凝血功能障碍所致血友病、凝血酶原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等疾病。
不同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现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为例。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好发于下肢,重者可波及上肢和躯干。患者发病前常常会出现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随后分批出现针尖至黄豆大小的、可触及的紫癜、出血性丘疹或瘀斑,部分可融合。其中,仅累计皮肤者称为单纯型;累计膝、踝、肘、腕等关节,出现关节疼痛、肿胀者称为关节型;并发消化道症状者称为腹型,可出现脐周和下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出现便血、肠套叠、肠穿孔等;并发肾脏损害者称为肾型,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合并存在者,称为混合型。此外,非单纯型紫癜还可出现风团、水疱,甚至溃疡、坏死等皮损。治疗时,先去除致病因素,再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本内容由陕西省中医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赵连皓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