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中脘穴在哪里?
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穴位。一般用于治疗胃痛、肚子发胀、恶心、便秘、脾胃虚弱、肠鸣等。此外,还可以用于治疗失眠、癫痫、荨麻疹、食物中毒等。肠胃不好的人可以通过按摩中脘穴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脘穴怎么按?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中脘的按摩方法:1.揉中脘: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2~5分钟。2.摩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3.按中脘:吸气停止后屏住呼吸,然后用拇指指尖按压中脘穴,心中默数5个数字(约5秒种时间)然后呼气,放松按压的拇指。
肠胃有问题按穴位按哪里?
1、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厥阴经的循行线上,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它是一个止痛穴位,经常按摩可以缓解压力和疲劳,减缓胃部腹胀感,对于胃痛、晕车、胸痛、心悸失眠等有较好的改善,时常进行双手按摩对于胃病有极大的缓解作用。
2、按摩上腹部三大穴: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
这三个穴位对于缓解肠胃病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中按摩中脘穴对胃病治疗效果更佳。通常采用指压法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较好,按摩时平躺放松用指头反复按压穴位5到6次,就可以明显可缓解胃病的痛苦。
3、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是强身大穴之一,有着调养脾胃的功效,按摩足三里,能通经活络、疏风化湿,补肾益精的作用,每天按摩此穴,重复5到10次,就有利于产生胃酸,缓解胃病 ,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4、按摩天枢穴
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位于腹部,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按摩天枢穴可治疗恶心呕吐、肚子疼、肚子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肠胃病,可仰卧在床,以三指按压天枢穴,反复按摩3到5分钟即可,可舒调肺腑,理气消食,减轻肠道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胃病。
5、按摩四缝穴
四缝穴是经外奇穴,位于第2到第5指掌面,第一二节横纹中央。其具有治疗小儿疳积、胃脘痛、腹痛、蛔虫症、呕吐和增强免疫力的能力,后来科学研究证明此穴同样对成人一样有效,主治消化不良造成的胃病,用手指按压即可。
艾叶能治疗胃病吗?
艾叶能治疗胃病吗
艾叶不能治疗胃病,用艾叶艾灸对部分虚寒性或实寒性胃病的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是一味常用的温经止血药物,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的功效。艾叶为温经止血要药,可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等出血病症;也是治疗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可用于治疗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煎汤局部外用还可治皮肤瘙痒。
此外,将艾叶捣绒制成艾条、艾炷等,熏灸体表穴位,可使热气内注,能温煦气血,透达经络,有通经活络之功效。
胃病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临床上常见的胃部病变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主要治疗方法是去除病因、对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中医学中,胃病属于腹痛的范畴,可参考其治疗方法辨证治疗。腹痛分为多种证型,其中的虚寒腹痛或寒积腹痛,使用艾叶艾灸胃部体表局部皮肤或中脘穴等特定穴位,可有一定的缓解胃痛的功效。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内二科 副主任医师 郭楠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中脘一按就痛不按不疼是怎么回事?
中脘一按就痛不按不疼是怎么回事
中脘一按就痛不按不疼,在病理情况下主要考虑是否存在胃炎、消化道溃疡、消化不良、慢性肝炎、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或是否有过外伤史等。若近期进行腹部锻炼,按压中脘也会出现疼痛,属于正常情况。
中脘属于中医穴位名称,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主要是有治疗恶心、嗳气、反酸、腹痛腹胀、胃炎、调理脾胃等功效。
如无相关病变是否按压此处都不会出现疼痛的情况。平素有进食后腹胀腹痛、恶心反酸、嗳气打嗝、食欲减退、疲劳等不适,按压中脘出现疼痛的情况,则考虑患有消化系统疾患,如:胃炎、消化道溃疡、脾胃功能虚弱消化不良、慢性肝炎、胃肠功能紊乱等情况。
若近期进行了腰腹部锻炼,造成肌肉乳酸堆积,则按压中脘也可能会出现疼痛。除此之外出现按压中脘疼痛,且伴有消化系统不适,建议尽早至医院检查。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